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合集下载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法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法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法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见的一种如图2.4-1所示,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

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

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

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

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

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千分尺的使用

千分尺的使用

千分尺的使用六、外径千分尺(一)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途1.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测量上限不大于300mm的千分尺,按25mm分段,如0-25mm、25-50mm (275)-300mm等;测量上限大于300mm至1000mm的千分尺,按100mm分段,如300-400mm、400-500mm……等。

其主要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螺纹轴套、固定套管、微分筒、调节螺母、弹簧套、垫片、测力装置、锁紧装置、隔热装置几部分组成。

2.千分尺可测量IT8-IT12级工件的各种外形尺寸,如长度、外径、厚度等。

(二)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一般用手握住隔热装置。

如果手直接握住尺架,就会使千分尺和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

在一般情况下,应注意外径千分尺和被测工件具有相同的温度。

2.千分尺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要使用测力装置,不要转动微分筒。

3.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4.千分尺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相接触时,要考虑工件表面几何形状。

5.在测量被加工的工件时,工件要在静态下测量,不要在工件转动或加工时测量,否则易使测量面磨损,测杆扭弯,甚至折断。

6.按被测尺寸调节外径千分尺时,要慢慢地转动微分筒或测力装置,不要握握住微分筒子挥动或摇转尺架,以致使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7.测量时,应使测砧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然后摆动测微头端找到正确位置后,使测微螺杆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在千分尺上读取被测值。

当千分尺离开被测表面读数时,应先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再进行读数。

8.千分尺不能当卡规或卡钳使用,防止划坏千分尺的测量面。

七、内径千分尺(一)内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途1.内径千分尺的测量下限有50mm、75mm、150mm等,测量上限最大至5000mm。

单体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范围为25mm。

其主要由固定测头、螺母、固定套管、锁紧装置、测微螺杆、微分筒、活动测头、调整量具、管接头、弹簧、套管、量杆几部分组成。

外径千分尺调零方法

外径千分尺调零方法

外径千分尺调零方法引言:外径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外径尺寸。

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调零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外径千分尺调零的方法和步骤。

一、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外径千分尺由测量头、主尺、游标、齿轮等部分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游标和主尺的相对位置来测量物体的外径尺寸,游标上的刻度用于读取尺寸值。

二、外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1. 清洁测量面:在进行调零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测量面干净无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将测量头对准零刻度:将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头轻轻对准主尺上的零刻度位置。

3. 轻轻旋转游标:使用手指轻轻旋转游标,使游标上的刻度与主尺上的刻度完全对齐,确保游标指向零刻度。

4. 确认调零:确认游标指向零刻度后,可以进行一次反复的旋转和确认操作,以确保调零准确无误。

5. 完成调零:当确认调零准确无误后,即可完成外径千分尺的调零操作。

此时,外径千分尺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外径尺寸。

三、外径千分尺调零的注意事项1. 轻轻操作:在进行调零操作时,需要轻轻旋转游标,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游标和主尺的损坏。

2. 确认准确:在调零完成后,需要进行反复旋转和确认操作,确保调零准确无误。

3. 避免碰撞: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时,需要避免测量头与被测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碰撞,以免对外径千分尺造成损坏。

4. 定期校准:外径千分尺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外径千分尺的应用领域外径千分尺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业、质量检测等领域。

它可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径尺寸,包括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形状的工件。

五、总结外径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调零是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

通过清洁测量面、对准零刻度、轻轻旋转游标等步骤,可以完成外径千分尺的调零操作。

调零后的外径千分尺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外径尺寸。

在使用外径千分尺时,需要注意轻轻操作、确认准确、避免碰撞等事项。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1.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数显千分尺构造
测砧
止动旋钮
固定刻度 固定刻度
粗调旋钮
测微螺杆
可动刻度 液晶显示屏
归“0”开关 千分尺开/关
数显千分尺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不需要估读
微调旋钮
1.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千分尺的刻线原理
螺旋测微仪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上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 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 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小分度标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 仪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为千分 尺。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25-50,50-75…… 最大可到3000mm。
实际测量时,同一位置旋转18 0°再次测量,同一个外径的 有效长度,两端、中间都要测 量。
2.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 根据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上刻度线的位置,准确读取值至0.01m m,然后根据可动刻度上的刻度相对于固定刻度上“0”刻度线的位 置,估读测量值的千分位值,按0.001mm为间隔实施估读。
作用,当听到三声“卡嗒”时,即表示达到规定测力,可以读数,
此时可确认归“0”状况。
2.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2.4 校正
校正千分尺测杆是否有磨损,用标准棒或标准校正块进行校正,如与标准值有 偏差,测量时,则对千分尺进行相对应的加减。
当测砧与校准棒(被测物表面)接近时,必须放慢测量速度,(即改用微调旋 钮)因为千分尺测砧为硬质合金,硬度很高,与被测物接触时速度过快会使被测 物表面产生毛刺。
4.外径千分尺使用时注意事项
4.外径千分尺使用时注意事项
4.外径千分尺使用时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课件

《外径千分尺》课件

读数盘
用于读取测量结果,通常采用刻度盘或数 字显示屏。
刀片
用于测量尺寸的刀片,可以更换以适应不 同尺寸的物体。
不同型号的外径千分尺还可能包括其他附件,如延长杆、专用夹具等,用于测量特殊形状的物体。
测量原理
外径千分尺通过使用螺旋机构和测量头的移动来测量物体的外径尺寸。其工作原理包括:
1 螺旋机构
通过旋转螺旋机构,测量头可以向外或向内移动,实现对被测物体的测量。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外径千分尺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一测量工具。
外径千分尺的应用领域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以及科学实验室等。它能 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帮助人们控制和改善产品的质量。
基本结构
外径千分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测量床
用于放置被测物体的部分,通常有固定床 和活动床两个部分。
测量头
位于外径千分尺的顶端,用于与被测物体 接触并进行测量。
2 测量头
测量头通过接触被测物体,并通过刀片与其表面产生接触力。根据测量头的移动距离和 测量床的刻度,可以得出被测物体的外径尺寸。
3 准确性影响因素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刀片的质量、测量头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质 量、环境温度等。使用外径千分尺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操作方法
1 注意事项
2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时,需要注意保持测量 头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质量,避免误操作 和错误的测量结果。
介绍外径千分尺常见的故障现象和解决 方法,以帮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应 对和解决问题。
总结
外径千分尺具有多种优点,包括高精度、可靠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性和维护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外径千分尺可能会趋向更 智能化和便携化。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外径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外径的精密测量工具,它的读数方法对于精确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读数方法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测量误差。

下面将介绍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外径千分尺的基本结构。

外径千分尺通常由主尺、刻度盘和测头组成。

主尺是外径千分尺的主要测量部分,刻度盘上刻有刻度,用于读取测量数值,测头用于夹持被测物体。

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时,需要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测头上,并通过旋转刻度盘来获取测量数值。

其次,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读数时需要注意主尺和刻度盘上的刻度线,通常外径千分尺的刻度盘上会有主刻度和副刻度,主刻度表示毫米,副刻度表示千分之一毫米。

在读数时,需要将主尺上的数值与刻度盘上的数值相加,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其次,在进行读数时,需要注意刻度盘上的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不对齐,则需要进行修正,以确保读数准确。

最后,读数时需要注意保持眼睛与刻度盘垂直,以减小视觉误差,提高读数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对象的表面是否平整,测头是否与被测物体接触牢固,以及刻度盘的清洁程度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认真检查测量工具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对于精确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读数方法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降低测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时,需要认真掌握其读数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固定刻度 + 半刻度 + 可动刻度
L0.72m 0 m
读数训练
固定刻度
4mm
半刻度
0.5mm
可动刻度
5.50.0m 1 m
固定刻度 + 半刻度 + 可动刻度
L4.55m 5 m
读数训练
0.520mm
读数训练
8. 562mm
读数训练
6.123mm
读数训练
14.135mm
实物测量
使用千分尺注意事项
5.5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训练:
是否超过半刻 度?不太清楚。
固定刻度: 0
5 0 0 45
可动刻度: 49.6×0.01 说明没有超过半
刻度线
读数L= 固定刻度 + 半刻度 + 可动刻度
L= 0 + 0.0 + 0.496 = 0.496 mm
读数训练
固定刻度
0mm
半刻度
0.5mm
可动刻度
2.200.0m 1 m
4.3 外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读数方法:
可动刻度50等分主尺上的0.5 毫米,每等分为0.01mm
3、再看固定刻度的基准线指向可 动刻度的具体位置,并估读
可动刻度每转1周,测微螺杆就沿轴线直 进(或退)0.5毫米,若旋转n个最小分 度(包括估读分度),则读数为0.01×n 毫米。二、千分尺的刻度原理及读数方
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 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5.1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训练:
是否超过半刻 度?是。
固定刻度: 2
01 2
0
可动刻度:
46.0×0.01
45
40

如何使用千分尺

如何使用千分尺

千 分 尺千分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密量具,其测量精确度比游标卡尺高。

千分尺的形式和规格繁多,按其用途和结构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壁厚千分尺等。

一、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规格 常用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如图1-18所示。

外径千分尺的规格如按测量范围划分,在500mm以内时,每25mm为一档,如O~25mm;25~50mm等。

在500mm以上至1000mm时,每1OOmm为一档,如500~600mm;600~700mm等。

外径千分尺按制造精度可分为0级和1级两种,0级最高,1级次之。

二、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法图1-18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1-尺架 2-测砧 3-固定套筒 4-陈套 5-螺母 6-微分筒 7-测微螺杆8-罩壳 9-弹簧 10-棘爪 11-棘轮 12-螺钉 13-手柄 14-隔热装置1.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将角位移变成直线位移来进行长度测量的。

由外径千分尺结构可知,微分筒6与测微螺杆7连成一体,且上面刻有50条等分刻线。

当微分筒6旋转一圈时,由于测微螺杆7的螺距一般为0.5mm,因此它就轴向移动0.5mm,当微分筒旋转一格时,测微螺杆轴向移动距离为0.5mm÷50=0.01mm。

这就是千分尺的读数装置所以能读出0.01mm的原理,而0.01mm就是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值。

2.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外径干分尺的读数部分是有固定套筒和微分筒组成,固定套筒上的纵刻线是微分筒读数值的基准线,而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是固定套筒读数值的指示线。

固定套筒纵刻线的两侧备有一排均匀刻线,刻线的间距都是1mm且相互错开0.5mm,标出数字的一侧表示1mm数,未标数字的一侧即为0.5mm数。

用外径干分尺进行测量时,其读数步骤为以下三步:1)读整数:微分筒端面是读整数值的基准。

读整数时,看微分筒端面左边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的数值,该数值就是整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外径千分尺的外观及结构如图2-8所示。

它由尺架 、占座、测微螺杆、锁紧手柄、螺纹套、固定套管、微分筒、螺母 、接头、测力装置、弹簧、棘轮爪、棘轮等部分组成。

1-尺架 2-占座 3-测微螺杆 4-锁紧手柄 5-螺纹套 6-固定套管
7-微分筒 8-螺母 9-接头 10-测力装置 11-弹簧 12-棘轮爪 13-棘轮
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1.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
固定套管上每相邻两刻线轴向每格长为0.5mm 。

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 。

当微分筒转1圈时,测微螺杆就移动1个螺距0.5mm 。

微分筒圆锥面圆周上共等分50格,微分筒每转1格,测微螺杆就移动m m 01.0500.5m m ,所以千分尺的测量精度为0.01mm 。

2.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1)先读出固定套管上露出刻线的整毫米及半毫米数;
(2)再看微分筒哪一刻线与固定套管的基准线对齐,读出不足半毫米的小数部分;
(3)最后将两次读数相加,即为工件的测量尺寸,见图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