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瓦斯高效抽采成套技术

合集下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共评出获奖成果143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7项。

现将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予以公告。

附: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4项)2004-1-01兴隆庄矿工业场地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及其对重大建筑物影响的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来存良、许延春、李佃平、官云章、徐法奎、李正龙、李奉海、张玉卓、王惠忠、介玉新、王济忠、文学宽、张孟凯、于旭磊、张刚)2004-1-02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谢俊文、罗福乾、程文东、李俊明、谢和平、李虎林、贠东风、缪寅生、杨富、上官科峰、周宏伟、朱启孝、李德玺、马忠元、韩书才)2004-1-0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何满潮、王旭春、姚爱军、崔政权、武雄、鹿粗、孙晓明、衡朝阳、段庆伟、景海河、杨晓杰、蒋宇静、苏永华、毛利勤、滕建仁)2004-1-04煤层巷道大体积特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朱亚平、杨家华、张周权、王慧明、杨思光、杨正华、陈忠胜、汪善好、李光文、赵加才、于保华、李爱民、夏林稳、杜昌要、陶元)2004-1-05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陈志远、张志浩、车审言、刘长林、马国宣、黄京慧、韩志国、屈秉悦、姜洪玲、袁杨、苏民、刘贺、陈刚、尹彩灵、靳军)2004-1-06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煤炭研究所;吕国金、孙学会、罗海珠、张德利、朱凤山、李国宏、王庆阳、运宝珍、曹树祥、栗荣良、周蒲生、刘军、李保东、徐昂、光增埝)2004-1-07北京东方化工厂“97.6.27”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钟群鹏、崔慕皛、王广生、陈良才、张峥、薛明德、王泽溥、田永江、梁金忠、李志宪、张栋、褚武阳、钟培道、田燕、苏毅)2004-1-08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姚伟、董绍华、张鹏、王强、刘毅军、毕治强、祁国成、葛艾天、王凤田、崔京辉、罗金恒、何学良、刘洪军、卢桂军)2004-1-09西气东输用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冯耀荣、霍春勇、马秋荣、庄传晶、熊庆人、赵新伟、袁鹏斌、刘文成、李平全、罗金恒、李为卫、韩晓毅、刘迎来、董保胜、陈宏达)2004-1-10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WebGIS)动态实时多级监管系统(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沈阳新元信息工程软件有限公司;李协定、谭宽年、马平、牛德文、李剑刚、张国玉、张新生、殷忠平、李张军、王一、王刚、闫国强、李义德、李晓刚、安志奇)2004-1-11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哈尔滨煤安测控有限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驰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王峰、李兴亚、刘仁峰、张宏宇、孙广义、于延令、郁兴东、刘永立、张国华、沈兴德、袁贵斌)2004-1-12在用重要压力容器与(部分工业)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镇海炼化公司;陈学东、陈钢、杨铁成、关卫和、高增梁、周昌玉、李培宁、蒋家羚、戴光、柳春图、王威强、徐如良、袁榕、王冰、徐鹏)2004-1-13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质控处;刘绍勇、刘恩祥、李敬、熊杰、徐超群、刘亚军、孙瑞山、李都、徐祥松、杨英宝、马奎亮、施和平、罗晓利、栗牧怀、郝玉哲)2004-1-14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吴宗之、高进东、刘茂、孙猛、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朱坦、马世海、刘骥、高建明、曾明荣、徐晖、汪卫国、鞠美庭)二等奖(42项)2004-2-01建筑火灾特殊现象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维澄、杨立中、翁文国、陈晓军、宋虎)2004-2-02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陈勇、杨理践、周林元、闵希华、孙建刚、金大庆、陈军、王晓峰、陈亮)2004-2-03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翟明华、窦林名、杨正华、李成武、韩安民、王祥龙、石炳华、王云海、杨思光)2004-2-04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水平分层短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华亭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魏东、王正元、杨世杰、李前、王文强、于忠升、张卫平、刘志文、李仁杰)2004-2-05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于广云、李佩全、章立清、夏军武、程功林、吴侃、吴定洲、周占魁)2004-2-06 25°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综机管理中心、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杨德玉、谢斌、王希锁、王勇、张崇宏、卫建青、张纯、王道宗、王国法) 2004-2-07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云东、杨景才、张永吉、曲金田、刘剑、桂祥友、张文军、李宗翔、苏仲杰)2004-2-08煤矿深部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良庄煤矿;杨仁树、孙正启、李清、邢茂俭、刘波、袁秋新、孙强、王广平、张明)2004-2-09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冯相华、靖洪文、许裕平、韩立军、高法民、孙清源、陈丁河、李国、陈坤福)2004-2-10铁法矿区锚杆支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张明元、刘东才、何满朝、鞠文君、邵柏库、王献辉、刘长海、刘天习、杜伟)2004-2-11焦作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张光德、单智勇、刘白宙、许胜铭、王建国、张占全、郑保川、邢文平、黄冲霄)2004-2-12祁东煤矿突水淹井快速高效治理技术(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东煤矿;谢崇信、龚乃勤、储党生、邓西清、赵开全、檀双英、黄成华、付昆岚、黄晓东)2004-2-13地下矿高阶段强化开采深井通风系统优化及调控新技术应用研究(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南方冶金学院;王海宁、汪仁发、吴超、陈友良、石发恩、邹贤季、王晖、李政、张红婴)2004-2-14开滦矿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理工学院;秦庚仁、殷作如、郭立稳、常文杰、郭达、刘宝东、王海燕、王福生、张复盛)2004-2-15马兰矿GIS通风安全信息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马兰矿;刘成效、秦跃平、郭亮、李和林、刘宗高、朱建芳、王林、李文奎、马东正)2004-2-16应用渗透棒提高注水综合效果的研究与应用(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李伟、金龙哲、陈家祥、谢振华、张连福、轩凤福、李洪彬、张彬、王和志)2004-2-17化学抑尘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中南大学;吴超、古德生、周勃、李孜军、陈沅江、王海宁、王坪龙)2004-2-18 MK-7型全液压钻机及其配套钻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川矿务局;胡少韵、李宝玉、王世斌、田宏亮、郝世俊、龚城、张福喜、黄河、石智军)2004-2-19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北京煤矿机械厂;张明元、刘东才、刘加启、王平彦、赵士华、王国法、刘天习、宋伟林、刘俊甫)2004-2-20烟火药剂沸腾制粒关键设备及工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О四厂;傅英奎、韩恩平、单利亚、高志勇、张为民、王少雄、黄文光)2004-2-21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彭湘潍、牟善军、姜春明、叶从胜、于广宇、高芹忠、俞雪兴)2004-2-22欠平衡钻井装备研制及应用(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杲传良、张慧峰、李宗清、王岩鹏、宋林松、杨德京、燕修良、刘刚、李毅)2004-2-23埕岛油田海底管道悬空段钢管桩固定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孙连芬、高天宝、吴进军、丁玉华、孔凡臣、齐雅茹、韩清国、钱孟祥、李新军)2004-2-24大港油田集团滩海工程公司“港海一号”钻井平台总体安全评价(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评价所;雷文章、董国永、王其华、吴苏江、高玉琢、张运通、刘景凯、吕强、陆庆)2004-2-25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牟善军、彭湘潍、姜春明、李晋、秘义行、蔺玉贵、俞雪兴、卢卫、李俊杰)2004-2-26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华讯科技有限公司;钱建生、张毅、华钢、顾军、李世银、陈金保、尹洪胜、黄兴、程德强)2004-2-27带式输送机粘液可控剪切无级传动软启动系统(山东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周满山、于岩、张媛、包继华、李希勇、高正商、王振、张福华、田汝臣)2004-2-28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提升机全数字智能控制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九龙矿、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孙峰、韩树华、王平、王则乐、常海伟、杨志海、孙飞、刘士金、杨洪涛)2004-2-29 BD-II系列弯掠组合隔爆对旋轴流主通风机(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苏莫明、贺秋冬、李坤、肖务里、张建国、甘英浩、钟立群、王秀清、冯峰)2004-2-30井下动目标跟踪安全监测系统(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张明安、王志清、范世民、肖亚宁、胡穗延、霍震龙、李文德、冯为民、宋献忠)2004-2-31重大事故现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研究所、深圳市威迪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姬永兴、赵玉民、杨晋辉、杨文义、范黎明、刘玉贞、郭逸龙、沈刚健)2004-2-32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王大海、王成彬、李自俊、薛鸿印、姚若生、吴晓红、黎新、孙茂春、蒋定武)2004-2-33安全型GZT-65型铁水车研究与开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刘祖法、翟大强、王净、况作尧、王玮、马刚跃、白洁、程明永、王承训)2004-2-3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分析诊断系统开发研究(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奥技异电气技术研究所、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褚福磊、饶苏波、何永勇、朱占方、祁达才、黄俊清、姚纪恒、陈伟、任继顺)2004-2-35江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李宁生、周正洪、席小键、章叔昌、郑善才、李佑桃、陈家宏、张勤)2004-2-36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与安全规划(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杨大明、王端武、朱凤山、王继仁、王建国、贺佑国、王兆丰、张金锋、王志宏)2004-2-37增设关键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何正跃、董天彪、唐炯然)2004-2-38民用航空安全评估系统(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孙瑞山、刘汉辉、刘恩祥、张秀山、吴安山、苏杭、刘秉谋、钱卫岗、刘社宣)2004-2-39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石油大学〈华东〉;陈国明、方华灿、许亮斌、黄东升、徐兴平、何新霞、蔡文军、贾星兰、刘健)2004-2-40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与高原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研究与应用(北京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刘应书、丁守全、冯俊小、况成明、乐恺、贾建厚、崔红社、周文郁、侯庆文)2004-2-41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张丽英、余卫国、陈竟成、张国威)2004-2-42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技术规格书的修改(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唐炯然、何正跃、徐受律、邹正宇、韦华、申森、陈明军)三等奖(87项)2004-3-01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配套生产设施-移动式地面站研制与应用(湖北葛洲坝易普力化工有限公司、山西省特种汽车制造厂;段明、李宏兵、冯有景、秦启升)2004-3-02火区及动压下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曹祖民、刘雨忠、何启林、孙金龙、刘绍雄)2004-3-03厚含水松散层下极薄基岩综放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李法柱、杨德彬、郭惟嘉、杨平、温兴林)2004-3-04深井综放开采异常冲击动力现象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天智、冯恩杰、邓小林、李伟清、段克信)2004-3-05复杂开采条件综放工作面生产成套技术(江苏天能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乃钊、张东升、袁志明、朱秀社、韩德明)2004-3-06俯伪斜“三软”大倾角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刘书灿、胡新仓、尚书海、杨建军、鲁建广)2004-3-07高地压多重危害煤层安全卸压开采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孙中辉、蒋金泉、孙春江、苏景春、张殿振)2004-3-08巨厚第三系松软地层下煤层开采技术(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中国矿业大学;严文庆、张东升、刘灿华、李学华、聂兆文)2004-3-09滕北五号井复合水体下浅部工作面开采的研究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徐若友、许延春、王四洋、刘秀娥、曹始友)2004-3-10复合软岩顶板锚网索(喷)支护技术的实践与优化(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马永亮、牛克旺、曹忠、张洪鹏、崔立浩)2004-3-11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陈宇、孙伟立、何长海、刘天新、王屹)2004-3-12不等宽煤柱综放面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刘克功、何富连、赵洪亮、邹喜正、李社柱)2004-3-13煤矿湿式喷浆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佟强、邸建友、王贯东、巩克玉、宋召谦)2004-3-14姚桥煤矿湖下防治水、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曹祖民、刘雨忠、李新宝、祁和刚、冯学武)2004-3-15细粒筑坝技术研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郑逊良、曹作忠、吴飞、汪斌、徐丛武)2004-3-16靖远矿区煤巷锚网支护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缪寅生、纪洪广、谢俊文、王金安、上官科峰)2004-3-17新庄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程乐团、齐明胜、邵贵富、张敬军、常兴民)2004-3-18前置式端头支架在急倾斜特厚松软煤层综放面开发与应用(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砚北煤矿;王正元、李前、吕世宏、乔中栋、周翔)2004-3-19玻璃钢支柱的研究(邢台泓意达树脂锚固剂厂;张燕军、耿会英、卢颂芬、龚建宇、李强)2004-3-20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水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陈德俊、赵庆杰、王砚和、董青红)2004-3-21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俞启香、郭金刚、缪协兴、张长根、王凯)2004-3-22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气压力下降时瓦斯急剧涌出的防治(辽源矿务局梅河煤矿;方贵祥、贾立明、赵万贵、陈艳杰、姚久成)2004-3-23煤矿地下多层火区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刘鸿福、周启为、白希军、丁大同)2004-3-24漳村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太原理工大学;王志清、邢玉忠、肖亚宁、康立勋、杨建林)2004-3-25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关键工艺及参数研究(甘肃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王更雨、张作箭、罗万忠、程同真、尹科成)2004-3-26獐儿沟煤矿南翼煤二层综合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研究(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张洪、孟贤正、施仲朝、王克全、赵衍庆)2004-3-27抗静电阻燃风筒新型材料(四川远见实业有限公司;雷景新、张成达、袁野、刘盛、曹阳)2004-3-28“三软”厚煤层高瓦斯综放面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化煤矿;胡德进、王登星、周定栓、秦建营、刘建军)2004-3-29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成套防灭火技术研究(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付永水、贾学勤、付树林、徐精彩、慕洪才)2004-3-30平顶山八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瑞林、高建良、卫修君、丁开舟)2004-3-31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杨德彬、李法柱、薄其山、王昌斌、尹经梅)2004-3-32高热害矿井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武汉平汉矿业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孙春江、郎庆田、孙仲辉、周继祯、张殿振)2004-3-33柴里煤矿防治煤炭自燃火灾的技术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解东旭、高风亮、马汉鹏、彭宗勤)2004-3-34高突煤层大倾角超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张铁岗、张东升、陈启永、徐金海、张建国)2004-3-35 MZ型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连六一四化工有限公司;汪旭光、熊代余、宋锦泉、姜显峤、曹海峰)2004-3-36硝化甘油生产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山西兴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韩光烈、杨廷瑞、赵芦奎、郎建华、董培林)2004-3-37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TDI复产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改造(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马建军、邢永兴、李晓明、毛志红、王进军)2004-3-38井下作业井喷失控处理研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谢华、杨九生、刘春贵、刘福生、郭进德)2004-3-39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孙晓岗、陈荣灿、陈宗全、张新国、吴平)2004-3-40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蓝赛特遥感新技术开发公司;王冰怀、张友焱、王卫民、吴志平、张一民)2004-3-41油田钻井、修井超限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应用(中原石油勘探局技术安全监督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司向丽、付允杰、曹天生、刘献忠、尹念敏)2004-3-42可调式天然气井口及外输管网安全保护装置(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王立群、刘贵喜、王长宁、徐非凡、胡东锋)2004-3-43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李新鸾、李丽华、邵华、高敏、周学勤)2004-3-44 F35-105防喷器组(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宏奇、苏尚文、李永信、杨永宁、林庆合)2004-3-45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刘全桢、谭凤贵、孙立富、王海明)2004-3-46天然气增压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刘成林、杨发平、白俊国、白新海、耿红军)2004-3-47油井高压压裂作业安全体系研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杜宝坛、马收、孟庆民、杨其彬、杨彪)2004-3-48 SS-55型高压孔隙结构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徐树臣、张富均、姜志臣、张保卫、苏法卿)2004-3-49浅海油田独立桩取土灌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高天宝、于志鑫、李新军、丁玉华、孔凡臣)2004-3-50中原油田安全监控系统(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安全环保部;刘继峰、肖永庆、杨志毅、郭晓明、王俊安) 2004-3-51翻转式射孔器研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福国、刘德如、杨九生、刘春贵、张维山) 2004-3-52大功率大坡度可摘挂吊椅斜井绳索运人系统研。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m ii g i h te ncie hik s a t p n a e u o n n n t e se p i ln d t c e nlwih s o t n o s c mbu to n p tnt 1 sin i oe i . a
Ke wo d y r s:n s —t tt n ie t i k c a e m ;f l c a ie o o lc v n at y i o o e s c o ls a l d h u l me h n z d tp c a a i g;a o t e h i u y d p c nq e t
1 概

某煤矿 18 9 2年建成 5对斜井 投产 ,设 计生产 能力 10 8 万 ta / 。井 田东西走 向长 8 5 m,南 北倾斜 宽 3 5 m,面积 .k .k
2 矿井开 采 系统 的 改革
井 田内煤层倾 角大部 分为 3 。 0 ,现行的水 平分段 0 ~5 。




20 0 8年第 1 O期
急 一倾 斜 特厚 易燃 煤 层 综 放 开 采
技 术 研 究
魏 映 湖
(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科研设 计院 ,甘针 对 某矿 急 一倾斜 特厚 易燃 煤层 进 行 采 煤 方 法的 改 革 实践 ,有 效 控 制 了 “ 架 一 支
t c oo y Th s t aey p oe to tc nia r b e a t e e o he e hn lg . u he s t r tci n e h c lp o l ms s h k y f t mi r r v n o nd c n o , m ie g s f ne f e p e e t n a o t l i i r n a

靖远煤业“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项目结硕果

靖远煤业“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项目结硕果

靖远煤业“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项目结硕果上官科峰王楠我国厚煤层资源丰富,35°以上煤层占到17%。

然而,大倾角、急—倾斜(38°~49°)厚煤层的开采方法多因倾角的限制,使得开采这类煤层的矿井普遍存在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的问题,探索一种高产、高效、低耗、安全的适应于此类煤层的长壁综采开采技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备受全国煤炭系统关注的由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立项并组织实施的国家经贸委第二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项计划、甘肃省科技重点攻关———《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项目,针对我国西部和国内急—倾斜厚煤层复杂条件和开采技术难点,进行了整体科技攻关,在急—倾斜长壁开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新技术的相关理论、设备研制、巷道及工作面布置优化、矿压显现规律、回采工艺、顶煤破坏及放出规律以及安全保障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和工业性试验,成功地实现了该类煤层高产高效安全开采,取得显著成果。

经煤炭工业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该研究成果全面的解决了倾角45°左右厚煤层高效开采的世界性难题,为急—倾斜厚煤层高效机械化开采开创了一条成功之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该成果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2003年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之首、2004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第二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2004年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我国25°以下的缓倾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60°以上急斜煤层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也已成为采矿界的共识,而45°左右(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虽经探索均未成功。

急—倾斜煤层介于倾斜与急斜两类煤层的临界,在这类煤层实施综放开采,存在“支架—围岩”系统的不稳定,特别是大放高形成的大变形、倾斜方向的动载荷、采场设备的下滑倾倒、端头与工作面的不连续一直是没有解决技术难题。

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

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

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综述•综采成套技术•综采成套装备•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综述01CATALOGUE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挑战与现状急倾斜煤层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过程中顶板管理、瓦斯防治、水害治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现状目前,国内外急倾斜煤层开采主要采用炮采、普采等落后工艺,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

因此,急需研发适应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

70°急倾斜煤层倾角远大于一般煤层,这要求开采装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煤层倾角大煤层厚度适中地质条件复杂中厚煤层厚度适中,有利于综采装备的布置和高效开采。

70°急倾斜中厚煤层往往伴随断层、褶曲等复杂地质构造,对开采技术和装备提出更高要求。

03020170°急倾斜中厚煤层的特点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可实现煤层的连续、高效开采,大幅提高工作面生产效率。

提高开采效率先进的综采装备能够降低顶板事故、瓦斯事故等安全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保障安全生产研发和应用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有助于提升我国煤炭工业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的重要性综采成套技术02CATALOGUE采用高强度钢材和特种混凝土等优质材料,确保支护结构在急倾斜煤层中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高强度支护材料针对急倾斜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全方位支护设计,包括顶板、底板、煤壁和采空区等各个方位的支护,有效防止地层变形和塌方。

全方位支护设计通过优化支护结构和采煤工艺,实现支护与采煤的协同作业,提高综采成套技术的整体效率。

支护与采煤协同作业煤矸分离技术采用先进的煤矸分离技术,实现煤炭与矸石的有效分离,减少无效运输和提升煤炭品质。

高效破煤设备选用高效破煤设备,如大功率采煤机、高压水射流破煤装置等,快速有效地破碎煤层,提高采煤效率。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李前,魏东,杨世杰(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亭744100)摘要:从开采技术、工作面装备标准、提高采出率的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总结了华亭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实践经验,所提供的经验体会对同类矿井的设计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中图分类号:TD823.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3-2336(2002)08-0017-04LI Oian,WEI DOn g,YANG Shi-ie(,744100,)华亭煤矿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主斜井铺设25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提煤,副立井采用1I矿车双层四车罐笼单罐平衡锤提升,副斜井在矿井开拓接续时期继续采用串车提升。

设计生产能力300万I/a,目前有2个综放工作面水平分层(段)放顶煤开采,矿井实际生产能力达到300万I/a。

!概述矿井开采煤层为侏罗纪华亭组10煤层,属长焰煤。

煤层厚度33.86~68.72m,平均51.51m,倾角45 。

10煤层下部结构简单,上部结构复杂,夹矸一般4~5层。

顶板一侧有15m左右的亮煤,层理发育,单轴抗压强度10~20Mpa,易垮落;中部为20m左右的暗煤,单轴抗压强度20~30 Mpa;距底板15m左右有一层厚度1.01m的夹矸层,岩性以油母页岩及砂岩为主,10煤层伪顶岩性为碳质泥岩及砂岩,赋存不稳定;直接顶为砂岩或粉砂岩,厚度1.26~19.5m,易垮落,块度大,属!级顶板;老顶为粉砂岩及细砂岩;煤层底板为泥质胶结的中-细砂岩。

10煤层的视密度为1.32 I/m3,普氏系数=2~3。

10煤层属易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2~3个月,最短为28c。

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褶曲和断层,10煤层全井田可采,赋存稳定,为急倾斜特厚稳定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0.67m3/I,煤层瓦斯含量低,为低瓦斯矿井。

"开采技术采用水平分层(段)综采低位放顶煤采煤法。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倾斜长壁大倾斜角综采放顶煤开采作业规程标准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倾斜长壁大倾斜角综采放顶煤开采作业规程标准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倾斜长壁大倾斜角综采放顶煤开采作业规程标准(靖远煤业有限公司王家山矿)王家山矿四号井简介靖远煤业有限公司王家山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

井田东西走向长11km,南北倾斜宽3.5km,面积25km²,为一复向斜构造。

煤田成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主采煤层为煤二、煤四两煤层,煤层倾角25°~72°。

煤种为不粘结煤,发热量7 390~32 700J/g,属优质动力煤。

矿井地质储量3.7亿t。

矿井浅部1550水平以上以五对片盘斜井开拓,总设计能力为180万t/a。

1997年核定能力为146万t/a。

四号井为王家山矿五对矿井之一,1982年12月建成移交。

属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6m³/min,相对涌出量1.33m³/t 。

自然发火期3~5个月。

煤尘爆炸指数36.33﹪。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采用急倾斜水平分段轻型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近年来,经矿井集中改造,将原三号井与四号井合并,将四号井箕斗提升改为皮带提升,合并后的四号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t/a。

2003年王家山矿在四号井44407工作面试验“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成功,工作面单产达到806万t。

近年来获得奖励及专利情况见表1、表2。

表1 王家山煤矿获得科技奖励情况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授奖部门2004年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国家煤矿安全3局2004年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奖200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甘肃省奖励办公室——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2003年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表2 申请、获得专利情况申请号专利号项目名称03273058.6 ZL0327 工作面圆弧过渡布置03271741.5 ZL03271741.5L 综放面端头支架放顶煤尾梁装置03271744.x ZL03271744.x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03271743.1 ZL03271743.1 综放工作面端尾支架侧梁装置03271742.3 ZL03271742.3 端尾支架锚固装置03271745.8 ZL03271745.8 后部刮板输送机防滑装置03271740.7 ZL03271740.7 准边双链刮板输送机20042086582.1 待批采煤机挑顶卧底装置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水平名称1550 采区名称四号井地面标高/m1 860-1 940 井下标高/m 1 557-1 620地面的相对位置工作面对应于地表经线18485350-18486233,纬线4083145-4083445之间黄土丘陵区,沟谷纵横,无任何建筑物。

应对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范文

应对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范文

应对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范文高瓦斯矿井是指瓦斯含量在0.1%以上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引发的瓦斯事故严重,给矿工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高瓦斯矿井的瓦斯,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瓦斯抽放、瓦斯抽采、瓦斯控制等措施。

本文将介绍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

一、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抽放技术是指通过钻孔、钻井等方式将矿井内积聚的瓦斯抽放到地面。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钻孔和钻井的方式,打通矿井和地面之间的通道,从而实现瓦斯的抽放。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钻孔布设: 根据瓦斯的分布情况,在井筒埋设一系列钻孔,使其分布均匀,以便于瓦斯的抽放。

2. 钻孔装置: 选择适宜的钻孔装置,如夯实钻孔机、钻探机等。

钻孔机的主要作用是钻孔并击碎地层,将瓦斯储层与钻井眼连接起来。

3. 钻孔操作: 在钻孔时,要严格控制孔深、孔径等参数,使其与待抽放瓦斯量相适应。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井筒进行冲洗、冷却等处理,避免短路和积储煤层冲刷产生4. 钻孔维护: 钻孔完成后,要定期进行维护,保持钻孔通畅,避免积存的矿井瓦斯。

通过瓦斯抽放技术,能够减缓矿井中瓦斯积存的速度,降低瓦斯浓度,提高矿工的安全。

二、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是指利用瓦斯抽采设备将矿井中的瓦斯抽采到地面。

瓦斯抽采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布置: 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确定瓦斯抽采设备的布置方式,包括抽采井眼的位置和数量等。

2. 抽采设备的选择: 根据矿井的特点、瓦斯的含量、流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瓦斯抽采设备,如风机、水封等。

3. 抽采操作: 在进行瓦斯抽采时,要根据矿井的瓦斯含量和流量,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保持抽采效果稳定。

4. 抽采效果监测: 定期对抽采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抽采效果满足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抽采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矿井中瓦斯的积累,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三、瓦斯控制技术瓦斯控制技术是综合利用瓦斯的特性和规律,通过控制和调节瓦斯的扩散和积聚,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

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

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高瓦斯矿井中的瓦斯问题一直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隐患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矿业工程界不断探索研究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瓦斯综合防治技术,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一、瓦斯自动抽放技术瓦斯自动抽放是指通过设置抽放孔或井眼,利用地质构造或井巷通风辅助等方式,将矿井中的瓦斯抽放至独立瓦斯抽放区进行处理。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设备或天然的气压差,将矿井中积聚的瓦斯抽放出矿井,以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瓦斯自动抽放技术可以降低矿井中瓦斯浓度,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高瓦斯矿井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瓦斯抑制技术瓦斯抑制技术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草酸铵等化学添加剂,减少矿井中瓦斯的生成量。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瓦斯生成的化学反应进行抑制,减少瓦斯在矿井中的积聚。

瓦斯抑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概率。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高瓦斯矿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瓦斯爆破技术瓦斯爆破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瓦斯的爆炸发生时机和地点,将瓦斯的爆炸能量引导到矿井的安全区域。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合理设置瓦斯爆破装置,将瓦斯的爆炸能量引导至安全区域,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

瓦斯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爆炸的危害范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高瓦斯矿井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四、瓦斯灭火技术瓦斯灭火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剂,将瓦斯火灾的燃烧进行抑制和扑灭。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氧气排出,使瓦斯火焰无法继续燃烧,从而扑灭火灾。

瓦斯灭火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火灾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高瓦斯矿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瓦斯浓度监测技术瓦斯浓度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安装瓦斯检测仪器,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变化,并及时发出警报。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判断是否存在瓦斯超标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T o c o u n t e r t h e g a s o c c u r r e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t h e s t e e p a n d e x t r a -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l n ,r e s e a r c h w a s c a r i r e d o n t h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t h e m i n i n g — i n d u c e d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ra f c t u r e s i n t h e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a v i n g f a c e i n N o .4 5 c o l a s e a l n a t + 5 7 5 m l e v e l i n Wu d o n g Mi n e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t h e b a s i s f o r f o r mu l a t i n g r e a s o n a b l e g s a d r a i n a g e me t h o d s .T h r o u g h t h e a d o p t i o n f o t h e c o mp l e t e t e c h n o l o g y s u c h a s t h e g s a d r a i n a g e b y l o n g b o r e h o l e s lo a n g t h e s e a m ,t h e i n t e r c e p t i o n o f t h e p r e s s u r e — r e l e se a d g s, a
t h e g s a d r in a a g e b y h i g h - p o s i t i o n b o r e h o l e s lo a n g r o o f s t i r k e a n d t h e g a s d r a i n a g e b y b u ie r d p i p e s i n t h e g o b,t h e g a s p r e — d r in a a g e r a t e i n t h e wo r k i n g f a c e r e a c h e d 4 2 . 7 % ,a n d t h e g s a d r in a a g e r a t e i n t h e f a c e d u r i n g c o a l mi n i n g r e a c h e d 8 0 % o r mo r e,w h i c h
S t e e p a nd Ext r a -t h i c k Co a l S e a m
MA Ho n g t a o
( S h e n h u aX i n j i a n gE n e r g y C o . , L t d . , U r u m c h i 8 3 0 0 0 2 , C h i n a )
第4 4卷
第 3期
矿 业安 全 与 环 保
MI NI NG S AF E TY & E NVI RON MEN TA L P ROT E C T I ON
Vo l J
J u n . 2 0 1 7
马洪涛. 高瓦斯 急倾斜特 厚煤 层瓦斯高效抽采成套技术 [ J ] . 矿 业安全 与环保 , 2 0 1 7, 4 4 ( 3 ) : 5 3 - 5 7 文章编号 : 1 0 0 8 — 4 4 9 5 ( 2 0 1 7 ) 0 3 — 0 0 5 3 - 0 5
网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5 0 . 1 0 6 2 . T D . 2 0 1 7 0 6 0 5 . 1 4 1 8 . 0 2 8 . h t m l
Co mp l e t e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Hi g h E ic f i e n t Ga s Dr a i n a g e i n Ga s s y
高 瓦 斯 急 倾 斜 特 厚 煤 层 瓦 斯 高 效 抽 采 成 套 技术
马 洪 涛
( 神 华新疆能源有 限责任公 司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2 )
摘要: 针对 急倾 斜特 厚煤 层 的 瓦斯赋 存特 点 , 采用 数 值 分 析 方 法对 乌 东煤 矿 + 5 7 5 i n水平 4 5 煤 层 综 放工 作 面开采 围岩采 动裂 隙分 布规 律进 行研 究, 为制 订合 理 的 瓦斯 抽采 方 法提供 依据 。 通过 采 用顺 层 长钻 孔抽 采 、 卸压 瓦 斯拦 截抽采 、 顶板 走 向高位 钻孔 抽采 和采 空 区埋 管抽采 等成 套技 术 , 工作 面 瓦斯 预 抽率 达到 4 2 . 7 %, 回采 期 间工 作 面 瓦斯抽 采 率达 到 8 0 % 以上 , 有 效 控制 了开 采 工作 面 的瓦 斯涌 出,
为工作 面 的安全 生产 提供 了保 障。
关键 词 : 急倾 斜 煤层 ; 特 厚煤 层 ; 水 平 分段 ; 瓦 斯抽采 ; 成 套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 T D 7 1 2 文 献标 志码 : B 网络 出版 时 间 : 2 0 1 7 - 0 6 - 0 5 1 4 : 1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