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职校财务老师教案设计模板

职校财务老师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财务会计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操作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财务会计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教学重点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财务会计的操作流程。

五、教学难点1. 复杂会计分录的编制。

2.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材。

3. 实践操作所需材料。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会计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财务会计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介绍财务会计的定义、目的、任务等。

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讲解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假设等。

3. 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阐述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

4. 财务会计的操作流程:介绍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到财务报表的编制的整个过程。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 强调学生要重视财务会计的学习,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运用财务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讲授新课1. 复杂会计分录的编制:讲解复杂会计分录的构成、编制方法等。

2.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作者:李志河蔺婷赵瑞婷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05期摘要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中,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标准,从能力、知识、情感三方面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设计是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流为主线,按照企业运行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把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筹备资金模块、投资模块、采购与付款模块、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等7个模块。

在教学实施中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课程考核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训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等。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25-04收稿日期:2013-01-17作者简介:李志河(1974- ),男,甘肃环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蔺婷(1988- ),女,山西闻喜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赵瑞婷(1974- ),女,山西临汾人,山西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编号:CJA110159),主持人:李志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会计专业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现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笔者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财务会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定位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包括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科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科课程设计
学 生 经 过 在 校 学 习 能 够 适 应 企 业 的要 求 . 教 师 宜从 工作 过 程导 向 出
际不 符等 问题
1 . 2 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 目标 的需要
以 差 旅 费 借 支 和 报 销 差 旅 费
为例 . 一组 五 人 分 别扮 演 销 售 部 门
首先 . 高 职 院校 是 以就 业 为 导 向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操 作 能 力. 帮 助 学 生实 现 从 毕业 到上 岗的 “ 零过渡” 。其 次 . 高 职 院校 则 是 以 学 生 为 主体 的实践 教 学 . 要 求 学 生
高 等 院 校 所 使 用 的 教 材 多 数 从 会
计 要 素 出发 . 这样 的教 材 脉 络 清 晰
但 并 不 适合 高 职 院 校 的学 生 使 用
但 某 些 面 向高 职 院 校 教 材 也 只 是
本 科 教 材 的简 单 压 缩 . 教 师在 选 择 教 材 时要注 意分 辨 为 了能够 促进
出发 . 以服 务 高职 学 生 实现 学校 到企 业就 业零过 渡 为 目标 . 展 开 论 述如 何 以 工作过 程 为导 向进 行 财务会 计 学科 的课程 设计 及 其普及 的必要性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工作 过程 导 向 : 财 务会 计 : 课 程设 计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2 文献 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6 5 — 2 2 7 2 . 2 0 1 4 . 0 1 . 0 5 0
人 或 会 计 主管 人 员 、 出纳 、 财 产 物
高 于实 训 课 程 . 花 费 了很 多课 时 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摘要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中,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标准,从能力、知识、情感三方面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设计是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流为主线,按照企业运行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把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筹备资金模块、投资模块、采购与付款模块、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等7个模块。

在教学实施中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课程考核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训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等。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设计收稿日期:2013-01-17,主持人:李志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由于会计专业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现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笔者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财务会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定位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包括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将教学由理论推向实践,在工作中学习,目的是通过岗位场景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出纳、财务成果核算、会计主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该课程是培养会计职业能力的切入点和重点,也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参加国家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基础课程。

《财务会计》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等,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综合实训等。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总第 6 8 2 期
高等教育在线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蒋洪平 徐 晓敏 刘秀 丽
( 河北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 河北邢 台 0 44 ) 50 8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目前 高职 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方 面存在的 问题 , 出了基 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体 系的架构。 提 关 键 词 : 职 会 计 ; 工 作过 程 ; 会 计 课 程 体 系 高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0 6 3 1 (0 )— 1 0 1 1 0 — 3 2 1型人才 ,会计专业本身 本课程内容包括各种渠道取得存货入账价值 的确定 ,实际 发的核算 , 计划成本下存货收 、 的核算 , 发 存货 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但 目前 高职会计教育对学生实践性 成本发下存货收 、 培养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究其原因 , 大程度上是因为 清查 ,存货的期末计价以及各种与存货相关 的原始凭证 的识别 很 课 程 设 置 存 在 问题 。 和填制 、 各种存货明细账的登记等 。 高职 院 校 会 计 专 业 课 程 设 置 存 在 的 问 题 (《 3 往来业务会计 岗位》 ) 课程 1教 学模 式依 旧采 用传 统 的 学 科 体 系模 式 本课程内容包括应收账款 、 应收票据 、 预付账款等应 收款项 多年来 , 高职教育在课 程设 置上一直沿用本科的课程体 系, 的核算 , 各种坏账的计提 、 确认 的核算 , 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等应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简单 的缩减 和增 补,并 未根据高职教育和会 付款项 的核算 , 以及 往来业 务中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记与核对 , 收 计专业 本身 的特点制定 适合高 职会 计人才 培养 目标的课 程体 账政策的制定 与实施 等。 系。 这样设置课 程的后果 是毕业 生理论 和实践 的脱节 , 缺乏会计 ( 《 4 工资会计 岗位》 ) 课程 职业技术技能 , 不能独立地 完成企业实 际的会 计工作 , 完全违背 本课程内容包括计 时 、 计价工 资的计 算 , 应付工资总额及工 了高职教育培养 职业 岗位需要 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 资附加费 的计算 , 代扣款项及 实发工资 的计 算 , 编制 “ 工资结算 2理 论 课 程 教 学 与 实践课 程教 学 脱 节 . 单 ” “ 资结算 汇总表 ”工 资业务 的会计处理等 。 及 工 ,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大多数高 职院校都认识 到了实践教 ( 《 5 固定资产 、 ) 无形资产会计岗位》 程 课 育 的 重 要 性 。 实 践教 育 与理 论 教 育 并 重 是 目前 很 多 高 职 院 校 在 本课程 内容包括 固定资产 、无形 资产 的分类及入账价值 的 制订教学课程都考虑 的一个原则 。但 目前大多数具 体的做法是 确定及 账务处理 , 固定资产 、 无形 资产折 旧的计算与账 务处理 , 每 学期 前 面 十几 周 的理 论 教 学 , 面 几 周 为 专 业 课 程 实 训 周 。 后 理 固定 资产 、 无形资 产的后续支 出的账务处理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 论 和 实践 的分 离 教 学 人 为 地 割 裂 了两 者 之 间 的联 系 ,造 成 了 学 产期末计价掌握处理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的管 理以及固定资 生 理 论 和 实 践 知 识 的 脱 节 ,做 不 到 理 论 和 相 关 实 践 知识 的 有 机 产 、 无形资产账簿的登记等 。 地 融合 ,一遇到跟实际工作相关的问题 ,学生就不 能独立 地完 ( )成本费用会计 岗位》 6《 课程 成。 本课程 内容包括各种费用 的归集和分配 , 辅助 生产 成本的 3 课 程设 置 上存 在 重 复教 学 . 归集和分配 ,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品种法 、 分批法 、 步法下 分 理论课程设置方面 ,大多数高职会计主干课程之间存 在重 成本的计算 , 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 , 成本计算 单 , 成本分 析等。 复教学 。如《 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 与《 之间 ,财务会计》 成本 ( )财务成果会计岗位》 《 与《 7《 课程 会计 》 之间 ,财务 管理》 《 《 与 管理会 计》 间 ,税 收》 税务会 之 《 与《 本课程内容包括各种方式产品销售的核算 、各种费用 的核 计》 之间都存在知识重复交 叉现象 , 浪费了教学 时间。 这 算、 各种税金的核算 、 损益类账户 的结 转 、 利润的计算 、 利润分配 4 实践 教 学缺 乏 针 对 性 . 的核算等。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方 面 , 都是采取模拟实 训。一般是在《 基 ( )总账报表会计 岗位 》 程 8《 课 础会计》 财务会 计》成本会计 》会计 电算 化》等专业课程学 习 《 《 《 本课 程内容包 括会计 核算程 序 , 目汇总表的编制 , 科 总账的 后, 开设了相 关课程 的实训 。 实训 的内容都是配套 的实训教材上 登记 , 对账和结账 , 报表 的编制 , 财务报表分析等 。 的 , 重点是前 面所学知识 的模拟实际运用 , 着 缺乏 实际工作 中各 ( )税务会计 岗位 》 9《 课程 种职业 岗位能力 、 知识 的培养 , 也缺乏各种能力综合培养。 本课程 内容包括各种税 的会计核算 和综 合计算 、纳税 申报 二 、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会计 课 程体 系 架构 基 的时间、 纳税 申报 的程序 、 税款缴纳 、 以及纳税筹划等。 1专 业基 础 课 程 按 照传 统 教 学模 式 . 综上 , 按照会计 岗位具体工作职责构架新 的课程体 系, 理 将 《 基础会 计》 税 收》 经济法 》 《 《 是会计专业 的专业基础课程 , 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融合 , 用企业实际工作案例教导学 生, 小 缩 笔者认为这三 门课程还是应该保留而且在会计 岗位设置课 程之 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之间的差异 ,让学生能很快适应 企 前开设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专业基础概念 、 理论知识 、 业实际工作 , 以此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操作技能有一个总的认识和体会 ;另一方面为后面 的岗位设置 本 文 系河 北 机 电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院 级 课 题 “ 于 工 作 过 程 导 基 课程起到一个前导作用 , 能更好地保证后 面的教学 。 向 的会 计 课 程 改 革 ” 成 果 。 的 2基 于 工作 过 程 的会 计 课 程 体 系构 架 参考文献 : ()出纳工作》 1 《 课程 [ j史 晓 江 基 于 工 作 岗位 的 会 计 课 程 体 系设 计 .消 费 导 - . 0 1 12 8 : 0 1 j 本课程内容包括点钞 、 现金 、 银行存 款等相关业务原始凭证 ( 2 1) 的识别和填制 , 现金 日 记账 、 银行存款 日记账的登记 , 现金收支 [ ] 小红, 2张 吴平 萍. 浅论高职会计 电算化专业课 程设 置改革. 重 管理 , 银行存款结算业 务 , 印章的使用 和保管等 。 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0 ( ) 2 9 3 0 (《 2 存货会计 岗位》 ) 课程 [] 3 林冬梅 . 计 岗位 实训 . . 0 ( ) 会 教材 2 7 6 0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全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全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

会计课程是一门与会计岗位直接对应的课程,其业务操作具有较好的可模拟性和可移植性。

根据会计工作岗位需求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该课程要直接面向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做”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过程引领理论知识学习。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一)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主要以会计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来组织课程内容,并结合会计资格考试标准,采纳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该课程八大职业岗位(包括出纳岗位、往来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工资岗位、纳税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会计主管)和岗位群。

该课程包括十个教学模块:总论(建账)、八个会计岗位单项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

在单项实训任务中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按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综合实训任务。

(二)教学情境设计高职教育包含原理教育与实景教育两大内容,情景教育模式是为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通过模拟现实教学情景组建情景组织,形成工学结合,并借用情景组织平台所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形式。

模拟成立会计服务公司是实现情景教学的最佳手段。

将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模拟成立会计服务公司,学生分角色体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导向: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

工作过程导向: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

第 31 卷 第 1 期2018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1 No.1Jan.2018收稿日期:2017-12-08作者简介:李亚微(1982-),女,黑龙江人,副教授、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导向: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 设计与安排李亚微(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摘 要:“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融合了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现代化,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

本文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研究背景为切入点,对“工作过程导向”进一步解读,透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并辅以表格、实例佐证,最后指出实施效果与特色。

以期在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教学组织、实践运用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学习情境;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F2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8)01-0050-03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我国社会需求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会计人才培养上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更为有效,更能够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管理者争议与探索的焦点,而“工作过程导向”被反复、多次提及,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Lernfled )起源于德国,是在“双元制”课程模式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教育革命”,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思路[1]。

赵秀艳、朱学军(2015)指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改尝试,具体表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教师职业教学水平的提升[2]。

燕峰(2012)提出“工作过程导向”是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

[高职,导向,课程]以工作为导向进行高职会计课程设计的操作

[高职,导向,课程]以工作为导向进行高职会计课程设计的操作

以工作为导向进行高职会计课程设计的操作
高职会计课程是学习财会人员不可缺少的课程,但是会计是一个动手的职业,它是一项技能,要想靠纯理论的知识来学好会计,那是不可能的,学习会计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胜任工作。

所以,学习会计知识能和工作结合起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让我们看看以工作为导向进行高职会计课程设计的操作。

1. 完成对会计主管与资金核算岗位的课程设计
对会计主管和资金核算岗位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会计的具体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在岗位设计前,先要对学生通过所涉及的项目进行实际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单位的核算制度和财务机构的设置,以及企业会计的各项操作内容。

2. 完成对资产核算岗位的课程设计
对资产核算岗位进行设计时,需要依据会计工作的流程,对学生进行企业资产所涉及以及企业的业务的全方位的判断,并作到对一些资产的案例所涉及的账务处理进行有效的分析,让学生案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涉及应收账款、金融资产等的核算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3. 完成对负债核算岗位的课程设计
对负债核算岗位的课程进行设置时,要涉及负债的全部的工作,包含对负债业务的判断,对账户的有效的选择和账户所涉及的款项的计算等,以及对主体业务所涉及账务的解析决策与处理。

通过这些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流动负债的全部内容。

学习到全面的财务会计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摘要: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重点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本质就是实践问题。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会计职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提出了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设计
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该能与企业岗位“零距离”。

结合此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从概念到原理的教学思路,应该按照实用、实践的原则,以会计职业能力的为培养导向,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突出此导向的核心地位。

因此,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总目标应该根据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来设计,以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任务、岗位分工以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来组织教学,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具备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岗位能力。

1.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实现由知识导向转化为工作过程导向
当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所
需人才也就应该相应具备关联的职业知识和综合的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任务也就应该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行动能力提高上。

传统的课程模式以知识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导致了忽视行动能力的培养等致命缺陷,只有通过符合职业活动规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新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高职财务会计的课程开发需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来设计,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互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发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1.2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范式,应实现由行动导向转为过程导向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应对特定生产过程中各种必要活动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标准化技术管理模式相对应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教学需求,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能实现高职教育自己的目标,因此,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就应运而生了。

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依据职业的综合要求来确定职业能力的典型特征,它的目标是培养“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包括企业的整个组合中有效行动的能力,同时蕴涵着从优化质量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来构建过程和改变过程的能力。

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通过把学习地点进一步推向工作岗位,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职业行动逻辑,即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列实现同步,培养学生的过程能力,
使得理论学习与实践经历得以更好地结合,也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

因此,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应该朝着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努力,培养出合格的高职会计人才。

2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设计的总体思路
2.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应从企业实际应用出发,采用边教、边学、边练相结合的方法,即采用项目教学和项目学习的方法。

积极地创造条件,设定一定的情景进行实战演练。

项目教学的地点应放在会计模拟实训室,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教师演示示范、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相互交流核查来完成。

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应拟定一定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走上讲台演讲,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教、学、练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以下目标:以就业需要为导向,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即毕业与上岗“零距离”;模拟企业实际场景,提高会计技能实训效果;实施全过程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形成专业素质。

2.2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基本内容的整合
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结合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按照项目学习和项目教学的要求,可以把高职财务会计的学习内容划分成六大项目。

从企业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按
“有用性”的原则和前提安排授课内容,同时以企业融资案例为主线,把相关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但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应使这些分散的内容的前后衔接,归纳分类,使学生对企业常用的、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多种融资方式应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把握,重点让学生了解企业选择某种融资方式的原因,需要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存在的利弊及其会计处理。

这样,有助于避免以往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强化所学内容的系统性,强调和突出知识的“有用性”、学习的“有效性”。

2.3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案建议
考核方法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管理的手段,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延伸和深化。

考核方法的完善构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核的方法,可以尝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务操作等多种相方式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财务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平时应积极组织对学生的专题演讲、案例分析、自由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项目、分阶段测试,把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当然,这种分阶段测试,要力求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一做法既符合高职财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又能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本课程项目教学分为六大项目,前五个项目是分项项目,每一分项目又细分成若干能力目标,最后一个项目是综合项目,综合本课程涉及的能力目标进行训练。

因此,可以把最后一个项目作为期
末考核的内容。

这样的考核方式是与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完全吻合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考核、结果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转向以能力考核、实践考核、过程考核为主的新型考核方式。

3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操作可以会计岗位来设置课程体系,体现在十大项目十四项任务中。

每个项目的教学,都以每个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和体系,注重实务操作,为学生学习会计业务提供了高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

同时根据具体操作的需要,安排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项目一:设置会计主管及各类资金核算岗位。

按照会计工作流程,第一步是设置会计主管及各类资金核算岗位,本项目通学生实地调查采访,描述被调查单位的财务机构设置及各类核算制度,完成是确定企业的会计核算目标、进行财务管理各项业务的操作这样两个任务。

项目二:设置资产核算岗位。

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第二步是设置资产核算岗位。

本项目是资产岗位的全方位执业,包括资产业务的职业判断,本项目项目完成各类资产案例的账务处理及分析说明、应答财政、税务等相关各方就资产案例账务处理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编写实训基地单位资产核算情况分析报告、资产岗位实习报告。

本项目可分成出纳及应收账款核算、存货核算、金融资产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核算等七项任务。

项目三:设置负债核算岗位。

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第三步是设置负债核算岗位。

本项目是负债岗位的全方位执业,包括负债业务的职业判断,相关账户的选择运用,账户金额的计量运算,主体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对账务的解析决策。

本项目可分成流动负债核算、非流动负债核算两项任务。

项目四:设置权益核算岗位。

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第四步是设置负债核算岗位。

本项目是权益岗位的全方位执业,包括权益业务的职业判断,相关账户的选择运用,账户金额的计量运算,主体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对账务的解析决策。

本项目可分成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特定会计业务核算三项任务。

项目五:设置财务会计报告岗位。

按照财务会计工作的流程,第五步是编制会计报表,本项目是会计报告岗位的全方位执业操作,包括各类会计业务的职业判断,相关账户的选择运用,账户金额的计量运算,主体业务的账务处理,报表项目的填制,项目、账务的解析决策等。

这也是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中的第三块主要工作。

本项目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因此,本项目可分成三个工作任务: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项目六:综合实训操作项目。

前面五个项目都是单项的工作任
务、工作过程,强调的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力。

对于财务会计的整个工作流程,教师最后应该设计财务会计工作综合实务操作项目,通过这一项目把所有的内容串连起来,全面的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基本技能操作练习的能力、处理会计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会计处理流程结束后,会计资料应当保存,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和装订。

本项目的操作结果可以设计作为期末考试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学生通过财务会计课程演练财会人员的角色锻炼最终有成就,并把成果保留下来,作为纪念。

因此,本项目可分成综合处理经济业务、正确整理和装订会计档案两个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徐金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052.
[2]郑兰玉,张文彩.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思考与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09(06):8689.
[3]巫海波.高职课程改革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0(02):142144.
[4]谭素娴.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