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

合集下载

第六部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

第六部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
•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提出宇 宙发展理论对形而上学世 界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 1755年出版了《宇宙发展 史概论》,批判了以牛顿 为代表的宇宙不变论。
• 指出宇宙空间的无限性 • 坚持了内因论 • 坚持了宇宙发展的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㈠ ——关于感性的理论
▪ 知识分为三类:数学的知识、 自然科学的知识和哲学的知识。
第六部分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
• ⒋康德哲学的革命性质表现在对旧的形而上 学的冲击。并提出了所谓“二律背反”的辩 证法思想。费希特把矛盾说成是理性中所必 然具有的,谢林则强调自然界是矛盾的。黑 格尔是一个杰出的辩证法家。他企图用辩证 法把自然、社会、思维贯串起来,他的新体 系“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 大领域,而且没有妨碍它在这一领域中发展 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
第31讲 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 德国启蒙运动的一般特征 • 莱辛的哲学观点与美学观点 • 赫尔德尔的文艺思想与哲学观点 • 席勒的美学观点与哲学观点 • 歌德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辩证法观点 • 福尔斯特的哲学观点
德国启蒙运动的一般特征
• 启蒙运动的最现实的任务是唤起民族的自 觉,争取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 两条“绝对命令”:①“我一定要这样行为, 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行为的格准成为 普遍规律”。② “你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 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
目的,总不把他只当作工具。” 自我建立非我
▪ 康德的道德学说是动机论。 ▪ 社会契约只是一种理想、一个概念。契约
对人们有保护作用。法律就是按照契约制 定的,就是把先验的理想用之于实际。 ▪ 共和政体是理想的政体。建立国家的“先验 的”原则是:权利、自由、平等、独立。国 家是自律的团体,有自己的人格,损害它 就违反了国际间的道德原则。 ▪ 康德的道德观点与法权观点的核心是人道 主义思想。

第七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七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七章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德国哲学,开始于康德,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欧洲哲学的总结,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把前人的思想成果包容为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

从而使德国古典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前言: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特征1、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概括和总结了欧洲全部哲学发展的成果,处于一种理论综合阶段。

德国哲学从不同方面概括了哲学发展的历史。

①康德哲学:主要是总结和概括了怀疑主义、调和主义、折衷主义、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等思想材料。

②费希特和谢林哲学:分别继承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材料。

③黑格尔哲学:总结了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发展,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④费尔巴哈哲学:则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17—18世纪以来的唯物主义学说。

2、从德国哲学的研究对象看,它主要研究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哲学对象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①古代哲学:重点研究客体(自然界),即本体论;②近代哲学:重点研究主体(社会中的人),即认识论;③现代哲学:研究主、客体的关系,即辩证法。

可见,这种变化反映了哲学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康德先研究了这一问题,但认为二者是分裂的,没有同一性;费希特和谢林分别在主、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黑格尔进一步达到了辩证统一;最后,费尔巴哈又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解决了二者的关系。

3、从德国哲学发展自身看,它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有神论的精神哲学向无神论的人本主义哲学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表现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它们具有二重性:既害怕革命有向往革命,既反封建有和封建制度相妥协,表现为唯心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在这一阶段,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果是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黑格尔把这种思想发展到最高峰。

尽管德国古典哲学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人本主义为结束语,但他抛弃了辩证法造成了哲学的贫乏。

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从公元前 4 世纪到公元 1 世纪德国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包括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人的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康德的哲学体系。

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是通过感知世界来获得的,并且我们的感知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康德提出了“先验理性”和“经验理性”两个概念,认为我们的理性可以对世界进行推理和分类,但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理性直接感知世界。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另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绝对精神”,即人类的精神的本质。

他认为,人类的精神是无限发展的,并通过“绝对精神”来推动世界的发展。

尼采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最后一位重要哲学家。

他提出了“上帝已死”的概念,认为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追求自我实现。

德国古典哲学对后世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也对全球哲学和思想产生了影响。

德国哲学句子

德国哲学句子

德国哲学句子
德国哲学句子:
1. "存在即合理" - 这是康德哲学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存在与合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2. "自由是意志的自我法则" - 这是黑格尔对自由的定义,强调了自由与个体意志的关系。

3. "人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 这是尼采对个体自主性的思考,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4. "我思故我在" - 这是笛卡尔提出的一句经典命题,强调了思考是存在的证明。

5. "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真理" - 这是尼采的一种对生活意义的看法,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

6. "理性是自由的基础" - 这是康德对理性和自由的关系的思考,强调了理性对于实现自由的重要性。

7.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 这是黑格尔对艺术的看法,强调了艺术对于生活的表达和反映的作用。

8. "人类是社会动物" - 这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社会性的思考,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属性。

9. "真理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目标" - 这是康德对真理的重视,强调了人类思维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10.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 这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强调了对立统一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性。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第二节 道德哲学
“有两种东西,我越 加思考,心中就越 充满时常翻新、有 增无减的赞叹与敬 畏:天上的星空和 心中的道德律令”
----康德《实践理 性批判》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实践理性批判》 ❖ 《道德形而上学》
一、实践理性
1、人是双重的存在者: 感性的存在者:——服从自然必然性,具有各
六、康德第一批判的意义
❖ 1.综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先验唯心论,从新的角度和思路出发,论 证了人的认识能力。证明了认识的客观必然 性,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二派的理论难题。
2.为知识划界,为信仰保留地盘。
❖ 区分了现象与物自体。
❖ 自然科学 与 人文学科
❖ 事实
与 价值
❖ 知识
与 信仰
第四编:德国古典哲学 ——近代哲学的顶峰
绪论 德国古典哲学概况
❖ 一、背景 ❖ 政治:长期封建割据 ❖ 经济:落后 ❖ 思想:莱布尼茨-沃尔夫教条论
二、特点
❖ 1、思辨性_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超脱经验, 从概念到概念。
❖ 2、辩证性——概念辩证法 ❖ 3、体系性
❖ 4、唯理精神、理性精神,非经验性 ❖ 5、启蒙精神的深化,是近代启蒙主义哲学的
❖ 模态: ❖ 正题:世界上有某种绝对必然的存在体(上帝)。 ❖ 反题:不存在绝对必然的存在体,一切都是偶然的。
❖ 这两组命题的矛盾可以解决,正题都是属于本体界, 反题都是属于现象界的。
6.判理性神学
❖ 上帝作为理想,不是实体,不是认识的对象。 对上帝存在的三种论证提出批判
❖ 第一,本体论证明。 ❖ 代表人物: ❖ --安瑟尔谟 ❖ --笛卡尔
❖ 时空不是独立于人绝对的客观存在,也不是物自体 的存在形式或事物的性质,而是人类认识的主观形 式;但物自体向人显现的一切都在这些形式之中, 也就是说时空是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形式。就 人类而言,时空是主观的;就现象而言,时空是实 在的,而不是一种心灵的主观经验。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第九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康德1:哥白尼式的革命困境:经验论:关于事实的知识建立在感性基础上,这类知识只能是或然的。

唯理论:理性所固有的观念仅与自身相关,与外在事物没有任何关系。

近代哲学的严重问题:在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内部发生了矛盾一一理性与自由之间的冲突。

即当把科学理性贯彻到人类知识所有领域之中时,自由、人本身的价值尊严都成问题。

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同意经验论一一一切知识必须来源于经验赞同唯理论一一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对象符合知识(即主体固有的认知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使知识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

)事物的两个方面:1、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一一显像(自然科学)(可能)2、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体(形而上学)(不可能)后果:导致形而上学企图超越自然限制把握宇宙本质规律的理想破灭,不可知论。

人的两重性:(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法则,没有自由;(1)另一方面,人是人自身,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

(2)即(1)通过主体先天的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2)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一一根本精神。

批判哲学批判:对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目的是最终确定形而上学的命运。

康德批判哲学的意图: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来源分析确立一种衡量知识是否是科学知识的一般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衡量形而上学,看它有没有资格被称为科学。

2:理论理性判断:分析判断:在它之中的判断诗词原本蕴含于主词之中,具有普遍必然性,因并没增加新内容,并不是知识。

综合判断:实词是后来通过我们的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

(真正的知识)先天综合判断一一科学知识后天综合判断知识:质料,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形式,主体的认知能力(先天的)一一科学知识的来源(先验哲学)一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超验哲学)一一超出认识形式之外的形而上学对象,不可知的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由伊因斯坦纳、尼采、马克斯韦伯、海德格尔等著名哲学家发起的。

德国古典哲学以客观现实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技术等理论为基础,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涵盖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一些:客观实在论:它主张认识论和实践论应该根据客观实在来推理;形而上学:它主张意识和实践的本质在于一种以上的形而上学性质;唯心主义:它认为意识是最终的现实,物质世界是意识的产物;经验主义:它认为认识论本质是经验主义,只有通过直接体验才能获得的客观真理;科学技术:它认为科学技术是有效的工具,可以用来加深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在学习德国古典哲学时,要先了解上述术语,并将它们与其他术语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地理解这种哲学思潮的目的。

例如,将客观实在论和形而上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各自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尤其是前者倾向于客观认识,而后者倾向于以形而上学的角度探索实践。

同样,将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强调意识,而后者强调客观现实。

科学技术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

此外,在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术语,如哲学、方法论、解释学等,来辅助理解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比如,哲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客观实在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技术的认识;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认识和实践的思考方式;而解释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人文主义思想的看法。

总之,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包括客观实在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技术等,它们是德国古典哲学思潮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展出来的核心概念,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种哲学思潮,需要将这些术语与其他术语进行比较,或者利用哲学、方法论和解释学来加深理解。

德国政治哲学

德国政治哲学

德国政治哲学
德国政治哲学是指在德国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流派和学派。

德国是欧洲政治哲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德国哲学家们对政治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德国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包括康德、赫尔德、斯宾诺莎、黑格尔和尼采等。

康德的政治哲学主要关注道德和法律的本质,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出了世界和平与公正的理念。

赫尔德则提出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观点,主张个体可以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来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发展。

斯宾诺莎则强调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主张政治权力应该来源于人民的意志。

黑格尔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国家作为伦理理念的实现方式,将政治看作是道德和自由的具体体现。

尼采则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批判,强调个人的意志与权力的斗争。

德国政治哲学对于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民主、自由、正义和权力等政治概念的理论化和思考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政治哲学的思想和理论不仅在学术界有影响力,而且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实践和制度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大批判” •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认识能力的研究,对感 性、知性、理性三个认识阶段的划分,对超验世界的限 制,在哲学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 世界被他割裂为由必然的自然法则主宰的科学领域和自 由的道德或意志领域。 • 《实践理性批判》极大的宣扬意志自由。其涉及人类理 性在理论理性或曰认识能力之外的实践理性或曰道德意 志,提出了三条道德法则:人是目的、意志自律、绝对 命令。 • 《判断力批判》中,他试图在科学与道德、理论理性与 实践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 最初他继承启蒙精神思想在实践领域推进康德开创的哲 学革命,并在美学、宗教中寻找统一性的原则,后来他 重新开始给理论哲学定位,力图按照时代精神,将日渐 衰落的哲学改造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它在创建哲学体 系时,用逻辑学改造形而上学,并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科学成果建构了一个既有逻辑环节的发展又体现 了现实性诸要素的庞大体系。这是哲学史上最大的也是 最后一个理论体系。
法兰克福学派
•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创建于1923年,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 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 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 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 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 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 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该学派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关 于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更直接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卢 卡奇等人的理论继承者;同时,还受到了黑格尔、康德、弗洛伊 德和浪漫主义等众多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
德语国家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 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 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 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 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 渡。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
• 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 德意志早期启蒙哲学杰出代表,既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也是极富创造力的哲人。 • 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的发明了微积分学理论。 他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他认为“我们 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还 提出了“单子论”。被誉为17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 学家之一。
弗洛伊德
• 他的精神分析学说震撼了包括哲学界在内的各个文化领 域。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 如果说,哥白尼和达尔文先后以日心说和进化论剥夺了 人类在宇宙和动物界的中心地位,那么弗洛伊德使人类 的自尊受到了第三次打击:人甚至并非是自己的主人, 因为主宰其行为的不是理性,而是性冲动和无意识。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 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促进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并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了很多 后来的治疗方法体系。
雅斯贝斯
• 雅斯贝斯与海德格尔并称存在主义的两大奠基人 • 主要代表作有《世界观的心理学》、《时代的精神状 况》、《理性与生存》。 • 他一方面强调人们把他的哲学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混同一 气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也清楚他与海德格尔的相似性, 但强调,他的思想并不是受海德格尔的影响所致。 • 在我国,他最为人熟知的思想是“轴心时代”,是在1949 年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
海德格尔
•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弟子和助手。 • 曾在《德国大学的自我宣言》中发表讲话,公开支持希 特勒纳粹主义运动,尽管于次年便与当局产生分歧而辞 职,但这件事仍然成为了他难以洗刷的污点。 • 其成名作为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追问“存在”的意 义,认为人的存在是个体的我意识到的一种动态的、展 开的“生存”;“存在于世界中”的人,充满了“畏”和“烦”。 • 也曾对言、思、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对科学 技术等现代文明采取批判态度,也与中国和日本学者一 起研究老子和佛学。
• 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 思想相当崇敬。但不赞同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 辨哲学。
费尔巴哈
• 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正式终结。这位无神论者认为不 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 • 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 他的思想的主要特点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排除了社会存在。 • ②用生物学上的人代替社会人的思维,排除了人的思维 的社会性。 • ③把人的本质就视为生物学上的本质。 • 从总体上说,费尔巴哈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波普尔
• 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理 论是无法依据事实来检验真伪的,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 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 之采取批判的态度。故提出了证伪理论,以可证伪性作 为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 • 一个深刻而清澈的思想者,一个徘徊在科学与哲学之间 的学者,一个反对旧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一个以偏 执的风格竭力宣扬审慎与开放的雄辩者,一个享有盛名 又在流行中倍受误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卓越而独特的 卡尔· 波普尔。
•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但同时也意味着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去世后,德国处在1848年大 革命的前夜,在变化了的社会局势下,黑格尔的一些学 生还想发展它的学说,有些人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另一部分学生,如大卫.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费 尔巴哈等人,不愿再在老师的旧轨道上行进,他们要批 判宗教的神圣性和虚伪性,批判哲学中的“绝对之 物”。
狄尔泰
• 强调历史相对性,明确区分了“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 • “精神科学”的关键是对人的历史性及其产物的认识,这种 观点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相联系的三者为基础的。 • 对德语区后来的人文科学研究颇有影响。
胡塞尔
• 胡塞尔是如今的显学之一“现象学”的奠基人。 • 代表作品有《形式和先验的逻辑》、《算术哲学》、 《逻辑研究》等。 • 胡塞尔的父母皆为犹太人,由于他的犹太血统,1933年 以后他被禁止参与学术活动。 • 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 一,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尔玛和德里达的出 发点都是对胡塞尔哲学的反思。胡塞尔和康德一样是书 斋里的哲学家,一生都在纯思想领域做艰辛的探索。
尼采
• 他是叔本华的狂热读者,发展了其非理性主义,但并不 认同其悲观注意。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指出世 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 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 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 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 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 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他身材矮小,但无疑是精神巨人。他生活刻板,却在哲 学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一生几乎未离开 家乡柯尼斯堡半步,但其思想却对全球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 晚期的康德宣传人类永久和平和做世界公民的思想,这 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合拍的。 他推崇理性、自由等观念,以“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 和根本,更是奠定了现代思想的基础。 • 要进入哲学王国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王国绝对绕不过 康德,在他充满二元论特征的哲学这条路口,后来的思 想家们开始继续艰难地探索。
维特根斯坦
• 被称为写得最少,想得最深的“哲学家的哲学家”,生前只 有寥寥百来页著述出版,却在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中起了巨大作用。 •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曾经震动了西方哲学界,许多与他同 时代的和在他之后的西方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 影响,包括他的老师罗素也曾—度接受了他的哲学。维 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他不仅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而 且对哲学方法论,逻辑学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 大贡献。
费希特
• 费希特 • 康德批判哲学的直接继承人,他的知识学和伦理学把康 德思想发挥到极致,创立了唯心主义的“知识学”,其基调 是绝对的主体性和激进的自由。 • 创造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充满辩证法思想的知识论 体系,他提出的知识学三条原理,使人的主动性和能动 性得到极大地提升。 • 在政治上,费希特是法国大革命的拥护者,猛烈抨击封 建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坚决捍卫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 和人权理念,向统治者索要思想自由。他还身体力行地 为德意志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而斗争。
霍克海姆
• 霍克海姆,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 创始人,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所长 • 1947年,与阿多诺合著《启蒙的辩证法》,从批判旨在 破除迷信、最后自己走向野蛮的“启蒙”的角度即使法西斯 注意的诞生,鞭挞工具理性以及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 霍克海姆在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批判理论,提出要恢复马克 思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社会学、经 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批判。
沃尔夫
沃尔夫 • 他发展了莱布尼茨的学说,成为当时德国大学哲学讲坛 上的霸主。 • 认为中国儒家的伦理学基于人的理性而倍加推崇,这与 他认为理性为人之唯一尺度的立场相一致。 • 如此高扬理性触犯了尚奉虔敬主义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沃尔夫难免书被查封,人遭驱逐的命运。 • 其门徒鲍姆嘉登被公认为美学奠基人,他使“美学”即艺术 哲学成为与逻辑学和理论学一样的独立分支。
康德
康德
• 他是斜街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键人物。既是启 蒙的继承人,又是启蒙的批判者。 • 在他看来,在以理性进行认识之前必须先对理性本身、 对认识的主观前提进行剖析和考察。 • 前批判阶段——自然科学方面,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 星云假说,向上帝创世和世界不变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被恩格斯誉为“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 一个缺口”。 • 批判阶段——对理性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剖析和考察了 理性的认识能力、理性的实践能力或曰意志能力寻求沟 通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