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测试卷

合集下载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与答案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与答案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它们都是神话故事(体裁)。

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结果是:“ 天柱折,地维绝。

”二、加点字词注音。

1、夸父(kuā ) 2、颛顼(zhuān )(Xū )3、水潦(lǎo )三、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追赶)2、入日(追赶到)3、欲得饮(喝水)4、河、渭不足(够)5、北饮大泽(喝)6、弃其杖(丢弃)7、昔者(从前)8、怒而触不周山(碰撞)9、地维绝(绳子)(断)10、故日月星辰移焉(因此)(移动) 11、地不满东南(饱满)12、故水潦尘埃归焉(积水)(归向)13、天柱折(折断)14、道渴而死(半路上)四、翻译下列语句1、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3、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五、问答题: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

答: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答:从以下内容可以看出:“饮于河、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答: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

5、“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6、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古代人民不了解自然现象,把各种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的在在与作为。

本文中用神话解释的自然现象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夸父逐日》1、《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答:讲述了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途中口渴而死,其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夸父逐日》阅读测试题

《夸父逐日》阅读测试题

三星级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夸()渭()杖()颛顼()()2、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北.饮大泽(北方)B.道渴而.死(顺接连词,可以不译)C.怒而触.不周之山(碰,撞)D故水潦.尘埃归焉(积水)3、文学常识填空《夸父逐日》选自。

夸父是。

《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

4、综合性学习((2006,武汉,3分)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才力去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更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奉献才能。

模仿文中画线的句子,在下列句子的两条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使句子语义连贯。

一个孩子只有从小,长大后才能。

5、古诗文中有许多写雨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来①,。

②,。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6题。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6、补充文中空白处。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8、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⑵未至,道渴而死⑶弃其杖,化为邓林9、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答:10、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答:11、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三、拓展阅读题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2、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身亡.所寄()②天,积气耳.()③其.人曰()④奈地坏何.()14、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又有忧彼之所忧也②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15、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6、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四、写作练习17、请你以“永不言弃”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练习试卷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练习试卷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练习试卷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研究资料1.XXX开天地XXX开辟了天地,他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

2.XXX造人XXX是化育万物的神女,她仿照自己的样子,用黄泥揉成了人。

3.XXX怒触不周山水神XXX和火神XXX打起架来,代表光明的火神打败了代表黑暗的水神。

XXX感觉很丢人,于是一头撞向了西方的不周山。

不周山是一根撑天地柱子,结果天被撞塌了,各种野兽和怪鸟跑出来为害百姓。

4.XXX补天XXX用五色的石头炼成胶糊,补好了天。

她用一只大乌龟的脚代替天柱,杀掉作恶的恶龙,赶走猛兽怪鸟,收集芦草烧成灰,堵住洪水。

5.XXX被尊为人文始祖XXX画过八卦,编织渔网,把火种带给人间。

6.“燧明国”火光的来源一些形状像鸡的大鸟啄一下树干,就闪一下火花。

而“XXX”则是钻木取火。

7.XXX擅长各类农业方面工作XXX播种谷粒,成立集市,辨别草药。

他因为尝断肠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8.精卫填海XXX也被称为“帝雀女”,因为她是XXX的女儿。

9.掌管西方的大神叫XXX这个国家的百官是各种鸟。

XXX是一只鸷鸟,长得像老鹰。

10.阻隔天地的XXX他是XXX的XXX,XXX的侄儿。

XXX毁掉了所有的天梯,人就上不了天。

11.XXX长寿的原因XXXXXX的子孙,据说活了800年。

XXX长寿的原因是会做美味的野鸡汤,天帝尝了,赐予他八百年寿命。

12.中央和四方天帝XXX是掌管宇宙的天帝,坐镇中央,是神国的最高统治者。

辅佐他的是土神,手拿绳子。

XXXXXX掌管春天,辅佐他的是木神句芒,手拿圆规。

XXX是XXX,掌管夏天,辅佐他的是火神XXX,手拿秤。

西方的天帝是XXX,掌管秋天,辅佐他的是XXX收,手拿曲尺。

北方的天帝是XXX,掌管冬天,辅佐他的是水神玄冥,手拿秤锤。

13.XXX和XXXXXX不仅统治神国,还统治XXX,XXX的XXX叫XXX。

皇帝派XXX和XXX守卫鬼门,后来两人慢慢成为了民间世代相传的门神。

14.《炎黄大战》XXX是巨人族的总称,也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身牛头的巨人。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练习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练习题(含答案)

25.《短文两篇》复习检测一、文学常识。

1、这两篇短文都属于_____________(体裁)2、《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___》,这部著作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请写出一篇作品________________。

3、《共工怒触不周之山》选自《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淮南王__________(人名)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

二、翻译加粗字(词语),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一)《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_,入日________________;渴,欲得饮,饮于河、渭_________;河、渭不足,北饮大泽_________。

未至,道渴而死______________。

弃其杖,化为邓林____________。

(二)《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昔者__________,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_________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______绝____________。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______________;地不满东南,故水潦_____________尘埃_______________归焉____________________。

1、翻译加粗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________道渴而死道__________3、古今异义。

(1)夸父与日逐走逐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2)河渭不足河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4、翻译以下短语(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柱折,地维绝。

七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同步练习1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同步练习1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25 短文两篇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夸.〔〕父.〔〕渭.〔〕杖.〔〕辩.〔〕车盖.〔〕盘盂.〔〕沧.〔〕凉.〔〕2.给以下词语以合理的解释。

逐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辩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以下句子,填出句中略的词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缺乏,北饮大泽。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孰为.汝多知乎?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5.“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6.学完本文后,你在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及意志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25 短文两篇1.kuāfǔwèizhànɡbiànɡàiyúcānɡliánɡ2.见课本注解3.略4.只要侧重一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神话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神话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神话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夸父逐日,讲述了夸父和太阳赛跑,最终因口渴而死。

他在路上喝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但仍然口渴,最后在北方的大泽喝水,但还是渴死了。

他把手杖丢在路上,它变成了一片桃林。

1.(1) 与日逐走:追赶太阳赛跑。

河、渭不足:黄河和渭河的水不够。

北饮大泽:在北方的大泽喝水。

弃其杖:把手杖丢在路上。

2) A.大泽:大湖。

3) A.他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4) B.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执着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XXXXXX讲述了XXX之女溺死在东海,化身为精卫,常常衔着东海的木石填海。

1) dì:dìyuē、XXX:少少。

XXX:溺死。

XXX:不回来。

2) 少女:年轻的女孩。

溺:淹死。

故:因此。

XXX:填埋。

3) ①女孩在东海游泳,淹死了,变成了精卫。

②精卫常常衔着东海的木石填海。

4) 精卫填海的精神。

3.XXX讲述了XXX喜欢XXX,但当他见到真正的龙时,吓得失去了魂魄。

最终揭示了XXX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龙的特征。

1) 子高:XXX的字。

钩:衣带上的钩。

写:摹画。

凿:古代饮酒的器具。

XXX:听说。

下之:到XXX住所处。

牖:窗户。

施:延伸。

还走:转身就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

2) 无误。

3) XXX喜欢XXX,但当他见到真正的龙时,吓得失去了魂魄。

XXX施展尾巴从窗户里伸出来,叶公转身就跑,吓得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

4) 揭示了XXX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龙的特征。

XXX奔月XXX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

相传,XXX请不死之药于XXX,XXX偷偷地拿走了不死之药,并且飞到了月亮上。

她在月亮上托身,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蟾蜍,成为了月亮精灵。

1)“奔”的读音是XXX,意思是急跑,奔跑。

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奔流”。

另一个读音是bèn,可以组成词语“奔波”。

2)XXX请(qǐng)不死之药;蟾蜍(chán chú)。

李亚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测试卷[定稿]

李亚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测试卷[定稿]

李亚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测试卷[定稿]第一篇:李亚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测试卷[定稿]25短文两篇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按要求默写的句子。

(13分)(1)《夸父逐日》一文中,表现夸父善于奔跑、志向宏大、气魄非凡的语句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表现夸父气吞山河的非凡气概和形象的语句是:(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表现夸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公共怒触不周山》一文中,交代故事起因的语句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描述故事发展和高潮的语句是:(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3)《共工怒触不周山》中表现共工力量巨大、神奇的语句是:(3分)(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解释日月星辰为什么都是东升西落,大江大河为什么自西向东奔流这两种自然现象(结局)的语句是:(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河渭(wèi)逐走(zhú)后裔(yì)...颛顼(zhuānxū)水潦(lǎo)...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2分)与日逐走,入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饮于河、渭(河:黄河)(渭:渭水)..北饮大泽:(大泽:大湖)..公共怒触不周山(怒:愤怒)(触:撞击)..天柱折,地维绝(维:绳子)(绝:断)..水潦尘埃归焉(潦:积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4 古今异义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行走).饮于河渭(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地维绝(古义:绳子今义:维护)5 填空。

(4分)(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2)《公共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七下习题

七下习题

夸父逐日》《共工怒而触不周山》过关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加点字词注音。

4分夸.父()颛顼..()()水潦.()二、解释加线字词 20分1、逐.日.()2、逐走()3、入.日.()4、欲.得饮()()5、饮于河、渭()6、河、渭不足.(.).()7、北.饮大泽()8、弃其.杖()9、昔.者() 10、怒而触.不周山()11、地维绝..()() 12、故.日月星辰移焉.()()13、地不满.东南() 14、故水潦.尘埃归.焉()()三、翻译重点语句 16分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2、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3、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课文理解 60分(每个6分)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它们都是(体裁)。

语文过关测试(15孙权劝学)班别: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44分)1字词积累(29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卿.()邪.()孰.()遂.()(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意思是()(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2分)卿.今当涂..: )..掌事(卿.:)(当涂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孤常..读书我,(孤.:)(常.)见往事耳(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乃:)及.鲁肃过.寻阳(及:)(过:)卿今者才略..(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即更.刮目相待(更:)大兄..之晚乎(大兄:)(见事:)..何见事(4)古今异义(8分)治经为博士..(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但.当涉猎(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2 填空。

(4分)(1)《孙权劝学》选自()(朝代)()《》编纂的一部(),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2)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这一成语的意思是:(3)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这一成语的意思是:2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4 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5 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短文两篇过关测试
一基础知识
1 按要求默写的句子。

(13分)
(1)《夸父逐日》一文中,表现夸父善于奔跑、志向宏大、气魄非凡的语句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表现夸父气吞山河的非凡气概和形象的语句是: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表现夸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公共怒触不周山》一文中,交代故事起因的语句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描述故事发展和高潮的语句是: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3)《共工怒触不周山》中表现共工力量巨大、神奇的语句是:(3分)(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解释日月星辰为什么都是东升西落,大江大河为什么自西向东奔流这两种自然现象(结局)的语句是: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河渭.( wèi )逐.走(zhú)后裔.( yì)
颛顼
..(zhuān xū)水潦.(lǎo)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2分)
与日逐走
..,入.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饮于河.、渭.(河:黄河)(渭:渭水)
北饮大泽
..:(大泽:大湖)
公共怒触
..不周山(怒:愤怒)(触:撞击)
天柱折,地维绝
..(维:绳子)(绝:断)
水潦尘埃
...归焉(潦:积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4 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饮于河.渭(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地维绝(古义:绳子今义:维护)
5 填空。

(4分)
(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2)《公共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6、词类活用。

①北饮大泽:名词作状语,去北方。

②道渴而死: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二阅读理解
(一)《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翻译下列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3)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 古代神话是成语形成的来源之一,如成语“夸父逐日”
就来自本文。

它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
力量和气魄。

3 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答:这个深化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
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4、“夸父逐日”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
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5、你如何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这件事?夸父是个
怎样的人?
答:①消极方面:自不量力。

②积极方面:表现夸父宏大志向、勇敢追求、巨大的
力量和气魄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气概。

4 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表现了夸父的什
么精神品质?
答:这以情节使整个神话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夸父
勇敢追求、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二)《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
潦尘埃归焉。

1 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公共发怒后用头去撞不周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
地的绳子也崩断了。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
埃归焉。

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着西北方向移动;
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2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你认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真的吗?
千百年来为什么还会流传这样的故事?
答:不是真的,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劳动
人民对自然现象
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模糊、混沌状态,但他们渴望了解、探
索、征服大自然。

于是借助神话这一形式来解释。

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发生了什么?
共工发怒用头撞了不周山后,西北角的一条天柱子
折了,东南角的一条系地大绳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倾斜,
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移动;而地面向东南方低洼,水和泥
沙都流向东南。

4、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多角度评价)
答:①正面(积极):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
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②反面(消极):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5、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请你推
测一下。

原因是“与颛顼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
的怒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
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6、你还知道多少与太阳或者黄河有关系的神话故事?有关
太阳或者黄河的诗句能列举至少两句吗?
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