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_____有机实验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题型突破五 有机合成及合成路线课件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题型突破五 有机合成及合成路线课件
水,故M和N的结构简式为
和H2O。
(7)已知
+CO2,则以 为原料合成
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再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再与AlCl3反应可得到
再依次与NaOH熔融、HCl反应生成


时,可先将 与浓硫酸在加热
氧化可得到


4.[2022·广东化学]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
回答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答案:(1)取代反应或磺化反应
(2)已知B为一元强酸,室温下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2)
(3)C的化学名称为
,D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3)苯酚
(4)E和F可用
(写出试剂)鉴别。

答案:(4)FeCl3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5)X是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得苯环上的取代基中含1个羟基;分子中苯环上只含有1个取代基,则该取代基的结
构为



(1、2、3、4均表示羟基的连接位置),即满足条
件的化合物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2种。其中,苯环侧链上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
子,且个数比为6∶2∶1的同分异构体应含有两个等效的甲基,则其结构简式为


2.[2022·湖北化学]化合物F是制备某种改善睡眠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合物a反应得到2 mol Ⅴ,则化合物a为


答案:(4)乙烯
解析:(4)化合物Ⅳ到化合物Ⅴ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 mol Ⅳ与1

2020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基础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2020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基础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基础检测题考纲分析:主要考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同分异构体现象,有机合成,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

高考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选考大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涉及官能团的判断、有机反应、结构简式和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及书写以及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内容。

考点透析:1.【2019年全国卷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2019年全国卷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3.【2019年全国卷1】Phenolphthalein是常用酸碱指示剂,其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12O4B.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羧基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1mol该物质与H2和溴水反应,消耗H2和Br2的最大值分别为10mol和4mol4.【2019北京卷】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5.【2019年天津卷】我国化学家首次实现了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并依据该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

已知(3+2)环加成反应:(、可以是或)回答下列问题:(1)茅苍术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分子中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个吸收峰;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数目为______。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实验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1·山东·高考真题)六氯化钨(WCl 6)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283℃,沸点为340℃,易溶于CS 2,极易水解。

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 3)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WCl 6,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WO 3。

先通N 2,其目的是___;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H 2,对B 处逸出的H 2进行后续处理。

仪器A 的名称为___,证明WO 3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___。

(2)WO 3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冷却,停止通H 2;℃以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 ;℃在B 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加热,通Cl 2;℃……。

碱石灰的作用是___;操作℃是___,目的是___。

(3)利用碘量法测定WCl 6产品纯度,实验如下:℃称量:将足量CS 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m 1g ;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 2g ;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 3g ,则样品质量为___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滴定:先将WCl 6转化为可溶的Na 2WO 4,通过IO 3-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WO 24-+Ba(IO 3)2=BaWO 4+2IO3-;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IO 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KI 溶液,发生反应:IO 3-+5I -+6H +=3I 2+3H 2O ;反应完全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 2+2S 2O 23-=2I -+S 4O 26-。

滴定达终点时消耗cmol•L -1的Na 2S 2O 3溶液VmL ,则样品中WCl 6(摩尔质量为Mg•mol -1)的质量分数为___。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列表

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列表

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列表
以下是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16个重要专题的列表,供参考:
1. 元素化合物知识
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有机化学
4. 化学实验
5. 化学计算
6. 化学反应原理
7. 物质结构与性质
8. 电解质的平衡
9. 电化学
1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1. 物质分离与提纯
12. 工业流程与实验设计
13.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原理
14. 物质结构与性质(续)
15. 有机合成与推断
16.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和考点,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可以结合练习题、模拟试卷等练习方式,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一、明确任务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次综合,梳理知识环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那么是根据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育同学综合敏捷运用知识的学科技能。

解题的过程中,留意提高速度及精确性。

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详细建议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留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

同时,训练答题的精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

信息题那么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技能立意”,更加着重技能和素养的考查。

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

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根据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

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

练习时,留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1)限时训练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同学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惫,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

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

45分钟时间虽然焦灼,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

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技能;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学案5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学案5 氧化还原反应

热点题型突破
学案5
3.以电子守恒为核心,建立起“等价代换”,找出有关物质之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等。如将一块镁、铝、铁的合金溶于足量 盐酸中, 若再加入氢氧化钠使之完全沉淀, 则金属离子结合 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金属与酸反应时失去电子的 物质的量,据此可进行有关计算。 4.串联电解池时,流经各个电极上的电子数相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二
两类重要的无机反应
学案5
学案 5 氧化还原反应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基础知识回扣
学案5
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回扣
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案5
(1)下列粒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①②④⑤⑥ 。 ① Fe2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②SO2 ③Fe ④ Cl2
⑤ H2O2 ⑥ HCl ⑦ Fe3

⑧ HNO3 (2)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分别与 KMnO4、MnO2、KClO3 等多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 ①上述反应中, HCl 表现的性质是 还原性 、 酸性 。 ②在常温下,浓盐酸与 KMnO4 可反应生成氯气,KMnO4 中的 Mn 被还原为+ 2 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③KMnO4、 MnO2 和 Cl2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MnO4>MnO2>Cl2 。
热点题型突破
【得分技巧】

江苏省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5《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时作业

江苏省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5《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时作业

专题五晶体结构与性质作业纸班级姓名学号等第1、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是()A、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B、一定有各向异性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2、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B、气态H2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C、熔融的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3、某物质的晶体晶胞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晶胞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B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A.1∶3∶1 B.2∶3∶1 C.2∶2∶1 D.1∶3∶34、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5、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A.SiO2晶体 B.CCl4晶体 C.NaCl晶体 D.NaOH晶体6、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7、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 A.干冰 B.金刚砂 C.金刚石 D.水晶8、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冰 B.晶体硅 C.溴 D.二氧化硅9、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

下列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该分子是有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般较低B、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化学性质越稳定D、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化学键一定会被破坏或改变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属单质或其合金在固态或液态时都能导电B.晶体中存在离子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属整个晶体共有D.钠比钾的熔点高是因为钠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强1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化学键的键能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硅>锗B.熔沸点由高到低:氯化钠>氧化铝>硅>二氧化碳C.硬度由大到小:C60>碳化硅>铁>氯化钠D.导电性能由强到弱:金>铜>石墨>二氧化碳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A D.60gSi0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15、(08四川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的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运动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低,常温下均呈液态或气态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16、在石墨晶体里,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同一层内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C-C键结合,则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A.1:1 B.2:1 C.2:3 D.3:217、在金刚石晶体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式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碳环中的碳原子数和C-C键之间的夹角是()A.6个,1200B.6个,109.50C.5个,109.50 D.5个,120018、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题号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有机实验知识点:一、实验室制乙烯1、药品配制:=;2、原理:;3、发生与收集装置:;4、所用仪器:等。

5、温度剂位置:二、实验室制乙炔1、药品:;2、原理:;3、发生装置:;4、收集方法:。

5、注意问题:三、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几个问题:1、仪器装置:2、碎瓷片的作用:;3、温度计的位置:;4、冷凝管的作用:;5、冷凝管的进水、排水方向:。

四:乙酸乙酯的制备1、药品的配制:2、化学反应:3、浓硫酸的作用:4、反应加热的原因:4、制出的乙酸乙酯中经常含有的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五、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检验:检验方法:六、某醛结构简式如下 (CH3)2C=CHCH2CH2CHO2(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C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七、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1、检验是否已经开始水解:2、检验是否已经完全水解:八、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离的方法。

九:洗气:用液体反应物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称为洗气典型例题:例1:除杂问题:(1) 溴苯(Br 2) (2)苯(苯酚)(3:甲烷(乙烯) (4)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5):淀粉(葡萄糖) (6):乙醇(H 2O ) (7):苯(甲苯) (8)肥皂(甘油和过量碱)例2:(07北京模拟)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Ⅰ.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 的气密性?;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 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 。

Ⅱ.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 试纸,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证明乙酸为弱酸:例3、(09年北京顺义有机)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

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则试剂a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是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

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训练:1、(07宁夏)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 C.③④ D.②③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碘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C.溴苯和水 D.甘油和水3、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Br2水、分液)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4、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已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六种无色液体,应选用()A、酸性KMnO4溶液B、溴水C、碘水D、硝酸银溶液5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鉴别苯酚、乙醇、甲苯、氢氧化钠、硝酸银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溴水B.新制Cu(OH)2C.FeCl3溶液D.Na2CO3溶液第3页6、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B、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溶液C、苯(苯酚):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去下层液体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在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其中NaOH是过量,来配制新制Cu(OH)2B.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8、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CO2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的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共热。

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④⑤⑧B.⑥①⑤③C.⑧①D.⑧②⑤③9、、一个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将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5ml 40%的乙醛,加热煮沸,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是()A未充分加热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10、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②与③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①与②11、(02上海)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b)(c)(d)→→→(电石、水)()()(溴水)(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2、已知:以铜作催化剂,用空气氧化醇制取醛,事实上是空气先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热的氧化铜再氧化醇生成醛。

某实验室中用甲醇、水、空气和铜粉(或氧化铜)制取甲醛溶液。

左表给出甲醇、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右图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装试剂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的X是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 ____ 。

(4)试管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套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A、B、C)。

(6)若欲得到较浓的甲醛溶液,你认为选用哪套装置较好?__________(填“甲”或“乙”)。

13、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4-1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第5页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典型例题:例1:(1)氢氧化钠溶液分液(2)氢氧化钠溶液分液(3)溴水洗气(4)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5)渗析(6)氧化钙蒸馏(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液(8)氯化钠过滤例2:(1)(3分)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向C型管内加水,至管液面高于右管,静置一段时间后,若U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好(2分)CaCO2+2CH3COOH=(CH3COO)2Ca+CO2↑+H2O(2)(1分)试管内溶液出现浑浊;(2分)—O-+CO2+H2O→→OH+HCO3-(3)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2分)装置A和B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4)(3分)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 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答案合理均给分)例3:(1)碎瓷片,防止爆沸(2)提高乙酸的转化率(3)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4)a :饱和Na2CO3溶液;I :分液;II :蒸馏;b :硫酸;III :蒸馏(5)①所加的NaOH溶液较少,没有将余酸中和②所加的NaOH溶液过量使酯完全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