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硕考研知识点:代位权行使

合集下载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这一制度源于法律规定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但通常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其权利。

这种权利不是债权人的固有权利,而是通过法律规定的代位权制度来行使的。

二、代位权行使代位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即债务人未能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其次,债务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债权人的损害,即债务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债权人的实际损失。

最后,代位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例如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进行。

三、目的代位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债务人滥用权利或者故意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保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和公正。

通过代位权的行使,债权人可以防止债务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转移财产或者逃避债务,从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范围限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代位权只能行使债务人怠于行使的权利,并且不能侵犯债务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此外,代位权的行使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违约责任。

五、结果代位权的行使结果可能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代位权行使成功,债权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财产或者权利,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是,如果代位权行使失败,可能会导致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或者诉讼费用等额外负担。

因此,在行使代位权时需要谨慎考虑各种因素,并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合同代位权行使的内容.doc

合同代位权行使的内容.doc

合同代位权行使的内容第七十三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关于合同的代位权是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而执行的权利,主要针对的是纯粹的财产权利。

相信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合同代位权的具体的行使内容。

关于合同代位权行使的内容,下面,就由为大家带来。

希望可以帮助您进一步了解合同代位权的相关知识。

1、代位权的行使主体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主体是债权人本人,并且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行使。

当某一债权人已行使代位权后,其他债权人不得就同一权利再次行使代位权。

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将债权人作为共同原告。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时候,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如果违反此项注意义务造成损失,应负损害赔偿的责任。

2、债权人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方式有诉讼方式和径行方式两种。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限制性规定。

因为只有通过法院裁判方式才能有效防止债权人滥用代位权,随意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不当侵犯债务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能避免债权人与其他未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债务人以及第三人之间因代位权的行使产生纠纷。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4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提出代位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15条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以后,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符合本解释第13条的规定和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释第13条规定的,告知债权人向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诉。

受理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债权人起诉债务人的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第5项的规定中止代位权诉讼。

债权人的代位权名词解释经济法学概论

债权人的代位权名词解释经济法学概论

一、引言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债权人的代位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代位权是指一人(代位权人)依法接替原债权人享有对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代位权是债权法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对于完善和规范债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债权人的代位权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的含义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第三人(代位权人)代替原债权人对债务人主张债权。

三、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法律依据债权人的代位权主要是根据《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规定而产生的。

其中,《担保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保证人有代位求偿权的,可以在清偿债务后就受偿人对债务人主张代位权。

”《合同法》第238条规定,“债务人主张债务的抵销,债权人的代位权不受抵销的影响。

”这些法律规定为债权人的代位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债权人的代位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性质:1. 代位权是一种相对的权利债权人的代位权是相对的权利,它对应着债务人的债务。

如果债务不存在,代位权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再存在。

2. 代位权是一种从权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原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一种手段,是为了实现原债权人的权利目的。

3. 代位权是一种变更权债权人的代位权实质上是有关债权变更的一种权利。

代位权的产生,实际上是原债权债务关系的改变。

五、债权人的代位权的适用范围根据《债权法》的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适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保证合同中的代位权在保证合同中,担保人可以取得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从而代位债权人行使对债务人的债权。

2. 偿还后代位权债权人在收回债权后,可以转让给第三人,构成了代位权。

3. 赖以诉讼代位权债权人逝世或者是在无民事行为能力时,其法定继承人和法定监护人可以代替原债权人,行使对债务人的权利。

4. 取得代位权的方式债权人取得代位权的方式主要包括清偿、转让和继承等。

六、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法律效力债权人的代位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其行使必须遵循法律程序。

法硕债务债权常识复习:代位权诉颂

法硕债务债权常识复习:代位权诉颂

法硕债务债权常识复习:代位权诉颂所谓代位权指的是,如果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已负迟延责任而债务人又怠于行使其对第三债务人的权利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利的权利。

债权人为行使此种债权代位权,以自己为原告,而以第三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第三债务人应对债务人为一定的给付,叫债权人代位诉讼。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利的权利。

因此可以肯定的第一点就是,代位权人并非债务人的代理人,代位权也不是代理权。

债权人代债务人行使权利,虽然可以达到增加债务人财产的效果,但债权人行使权利旨在保护自己的债权,而不是单纯为了债务人的利益行使此种权利。

其次,代位权是债的保全,是一种法定的债权的权能。

债务人是否行使自己对第三人的权利为其自由的意思,债权人不得干涉。

但由于债务人的财产在法律上既然已经成为保障债权的责任财产,为保障交易的安全,债务人对此项财产之处分又不得不受到限制。

代位权正是法律在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债务人的意思自治与交易安全后设立的制度。

第三,债权人的代位权是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权利,它不是请求权而是以行使他****利为内容的管理权,与一般的民事实体权利有所不同,行使此种权利经由诉讼程序(代位诉讼)所得的判决效力不及于代位权人而及于原权利义务关系的主体。

因此,代位诉讼即法定诉讼担当,享有代位权的债权人为适格当事人 .我国《合同法》第73条对代位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债权人可代位债务人行使诉权的条件的规定,合乎此条件的债权人就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债务人对第三债务人的诉权,换言之,只有符合《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权人才可以成为代位诉讼的合格当事人(即原告)。

(二)代位权与代位申请执行代位申请执行,也称为代位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对被执行人负有债务的第三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的一种制度。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点:代位权、撤销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点:代位权、撤销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点:代位权、撤销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知识点】代位权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

1.代位权行使的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债权人的债权已到期。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解释1】债务人的懈怠行为必须是债务人“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

因此,如果债务人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催促次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没有就此“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仍然构成懈怠。

(2017年新增)【解释2】所谓“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解释3】“债权人”的债权不受是否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限制。

(3)如果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用由“次债务人”承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代位权诉讼的其他必要费用则由“债务人”承担。

3.代位权行使的法律效果(1)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2)债权人的债权就代位权行使的结果有优先受偿权利。

(3)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4)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知识点】代位权【例题·单选题】甲对乙的债务清偿期已届满却未履行,乙欲就甲对他人享有的债权提起代位权诉讼。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享有的下列债权中,乙可代位行使的是( )。

A.抚恤金请求权B.劳动报酬请求权C.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D.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答案】D【例题·多选题】甲对乙享有50000元债权,已到清偿期限,但乙一直宣称无能力清偿欠款。

简述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简述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简述代位权的行使条件摘要:一、代位权的概念与意义二、代位权的行使条件1.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2.债权人合法持有债务人的债权3.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4.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5.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与债权人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与限制四、代位权的行使程序与法律后果正文: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的情况下,依法请求法院行使代位权,以实现自己对债务人的债权。

代位权的行使具有以下条件:一、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债务人应当履行到期债务,但如果债务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债务,且无正当理由,即可认为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二、债权人合法持有债务人的债权债权人必须证明自己合法持有债务人的债权,这意味着债权债务关系已经确立,且债权人的债权是合法的。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债务人的债权必须已经到期,也就是说,债务人应当履行债务的时间已经到达。

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仍然怠于行使债权,才符合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四、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这种损害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五、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与债权人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与债权人的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积极行使债权,债权人的损害就不会发生。

在满足以上五个条件后,债权人可以依法行使代位权。

但需要注意的是,代位权的行使范围有限,不能超过债务人的债权范围。

此外,代位权的行使还受到法律程序的约束,债权人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行使代位权,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后果。

总之,代位权的行使条件包括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债权人合法持有债务人的债权、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以及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与债权人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概念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概念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概念
代位权和撤销权是民法中的两种重要的债权保全制度。

1. 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2. 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并且都需要通过法院来行使。

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

2018法律硕士法条精选:代位权行使

2018法律硕士法条精选:代位权行使

2018法律硕士法条精选:代位权行使债务债权之代位权行使问题法律硕士辅导债务债权常识之代位权行使应注意的问题: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到清偿期所谓合法,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的存在。

如果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成立,或者具有无效或可撤销的因素而应当被宣告无效或者可能被撤销,或者债权债务关系已经被解除,或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一种自然债权,则债权人并不应该享有代位权。

所谓债权必须确定,是指债务人对于债权的存在以及内容并没有异议,或者该债权已经经过了法院和仲裁机构裁判后所确定的债权。

且须为“到期债权”,未到期的债权除非出现破产等情形,否则不能成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标的。

2、可代位行使的权利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以下四项权利为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不得由债权人代位行使:(1)非财产性权利。

例如,监护权、婚姻撤销权、离婚请求权、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权及否认权、婚生子女的否认权等。

这些权利的行使虽然间接地会对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产生影响,然而此等权利的行使与否全凭权利人本人的意志,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2)主要为保护权利人无形利益的财产权。

例如,继承或遗赠的承认或抛弃的权利、抚养请求权、因生命、健康、名誉、自由等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这些权利虽为财产利益而产生的权利,但其行使与否以及行使的范围,即如何使之具体化,应依权利人本人的主观判断而定,他人自不得代位行使。

(3 )不得让与的权利。

主要是指那些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或者以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

这些权利的成立与存续,与权利人人身具有密切联系,因而不得由他人代位行使。

(4)不得扣押的权利。

例如,养老金、救济金、抚恤金等。

3.存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事实怠于行使是指应当行使而且能够行使权利却不能行使。

根据解释《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法硕考研知识点:代位权行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硕考研的知识点:代位权行使。

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小编一路陪伴大家备战2018考研,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债务债权之代位权行使问题
法律硕士辅导债务债权常识之代位权行使应注意的问题: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到清偿期
所谓合法,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的存在。

如果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成立,或者具有无效或可撤销的因素而应当被宣告无效或者可能被撤销,或者债权债务关系已经被解除,或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一种自然债权,则债权人并不应该享有代位权。

所谓债权必须确定,是指债务人对于债权的存在以及内容并没有异议,或者该债权已经经过了法院和仲裁机构裁判后所确定的债权。

且须为“到期债权”,未到期的债权除非出现破产等情形,否则不能成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标的。

2、可代位行使的权利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
以下四项权利为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不得由债权人代位行使:(1)非财产性权利。

例如,监护权、婚姻撤销权、离婚请求权、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权及否认权、婚生子女的否认权等。

这些权利的行使虽然间接地会对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产生影响,然而此等权利的行使与否全凭权利人本人的意志,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2)主要为保护权利人无形利益的财产权。

例如,继承或遗赠的承认或抛弃的权利、抚养请求权、因生命、健康、名誉、自由等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这些权利虽为财产利益而产生的权利,但其行使与否以及行使的范围,即如何使之具体化,应依权利人本人的主观判断而定,他人自不得代位行使。

(3 )不得让与的权利。

主要是指那些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
生的债权或者以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

这些权利的成立与存续,与权利人人身具有密切联系,因而不得由他人代位行使。

(4)不得扣押的权利。

例如,养老金、救济金、抚恤金等。

3.存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事实
怠于行使是指应当行使而且能够行使权利却不能行使。

根据解释《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也就是说债务人的债务到期以后,债务人不存在着任何行使权利的障碍而未能在合理期限内主张权利。

4、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影响到了债务人的清偿能力,即使得债权人的债权无法获得清偿。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以此债务人为被告,债务人为第三人,行代位权的效果是直接归属于债务人的,即其并不就代位权取得的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诉讼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