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很实用)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鉴赏思路方法:物的外形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的内在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分析物 象的自 然属性 分析物 象的社 会属性 点出诗 人的理 想情操
• 提炼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特征,或其所处环境)的词语, 概括外在特点,即“形似”
• 外在特征(自然属性):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 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 格、精神,即“神似”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石唯灰有吟牡[丹明·真于国谦]色,花竹开石时[清节.郑动燮京(城xiè)] 千锤万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烈火焚烧若等闲。 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身碎骨全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刘桢《赠从弟》)
三、常见物象的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 托物抒怀 托物讽世 托物喻理
高考设题的角度
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提问方式
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 ②诗歌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 ③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兰花” 兰花 生 长 在 深 山 野 谷 , 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 含着追求淡泊 , 高 洁 贤 德 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徐渭《兰》)
“竹子”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含着正直谦虚、 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 •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含着
(新)届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优秀课件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 诗人怎样的情志?
先看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
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指松树苗长满 松针,又直有硬 ”。社会特点:寓旺 盛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③某物象象征什么? 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
情怀)? ⑤简析某句” 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
咏物诗真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 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 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 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 同的方位动作(1分):随蜂悠游,遇 雀躲藏(1分);映衬日光腾起,顺着 风势返回(1分);在花丛中时出时没, 于树叶间上下翻飞(1分)。 (2)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首诗 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
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 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2013年全国卷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之鉴赏事物形象

1、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形象(多见于咏 物诗中)。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 描写中。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 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 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 “神似” 。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 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 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 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 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的特点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①高洁、淡雅、朴素。 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自强不息、不 畏困苦、奋发向上的特点。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件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 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 把握事物的特点。
回答时,要先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 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 分析。
二、诗词中常见的七类意象
练习一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012·天津卷)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表层特点。“在野有
野菊
幽色”体现出野菊生长于山野,散发着
[宋] 杨万里
“幽香”的特点。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况随流俗作重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阳”说明其超凡脱俗; “肯为无人减妙
【参考答案】 ①诗人笔下的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 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表层特点) 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 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分析物象内涵) 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 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点出物象意义)
七、诗词中物象的作用
练习二
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
(2020·北京卷)
寄东鲁二稚子①
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地谁人劳作? 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 也心感茫然。
李白
南方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楼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 门前。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2.表现手法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3.形象意义
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 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好】

春风: 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 春天、美好。 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 途坎坷、挫折。 雪: 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露: 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 游子、漂泊、思乡思友、隐士。 月亮: 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 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 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 事物或人生。
3、动物类: 子规: 悲惨、凄恻,思乡。 猿猴: 哀伤、凄厉。 鸿鹄: 理想、追求。 鱼: 自由、惬意。
雁: 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 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 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 飘零、伤感。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 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的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 特 征 (拟人)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
如何规范答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指出形象(物象)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并概括物象的基
本特征;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 结合诗句具体分 洁脱俗的形象。 析形象(结合表现 点出形 步骤2: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 手法) 象的意 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 义 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鉴赏事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子瞻墨竹黄庭坚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像①,问取人间老斫轮②。
【注】①无像:没有画像的白纸或白绢。
①老斫轮:斫轮老手。
《庄子·天道》记载,轮扁是一位斫车轮的巧匠,常年操作,经验丰富。
这两首诗中,“竹”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孤雁①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诸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此诗写于杜甫寓居夔州之时。
①矰:短箭。
缴:系箭的丝绳。
同写孤雁,塑造的是两种形象,渲染的情怀有所区别,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刘过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①,阵势纵横。
人在油幢②,戎韬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④。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⑤,曾系诗盟。
龙蛇⑥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
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⑦在,不斩楼兰⑧心不平。
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①油幢:油布帐幕。
①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
戎韬指的是兵法。
①“裘带轻”句:《晋书·羊祜传》中记载“西晋羊祜出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①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之地。
①龙蛇:喻书法。
①吹毛剑:锋利的剑。
①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词都写到“羽扇”,它们在作用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岑参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18张PPT)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 ,山中
。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 一是具有动态。(2)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 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 山风岚之动态,形象生动。(3)“烟”的的飘渺轻盈、流 落不定暗寓作者羁旅生活漂泊无依的特点。
2.(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习题。(12分) 寄东鲁二稚子①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补充拓展
咏物诗的情感分类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物的特点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寄托的情感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 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愁情忧愤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国家( ,)
• 5. 《己亥杂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 , )
看看你答对了吗
• 1. 借莲写君子品行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 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的句子是:(亭亭
• 2. 莲花高洁的品质,比喻人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独爱莲之出淤
• 3. 借莲写君子 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两句(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形象之事物形象

• 3、答题步骤【结合《创新》108补充】 •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 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 (3) (结合手法:如托物言志) 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 感、理想、求、品性等)。
11
演练2
白 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事物特征:傲骨凌霜,自甘 1.事物特征: 菊花盛开,香透 长安。 寂寞,铮铮铁骨, 坚守节操。 2.所言之志: 抒发了自己的凌 2、所言之志: 咏菊写人,赞美菊花 云壮志,不甘为 傲然不屈,表达自己 人下的远大抱负。 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 贞爱国的情怀。 16
不 辞 羸 病 卧 残 阳 。
但 得 众 生 皆 得 饱 ,
•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 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 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 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 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 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 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 中所寄寓的感情。
5
• • • • •
7
2、鉴赏方法 •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 然属性(事物特征)。 •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 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 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 操
8
演练1
白 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 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4
演练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近水先发、 冰清玉洁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 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 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15 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风霜雨雪水云类: ▪ 海: ▪ 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 江水: ▪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
趋势。 ▪ 烟雾: ▪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
幻灭。 ▪ 小雨: ▪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 暴雨: ▪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
认知理解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画 菊 郑思肖 ▪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 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表达了自己不 屈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 【参考答案】
▪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 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 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 轻捷矫健的风姿。
▪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 不遇的激愤之情。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 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 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 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小结1: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 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 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 象的象征意义。
物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的 特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征
志趣追求(拟人)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 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 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秽的力量。
▪ 春风: ▪ 旷达、欢愉、希望。 ▪ 东风: ▪ 春天、美好。 ▪ 西风: ▪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 霜:
▪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 途坎坷、挫折。
▪ 雪: ▪ 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 露: ▪ 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 云: ▪ 游子、漂泊、思乡思友、隐士。 ▪ 月亮: ▪ 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 朝阳: ▪ 希望、朝气、活力。 ▪ 夕阳: ▪ 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备考锦囊】
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
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 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 面,没有主次之分。 ▪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 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 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鹧鸪天 晏几道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 【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 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 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 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形象生动,委婉含蓄。最后两句是说:不 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 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 答题步骤
▪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 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 马 诗 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 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 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 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 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 这种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 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 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 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 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 含义和文化内涵。
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 3、动物类: ▪ 子规: ▪ 悲惨、凄恻,思乡。 ▪ 猿猴: ▪ 哀伤、凄厉。 ▪ 鸿鹄: ▪ 理想、追求。 ▪ 鱼: ▪ 自由、惬意。
▪ 雁: ▪ 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 鹰: ▪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 狗、鸡: ▪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 马: ▪ 奔腾、追求、漂泊。 ▪ 乌鸦: ▪ 小人、俗客、庸夫。 ▪ 沙鸥: ▪ 飘零、伤感。
物 外在特征: 的 特 征 内在特征: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 开放,无人欣赏,备受 风雨摧残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 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 不渝。
寓意: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 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答案:
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寂 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 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淡 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 渝。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 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 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
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
▪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 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 出其内在的神韵;
▪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 之情。
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
诗人借物喻人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寓意
表明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活哲理
象征了……人物 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 情。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 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愁情幽愤的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 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物的形象鉴赏窍门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托物寓意
+物+ 物的 特征+
如何规范答题
▪ 早梅 张渭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 立、高洁脱俗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 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 1、树木类: ▪ 树的曲直: ▪ 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 黄叶: ▪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绿叶: ▪ 生命力、希望、活力。
▪ 2、花草类: ▪ 花开: ▪ 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 花落: ▪ 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
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牡丹: ▪ 富贵、美好。 ▪ 草: ▪ 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