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作文:悠然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以“诗意地栖居”为主题,探讨现代人如何在都市中找寻诗意的生活。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繁忙的工作让现代人们感觉到压力倍增,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为了逃离繁嚣城市的喧嚣,现代人们开始寻找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努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满足。
对大多数人而言,打破自己的生活规律,参加一些诗意的文化活动是找寻诗意生活的一种方式。
比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欣赏绘画和雕塑艺术,品味历史文化的厚重与创造力的奇妙;逛书店,阅读一本心灵撼动的诗集,享受文字带给内心的触动和思考;参加音乐会和戏剧表演,欣赏音乐和戏剧艺术的融合,沉浸在美妙的音符和台词之中。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增加人对美的感知能力,还可以丰富内心的情感经历,让人们更加感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也是一种找寻诗意生活的方式。
当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逐渐积累,人们往往感到心情沉重和疲惫不堪。
此时,走出都市的高楼大厦,去探寻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可以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和心灵的慰藉。
可以选择去郊外的公园、森林、湖泊,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参加户外活动,比如爬山、徒步旅行等,与自然亲近,感受大地的温暖和神秘。
在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纯粹。
提升生活品质、培养修养也是诗意地栖居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居住环境的布置和装饰上,还是在生活的琐事中,人们都可以在细节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
通过努力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培养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让人在家里也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生活。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实践人文关怀,培养心灵的美好与温暖。
诗意地栖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态度。
通过参加文化活动、亲近自然,提升生活品质与修养等多种方式,人们可以发掘生活的美好与意义,找到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宁静,从而在都市中找到真正的诗意生活。
诗意的栖居作文申论

诗意的栖居作文申论无论风吹云动,彩蝶翩翩,我心中的那个小小的愿望,那个如百花盛开般绚丽夺目的梦想,就是能找到一个诗意的栖居。
想象一下,当清晨的阳光柔柔地透过蓝绒窗帘洒在我的面颊上,那种温暖融化了我内心的疲惫,让我在慢慢苏醒的瞬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轻启眼帘,卧室的布局简单而雅致,自然的木质家具和淡雅的鲜花,成为房间的点缀,仿佛带给我一丝自然的清新。
一双懒懒的脚丫踏出暖暖的床,踏入柔软的地毯。
我在装饰得质朴自然的客厅里沿着墙边,摆上了一排充满艺术气息的书架,里面摆满了我最喜爱的名著和诗集,每一本书都代表着我的心声和情怀。
在阳光的照射下,灿烂的字迹和斑驳的封面,都成为了时间和岁月的见证。
温暖的茶水在茶杯里缓缓旋转,散发出阵阵淡香,空气中仿佛萦绕着无尽的诗意。
坐在简洁明亮的书桌前,脑海中的思绪随着白纸之间的涟漪跃然纸上。
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拂我的发丝,似乎沁入了我的每一个字句。
我用文字细细描摹着窗外的风景,抒发着内心的情感,就像飘零的落叶在无尽岁月里徜徉。
我的栖居里,色彩斑斓、充满灵性的画作,像一首首无声的诗篇,与我对视着,共同诉说生活中的点滴。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画室里,感受画家们的笔触和艺术的魅力。
那些油彩的点滴和色彩的流转,正如我内心的涟漪,一步步逐渐扩散,承载着无穷的情感与思考。
没有太多繁琐的家居装饰,每一样物品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
在我的栖居里,每一个物件都代表着我独特的品味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只柔软的抱枕、一杯精美的花茶、一个细致的手工艺品,都是在生活中如诗如画的瞬间定格。
我幻想着,当黄昏的余辉洒满整个房间,夕阳的余温轻轻地融进我的骨骼,仿佛与我的生命共鸣。
看着夕阳的柔光透过窗户,我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片诗意的栖居成为了我的精神世界,是我逃离浮躁尘世的避风港。
在这里,我可以沉浸于文字的海洋,融入艺术的轨迹,感受生活的细腻和美好。
我相信,只有把自己融入到这个诗意的栖居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喧嚣的都市中,人们总是忙碌着追逐着各自的梦想,日复一日的忙碌,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生活中的另一种状态,那就是“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的追求,让我们放慢节奏,放下繁琐的杂念,沉浸在生活的诗意之中。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是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期盼。
它并不是虚幻的幻想,而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们每天都在追逐成功,追求金钱与名利,却忽略了心灵的滋养,忽略了品味生活的美妙。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心灵的抚慰,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才能在烦嚣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才能感受到诗意的滋养。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找到诗意的元素,感受到心灵的抚慰。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城市中,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们往往把自己关在了城市的铁笼中,忽略了大自然的美好。
只有走出城市的喧嚣,走进自然的怀抱,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踏着清晨的露珠,聆听鸟儿的啼声,感受大自然的真诚与美好。
生活在自然中,就像诗人在诗歌中,尽情地吟唱。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诗意地栖居,更是一种对美的感悟。
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
一朵盛开的鲜花,一个微笑的孩子,一块晶莹剔透的石头,都是生活中的美,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
感受美,就是感受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美的感悟,是一种对生活的领悟。
诗意地栖居,更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
我们常常被琐碎的事务缠绕,被物欲蒙蔽,容易迷失在生活的道路上。
而诗意地栖居,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找到方向,找到内心的宁静。
只有平静的心灵,才能找到诗意的滋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追求。
诗意的栖居作文(通用28篇)

诗意的栖居作文(通用28篇)诗意的栖居作文(通用28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意的栖居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意的栖居作文篇1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抒写了传奇,黑眼睛,黄皮肤守护着五千年积聚的财富。
五千年的文学如滚滚长江水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滔滔不绝。
晨曦里,捧一杯香茗,或坐于桌前或立于窗前,打开厚重的书,馨香之墨泼洒而出的跳动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恒美的画。
可以品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然;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诗意;聆听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迷失在旖旎的风景里,我仿佛进入画的世界,多少次和李白梦游天姥山,拜访谢公宿处,欣赏半壁海日;又多少次和郭沫若徜徉于天上的街市,信手采摘满天的星星,打包装进行囊;又有多少次和魏武吟鞭东指,马踏沙场,纵横千军万马之中……文学的殿堂挂满了享不尽、赏不完的著作,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暮霭中,一灯如豆,一书如帆,载我至文学的殿堂。
打开贮满精神粮食的宝盒,品味着隐藏在文字之后的苦涩酸甜,顾炎武宁死不吃清粮,拒绝朝廷之请。
这是一代鸿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又怎能不与此共勉。
李清照,这个乱世中的诗性女子用柔弱的笔杆在文学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将爱情纺成染柳烟浓,弥漫在历史长河边,向后人彰显着爱的忠贞。
文学百宝箱内的食粮用之不尽,享之不竭,是华夏儿女的至贵宝藏。
在文学的殿堂里,可以驻足体察文人的伟岸英姿。
苏子那飘飘白衣翩翩于萧萧风中。
一场“乌台诗案”,让我们的文豪几近陷入灭绝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问中凄惨哀号。
苍茫天涯路是你的漂泊之所,波涛卷起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欢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的栖居议论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的栖居议论文“诗意的栖居”,这美丽的词语,诞生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因海德格尔的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发而成为行走于历史和未来中的神谧之物。
它更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一缕理想的光辉,一汪人类渴求的泉水,生命自由而逍遥的歌唱……让我们携手走进荷尔德林所神往的《远景》踏青吧:“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这美好的景象,这高山流水一样的情愫,这来自天上的神秘力量,震撼着二十一世纪贫乏的心灵。
但它不独属于荷尔德林,也不为海德格尔私藏于锦囊。
为什么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的栖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样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诗人真正的人生,“栖居”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此句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为什么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方式有千百种,我最为赞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栖居。
那闲云野鹤的生活,那悠然自得的意趣。
我赞赏安然淡定的心态诗意地栖居。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间万物,不论是良善抑或是丑恶,用公平的眼界去看待,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自是不同,有一句话说的好“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守住本心,拥抱最单纯的自己。
任落花洒满一地,我漫步游走,平静的心海不泛波澜,会为美好驻足,但心不会染上颜色,为了心灵的纯净而喝彩,我愿远离高楼大厦,只愿闲适安居一竹屋。
【高三作文】诗意的栖居

【高三作文】诗意的栖居人类的一生有如一幅画,而栖居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笔。
栖居既是人的一种精神支柱,更是人的一座精神港湾,在这座港湾中,人们追逐着内心的梦想,实现着自我价值。
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空间,更是一个艺术的殿堂。
它为人提供了一种创造与欣赏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撒下心灵的种子,倾注心血培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花。
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都需要一个静谧的环境来撷取灵感,而诗意的栖居便是提供这种环境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沉淀思绪,感受大自然的灵动之美,陶冶情操,培养艺术鉴赏力。
诗意的栖居仿佛是一幅画卷,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味生活的芬芳,感受艺术的奇妙,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诗意的栖居也是一个灵感的源泉,是智慧的摇篮。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维和心智可以通过环境的营造而得以引导。
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通过独特的生活环境得以培养和激发的。
诗意的栖居可以给人提供一个宽广的思考空间,没有喧嚣的世俗扰人,没有琐碎的杂念环绕,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思考和沉思。
而思考和沉思是智慧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滋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才可以迸发出无尽的智慧火花。
诗意的栖居还是一个人文的庇护所,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信仰和渴望。
诗意的栖居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亲情的寄托。
在这里,人们可以舒展身心,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感受亲人的关怀与爱意。
诗意的栖居也是友情的结舌,无论是好友还是朋友,都可以在这里交流分享,获得快乐与支持。
诗意的栖居也见证了爱情的芬芳,在这里,人们可以共同分享爱与被爱的幸福时光,一同创造美好的回忆。
诗意的栖居也是一个人格的熔炉,磨砺着人的品质和情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沉溺于物质的诱惑,忽视了心灵的修养。
诗意的栖居却给了人们一片纯净之地,人们可以抛却功利的纷纷扰扰,脱离物欲的牵绊,专注于心灵的培养和修炼,追求一份精神的自由和纯净。
在这里,人们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城市是我们生活的舞台,繁忙的都市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遇和便利。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焦虑不安。
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意的眼光去感受周围的环境,注重精神上的放松和寻求内在的和谐。
这种栖居方式是一种对于自然、艺术和心灵的诗意追求,能够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诗意地栖居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一个拥挤喧闹的城市中,人们常常觉得精神压抑和焦躁。
而与此相反,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宁静和舒适的心境。
走入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人们会感受到种种的愉悦和满足。
在郊外的公园中遛弯,感受阳光的温暖和风儿的轻拂,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开朗心境。
在繁忙的生活中,偶尔远离城市的喧嚣,与自然亲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享受人生的美好。
诗意地栖居也需要注重艺术的修养。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桥梁。
有时,人们望着一幅优美的画,赏读一首动人的诗,聆听一曲悠扬的音乐,感受着其中的情感和美感,会忘却尘世的纷扰,陶醉在艺术的世界中。
艺术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启迪,使我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触发我们的无限创造力。
我们应该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与艺术的接触,提升自我修养,陶冶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诗意地栖居还需要注重心灵的寄托。
人的内心是一个世界的典范,是我们思想和感情的守护者。
时常与内心进行对话,倾听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写作、冥想等方式,我们可以给予内心一个宣泄和寄托的空间,让内心得到满足和平静。
与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寻找到心灵上的寄托和共鸣。
只有注重与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注重内在追求和精神修养的生活方式。
通过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艺术的修养和心灵的寄托,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诗意的栖居作文800字安得广厦千万间

诗意的栖居作文800字安得广厦千万间示例文章篇一:《诗意的栖居》我呀,常常会想,人活着到底是为啥呢?每天上学、放学,做功课,好像很忙碌,可有时候又觉得缺了点啥。
直到我听到了“诗意的栖居”这句话,就像有一道光照进了我的小脑袋瓜。
我家住在一个小小的巷子里,房子不大,周围呢,有好多邻居。
有个老爷爷,他可有趣啦。
他的房子前面有个小小的院子,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
有一次我问他:“爷爷,您为啥种这么多花呀?看着多费劲。
”爷爷笑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小娃娃,你不懂。
这花呀,就像一个个小仙子,每天看着它们,我的心就像在云朵里飘呢。
”我当时不太明白,花就是花嘛,怎么就像小仙子啦?后来有一天,我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心里特别难受,就像有块大石头压着。
回到家路过爷爷的院子,那些花儿在风里轻轻地摇着,五颜六色的,好像在跟我招手。
我突然就觉得心里的石头好像轻了一点。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爷爷出来了,他说:“小娃娃,是不是有啥烦心事呀?你看这花,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在这儿好好地开着。
它们可不会因为一点风吹雨打就垂头丧气呢。
”我听了爷爷的话,好像有点懂了。
爷爷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种着花,看着花长大、开花,这是不是就是诗意的栖居呢?再说说我自己的家。
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妈妈把它收拾得很温馨。
墙上挂着我画的画,桌子上摆着爸爸出差带回来的小摆件。
每次我走进家门,就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就像小鸟飞进自己的小窝一样。
我想,这也是一种诗意吧。
我们一家人在这个小房子里,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
有时候会为了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又会笑得前仰后合。
这小小的房子,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像一个装满宝贝的小盒子。
我还看过一些书,书里讲古代的大诗人,他们也在寻找诗意的栖居呢。
像陶渊明,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住在一个很简陋的房子里,周围都是田地,可是他却能那么悠闲自在。
他种着菊花,看着南山,心里肯定特别平静。
我就想啊,他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小茅屋比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还好呢?要是让我像他那样生活,我能行吗?我想我可能会有点害怕,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我该怎么打发时间呢?可是又一想,每天看着大自然的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说不定也挺有趣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然诗意地栖居
我们外在的形貌各异,而内心的投影却何其相似--都是一个圆而已。
这个圆飞速地旋转着,在旋转中驱动着我们的身形活跃在大地上,为了追逐各自笃定的”幸福”。
然而在这追逐的过程中,巨大的目的性局限了我们的视野,欲望里升腾的火焰扰乱了夜空宁静崇高的光辉。
当物欲驱遣着我们追逐功利,功利驱遣着我们追逐”价值”,”价值”将我们异化为”工具”,慢一点啊,奔跑中的你--你将整个世界的风景都抛在了身后,远远地跑出了伊甸园,跑出了桃花源。
快停下来反思一下,扪心自问:我究竟在追逐什么?我究竟是在为何而追逐?
如果你是为了最”动物性”的生存,继而繁衍与死亡,我想这是”天经地义”的,但你不必将自己逼迫得那么急。
请试着将驱动你的圆削去叫”功利”的那一小块,使它的自转就此慢下来。
然后像第欧根尼一样,享受阳光的惠赐,即使是面对不可一世的亚历山大,也不趋附与敬畏。
这时,你生存的幸福就要达到了,如果有天使愿以头顶的光圈交换你这不为功利而为悠然的生存状态,我猜你一定嗤之以鼻,大呼这买卖是不划算的。
如果你不仅仅是为生存,更是为享受生活--我不是道学家,绝不会斥责你”人欲”太多--你仍不必将自己逼迫得那么急。
请试着将驱动你的圆削去叫”贪婪”的那一小块,使它的自转慢下
来,然后你面对集市时就会发出与当年的苏格拉底相同的惊叹:”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啊!”虽然这话不利于拉动内需,但请聪明的你想想看:为了配一个新手机而配一只新皮包,为配这新皮包而配新服装,最终竟导致你配了一部新轿车,这种过程是否荒唐可笑?再说你图慕的雍容究竟能有几人注目?即使财富众多,你的结局至多是穿着”金缕玉衣”下葬,这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又能为你自己赢得什么?
如果你决意悠然诗意地栖居,看清了你与资本谁是主人谁是仆役,那我必真诚祝福你,因为你已自觉削下了驱动你的圆叫”蒙昧”的那一小块,使它的自转慢下来。
然后,你可以仰观康德曾仰观的繁星;详察莱布尼兹曾详察的树叶;像伊壁鸠鲁一样探求宇宙的快乐;像帕斯卡尔一样做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不在”万能”的金钱里,不在机械的繁衍里,而在于对自我认知的不断超越,在于能在物欲横流中把握自己生命的轨迹,在于敢于自我扬弃,欣赏命途之美,在于悠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是的,自我扬弃,悠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视界决定了世界。
如果一个人的目光只聚焦于前方众人瞩目的一点,盲目奔跑,一边追随一边失去,还自以为完整,那么他将只剩下飞旋的
速度。
他看不到生存的意义、享受的趣味、栖居的真谛;他看不到命途的崎岖之真、生活的残缺之美。
丰富的世界于他,无异于存在着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