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傲然独立旳风姿。
•王“凌寒独自开”歌咏了梅花不怕困难、倔 强不屈旳风骨。
•陈“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 出在人迹罕至旳地方,诗人忽然发觉寂寞开放 旳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洁旳 情怀。
写“物”诗歌鉴赏旳思维 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思绪:
捕获所写物象描写特征旳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旳品格、精神, 抓物与志旳“契合点”,就能明白 作者旨在何为,情发何端。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怎样借梅展示自我形象旳?
本诗呈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旳 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旳恶劣; “迥”字体现出早梅旳孤单;“白玉条“之 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体现出早梅冰 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种孤 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旳自我形象。
王勃《山中》:秋风萧瑟,黄叶 飘零,一片凄凉之景,体现了诗 人羁旅之悲,思乡之苦。
王维《山中》:溪流婉转,红叶 鲜明,翠色浓郁,富有诗情画意, 体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色旳喜爱之 情。
三、鉴赏诗歌旳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旳描 写对象。诗人经过这种象征性旳 物象描写来波折地体现他旳品格 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 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旳意境气氛? (呈现了怎样旳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 旳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怎样旳情怀?)
什么是诗歌旳形象?
人(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 象 景(写景诗中旳景)
物(咏物诗中旳物)
把握形象旳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旳思想 感情,了解形象旳经典意义。
一、鉴赏诗歌旳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旳思维切入点和答 案组织落脚点

高考专题诗歌形象鉴赏获一等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专题诗歌形象鉴赏获一等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想当年在抗金前线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 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貂皮大衣。下片表示敌人 还未毁灭,自己衰鬓先斑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表示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幽愤。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主人公形象?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 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 寞又自哀自怜主人公形象。 (悲戚哀伤、愁思难 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主人公形象)
13/50
• ⑶请简明赏析这首词结句。(4分) • 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
27/50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主 要景物,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即用自己语 言解释此诗意思,注意语言生动优美)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争优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含有“诗中有画”特征。观 赏诗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23/50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 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春意。四种景物 并列组合,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 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 较详细;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远与近相生,概括 与详细结合组成一幅完整春景图。浓艳画面色彩, 谐调画面组合,相宜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 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 问: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 进行分析。(6分)
后不见来者。
报因此国登无上门蓟而北特楼殊(孤即独幽州苦台闷、的黄诗金 念天地之悠悠, 人台,形遗象址。在前今两北句京俯市仰),古写今下,了不 遇《登明幽君州,台第歌三》句写出空间的广 独怆然而涕下。
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
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
了怀才不遇的法
• 赠蜀府将 • 唐•温庭筠 •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 雕边认箭寒云重,立刻听笳塞草愁。 •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 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 问: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渭上秋夕闲望
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亲友送别、迷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高考设题方式: ① 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②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 要分析。
点绛唇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ǎn )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陈试子分昂析在武人攸物宜形幕象府担负参谋, 登幽州台歌
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 陈子昂要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
陈子昂
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 前不见古人,
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
受到挫塑折造,了眼一看位报胸国怀宏大愿成志为却泡因影,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赏析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赏析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形 象

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或他人形象。
“我”(自我形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周瑜(他人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其一))
写景诗中的景物形象。
物 象

诗 歌 形 象 赏 析
什么是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 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 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 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 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 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 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意象之情感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闻雁
答案:雁是候鸟,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 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寒塘 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 赵嘏 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的浓浓乡愁。 韦应物
比喻性意象
读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 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烘托性意象
读王翰的《凉州词》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指导课件(31张)-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指导课件(31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之
形象
朗读下列诗词 :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常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
于绍兴什镜湖么边形的三象山。
形象的特征
这诗首歌词描前两写句了回一忆个当被年在闲抗置金不前用线的的抗战斗金生英活雄: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
形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 喜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 出诗人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 的喜爱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诗人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篇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篇PPT课件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 境。“别路”的意思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考点三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于谦《石灰 吟》中所咏叹的石灰属于这一类型。这一物象也折射 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 在物象的背后。
【解析】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 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 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 湖。本诗也是如此,从诗的前两句可看出作者当时漂泊 在外,沙鸥是作者内心的外化,天地一沙鸥正如作者孤 身一人,所以才有对着沙鸥吟诗的举动以寄予同病相怜 之感,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答案】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是鉴赏分析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诗 中首两句描绘出一幅清雅、幽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 环境中,诗人客居他乡,“光阴诗卷”,在吟诗作赋中 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寻“多病”“固穷”二子,在 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 “试春风”,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 俊逸)。 【答案】 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例1】 (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PPT精品课件3(共29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PPT精品课件3(共29张)
诗歌鉴赏之
形 象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 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 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 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 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 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 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 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 诗中的细节。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 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 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 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 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
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 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 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 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 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 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优秀实用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优秀实用课件

[针对训练]
1.根据表格中的解读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卷别
2018年 全国卷Ⅱ
2017年 全国卷Ⅰ
2016年 全国卷Ⅰ
诗题
重要信息
题醉中所作草 书卷后(节选)
(1)①交代了写作时间_作__草__书__ 卷__后__;②点名写作缘由_醉__中_, 暗示了诗歌题材_即__事__抒__怀__诗_。

歌 形 象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 以下几种:
P92
人物形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明特点——析特征——明意义(感情)
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
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形殷象勤是昨什夜么
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概括形象)
这首词下片刻画出怎样的形象?
(1))下片刻画了一位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2))从“杖藜徐步转斜阳”一句可以看到一位手拄藜杖
缓步形游象赏的的特闲征居者;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 (被奈结贬何合黄 的诗州失句后落分无形析所象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
礼部贡院 (2)①点明了地点礼__部__贡__院___; 阅进士就试 ②表明了事件_阅__进__士__就__试___。
金陵望汉江
(3)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__怀__古_ _咏__史__诗_;②点明了地点_金__陵_; ③交代了诗歌的内容__望_,从“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 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 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歌 形 象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2012年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 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作者被贬黄州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
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形殷象勤是昨什夜么
二、景物形象(意象)
景物形象,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自然景物形象和咏 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习惯上又笼统地称之 为意象。
1.景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 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 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 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 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 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 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 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 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 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 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 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2.客体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 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 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 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 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 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 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考查类型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景物形象的鉴赏 三、事物形象的鉴赏
一、人物形Hale Waihona Puke 的鉴赏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江苏卷2012年考 过。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2.物象
物象,诗人借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 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 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多用借物喻人、象征手法。最典型的 当是咏物抒情诗,这类诗歌中物象往往较为单一,诗人大多 赋予这个物象以特定的内涵,或这个物象具有一定的比喻 意义或象征意义。有的是托物言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 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是运用象征手法通 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 的《石灰吟》。有的借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 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诗人自己。 如曾巩的《咏柳》。有的托物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 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 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
(1)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 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2)首句既写出了
形象的特征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 (结合诗句分独析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
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 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3)诗人借此表
形象的达意了义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而讽世,讽刺那些得志便 猖狂势利小人。
• 琴诗 苏轼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优秀课件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 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 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点阐释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 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 须要把握的。一般说来,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 物形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
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形功名象。是什么 (概括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