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3课教案
最新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1914年的冬天,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演讲。梁先生说,中华民族“国民人格”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教师提问】: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谈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和谐文化
【教师提问】:胡庆余堂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
【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海尔洗衣机的案例
农民用海尔洗衣机洗地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求海尔退赔。按理说海尔完全可以不赔,因为洗衣机是用来洗衣服的,用于洗地瓜属于使用方法不当。但细想起来海尔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说明书中没有注明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对此,海尔没有强调自己的制度,而是本着服务至上的理念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诉求,并且此后还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
(3)地域性或民族性
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使文化带有共同性。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因为它代表着全世界人民对未来和平繁荣理想的期盼。又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由此产生了民族、地域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性。
人类拥有的一切文化知识都是后天学习所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现象,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印度狼孩卡玛拉姐妹的悲剧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3课

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导入新课:【案例资料】:“大眼睛”苏明娟【教师提问】:1.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2.自己身边有苏明娟这样的例子吗?讲授新课: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1、教育的定义【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呈现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教育?【学生活动】:讨论思考【教师讲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增进人类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部分构成。
普通教育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
职业教育是指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获得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对成年人进行的学历教育。
2、教育的作用【教师引导】:明白了教育的含义,那么认真思考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归纳【教师讲评】: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是社会各项事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教育向人们传授科学文化及生产知识,培养具有各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劳动者,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落后是国家贫困之源,教育发展是国家发达之本,教育日益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力量。
可以说,未来世界,谁掌握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综观世界可以看出当今国际竞争突出地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对一个国家来说,综合国力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拥有高新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三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主题关注改善民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民生的基本内容,了解改善民生的途径。
[2]思想教育目标: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业技能教学点:掌握“五险一金”内涵。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体系。
教学重点:民生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设备:黑板\教室\粉笔,也可兼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及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图片、故事、提问、讨论等进行课堂讲解。
课前布置:让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清点人数:对学生上课实到情况进行清点、登记,严格考勤。
复习提问:[1]联合国成立于哪年?133页[2]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3页[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哪些?[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6页预习新课4分钟讲解新课: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一方面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另一方面又关系人民的生产生活。
因为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需要有才能有文化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参与。
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很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只适合自然经济时代,农耕时代,无法从事现代化建设。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国际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落脚点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从哪些来,从教育培养来,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
自学成才也是一种教育,即自我教育。
3.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教育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社会经济、社会文明都会得到全面发展。
4.教育会改善家庭生活水平。
北大、清华毕业生很多人成为亿万富翁,家庭生活水平肯定能得到改善。
我们学院在广东深圳的早期毕业生,百万富翁也是不少的,很多人进入到了管理阶层,收入水平很高。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第1课时

11
环节一:多样文化之赏析
• 辨析文化的不同作用
先进文化
落后文化
12
全国一年浪费食物折合粮食达
500亿公斤,价值约2000亿元,足以养活
一半非洲人。 一年喝掉的酒可装满一个西湖……
13
热点文化之析
• 舌尖上的浪费
为什么会产生 浪费?
小组探究
我们应该采取哪 些措施来制止浪 费?
14
观
分
点
享
15
3
第十三课《坚定文化自信》
2
第一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
多样文化之赏
• 中国文化 • 国外文化
欣赏多彩的中 国文化
查找视频中的 文化符号
5
多样文化之赏
• 中国文化 • 国外文化
6
多样文化之赏
• 中国文化 • 国外文化
走进各美其美 的世界文化
游戏说明
将反应不同国家 文化的图片拖拽至 相应国家中
单元名:第五单元 课名:第十三课《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开发者:朱静嫣
《经济政治与社会》
1 1
1
教学目标
2
认知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性质文化有不同的作用; 理解建设文化强国、培育文明风尚的意义 。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
运用目标
正确对待不同性质文化,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积极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他说:“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3500年前的文物呀。”
9
多样文化之析
• 辨析文化
辨别先进文化 及落后文化的 多种表现形式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3课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多发期,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种核心的精神力量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3、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要靠每个人来建设,也要靠每个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岗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课堂小结:
本次课所讲重点、难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课题: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挂图:考核(或提问):1,什么是商品?商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复习旧课要点:提出学习本课的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生活中哪些是商品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1、什么是商品?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课外作业(或复习题):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和货币1、 多种多样的商品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 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 商品的基本属性:学生思考: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什么区别?生产出的废品是商品吗?1、 商品的基本属性:(1) 使用价值: 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2)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 货币的基本职能1、 概念:货币是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纸币:概念: 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的职能4、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不是任意的,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3、4学时总第25、26次课总第25、26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电商115酒店管理、15计网日期15/11/30 15/12/03 15/12/04 周次18 18 18星期一四五节次3-4 1-2、3-4 1-2、3-4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首先树立文化强国的观念,了解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接下来学生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並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或途径,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第十三课建设和谐文化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文化生活面面观2、文化的多样性3、建设文化强国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谁在“感动中国”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外作业1、预习第14课;2、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对我国的主要理论知识的积累还不够详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掌握和培育、践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教案纸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二、进入新课:(45分钟)(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21-129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
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15分钟)1、观看PPT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大活动中呈现?2、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愚昧、低俗的文化又该采取什么态度?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_建设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基础。
生 活 中 的 “ 八 荣 八 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 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鼓舞人民 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凝结人民 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 发展的有力保证。
多样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
多样的民族文化:美国文化
百老汇
迪斯尼
自由女神
萨克斯
多样的民族文化:法国文化
埃菲尔铁塔
罗浮宫
巴黎圣母院
香槟
不同文化的社会本质和社 会作用有着根本的区别。 文化既有先进的、也有落 后的,还有腐朽反动、低俗 的文化。
我们如何看待以 上不同的文化?
1、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文化要:以平等的态度、 开发的胸襟去尊重、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 2、对待不同性质的文化要:要弘扬先进文化,抵制 低俗文化、腐朽文化。
作为学校的主人翁,请你为我校 创建和谐的பைடு நூலகம்园文化出出主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透过奥运火炬, 你能谈谈设计 师的灵感有哪 些吗?
透过奥运看文化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我们呈现了哪些文化元素?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越国玉飞凤
(无锡城市徽标 )
无锡灵山大佛
文化的多样性
文 化 现 象 无 处 不 在
巴洛克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哥特式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
和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 标志,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努力打造 新时期的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多发期,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种核心的精神力量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3、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要靠每个人来建设,也要靠每个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岗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课堂小结:
本次课所讲重点、难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