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提升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一、课堂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修辞手法。

可以通过图片、故事、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作用和魅力。

1.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比喻题目,让学生动脑筋进行思考和创作,如“将太阳比作大火球”、“河水像一条银色的蛇”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比喻,增强他们对比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夸大事实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夸张有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幽默的故事或者笑话,引导学生寻找其中夸张的表达方式。

例如:“他的胃口大得可以吃下一头大象!”让学生感受夸张的力量和魅力,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拟人手法拟人是一种生动有趣的修辞手法,可以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质和行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拟人表达方式。

例如:“小草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身姿”,使学生对拟人手法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写作中巧妙运用。

二、阅读指导阅读是培养学生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模仿和借鉴其中的修辞手法。

1.注重品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品味优秀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锻炼对修辞手法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表达的含义和作用。

2.模仿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学语文的归纳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解析

小学语文的归纳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解析

小学语文的归纳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解析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修辞手法则是语文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讨论小学语文中归纳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比喻的运用和效果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记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比喻在小学语文中被广泛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当我们用“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来形容一个女孩的笑声时,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女孩笑声的美妙之处。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让读者对所描述的对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排比的运用和效果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列举一系列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强修辞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排比经常被用来表达扩展或强调的效果。

例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这里的排比手法使得这些价值观更加突出,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并理解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夸张的运用和效果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个特征或情感,以达到强调或渲染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中,夸张常用于描写、叙述或表达情感上,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如,“他高兴得飞上了天空”这个夸张的描述,传达出主人公极度高兴的心情,让读者更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四、借代的运用和效果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增加形象性和减少重复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中,借代常用于描写新的事物或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七夕,又称中国的情人节”中的“中国的情人节”就是通过借代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七夕的概念。

五、对比的运用和效果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或联系。

在小学语文中,对比常用于描写人物、情感或事件,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他是一个安静的读书人,而她是个活泼的运动健将”中的对比,让读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应用

小学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应用

小学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应用一、修辞手法的鉴赏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一种以直观形象来说明抽象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与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比如,在讲解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春天像一个花园”,或者“她有着一张洁白如雪的脸”。

2.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化的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人类行为来描写和表达的修辞手法。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描述非生命事物具有生命特征和行为的地方来进行鉴赏。

例如,“这只蝴蝶飞进了我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诗意和动情之美。

3.夸张:夸张是指将事实或情感进行过度放大,以突出特点或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九转射日”的描述,在惊叹号的帮助下加深对夸张的理解。

4.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并列或者相似对立来阐述其差异和特征的修辞手法。

如在阅读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春山如黛、冬天如银”,体味对比给人牢记心头的美妙。

5.排比:排比是指将意识内容相同或相似但语言形式不同的句子进行并列排列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增加文本节奏感,提升文章层次结构清晰度。

例如,“懒惰使你一事无成、颓废使你身败名裂、勤奋使你光芒四溢”。

二、修辞手法的应用除了鉴赏修辞手法之外,小学生还需要掌握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引人入胜,增加语言表达上的美感。

1.运用比喻和拟人:展示出机智和富有创意的一面。

学生可以在写作中通过比喻和拟人,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她像一只飞翔的白鸽,在蓝天下展翅翱翔”,能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描述对象的美丽和自由。

2.运用夸张和对比:突出事物特点。

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夸张手法,将事物进行放大描绘,以获取更强的表现力。

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

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

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小学生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在表情达意时常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有以下这些:(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2小学生语文中的修辞方法有几种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 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二、辅助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 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 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 生活。� �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 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 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请你从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二——三个排比句、设问句、拟 人句和夸张句。
改�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 5、小明来到公园。 改�小明来到公园�一会儿拍皮球。一会儿放风筝�一会儿踢 足球。 二、递进式排比句 递进式排比�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 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练习� 1、我们要努力学习。 改�为了做祖国的接班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腾 飞�我们要努力学习。 2、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改�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邱少云趴在 火堆纹丝不动。 3、欢声笑语传到外面。 改�欢声笑语传到教室�传到走廊� 传到校园。 4、刘胡兰壮烈牺牲。 改�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 刘胡兰壮烈牺牲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

。�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③ 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 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排比句�

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是一种表达技巧,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说服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概述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一系列技巧。

比如,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相似性的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个事物。

夸张则是通过对描述对象的夸大处理,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排比则是通过并列列举一系列的事物或观点,以增加表达的节奏感和说服力。

二、培养小学生理解比喻的能力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比喻的能力是个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他们:(一)生活实例:选取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如“她如同一只蝴蝶般翩翩起舞”,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形象,理解比喻的含义。

(二)绘画互动:让学生画出两个事物,然后请他们用一个相似性的词语来连接这两个事物,训练他们理解和运用比喻的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正确使用夸张的能力夸张是一种夸大和强调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本的趣味和吸引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夸张,不过分夸大事物的特点,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一)读古诗词:选取一些古代诗词中使用夸张手法的句子,请学生朗读并理解其中的夸张之处,从而培养他们对夸张手法的敏感度。

(二)观察物体: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鼓励他们使用夸张手法,对这些特点进行夸大和强调。

四、培养小学生善于运用排比的能力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列举一系列相似的事物或观点,以增加表达的节奏感和说服力的修辞手法。

下面是一些教学方法:(一)团队合作:分成小组,请学生运用排比手法,列举出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或短句。

之后,一起讨论并总结出更好的排比句子。

(二)绘制思维导图:以一个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写下与该主题相关的词语,并逐步扩展成为排比句子,培养他们的排比写作能力。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修辞手法分析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修辞手法分析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修辞手法分析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课文是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语感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修辞手法的运用,则为这些课文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表现力,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生语文课文,对其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比喻,是小学生最早接触也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它通过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

例如,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作者把荷叶比作绿色的大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在脑海中勾勒出荷叶的样子。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情感和语言,让它们变得鲜活有趣。

在《笋芽儿》里,“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笋芽儿被赋予了“扭动身子”和“钻”的动作,仿佛一个努力生长的孩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拟人手法让孩子们更能感受到笋芽儿生长的迫切和顽强。

夸张,则是故意把事物的特征夸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

《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三千尺”来形容瀑布的高度,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仿佛那瀑布真的是从天上倾泻而下。

排比,将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排列在一起,增强语势,加深印象。

《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通过排比,把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漓江的水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思考。

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里的“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意思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当时中国人民在外国租界里的无奈和屈辱。

设问,自问自答,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启发思考。

像《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小学生作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生作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生作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咱小学生写作文啊,那可是充满了天真和童趣。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修辞手法,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比如说比喻,这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用的一招啦!就像我有次看到一个小朋友写“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嘿,多形象啊!一下子就让人知道月亮又大又圆。

还有写“妹妹的脸蛋像红苹果”,简单几个字,妹妹那可爱的模样就仿佛出现在眼前了。

他们会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让你一下子就能明白他们想说的特点。

拟人也是常见的哟!我记得有个小朋友写“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哇,这风儿一下子就变得像个温柔的小伙伴似的。

还有“柳树姑娘在风中梳理着自己的长发”,把柳树当成了爱美的姑娘,多有意思呀!再说说夸张吧。

有个小朋友写“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一跳,得跳多高啊,不过就是能让你感受到他那超级兴奋的心情。

还有“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安静的程度,是不是一下就想象出来了?说到排比,那也是不少见的。

像“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一连串的句子,把爱心的作用说得明明白白,还特别有气势。

我还看到过一个小朋友写自己的宠物狗,那描述得可详细啦。

他说:“我家的小狗可调皮了!它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闪一闪的,透着机灵劲儿。

那小鼻子总是湿漉漉的,好像随时都在嗅着什么有趣的东西。

它的尾巴就像一个小鞭子,高兴的时候摇得像螺旋桨似的。

每次我放学回家,它总是像一阵风一样冲过来,扑到我身上,舔我的脸,那热情劲儿,就好像几年没见着我似的。

”你瞧,这里面就用了比喻,把眼睛比作黑宝石,把尾巴比作小鞭子,让这只小狗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篇写春天的作文。

小朋友是这么写的:“春天来了,花儿们争奇斗艳。

桃花笑得红了脸,梨花穿着洁白的裙子在风中跳舞,油菜花一片金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对偶
对偶: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结构相同,俗称“对对子”。对偶运 用最多的是诗歌、对联
8、借代
借代:它不直接说出所要 表示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 事物来替代。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盯着你。 红鼻子今天没来上学。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 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夸张、比喻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拟人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 比喻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 计,莫如树人。(排比)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排比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拟人 比喻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 )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头来。 ( 拟人)
反问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 咬树根,钻树心。( )排比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 反问 ) “摇篮”呢?( 排比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拟人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对偶 设问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排比 比喻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 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拟人 ( ) 3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拟人 )
把 一对对玉兰花灯柱 比作 仪仗队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把 队旗 比作 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把 雪末 比作 玉屑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把 孩子 比作 泥猴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一条银白的丝带缠绕在村庄周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天空中有轮圆盆大的明月。\天空中挂着一轮玉盆似的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窗外,风儿摇醒翠竹,在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河水在欢快地唱着歌儿,一路向前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寒风呼呼地吹到脸上,痛得有如刀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加重感情。
5、设问
设问:自问自答 如: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6、反问
反问:反问语气,答案就在问句 里。 如:这件事情难道是这样吗? 这件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
反问的作用:(1)用肯定的语 气表否定; (2)用否定的语气 表肯定
。(缩小) 3、他觉得广州就是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夸张的作用:增强气势,表达强烈情感。
4、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 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排组 成。 如:公园的花开了,有的……有 的……有的…… 1、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 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 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 美丽和宽广。
一、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 10、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1、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3、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 命燃烧不止。
把 老师 比作 一把火炬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把 缝纫鸟的窝 比作 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Biblioteka 像等待检阅的仪 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2、拟人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 得事物具有了人的特点,赋予了 事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和动作等。
如:冬天过去了,春天羞答答地 向我们走来。
拟人的作用是:使事物描写生动。
3、夸张
夸张:包括对事物的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如:1、课室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 得到 。(夸大) 。(夸大) 2、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设问 6、反问 7、对偶 8、借代
1、比喻
比喻的结构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 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 两者有相似点。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 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变成等。 如:1、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2、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了一张灰色的布。 比喻的作用:将所描写的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热烈地讨论着最热门的什么话题一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 一团团的棉絮 一会儿飘来了 ; 一会儿跑来 了 一群吃低头吃草的山羊 ;一会儿 出现一个青面燎牙的怪兽 。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考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高粱笑得弯了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 拟人 着什么。( ) 拟人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 设问 子们。( ) 比喻 14、骆驼是沙漠之舟。( )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 拟人 着绣花鞋!( ) 反问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 比喻 排比 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比喻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拟人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