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EDD策略在门诊排队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叫号实施方案

门诊叫号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提高门诊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门诊叫号实施方案:一、叫号系统的建设。
1.引入先进的电子叫号系统,实现自动叫号和排队管理,提高叫号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2.安装大屏幕显示器,将叫号信息直观地展示给患者,方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叫号情况。
3.设置语音播报功能,方便听力障碍患者获取叫号信息。
二、叫号规则的优化。
1.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和医生的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叫号规则,避免出现因就诊科室不同而导致的排队混乱。
2.针对不同就诊需求,设置专门的叫号窗口,如急诊、专家号、普通号等,分流患者,减少等待时间。
三、医护人员的培训。
1.对医护人员进行叫号系统操作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叫号系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服务质量。
四、患者教育和宣传。
1.在医院内外设置叫号系统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让患者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叫号系统,避免出现因患者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问题。
2.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患者宣传叫号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使用意识和操作水平。
五、定期评估和改进。
1.建立门诊叫号系统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叫号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收集患者对叫号系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叫号系统,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进一步提高门诊叫号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诊体验。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就诊环境。
门诊部缩短就诊等候时间PDCA案例PPT课件

检验科服务规范、服务承诺
步骤七:D阶段-实施阶段
病理科:快速病理自收到标本30分钟出报告,普通病理3天出报告。 心电图:检查后10分钟出报告(常规检查) 超声科:检查后5分钟出报告 放射科:急诊30分钟取报告,普通检查45分钟取报告 CT、磁核:检查后2小时取报告(常规检查);急诊CT:检查后半小时取报告 PET-CT:上午做检查 下午4:00取报告(特殊情况除外) ECT:上午做检查 下午4:00取报告(特殊情况除外)
落实门诊应 急预案
加强医技科室管理, 缩短等候检查时间
增加自助挂号 缴费系统
门诊部
加强门诊巡诊督查
财务科
完善信息系统(LIS)
门诊服 务改进 措施
增设收费窗口
加强监督检查
步骤六:P阶段-计划阶段
1、修订完善医技科室限时服务; 2、推行完善医技科室弹性排班; 3、增设超声、CT、MR检查设备; 4、改进医技科室患者候检时间、出具报告时间。 5、优化门诊布局,增加诊室,增加出诊人次。 6、完善信息化建设,更新LIS,增加自助取报告、取
门诊诊室
2014~ 2015
魏以璧 李先池
7
增加医院导 引标识
提醒患者注意医院告知 流程,缩短在院等候时 间
2号楼进门处增设星期高峰提醒, 1号~2号楼间增设导引标识
门诊大厅 2015
孙海芹
步骤七:D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全日制专家门诊规定、出台主要窗口服务规范
步骤七:D阶段-实施阶段
普诊检验:尿液分析、大便常规30分钟出报告、血常规30分钟出报告、 血沉、凝血功能1个半小时取报告、干式生化1小时出报告。
门诊病人多
原
解决医院门诊排队问题方案

解决医院门诊排队问题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医院门诊排队问题日益突出。
长时间的等待对患者造成了不便和痛苦,同时也给医院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本文将提出一些解决医院门诊排队问题的方案。
一、网络预约系统为了解决排队等候的问题,医院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预约系统。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官方网站或相关手机应用预约门诊时间。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门诊大厅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整体的效率,减轻医院的压力。
同时,网络预约系统还能帮助医院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医生的时间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采用智能机器人导医医院可以引入智能机器人导医系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指引和服务。
智能机器人导医可以通过语音或者图文指导患者完成预约挂号、检查、缴费等流程,同时还可以提供医院导航、等候时间查询等功能。
这样一来,患者在医院的整个就诊过程中将会更加顺畅,不需要反复咨询医务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
三、优化医院流程和资源配置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对医院的流程和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
比如,可以增加医生的门诊时间或者增加门诊科室的数量,合理分配医生和患者的比例。
此外,医院还可以改善医疗设备的资源配置,确保设备的充分利用,减少等待检查的时间。
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门诊就诊,医院可以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和疾病预防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就医需求。
同时,医院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患者的初步诊疗,培养患者就医合理化的观念,实现就医需求的精准化和有效管理。
五、建立医院合作机制医院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解决患者就医问题。
社区医生可以提供基本的就医服务,完成基本的诊疗和初步检查,减少一些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
同时,医院也可以通过定期巡诊和远程会诊等方式为社区医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引入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大数据管理系统,医院可以实现对患者就诊的整体数据分析和管理。
医院排队病人等候时间过长问题解决方案

医院排队病人等候时间过长问题解决方案近年来,医院排队病人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不满。
长时间等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身体上的不便,还给医疗机构的服务形象和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建立完善的预约系统是解决等候时间过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预约系统,病人可以提前选择就诊时间,并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预约,避免了病人在医院门诊大厅排队等候的状况。
同时,完善的预约系统可以根据医生和科室的就诊情况进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其次,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是减少等候时间的关键。
医院可以通过优化挂号流程、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提高数据管理的准确性等措施来降低患者等候时间。
例如,加大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另外,引入智能化技术也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比如,在医院门诊设置自助挂号机和自助缴费机,通过智能排队、提前咨询等方式,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技术手段来加快医生诊疗的速度,缩短等候时间。
此外,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的重要方向之一。
很多地方的医院存在着一些科室资源利用不均衡的情况,导致某些科室的就诊时间过长。
通过对医疗资源的分配和配置进行合理调整,加大对一些繁忙科室的支持和投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
此外,还可借鉴国外医疗服务的经验和理念,通过引进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推广家庭医生等方式,缓解医院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这样可以分流部分非急诊病人,减轻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提高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病人等候的不满情绪。
门诊科室服务中的痛点与改进意见

门诊科室服务中的痛点与改进意见痛点分析1. 排队等候时间长:目前门诊科室患者众多,导致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患者容易感到不耐烦。
2. 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沟通技巧,导致患者对诊疗方案理解不清或有疑虑。
3. 信息传递不及时:患者在门诊科室接受诊疗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未能及时传递给相关科室或患者本人,影响了后续治疗和康复情况。
4. 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医生的服务质量存在差异化,有的医生态度不友好,服务质量较差,需要对医疗服务进行规范和提升。
改进意见1. 提升门诊流程效率:- 增加科室人员配备,以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 引入预约挂号系统,让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就诊时间,减少排队等候。
- 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分配医生、护士资源,提高就诊效率。
2. 加强医患沟通:- 培训医生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素养,提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质量。
- 建立患者咨询与投诉渠道,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增加患者满意度。
- 提供资料和宣传材料,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诊疗方案和医疗知识。
3. 加强信息传递:- 建立科室间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患者的诊疗建议和指导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科室或患者本人。
-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医生的诊断建议等数据进行电子化存储,方便医生和患者查阅。
4. 规范医疗服务:- 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对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 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 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医患纠纷进行及时处理和调解,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
以上是针对门诊科室服务中存在的痛点提出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提高门诊科室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门诊部缩短就诊等候时间PDCA案例ppt课件

01
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平均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患者满意
度。
患者满意度提升
02
改进后患者对门诊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表明改进措施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医生工作效率提高
03
改进后医生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诊疗时间减少,诊疗数量增加。
总结改进经验教训
1 2
重视患者需求
在改进过程中要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确 保改进措施能够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
05 A阶段:评估改进效果
评估改进效果指标
平均等候时间
通过统计平均每位患者从进入门诊部到接受诊疗的等待时间,评 估改进效果。
患者满意度
调查患者对门诊部服务质量和等候时间的满意度,了解改进措施对 患者的影响。
医生工作效率
分析医生在改进前后的工作效率,包括诊疗时间、诊疗数量等指标。
分析改进成果
平均等候时间缩短
跨部门协作
门诊部与其他医疗部门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需 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改进工作。
3
持续改进
门诊部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
06 P阶段:标准化与持续改 进
将改进成果标准化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将门诊部就诊等候时间的改进措施和经验总结成标准操作流程,确 保其他部门或团队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高改进效果。
收集数据和信息反馈
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收集门诊部相关数据,如患者流量、医生工 作效率等,为改进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就诊等 候时间的因素,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Nhomakorabea反馈信息
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 员,以便及时调整改进方案,提高改进效果。
全科门诊实施 AIDET 诊疗流程成效分析

全科门诊实施 AIDET 诊疗流程成效分析李树然;耿小鹿;蔡祖祥;吴华;王家骥【摘要】Objectives To establish a suitable path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pres-ent community clinic consultations.Methods Using method of asynchronous,20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eneral Practice Competence Training Center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400 patients were seen by physicians without standard AIDET procedure and the other 400 patients were seen by the same physicians with AI-DET procedure trainingskill.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in all patients.The degree of Diagnosis accuracy,un-derstanding,satisfaction,compliance of follow-up,and the time of consulta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Re-sults In the group of those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nsultations with AIDET procedure,their degree of diagnosis ac-curacy was 94.59%,follow-up compliance was 82.99%,understanding was 87.89%,satisfaction was 84.79%, and time of consultation was 1 5±5.54min,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n-sultation without AIDET procedure and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s The AIDET procedure could improve general practitioners'clinic ability.It fully embodies the idea of"People Oriented", which is worth to expand.%目的: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门诊诊疗流程,以提高病人的诊治、随访质量。
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的个技巧

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的个技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门诊排队问题成为许多人头疼的难题。
长时间的等待不仅让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也给医院的工作效率带来了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以下是一些个技巧,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门诊排队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智能预约系统智能预约系统是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预约系统,患者可以提前选择就诊时间,并在网上进行预约。
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预约情况,合理安排医生的接诊时间,避免过于拥挤的排队情况。
智能预约系统可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实现,方便患者预约、修改或取消预约,并及时向患者发送预约提醒信息。
2. 分时段就诊为了避免大量患者同时涌入门诊,可考虑采取分时段就诊的方式。
例如,早上和下午分别设立不同的就诊时间段。
这样可以有效分散患者到来的高峰期,减少排队时间和人员拥挤程度。
医院可以根据就诊情况和就诊科室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就诊时间段。
3. 快速登记系统医院门诊登记是患者就诊的第一步,也是可能导致排队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登记效率,医院可以引入快速登记系统。
通过快速登记系统,患者可以使用自助终端进行登记,完成基本的信息填写和个人资料录入。
这样能够减少人工登记的繁琐过程,节省患者等待的时间。
4. 多点就诊系统多点就诊系统是指在医院设立多个就诊点,分散患者的就诊流量。
通过设置多个就诊点,包括分诊台、检验室、药房等,可以减轻各个环节的工作压力和排队等待时间。
同时,医院应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各个就诊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多点就诊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就诊体验。
5. 医生分工与协作医生是门诊排队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医院应根据医生的专长和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医生的接诊工作。
例如,将某位医生负责较为复杂病例的诊疗,而将其他医生负责常见病、急诊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生的专业水平,也能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厉景,等:改进EDD策略在门诊排队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5级评分标准,据此设计了2种评分表,分别记录患者在插队或者被插队到某个队列位置后的主观感受。
选取了54名70岁以上老人,调查其插队后的满意度变化,收到有效问卷49份。
选取普通患者67名,调查其被插队后满意度的变化,收到有效问卷58份。
然后对式(2)和(3)进行数据拟合,得到n—O.251083,卢一1.257538,相关性系数r和标准差s如表l所示。
代入式(4)得到高优先级患者在不同队列长度时的最大插队位数,如表2所示。
衰l拟合优度指标
表2不周队长情况下高优先级患者最大插队位敷
队长/人181716l5~1312~98~54~2l蒸美:!!!!:!1
3仿真实验
在进行仿真时.假定患者的到达符合Poisson分布。
根据在医院实施项目时所采集的数据,将每天7点到17点钟之间的这10h平均划分为10个时间段,用^n=1,2,…,10)表示,1代表7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2代表8点到9点,依次类推。
对这10个时间段内患者到达进行拟合优度r检验。
按照P=o.05标准,不拒绝Poisson分布假设。
每h平均到达率AR如表3所示。
表3患者在ld内不同时段的平均到达率
^123456789lO
AR/(人・min一1)02767O.350O03500O14670116702100O24330.1667O.16670.0133
在得到高优先级患者最大插队量之后,用仿真的方法得到在不同的人群比例下,按照改进的EDD、FcFs和HoL策略,在不同就诊时间段^内2种优先级患者平均等待时间£。
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1)改进的EDD策略下不同优先级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介于另2种策略之间;2)当人群比例增高时,HOL策略下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升高,而在改进的EDD策略下基本没有变化#3)改进的EDD策略是在不减少整体满意度的前提下进行插队调度的,HOL会使整体满
:::怒嚣篇黼牌
囝l3种策略下患者平均等待时间比较10点)平均等待时间都比较平稳,而HOL策略下平均等待时间受人群比例的影响较大}2)改进的EDD策略下,低优先级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只延长了2min多,但是高优先级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减少了将近7TIlin。
最后,给出不同人群比例下插队位数100
80
I60
340
20
:::::::韶袭麟宰2旌羹袭髀围2不同就诊时问条件下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的比较坠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