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总

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 (2011山东菏泽,7,3分)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最多可打 A .6折 B .7折 C .8折 D .9折 【答案】B2. (2011山东日照,4,3分)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 ) (A )54盏 (B )55盏 (C )56盏 (D )57盏 【答案】B3. (2011甘肃兰州,11,4分)某校九年级学生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留作纪念,全班共送了2070张相片,如果全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 .(1)2070x x -=B .(1)2070x x +=C .2(1)2070x x +=D .(1)20702x x -= 【答案】A4. ( 2011重庆江津, 3,4分)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2x -a=1的解,则a 的值是( ) A.-5 B.5 C.7 D.2 【答案】B ·5. (2011湖北荆州,6,3分)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ab b a 11-=⊗,若1)1(1=+⊗x ,则x 的值为A .23 B .31 C . 21 D . 21-【答案】D 二、填空题1. (2011四川重庆,16,4分)某步行街摆放有若干盆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甲种盆景由15朵红花、24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乙种盆景由10朵红花、12朵黄花搭配而成.丙种盆景由10朵红花、18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这些盆景一共用了2900朵红花,3750朵紫花,则黄花一共用了 朵. 【答案】43802. (2011福建泉州,10,4分)已知方程||x 2=,那么方程的解是 .【答案】1222x x ==-,;3. (2011湖南邵阳,13,3分)请写出一个解为x=2的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历年真题解析

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历年真题解析一、综述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解题的基础。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解题思路。
二、题目解析【题目一】某店售货员根据销售额提成,已知售货员的销售额为x元。
提成的计算公式是y = 0.2x + 100,其中y为提成金额。
如果售货员的销售额为800元,那么他的提成金额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求解售货员的提成金额。
根据提成的计算公式y = 0.2x + 100,将x的值替换为800,即可计算出售货员的提成金额。
解答:将x = 800代入计算公式y = 0.2x + 100,得到y = 0.2 * 800 + 100 = 260元。
所以售货员的提成金额是260元。
【题目二】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原价150元的衣服打7折出售。
小明买了一件这种衣服,实际支付90元,那么小明享受了多少折扣?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求解小明享受的折扣。
已知原价150元,打7折后的价格为150 * 0.7 = 105元。
小明实际支付90元,所以他享受了105元 - 90元 = 15元的折扣。
解答:小明享受的折扣金额为15元。
【题目三】某公司组织员工去旅游,已知每人支付的旅游费用为1200元,共有40人参加。
如果每增加一人,旅游费用就要减少30元,那么公司原本计划多少人去旅游?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求解公司原本计划多少人去旅游。
假设公司原本计划有x人去旅游,那么每人支付的旅游费用为1200 - 30(x-40)元。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建立一元一次方程:1200 - 30(x-40) = 1200,然后求解方程,即可得知公司原本计划的人数。
解答:将方程1200 - 30(x-40) = 1200化简,得到30(x-40) = 0,再化简得到x - 40 = 0。
将两边等式加上40,得到x = 40。
所以公司原本计划40人去旅游。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精选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精选试题(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2018·湖北省恩施·3分)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A.不盈不亏 B.盈利20元C.亏损10元D.亏损30元【分析】设两件衣服的进价分别为x、y元.根据利润=销售收入﹣进价.即可分别得出关于x、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y的值.再用240﹣两件衣服的进价后即可找出结论.【解答】解:设两件衣服的进价分别为x、y元.根据题意得:120﹣x=20%x.y﹣120=20%y.解得:x=100.y=150.∴120+120﹣100﹣150=﹣10(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018湖南省邵阳市)(3分)程大位是我国明朝商人.珠算发明家.他60岁时完成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东方古代数学名著.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书中有如下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下列求解结果正确的是()A.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B.大和尚75人.小和尚25人C.大和尚50人.小和尚50人 D.大、小和尚各100人【分析】根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得到等量关系为:大和尚的人数+小和尚的人数=100.大和尚分得的馒头数+小和尚分得的馒头数=100.依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得:3x+=100.解得x=25则100﹣x=100﹣25=75(人)所以.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以和尚数和馒头数作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二.填空题1.(2018·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3分)某公司积极开展“爱心扶贫”的公益活动.现准备将6000件生活物资发往A.B两个贫困地区.其中发往A区的物资比B区的物资的1.5倍少1000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3200 件.【分析】设发往B区的生活物资为x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1.5x﹣1000)件.根据发往A.B两区的物资共6000件.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发往B区的生活物资为x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1.5x﹣1000)件.根据题意得:x+1.5x﹣1000=6000.解得:x=2800.∴1.5x﹣1000=3200.答: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3200件.故答案为:320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018•上海•4分)方程组的解是..【分析】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即可得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代入求出y即可.【解答】解:②+①得:x2+x=2.解得:x=﹣2或1.把x=﹣2代入①得:y=﹣2.把x=1代入①得:y=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高次方程组.能把二元二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2018•广东•7分)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单价比B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分析】(1)设B型芯片的单价为x元/条.则A型芯片的单价为(x ﹣9)元/条.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条A型芯片.则购买(200﹣a)条B型芯片.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B型芯片的单价为x元/条.则A型芯片的单价为(x﹣9)元/条.根据题意得:=.解得:x=35.经检验.x=35是原方程的解.∴x﹣9=26.答:A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设购买a条A型芯片.则购买(200﹣a)条B型芯片.根据题意得:26a+35(200﹣a)=6280.解得:a=80.答:购买了80条A型芯片.【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2018•海南•8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比市县级多5个.问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各多少个?【分析】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根据题意得:10+x+5+x=49.解得:x=17.∴x+5=22.答:省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17个.【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018湖南张家界5.00分)列方程解应用题《九章算术》中有“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買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價各幾何?”题意是:若干人共同出资买羊.每人出5元.则差45元;每人出7元.则差3元.求人数和羊价各是多少?【分析】可设买羊人数为未知数.等量关系为:5×买羊人数+45=7×买羊人数+3.把相关数值代入可求得买羊人数.代入方程的等号左边可得羊价.【解答】解:设买羊为x人.则羊价为(5x+45)元钱.5x+45=7x+3.x=21(人).5×21+45=150(员).答:买羊人数为21人.羊价为15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最新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ca5917f524ccbff0218486.png)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由题意得:x+x+70=490,解得:x=210,则女生x+70=210+70=280(人).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2)解:不能;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又∵∴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解析】【分析】(1)通过男生、女生的人数关系列出方程,得出女生的人数;(2)根据题意表达出1号跟10号的速度,两位若相遇,相减的路程为400米,得出的时间为4.8, 但是4.8分钟大于3分钟,所以两位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相遇。
2.元旦假期,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超市当日累计购物超出了300元以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当日累计购物超出2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设某位顾客在元旦这天预计累计购物x元(其中x>300).(1)当x=400时,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优惠.(2)当x为何值时,顾客到这两家超市购物实际支付的钱数相同.【答案】(1)解:在甲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元,在乙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元;当时,在甲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在乙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所以到乙超市购物优惠(2)解:根据题意由得:,解得:,答:当时,两家超市所花实际钱数相同【解析】【分析】(1)甲超市费用:利用300元+超出300元部分×0.8即得;乙超市费用:利用200元+超出200元部分×0.85即得;然后将x=400分别代入甲乙超市费用的代数式中计算即可.(2)由甲超市费用=乙超市费用建立方程,求出x值即可.3.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问题⑴、⑵,解方程:。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真题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长方形A n-1B n-1C n-1D n-1沿A n-1B 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 n B n C n D n(n>2),若AB n的长度为2 026,则n的值为().A.407 B.406 C.405 D.40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A1=5,A1A2=5,A2B1=A1B1-A1A2=6-5=1,进而求出AB1和AB2的长,由此得出ABn=5(n+1)×5+1,将2026代入求出n即可.【详解】∵AB=6,第1次平移将矩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矩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2B2C2D2…,∴AA1=5,A1A2=5,A2B1=A1B1-A1A2=6-5=1,∴AB1=AA1+A1A2+A2B1=5+5+1==2×5+1=11,∴AB2的长为:5+5+6=3×5+1=16,……∴ABn=5(n+1)+15(n+1)+1=2026,解得:n=404,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A1=5,A1A2=5是解题关键.2.数轴上表示数a和数b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若a的相反数为2,则b为()A.4 B.4-C.8-D.4或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求出a的值,再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b的值即可.【详解】∵a 的相反数为2∴20a +=解得2a =-∵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6a b -=解得4b =或8-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表示的数的问题,掌握相反数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在解分式方程31x -+21x x+-=2时,去分母后变形正确的是( ) A .()()3221x x -+=- B .()3221x x -+=-C .()322x -+=D .()()3221x x ++=-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个分式确定最简公分母,去分母得能力.观察式子x-1和1-x 互为相反数,可得1-x=-(x-1),所以可得最简公分母为x-1,因为去分母时式子不能漏乘,所以方程中式子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详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3-(x+2)=2(x-1).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4.甲、乙两运动员在长为100m 的直道AB (A ,B 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 点起跑,到达B 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 点,到达A 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 点…若甲跑步的速度为5m/s ,乙跑步的速度为4m/s ,则起跑后100s 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 )A .5B .4C .3D .2 【答案】B【解析】分析:可设两人相遇的次数为x ,根据每次相遇的时间100254⨯+,总共时间为100s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两人相遇的次数为x ,依题意有100254⨯+x=100, 解得x=4.5,∵x 为整数,∴x 取4.故选B .点睛: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 ,然后用含x 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5.某商品打七折后价格为a 元,则原价为( )A .a 元B .107a 元C .30%a 元D .710a 元 【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打折的意义表示出价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该商品原价为x 元,∵某商品打七折后价格为a 元,∴原价为:0.7x=a , 则x=107a (元),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若x =-2是方程ax -b =1的解,则代数式4a +2b -3的值为( )A .1B .3-C .1-D .5-【答案】D【解析】【分析】把x=-2代入ax-b=1得到关于a 和b 的等式,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整式4a+2b-3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把x=-2代入ax-b=1得:-2a-b=1,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4a+2b=-2,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得:4a+2b-3=-2-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代数式求值,正确掌握代入法和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关于x的方程1514()2323mx x-=-有负整数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m的和为()A.5 B.4 C.1 D.-1【答案】D【解析】【分析】先解方程,再利用关于x的方程15142323mx x⎛⎫-=-⎪⎝⎭有负整数解,求整数m即可.【详解】解方程1514 2323 mx x⎛⎫-=-⎪⎝⎭去括号得,1512 2323 mx x-=-移项得,1152 2233 mx x-=-,合并同类项得111 22m x⎛⎫-=⎪⎝⎭,系数化为1,2(1)1x mm=≠-,∵关于x的方程15142323mx x⎛⎫-=-⎪⎝⎭有负整数解,∴整数m为0,-1.∴它们的和为:0+(-1)=-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用m表示出x的值.8.某学校,安排50人打扫校园卫生,20人拉垃圾,后因两边的人手不够,又增派30人去支援,结果打扫卫生的人数是拉垃圾人数的3倍,若设支援打扫卫生的同学有x人,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50+x=3×30 B.50+x=3×(20+30-x)C.50+x=3×(20-x) D.50+x=3×20【答案】B【解析】【分析】可设支援打扫卫生的人数有x人,则支援拉垃圾的人数有(30﹣x)人,根据题意可得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原来打扫卫生的人数+支援打扫卫生的人数=3×(原来拉垃圾的人数+支援拉垃圾的人数),根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支援打扫卫生的人数有x人,则支援拉垃圾的人数有(30﹣x)人,依题意有50+x=3[20+(30﹣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有的题目所含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蔽,要注意仔细审题,耐心寻找.9.甲、乙两人环湖竞走,环湖一周为400米,乙的速度是80米/分,甲的速度是乙的5 4倍,且甲在乙前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设经过x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所列方程为()A.580100804x x+=⨯B.580300804x x+=⨯C.580100804x x-=⨯D.580300804x x-=⨯【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甲的速度为80×54米/分,然后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甲x分钟的路程-乙x分钟的路程=400-100,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经过x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80×54x-80x=400-100,变形得:80x+300=54×80x,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0.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246x k x k k -⎧≥⎪⎨⎪-≤+⎩有解,且关于x 的方程()()2232kx x x =--+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k 的和为( ) A .-5 B .-9 C .-12D .-16【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不等式组有解得k 的取值,利用方程有非负整数解,将k 的取值代入,找出符合条件的k 值,并相加.【详解】 12246x k x k k -⎧≥⎪⎨⎪-≤+⎩①②, 解①得:x≥1+4k ,解②得:x≤6+5k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4k≤x≤6+5k ,1+4k≤6+5k ,k≥-5,解关于x 的方程kx=2(x-2)-(3x+2)得,x=-61k +, 因为关于x 的方程kx=2(x-2)-(3x+2)有非负整数解,当k=-4时,x=2,当k=-3时,x=3,当k=-2时,x=6,∴-4-3-2=-9;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方程的解,有难度,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1.根据等式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如果22a b -=,那么=-a bB .如果22a b -=-,那么=-a bC .如果22a b =-,那么a b =D .如果122a b =,那么a b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A.两边都除以-2,故A 正确;B.左边加2,右边加-2,故B 错误;C.左边除以2,右边加2,故C 错误;D.左边除以2,右边乘以2,故D 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一轮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航行,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水航行,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23 2.53x x +=-B .2(3) 2.5(3)x x +=-C .23 2.53x x -=+D .2(3) 2.5(3)x x -=+【答案】B【解析】【分析】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详解】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在顺流和逆流航行过程中不变的是路程:路程=速度⨯时间顺流路程=()23x + 逆流路程=()2.53x -所以:()23x +=()2.53x -,选B .【点睛】掌握船在顺流和逆流时的速度计算公式,注意航行过程中不变的是路程建立等量关系即可.13.已知∠1:∠2:∠3=2:3:6,且∠3比∠1大60°,则∠2=( )A .10°B .60°C .45°D .8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1:∠2:∠3=2:3:6,则设∠1=2x ,∠2=3x ,∠3=6x ,再根据∠3比∠1大60°,列出方程解出x 即可.【详解】解:∵∠1:∠2:∠3=2:3:6,设∠1=2x ,∠2=3x ,∠3=6x ,∵∠3比∠1大60°,∴6x-2x=60,解得:x=15,∴∠2=45°,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考查,准确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 .由a =b ,得5+a =5﹣bB .如果3a =6b ﹣1,那么a =2b ﹣1C .由x =y ,得x y m m= D .如果2x =3y ,那么262955x y --=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等式性质1对A 进行判断;根据等式性质2对B 、C 进行判断;根据等式性质1、2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由a =b 得a +5=b +5,所以A 选项错误;B 、如果3a =6b ﹣1,那么a =2b ﹣13,所以B 选项错误; C 、由x =y 得x m =y m(m ≠0),所以C 选项错误; D 、由2x =3y 得﹣6x =﹣9y ,则2﹣6x =2﹣9y ,所以262955x y --=,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15.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 .由25x +=,得52x =+B .由23x =,得32x =C .由104x =,得4x = D .由45x =-,得54x =--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依次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由25x +=,得x=5-2,故错误;B. 由23x =,得32x =,故正确; C. 由104x =,得x=0,故错误; D. 由45x =-,得x=4+5,故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熟记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方程|2x+1|=7的解是( )A .x=3B .x=3或x=﹣3C .x=3或x=﹣4D .x=﹣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后求解.【详解】 解:由绝对值的意义,把方程217x +=变形为: 2x +1=7或2x +1=-7,解得x =3或x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含绝对值的方程,一般是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除绝对值后再解方程.17.甲、乙两人都从A 出发经B 地去C 地,乙比甲晚出发1分钟,两人同时到达B 地,甲在B 地停留1分钟,乙在B 地停留2分钟,他们行走的路程y (米)与甲行走的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甲到B 地前的速度为100/min m②乙从B 地出发后的速度为600/min m③A 、C 两地间的路程为1000m④甲乙在行驶途中再次相遇时距离C 地300m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①②③直接利用图中信息即可解决问题,求出到B地后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交点坐标即可判定④的正确性.【详解】解:由图象可知:甲到B地前的速度为400÷4=100米/分钟,故①正确,乙从B地出发后的速度为600÷2=300米/分钟,故②错误,由图象可知,A、C两地间的路程为1000米,故③正确,设甲到B地后的函数关系为y=kx+b,则有5400 91000k bk b+=⎧⎨+=⎩,解得150350kb=⎧⎨=-⎩,∴y=150x-350,设乙到B地后的函数关系为y=mx+n,则有6400 81000m nm n+=⎧⎨+=⎩,解得3001400mn=⎧⎨=-⎩,∴y=300x-1400,由1503503001400 y xy x=-⎧⎨=-⎩解得7700xy=⎧⎨=⎩,∴甲乙再次相遇时距离A地700米,∵1000-700=300,∴甲乙再次相遇时距离C地300米,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学会构建一次函数,利用方程组求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起跑,t 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 等于( )A .10分B .15分C .20分D .30分【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60t +800=300t ,解得:t =20,故选C .点睛:此题要把握再相遇时甲比已多跑了800米,这是一个追及问题,别把它混为相遇问题就能解决.19.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里所用的割圆术所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的思想,比如在234111112222+++++…中,“…”代表按规律不断求和,设234111112222x +++++⋅⋅⋅=.则有112x x =+,解得2x =,故2341111122222+++++⋅⋅⋅=.类似地2461111333++++⋅⋅⋅的结果为( ) A .43 B .98 C .65 D .2【答案】B【解析】【分析】 设2461111333x ++++⋅⋅⋅=,仿照例题进行求解. 【详解】 设2461111333x ++++⋅⋅⋅=, 则246224611111111113333333⎛⎫++++⋅⋅⋅=+++++⋅⋅⋅ ⎪⎝⎭, 2113x x ∴=+, 解得,98x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类比推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0.对于方程5112232x x -+-=,去分母后,得到方程正确的是( ) A .51212x x --=+B .()51312x x -=+C .()()2516312x x --=+D .()()25112312x x --=+【答案】D【解析】【分析】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详解】解: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6,得2(5x-1)-12=3(1+2x).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汕头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汕头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0c7846a8114431b90dd858.png)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用“ ”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 a 和b,规定.如:.(1)求的值;(2)若=32,求的值;(3)若,(其中为有理数),试比较m、n的大小.【答案】(1)解:∵∴ =(2)解:∵=32,∴可列方程为;解方程得:x=1(3)解:∵ = ,;∴;∴【解析】【分析】(1)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得出方程,求得方程的解即可;(3)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得出m、n,再进一步作差比较即可.2.根据绝对值定义,若有,则或,若,则,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结论,解一些简单的绝对值方程,例如:解:方程可化为:或当时,则有:;所以 .当时,则有:;所以 .故,方程的解为或。
(1)解方程:(2)已知,求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都是整数,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直接写结果,不需要过程).【答案】(1)解:方程可化为:或,当时,则有,所以;当时,则有,所以,故方程的解为:或(2)解:方程可化为:或,当时,解得:,当时,解得:,∴或(3)100【解析】【解答】(3)∵或,且都是整数,∴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知,当a=-10,b=-10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0.【分析】(1)仿照题目中的方法,分别解方程和即可;(2)把a+b看作是一个整体,利用题目中方法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的值;(3)根据都是整数结合或,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分析求解即可.3.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写出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1、1个长度单位/分,问:多少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解:∵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AB=6,∵点P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P到点A. 点B的距离为3,∴点P对应的数是−1(2)解:存在;设P表示的数为x,①当P在AB左侧,PA+PB=10,−4−x+2−x=10,解得x=−6,②当P在AB右侧时,x−2+x−(−4)=10,解得:x=4(3)解:∵点B和点P的速度分别为1、1个长度单位/分,∴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4+2t|+t=2,解得:t=2【解析】【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结合数轴可得答案;(2)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B左侧时,②当P在AB右侧时,然后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且P在B的左侧,因此A也必须在A的左侧,才有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表示出AP的长,然后列出方程即可.4.2016年春节即将来临,甲、乙两单位准备组织退休职工到某风景区游玩.甲、乙两单位共102人,其中甲单位人数多于乙单位人数,且甲单位人数不够100人.经了解,该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数量(张)1﹣5051﹣100101张及以上单价(元/张)60元50元40元5500元.(1)如果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那么比各自购买门票共可以节省多少钱?(2)甲、乙两单位各有多少名退休职工准备参加游玩?(3)如果甲单位有12名退休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游玩,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门票才能最省钱?【答案】(1)解:如果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需40×102=4080(元),则比各自购买门票共可以节省:5500﹣4080=1420(元)(2)解:设甲单位有退休职工x人,则乙单位有退休职工(102﹣x)人.依题意得:50x+60×(102﹣x)=5500,解得:x=62.则乙单位人数为:102﹣x=40.答:甲单位有62人,乙单位有40人(3)解:方案一:各自购买门票需50×60+40×60=5400(元);方案二:联合购买门票需(50+40)×50=4500(元);方案三:联合购买101张门票需101×40=4040(元);综上所述:因为5400>4500>4040.故应该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选择按40元一次购买101张门票最省钱【解析】【分析】(1)运用分别购票的费用和﹣联合购票的费用就可以得出结论;(2)设甲单位有退休职工x人,则乙单位有退休职工(102﹣x)人,根据“如果两单位分别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5500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各自购买门票;方案二:联合购买门票;方案三:联合购买101张门票.分别求出三种方案的付费,比较即可.5.郑老师想为希望小学四年(3)班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某商店每个书包的价格比每本词典多8元,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1)每个书包和每本词典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郑老师有1000元,他计划为全班4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学习用品(一个书包或一本词典)后,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共有哪几种购买书包和词典的方案?【答案】(1)解: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根据题意,得3x+2(x-8)=124.解得x=28.∴x-8=20.答:每个书包的价格为28元,每本词典的价格为20元.(2)解:设购买书包y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题意,得解得10≤y≤12.5.因为y取整数,所以y的值为10或11或12.所以有三种购买方案,分别是:①书包10个,词典30本;②书包11个,词典29本;③书包12个,词典28本.【解析】【分析】(1)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由“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可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书包y 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 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可列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集即可。
最新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c6dddeb84ae45c3a358c87.png)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有两个大小完全一样长方形OABC和EFGH重合着放在一起,边OA、EF在数轴上,O 为数轴原点(如图1),长方形OABC的边长OA的长为6个坐标单位.(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2)将长方形EFGH沿数轴所在直线水平移动.①若移动后的长方形EFGH与长方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长方形OABC面积的一半时,则移动后点F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②若长方形EFGH向左水平移动后,D为线段AF的中点,求当长方形EFGH移动距离x为何值时,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答案】(1)6(2)①3或9②如图所示: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点E表示数为:,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则解得:,当移动x为4的时候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A表示数为的长,故答案为:6.( 2 )①当向左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9,当向右边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3;故答案为:3或9.【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结果;(2)①分为两种情况,分别向左或向右平移;②根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点E表示数为:,则,解出答案即可.2.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的方程的解.(1)求、的值;(2)若线段,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点Q是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答案】(1)解:(m−14)=−2,m−14=−6m=8,∵关于m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x的方程的解.∴x=8,将x=8,代入方程得:解得:n=4,故m=8,n=4;(2)解:由(1)知:AB=8, =4,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所示:∵AB=8, =4,∴AP= ,BP= ,∵点Q为PB的中点,∴PQ=BQ= BP= ,∴AQ=AP+PQ= + = ;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AB=8, =4,∴PB= ,∵点Q为PB的中点,∴PQ=BQ= ,∴AQ=AB+BQ=8+ =故AQ= 或 .【解析】【分析】(1)先解求得m的值,然后把m的值代入方程,即可求出n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画出图形,根据线段的和差定义即可求解;3.已知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a+1).如:⊙ =(2+1)(1)计算(-3)⊙的值;(2)若⊙(-4)=6,求的值.【答案】(1)解:∵⊙ =(a+1),∴(-3)⊙ = ,= ,= ,= ;(2)解:∵⊙(-4)=6,∴,即,解得 .【解析】【分析】(1)根据⊙ =(a+1),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新定义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4.某商场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甲种商品每件进价15元,售价20元;乙种商品每件进价35元,售价45元.(1)若该商场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恰好用去2700元,求能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各多少件?(2)按规定,甲种商品的进货不超过50件,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的总利润不超过760元,请你通过计算求出该商场所有的进货方案;(3)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该商场对甲、乙两种商品进行如下优惠促销活动:200元,第二天只购买乙种商品打折后一次性付款324元,那么这两天他在该商场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各多少件?【答案】(1)解:设:购进甲商品x件,购进乙商品(100-x)件。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一元一次方程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2铜仁)铜仁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桂花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 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5(211)6(1)x x +-=-B .5(21)6(1)x x +=-C .5(211)6x x +-=D .5(21)6x x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解答:解:设原有树苗x 棵,由题意得5(211)6(1)x x +-=-.故选A .2.(2012•重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 ﹣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A .2B .3C .4D .5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方程,解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 解;∵方程2x+a ﹣9=0的解是x=2,∴2×2+a ﹣9=0,解得a=5.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把解代入方程求解即可,比较简单.二、填空题1.(2012•湘潭)湖南省2011年赴台旅游人数达7.6万人.我市某九年级一学生家长准备中考后全家3人去台湾旅游,计划花费20000元.设每人向旅行社缴纳x 元费用后,共剩5000元用于购物和品尝台湾美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20000﹣3x=5000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根据设每人向旅行社缴纳x 元费用后,共剩5000元用于购物和品尝台湾美食,得出等式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每人向旅行社缴纳x 元费用,根据题意得出:20000﹣3x=5000,故答案为:20000﹣3x=5000.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全家3人去台湾旅游,计划花费20000元得出等式方程是解题关键.2.(2012山西)图1是边长为30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部分后将其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体积是 cm 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1,已知,在内,在内,.(1)从图1中的位置绕点逆时针旋转到与重合时,如图2,________ ;(2)若图1中的平分,则从图1中的位置绕点逆时针旋转到与重合时,旋转了多少度?(3)从图2中的位置绕点逆时针旋转,试问:在旋转过程中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它的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100(2)解:∵平分,∴,设,则,,由,得:,解得:,∴从图1中的位置绕点逆时针旋转到与重合时,旋转了12度;(3)解:不改变①当时,如图,,,∵,,∴;② 时,如图,此时,与重合,此时,;③当时,如图,,,;综上,在旋转过程中,的度数不改变,始终等于【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EOF= ∠AOB+ ∠COD=80°+20°=100°【分析】(1)根据∠EOF=∠BOE+∠BOF计算即可;(2)设,得,,再根据列方程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形分别计算即可;2.有两个大小完全一样长方形OABC和EFGH重合着放在一起,边OA、EF在数轴上,O 为数轴原点(如图1),长方形OABC的边长OA的长为6个坐标单位.(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2)将长方形EFGH沿数轴所在直线水平移动.①若移动后的长方形EFGH与长方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长方形OABC面积的一半时,则移动后点F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②若长方形EFGH向左水平移动后,D为线段AF的中点,求当长方形EFGH移动距离x为何值时,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答案】(1)6(2)①3或9②如图所示: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点E表示数为:,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则解得:,当移动x为4的时候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A表示数为的长,故答案为:6.( 2 )①当向左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9,当向右边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3;故答案为:3或9.【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结果;(2)①分为两种情况,分别向左或向右平移;②根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点E表示数为:,则,解出答案即可.3.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的方程的解.(1)求、的值;(2)若线段,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点Q是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答案】(1)解:(m−14)=−2,m−14=−6m=8,∵关于m的方程的解也是关于x的方程的解.∴x=8,将x=8,代入方程得:解得:n=4,故m=8,n=4;(2)解:由(1)知:AB=8, =4,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所示:∵AB=8, =4,∴AP= ,BP= ,∵点Q为PB的中点,∴PQ=BQ= BP= ,∴AQ=AP+PQ= + = ;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AB=8, =4,∴PB= ,∵点Q为PB的中点,∴PQ=BQ= ,∴AQ=AB+BQ=8+ =故AQ= 或 .【解析】【分析】(1)先解求得m的值,然后把m的值代入方程,即可求出n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画出图形,根据线段的和差定义即可求解;4.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问题⑴、⑵,解方程:。
解:①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②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
(1)请你根据以上理解,解方程:;(2)探究:当b为何值时,方程,①无解;②只有一个解;③有两个解。
【答案】(1)解: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x−3)+5=13,方程的解是x=7;②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3−x)+5=13,方程的解是x=−1(2)解:∵|x−2|≥0,∴当b+1<0,即b<−1时,方程无解;当b+1=0,即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当b+1>0,即b>−1时,方程有两个解【解析】【分析】(1)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x−3)+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3−x)+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得出|x−2|≥0,分别求出b+1<0,b+1=0,b+1>0的值,即可求出答案.5.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若干袋,用以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标准质量的部分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单位:克),记录如下表:袋数2132●合计(2)若每袋的标准质量为50克,每克的生产成本2元,求这批样品的总成本.【答案】(1)解:设被墨水涂污了的数据为x,则0.5×2+0.8×1+0.6×3+(﹣0.4)×2+(﹣0.7)x=1.4,解得:x=2,故这个数据为2(2)解:[50+1.4÷(2+1+3+2+2)]×(2+1+3+2+2)×2=1002.8元,答:这批样品的总成本是1002.8元【解析】【分析】(1)设被墨水涂污了的数据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计算计算即可.6.某航空公司开展网络购机票优惠活动:凡购机票每张不超过2000元的一律八折优惠;超过2000元的,其中2000元按八折算,超过2000的部分按七折算.(1)甲旅客购买了一张机票的原价为1500元,需付款________元;(2)乙旅客购买了一张机票的原价为x(x>2000)元,需付款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丙旅客因出差购买了两张机票,第一张机票实际付款1440元,第二张机票享受了七折优惠,他査看了所买机票的原价,发现两张票共节约了910元,求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和实际付款各多少元?【答案】(1)1200(2)0.7x+200(3)解:第一张机票的原价为1440÷0.8=1800(元).设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y元,则购买两种票实际付款(1800+y-910)元,根据题意得:1440+0.7y+200=1800+y-910,解得:y=2500,∴1800+y-910-1440=1950.答: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2500元,实际付款1950元【解析】【解答】解:(1)1500×0.8=1200(元).故答案为:1200.(2)根据题意得:需付款=2000×0.8+(x-2000)×0.7=0.7x+200(元).故答案为:(0.7x+200).【分析】(1)利用需付款=原价×0.8,即可求出结论;(2)根据需付款=2000×0.8+0.7×超出2000元部分,即可求出结论;(3)根据原价=需付款÷0.8可求出第一张机票的原价,设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y元,则购买两种票实际付款(1800+y-910)元,根据(2)的结论,即可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7.已知线段AB=60cm.(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4厘米/秒运动,问经过几秒后P、Q相遇?(2)在(1)的条件下,几秒钟后,P、Q相距12cm?(3)如图2,AO=PO=10厘米,∠POB=40°,点P绕着点O以10度/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 运动的速度.【答案】(1)解:设经过t秒后P、Q相遇,由题意得:2t+4t=60,解得t=10,答:经过10秒钟后P、Q相遇(2)解:设经过x秒P、Q相距12cm,当相遇前相距12cm时,由题意得:2x+4x+12=60,解得:x=8,当相遇后相距12cm时,由题意得:2x+4x-12=60,解得:x=12,答:经过8秒钟或12秒钟后,P、Q相距12cm(3)解:设点Q运动的速度为ycm/s,∵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点P第一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40÷10=4s,若此时相遇,则4y=60-20,解得:y=10,点P第二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40+180)÷10=22s,若此时相遇,则22y=60,解得:y=,答:点Q运动的速度为10cm/s或 cm/s.【解析】【分析】(1)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2)分相遇前相距12cm和相遇后相距12cm,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3)由于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所以可先求出点P两次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然后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8.郑老师想为希望小学四年(3)班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某商店每个书包的价格比每本词典多8元,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1)每个书包和每本词典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郑老师有1000元,他计划为全班4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学习用品(一个书包或一本词典)后,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共有哪几种购买书包和词典的方案?【答案】(1)解: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根据题意,得3x+2(x-8)=124.解得x=28.∴x-8=20.答:每个书包的价格为28元,每本词典的价格为20元.(2)解:设购买书包y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题意,得解得10≤y≤12.5.因为y取整数,所以y的值为10或11或12.所以有三种购买方案,分别是:①书包10个,词典30本;②书包11个,词典29本;③书包12个,词典28本.【解析】【分析】(1)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由“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可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书包y 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 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可列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集即可。
9.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2)若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问点P出发几秒后,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其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1)解:∵经过t秒点P和点O相遇,∴有,解得,∴,∴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为(2)解:∵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点Q运动了(t+1)秒,①若点P和点Q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解得:,②若点P和点Q在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2t+1×(t+1) =4+1,解得:,综合上述,当P出发秒或秒时,P和点Q相距1个单位长度(3)解:若点P和点Q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此时满足条件的点C即为P点,所表示的数为;若点P和点Q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此时满足条件的点C即为Q点,所表示的数为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运动t秒时,P点和Q点所代表的的数字,如果两个数字相遇,则两个数P点和Q点表示的数相等,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出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