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
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

2023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技术简介•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方法•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步骤•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注意事项目•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应用前景•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案例展示录01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技术简介无性繁殖是指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式,利用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进行繁殖,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不涉及性细胞的结合。
无性繁殖包括分株繁殖、茎段繁殖、叶插繁殖、根茎繁殖、鳞茎繁殖、块茎繁殖、分裂繁殖等。
无性繁殖的定义无性繁殖的种类•分株繁殖:将植物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种植,使其独立生长成新的个体。
适用于丛生植物,如金鸡菊、鸢尾属等。
•茎段繁殖:将植物的茎段切割成小段,每段带有节和芽,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适用于葡萄瓮、万年青等。
•叶插繁殖:将植物的叶片切割成小块,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适用于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根茎繁殖:将植物的根茎切割成小段,每段带有节和芽,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适用于鸢尾属、黄杨属等。
•鳞茎繁殖:将植物的鳞茎球切割成小块,每块带有鳞茎和芽,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适用于百合科、石蒜科等。
•块茎繁殖:将植物的块茎切割成小块,每块带有芽和根,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适用于仙客来、马蹄莲等。
•分裂繁殖:将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通过切割、剥离、化学处理等方式进行分裂,使其产生新的个体。
适用于竹类、龙舌兰等。
无性繁殖的优势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避免性状分离和变异。
保持优良性状快速繁殖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无性繁殖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快速繁殖大量植物,提高生产效率。
无性繁殖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无性繁殖的植物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02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方法硬枝扦插选用健壮无病害的成熟枝条作为插条,插入疏松透气且排水良好的基质中,给予适宜的水分和光照,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根成活率较高。
马褂木遗传多样性研究

马褂木遗传多样性研究姓名:梁艳学号:13720154 专业:风景园林1.马褂木的研究进展1.1马褂木概述马褂木又名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双飘树,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已被列入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马褂木树型笔直、生长发育快,且花形似郁金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1.1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田县,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103°15’E),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32°38’N),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22°37’N),我国马褂木天然林分分布于11个省的84个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近年来滥砍乱伐现象严重,马褂木天然林种群急剧减少。
贺善安通过调查发现59个分布点的种群个体数均小于10株。
目前只有在西部亚区的武夷山和大类山区有较大的种群分布。
广西分布区内只有三江县、全州县、资源县、融水县、环江县和乐业县等地发现有马褂天然种群。
马褂木天然林的急剧减少,使该物种有瀬危灭绝的危险,所以对马褂木进行种质资源的保护十分迫切。
1.1.2形状特征马褂木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随着纬度分布的不同落叶时间也不同,高纬度地区落叶稍早,约在9月~10月,低讳度地区稍晚,约在11月~12月。
树皮呈灰褐色,枝条呈灰色或灰褐色,个别种源的幼稚呈绿色。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叶互生,叶面呈亮绿或深绿色,叶背灰绿色。
雌雄同株同花,花单生,内二轮花瓣,大部分呈现黄色,花形与郁金香类似,故中国马褂木被誉为“中国郁金香树”。
1.1.3生殖特性一般情况下花的马褂木树龄在15年以上,开花时间为5月,为虫媒花植物。
马褂木面临瀕危的另一个原因是实率较低。
樊汝文、周坚(1992)等通过系统观察分析鶴掌揪开花结果的整个发育过程[9]得到验证。
马褂木种子发芽率较低,一般为5%,最高可达35%,北美鹅掌楸发芽率则比马褂木高很多,北美鹅掌揪一般发芽率为89~90%。
杂种马褂木研究综述_杨海青

第27卷第4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 27 No. 4 2 0 0 7年12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 2 0 0 7收稿日期:2007-03-10基金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型杂种马褂木抗逆优良无性系及快繁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编号:05EFN21400169 作者简介:杨海青(1975—),男,河南林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林业生态科学、树木生理科学研究。
杂种马褂木研究综述杨海青,高喜荣,王齐瑞,樊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摘 要:从杂种马褂木的生理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研究、苗木繁殖的理论和技术,以及马褂木的造林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杂种马褂木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杂种马褂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提出了马褂木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杂种马褂木;杂种优势;区域化示范中图分类号:S 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07)04-0037-031杂种马褂木研究意义及重要性杂种马褂木是我国已故树木遗传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利用中国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se(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ofera Linn.)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型园林观赏、绿化树种。
其具有生长快,树形美,抗性强的优良性状:杂种马褂木除保留了亲本的叶形奇特、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等优点外,还表现出比双亲树种花色艳丽、叶大、速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几乎无病虫害等优势。
由于其花型和花色和郁金香有相似之处,甚至被誉为“中国郁金香木”之美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
马褂木对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1]。
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造林绿化树种单一的今天,开发利用此树种的观赏性,进行道路绿化,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国马褂木无性系多性状变异研究及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中国马褂木无性系多性状变异研究及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马褂木(Arborvitae,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是我国南方一种生长较快、材质优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阔叶树种,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造纸等多个领域。
由于该树种的优良性状主要来源于其多样的自然多性状变异,因此对该树种多性状变异的研究至关重要。
ISSR指纹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应用于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进化研究、种质资源鉴定等领域。
利用ISSR技术可以对马褂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分析,为马褂木的育种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中国马褂木无性系中的多性状变异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利用ISSR引物构建指纹图谱,为该树种育种和保护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对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马褂形态、树高、干直径、单株生长状况等性状进行调查和记录;2.收集马褂木样本,利用ISSR引物进行PCR反应和电泳分析,构建ISSR指纹图谱;3.对马褂木无性系的多性状和ISSR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4.采用SPSS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绘制相关图表。
三、预期成果1.对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多性状变异进行调查和记录;2.构建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ISSR指纹图谱;3.评估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四、研究意义1.深入研究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多性状变异,为该树种的育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2.构建ISSR指纹图谱可以对中国马褂木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评估和比较,为该树种的遗传改良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3.对中国马褂木无性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促进该树种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杂交马褂木扦插育苗与丰产栽培技术

杂交马褂木扦插育苗与丰产栽培技术作者:陈雪来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15期摘要:福建仙游县双林林场引进南京林业大学选育的杂交马褂木无性系材料营建良种繁育基地,实施扦插育苗并进行造林示范,实践表明,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1年生扦插苗可出圃造林,地径平均达1.2cm,苗高平均达1.0m,达到Ⅰ级苗标准。
造林后幼林年均树高生长达1.0m,胸径达0.8cm,其适应性强,速生性明显,作为当地杉木、马尾松的替代或混交树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该文总结了杂交马褂木扦插苗繁殖技术和高效培育技术措施,为推广应用优质纯正的杂交马褂木苗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马褂木;苗木繁育;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792.2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107-03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Liriodendron tulipifera)系中国马褂木与北美鹅掌楸的杂交后代,2012年订正名命为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为鹅掌楸属的一种[1],其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挺拔、树冠丰满、枝叶繁茂,具有叶形奇特、花色艳丽等观赏价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同时,其木材结构细致均匀,易干燥、易加工,纤维较长,是优良的制浆造纸、人造板及家具用材树种[2-4]。
因其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适应性好,尤其与中国马褂木相比,优势更加明显[5],近年来成为我国纸浆用材和胶合板用材优选树种之一。
但由于杂交马褂木种苗较缺,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导致市场上杂交马褂木种苗比较混杂,常与中国马褂木、北美鹅掌楸混淆,种苗良莠不齐,对其持续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当前林业生产实际,福建仙游县双林林场以成果推广应用为平台,利用南京林业大学选育出的杂交马褂木无性系材料为母株建立繁育圃,实施产业化扦插育苗,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并建设良种造林示范基地,总结出一套适于当地及周边县市应用的杂交马褂木扦插苗繁殖的技术措施和高效培育技术措施,为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基地建设提供大量优质纯正的杂交马褂木苗木和成熟栽培技术,缓解林业基地建设和森林资源定向培育对良种的迫切需求,提升了杂交马褂木人工林的栽培经营水平,带动了速生丰产林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

生长周期
扦插生根
杂交马褂木的嫩枝扦插后,大约需要2-3周的时间才能生根。生根期间,需要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适当的光照。
移植
扦插生根后,幼苗需要在苗床中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待其长到一定高度和粗度时 ,可以进行移植。移植时需要注意保护幼苗的根系,并确保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 性良好。
管理措施
水分管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毒与保湿
枝条采集后进行消毒处理 ,并包裹保湿材料,以保 持水分和防止病害侵染。
繁殖基质准备
选择适宜的繁殖基质,如 蛭石、珍珠岩等,并进行 消毒处理。
注意事项
季节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 宜的繁殖季节,确保温度 、湿度等环境因素利于繁 殖。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繁殖材料和基质 ,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以防扩散。
组织培养
01
02
03
04
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离体 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
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方法。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作 为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
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外植体 ,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 境因素,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组培苗形成完整的植株后, 进行移栽,加强管理,使其正
常生长和发育。
杂交马褂木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既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在生根期间和移植后,需要经 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生长后期,需要适当控制水分,以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和安全 越冬。
施肥
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可以在移植后适当施肥。选择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厩肥或复合肥料 ,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注意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烧苗。
发展前景
交马褂木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春播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条插条距25cm亩播种量6~8kg。播前30~40天进行催芽将种子用一定湿度的中砂分层混藏上面盖以麻袋之类的覆盖物每隔10~15天洒适量的水和翻动一次保持相应湿度。晴天筛出种子待播。播种后用火粪土薄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天气正常一般20~30天后出苗。5月上旬做好间苗补苗7月下旬做好定苗每平方米留30~35株。进行化学除草雨后要用波尔多液或0.5%高锰酸钾喷洒注意病虫害防治。追肥以叶面为主立秋前半个月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9月中旬后应停施追肥可喷1~2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2~0.3%的硼砂溶液促使苗木提早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和出圃造林。
桐城于2002年被省林业厅列为林业科技示范县以来为提高营林科技水平提升林地产出率于2004年开始了新品种引进实验。当年市苗圃从江西购种5kg育苗0.5亩当年生苗高达50cm总产苗量1.5万株左右。2005年春季选择孔城镇砂岗村作为造林示范地点人工栽植30亩。当年12月份经测定平均成活率达98%树高在80~150cm之间地径达3~6cm。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杂交马褂木在我市育苗与栽培其优势明显效果非常显著。杂交马褂木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栽培技术
马褂木又名鹅掌楸因其叶如鹅掌、马褂而取名。属木兰科鹅掌楸属。杂交马褂木是利用中国马褂木与北美鹅掌楸进行人工授粉培育而成的杂交种。马褂木是我国二级保护树种自然分布江西、浙江、安徽、湖北等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我市也有少量分布。属中性偏阴性树种在酸性的土壤中栽植生长较适宜。
桐城市属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发育。土壤主要是为黄棕壤和黄红壤。H值在5.0~7.0之间马褂木虽然在我市有少量自然分布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小种群效应生长并不够理想。而选择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栽培对于提高全市优良品种利用率则有极大意义。
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

06
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发展前景 与展望
发展前景分析
优良特性继承
杂交马褂木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材质优良等特性, 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具有这些优良特性的后代。
森林资源扩大
无性繁殖可以迅速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生态环 境的改善。
木材需求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快 速培育出大量优质木材,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技术不成熟
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存在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 等问题。
遗传多样性
无性繁殖容易造成遗传多样性降低,导致杂交马褂木的抗逆性减弱 。
病虫害传播
无性繁殖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给森林带来危害。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技术改进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繁殖 速度。
生长差异
无性繁殖后代生长速度和材质等可能会与母本存在差异。
04
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介绍
01
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技术是一种 利用杂交马褂木的芽、枝条等组 织进行繁殖的方法,具有快速繁 殖、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等特点。
02
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圃地选择、插 条选择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 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组织培养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 产生胚状体或愈伤组织,进而
形成完整植株。
03
杂交马褂木无性繁殖的优缺点
无性繁殖的优点
保持优良性状
无性繁殖能够保持杂交马 褂木的优良性状,如生长 速度、材质、抗病性等。
遗传稳定性
无性繁殖的杂交马褂木后 代遗传稳定性较高,不会 因为基因重组而产生变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马褂木的无性繁殖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近水源、地势较高、排水流畅、交通便利的地方。
扦插基质可选用膨化珍珠岩、砻糠灰。
苗床用砖砌成4O一5O 公分高的长方形,长和宽根据需要,苗床与土壤结合部留有排水孔,四周开好排水沟。
在苗床内铺设自来水管道,每隔4O公分,向上接l喷头。
苗床垫底部分-般用鹅卵石,石子上放5公分厚粗粒黄砂,黄砂上放l5一2O公分厚膨化珍珠岩或砻糠灰。
ニ、扦插准备
⑴插穗选择:插穗最好选当年萌发的半朩质化,节间在3一4公分,营养好,无病虫害的枝条,-般以3一5芽为宜,长度不超过2O公分。
⑵插穗培育:如果需大量半朩质化扦插条时,可以在前l年冬季修剪部分枝条进行短截,笫2年短截枝条上萌发l年生枝较多。
⑶插穗剪切:剪切扦插穗时,下剪□应距底芽O.5一l公分处斜剪,最好成45度,上端距顶芽l.5公分处平剪,顶芽常规都有叶片。
插穗剪好后放在多菌灵、退菌特配制的消毒液中浸泡l小时消毒。
⑷扦插:5月上旬至8月上旬扦插。
扦插时将插穗底部蘸配制好的奈乙酸液或abt生根剂,然后轻烃插入珍珠岩或砻糠灰中,深度在8一lO公分,并把扦插时插穗与基质之间的间隔填满。
三、扦插后的苗床管理
⑴畦面管理:适时除去珍珠岩或砻糠灰中的杂草。
⑵温度管理:扦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