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3000字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的解析》是由弗洛伊德所著,是一本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
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梦的意义和解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关于梦境的观点,他认为梦是潜
意识的表达,是一种对内心欲望和冲突的表达方式。
他通过分析梦
境中的符号和意象,揭示了梦的深层含义,以及梦中所反映的个体
心理和情感状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理解了梦境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
梦境是潜意识的一面镜子,通过解析梦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内
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梦的多重意义。
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符号的表达。
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往往受到文化和
个体经验的影响,因此梦的解析需要结合个体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
景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梦的解析》,我对梦的意义和解析有了
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潜意识和心理治疗有了更多的认识。
这本书
不仅仅是一部心理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有着重
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梦的解析,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清晰和美好。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并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对梦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
在梦中,我们的大脑可以自由地表达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和情感。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梦并非毫无意义的产物,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反映。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象征性。
他认为梦中的各种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心理内容。
例如,飞行可能象征着自由和逃避现实的愿望;蛇可能象征着恐惧和诱惑等。
这种观点让我对梦的理解更加丰富多样,也让我意识到梦境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深层的心理信息。
弗洛伊德还强调了童年经历对梦的影响。
他认为,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冲突会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并在梦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这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童年经历,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梦的解析》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它不仅让我对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的探索。
我相信,通过对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最近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真的是超级有意思!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表达,哇塞,这可太新奇啦!以前我总觉得梦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画面,没啥特别的。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每个梦都可能藏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渴望。
比如说,我经常梦到自己在飞,弗洛伊德说这可能意味着我渴望自由,摆脱现实中的束缚。
哎呀,好像还真有点道理呢!还有啊,有时候会梦到考试不及格,心里那个紧张哟,原来这可能是对现实中压力和不安的一种反映。
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
我开始留意自己的梦,试着去解读它们。
就好像给自己的心灵来了一场冒险,每次都有新发现。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些地方真的很难懂,概念也有点复杂。
但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一点点去琢磨。
读《梦的解析》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秘密花园的门,让我看到了更多平时看不到的风景。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惊喜哦!读后感二亲爱的朋友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感受啦!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嘀咕:“这能有多神奇?”结果读着读着,就被深深吸引住啦!弗洛伊德说梦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我们潜意识的语言。
这让我恍然大悟!我想起之前做过一个很可怕的梦,梦里全是黑暗和怪物。
按照他的理论,这可能是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恐惧在作祟。
还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住的房子,那种熟悉又温暖的感觉。
原来这可能是我在怀念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光呢。
读的过程中,我就像个侦探一样,试图从每个梦里找出隐藏的线索。
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懂了,有时候又觉得似懂非懂,这种感觉好奇妙。
而且哦,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我们心里藏着那么多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不过说实话,书里有些理论真的很深奥,让我想得脑袋都疼啦。
但这也激发了我的斗志,不弄明白不罢休!呀,读完《梦的解析》,我感觉自己对梦,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有了更深的探索欲望。
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5篇

梦的解析范文5篇《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p 学第一名著,其中表达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展精神分析^p 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它从一个其别人没探究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展了分析^p ,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
梦的解析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
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渐渐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巩固。
梦仍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他貌似可以理解梦的一切。
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理解。
听教师说在弗洛伊德出《梦的解析》的时候,当时却不被人们承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历进展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
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承受。
“性”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从来没有人像弗洛伊德那样放心大胆的将“性”这个话题如此议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为除了个别十清楚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
人们对性的渴望是强烈的但是道德的束缚却使得只有在梦中才能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
这样的说法太过于绝对,甚至在人们看来弗洛伊德把所有的人都看成了是性欲十足的魔鬼。
这对于整个社会确实是无法理解和被承受的。
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展认真的讨论。
表达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展精神分析^p 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
《梦的解析》3000字读后感

《梦的解析》3000字读后感篇一:读《梦的解析》有感认识真正的自己——读《梦的解析》有感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
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一直经久不衰。
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
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其中弗洛伊德对梦的种种解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3点:1、梦是欲望的满足。
2、关于亲人死亡的梦。
3、关于考试的梦。
梦是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梦,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它们并非毫无意义的,荒谬的,它们也不是我们一部分观念昏昏欲睡而另一部分清醒的结果,相反,它们是绝对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欲望的表达。
......有一些梦并不掩饰表示一种欲望的满足,但在那些欲望的满足无法识别的梦例中,则一定具有某种堤防这种欲望表达出来的意思。
”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和最近做的同种主题的梦。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的解析》是由弗洛伊德所著的一部心理学经典著作,通过对梦境的分析和解释,揭示了梦境背后隐藏的心理和情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梦境在心理治疗和心理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梦境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潜意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处理。
通过对梦境的解析,可以揭示出个体内心的冲突、欲望和恐惧,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弗洛伊德对梦境的深刻洞察力和对心理学的独特贡献。
此外,通过阅读《梦的解析》,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梦境对于心理治疗和心理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梦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可以成为心理治疗的重要工具,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扰。
这让我对梦境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阅读《梦的解析》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梦境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这部经典著作将对我
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和启发。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深刻地探讨了梦境背后的心理意义,
揭示了梦的秘密和潜在的心理冲突。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梦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梦不仅仅是简单的随机产生的幻想,而是潜藏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忧虑和
压抑的情感。
弗洛伊德通过分析梦境中的符号和隐喻,揭示了人类潜意识的运作方式,这对于理解
个体心理以及人类行为有着深远的启示。
同时,他还从梦境中找到了治疗心理疾病的
方法,即通过分析梦境来解开受潜意识困扰的问题,帮助个体找到内在的平衡。
总的来说,读完《梦的解析》让我对梦和心理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让我
更加珍视梦境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领域有重大影响,也对我们个体的生活和成长有着深刻的启示。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体会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体会
《梦的解析》是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著的一本心理学经典著作。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梦是一种具有隐藏含义的心理现象。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个人潜意识的
表达,是个人内心深处欲望和冲突的象征。
通过分析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我们可以
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例如,他将梦的内容分为表面内容
和潜在内容,通过分析梦境的隐含意义来揭示个人心理上的问题。
他还通过解释梦中
的符号和象征来理解个人的无意识欲望。
这些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研究梦的意义和心
理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个人的梦境和意识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个人内心冲突和欲望的表达。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
最后,我认为《梦的解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心理学著作,更是一部帮助个人了解
自己内心世界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指南。
通过学习和理解梦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
识自己的潜意识和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总的来说,阅读《梦的解析》给我带来了对梦境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使我更加关注个
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发展。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梦境和心理的大门,也让我对
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3000字
一、意识到三重维度
1)意识与潜意识
潜意识如破碎的浮冰,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大部分浮冰都经过变形,只有自己知道变形的缘由。
正常的意识是有组织,有联想,有联系的,而潜意识没有。
正常的意识会不会是受过教化的潜意识,为各意象之间赋予联系,从而服务于知识的传播、人与人的沟通。
人的语言为意识赋予逻辑组织关系,最终还是服务于知识的传播、人与人的沟通。
意识无所谓潜意识与明意识,它是虚幻的存在,是人体内的一些小电波、小脉冲。
意识之所以称为人们口中的意识,还是人为地用语言的组织方式为其赋予意义。
审查作业,是人为的控制,其结果要么是留下符合道德规范的东西,或者是产生变形,使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东西幻化成无组织的联系,逃避审查作用。
审查作用是后天训练而成的小电波、小脉冲,对无意识的电波、脉冲进行交替对抗。
2)人的思想是训练的结果
人的思想是训练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所受训练方式不同所致。
人体产生小波动(或小电波),人体会记住这种电波产生的方法。
睡眠状态下,人体后天训练而成的小电波产生的频率变弱,而随机小电波产生的频率变强,从而使意识呈现出无组织的状态。
人说的一句话(语言)应当可以分解成一组小电波(或小脉冲)的配合方式,没有排列先后。
或者说,使其呈现出有组织的状态的神秘力量是人为训练出的脉冲。
人在做一些动作与人在思考一些问题,人体作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正如有些动作可以训练而成,人的思想也是如此。
比如说你认为人应当尊老爱幼、女人要保持独立之类的想法,一开始是没有定型的,因为受大家普遍推崇而得。
3)意识的三重维度
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任何想法都没有对错之别,也没有说哪个应当保留下来,哪个应当抑制住。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片段,海上的一块块浮冰,无目的地漂浮着。
但随着人社会秩序的建立,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的出现而不再是孤岛。
一些意识片段,以一种人们都认同的方式,被有序地组织起来,这是意识的第一重组织,也就是从离散的意识到连续的意识。
接着连续的意识被贴上高低对错的标签,这是意识片段的二度组织,也是以一种人们都认同的方式。
意识的第一重组织是为了基本需求的交流,比如“我要喝水”、“我身高一米八”等等,而意识到第二重组织也是为了交流,它是一种基于意识到更高层次交流,比如“我很渴”、“我挺高的”等等。
但人们显然不满足于此,意识之上再生意识,对意识再进一步组
织,这时候为的是什么呢?这时候的表达方式已经变成了一种隐性的方式,同样的“我很渴”,人们为其衍生出别的意识和别的表达方式。
他们想要在表达上进行区分,将个人价值判断融入到表达方式中。
接受了讯息的人接收到的其实是一种被加密的表达方式。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密,其结果又是千变万化的。
假如说解密出来的结果相似,那两人便觉得有共同语言,这是在表达上的判断。
而之前提到的意识的二度组织是在内容上进行判断。
这种表达上的判断,也将拥有/受过不同训练的思想/的人分割开来,比如网友会用网络用语表达一些观点,同乡的人会用方言进行交流,喜欢哲学的人会思考交流一些哲学上的问题(哲学的一些固定用语,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形成了专属于他们的语言)、学美术的人会用图画上的点线面、颜色组合来表达某种情绪或观点(也许解析出的内容非常明显,比如愤怒,比如爱情,但贵在个人意识的组织方式,以及不同人对其解析方式的多样性)。
其他的一些艺术,比如音乐、雕塑、摄影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可以将意识组织分为三重维度:第一重维度是基础交流,将现实中的东西与语言上的东西对映起来;第二重维度是内容上的价值判断,将语言上的东西与人们形成的价值观念(普遍认同的判断)对映起来;第三重维度是形式上的价值判断,将价值观念打碎,然后以个人意识组织方式进行重新组织,等待他人用他人意识组织方
式进行还原。
对于愤怒这个词,不同人理解的愤怒肯定有所区别,但从脉冲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些类似的电波,无非是大小、胖瘦随个人有细微的差别。
4)创作
人保留了各种意识片段随机出现的天赋,但缺乏将其进行有序组织的能力。
何为有序组织?用训练而成的思想对其进行翻译,使其成为人们能理解的东西。
从脉冲上来说,将随机出现的脉冲与人因为后天训练形成的脉冲进行混合压制。
而传播就是将压制而成的脉冲进行解调。
首先对解调出的脉冲进行判断,若与自身脉冲气场较为一致,就将其作为训练的来源,吸收进自己的脉冲集中;反之则雁过无痕。
人通常拥有两类脉冲,一类是通过训练而产生的可控脉冲,一类是随机出现的不可控脉冲。
灵感便来自于不可控脉冲,要将灵感转化为实践则需要将可控脉冲与不可控脉冲融合起来,成为人们普遍能懂的东西,即之前提到的意识的第二重维度。
从这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灵感,差别在于如何将灵感转化为实践,而这个过程恰恰需要的是受训练的思想。
什么是受训练的思想?即人体在对外部脉冲进行解调之后学习到的可控脉冲。
灵感(无序意识)->(经过翻译)人们能懂的(意识的第二重维度)->(经过压制)融合个人意识(意识的第三重维度)
可控脉冲是使意识成为有组织状态的神秘力量(不是具体的,而是一种排列)。
元素是有限度,排列是无穷的,可衍生的。
排列之上再生排列。
5)人与人相识
思考一个问题,人与人的相识是什么?为什么会记住一个人?
如果记忆的过程是联想,是相似脉冲的再度产生,那么记住一个人是否可看作是你学习了那个人传出的脉冲,并成功产生相似的脉冲?
他说一句话,是把他的脉冲调制在里面。
你想要解调的话,必然
要接受他调制在其中的脉冲。
有四种情况,你没正确解调,但你的脉冲与之相合,你会学习吸收他的脉冲(其实是自己解调过程中产生的脉冲),那么你记住的这个人与真实的他无关;或者你的脉冲与之相斥,你不会学习吸收这种脉冲,也就记不住。
当你正确解调时,如果你的脉冲与之相合,你会学习吸收他的脉冲(这次产生的脉冲与他的脉冲接近甚至是相同),那么你记住的这个人与真实的他一致;或者你的脉冲与之相斥,你不会学习吸收这种脉冲,也是会忘记。
所以记住一个人最终还是跟个人脉冲有关,跟别人传出的脉冲关系不大。
记不住一个人的话,记不住就记不住了,他的脉冲对你的影响很小。
对于不正确解调出的相合的脉冲,你会吸收学习这种脉冲,形成一个虚拟化的人,但这个人与真实的他无关。
这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
这种假象会破裂,假的始终成不了真的,因为随着真实的人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脉冲,总有一天你会幡然醒悟,原来我根本不喜欢他,之前相合的脉冲都是自己的想象。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随着吸收的脉冲越来越多,自己逐渐被同化。
虽说脉冲不是真的,但会逐渐接近真的脉冲。
6)关于心想事成
你一直在想一件事,并相信它会真实发生,这件事就会真实发生。
整个过程大致是:想一件事->(解析)脉冲->(与事实比对)选符合的脉冲->(重新解析)->(与变化的事实比对)->选符合的脉冲->(重新解析)->······不断循环直到解析出的脉冲与事实全部符合,即这件事发生。
注意到这里有个重要的因素:发生变化的事实。
也就是说,你要让事实往接近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让事实与梦想解析出的脉冲符合度越来越高。
简单来说就是,把梦想解析,与现实分析比对,各个击破。
随事实发展不断调整计划。
比如说我要成为亿万富翁。
首先在解析目标之前要了解,亿万富翁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这个的话可以看看新闻上网搜集资料,看看亿万富翁的产业有多大,他们的资产大概集中在哪些领域,现在哪些领域前景比较大,等等(我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或者也可以读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看看访谈,研究一下他们早期资产是如何积累的,哪些因素帮助他们一步
步实现资产的积累(机遇?个人意志品质?行业领域?······)等等(同理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
在了解目标差不多之后,对搜集到的讯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成几个维度解析目标,比如自己有哪些与亿万富翁相似的意志品质,继续保留或者加强,比如当前哪个领域是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的,并且是适合自己进入的,比如有哪些帮助自己实现的资源可以利用,第一桶金是否已经有了,等等(同理也不太懂,随便举举例)。
解析完之后,对比一下自身,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就朝着这个路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