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
地球概论 第三章 太阳系

第三章太阳和太阳系第一节太阳一、太阳概述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恒星。
对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它是最重要的天体。
我们对太阳的研究,主要是探明它对地球的影响,此外,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来认识恒星的一般特征。
太阳是一个中年的恒星,从地球岩石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中得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太阳的年龄一定比这大,大约50亿年。
太阳的寿命约100亿年,太阳还要燃烧约50亿年氢燃料才会逐渐匮乏。
那时太阳将会逐渐变成红巨星而吞没大部分太阳系,地球将不能幸免。
太阳时一颗炙热的气体球,严格地说,是颗等离子体星球。
是一颗稳定、平衡、发光的气体球,但他的大气层却处于激烈运动之中。
太阳是银河系一颗普通的恒星,一颗G型恒星,表面温度约为6000度的一颗黄色恒星,是赫罗图上的主序星,并位于主序星带的中央部分,所以它是一颗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恒星。
除此之外,在同地球的关系上,太阳是地球上光、热的源泉,生命的源泉,气象、气候变化的源泉,能量的源泉,食物的源泉,以及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本源。
太阳的运动和一切活动,影响着整个地球以及人类的生存。
二、太阳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1.496 × 108km (天文单位)✧大小:半径约700 000km(为地球半径的109倍)✧表面积:6.087 ×1012km2(地球表面积的12 000倍)✧体积:1.412 ×1018km3(地球体积的1 300 000倍)✧质量:1.989×1030kg(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太阳视差:8″.794✧太阳平均密度:1.41g/cm3✧太阳常数平均值:8.161725J/cm2·min✧太阳表面有效温度:5770K✧太阳活动周期的平均长度:11.04a三、太阳的热能、温度和热源1、太阳热能太阳常数:8.16J/(cm2·min);在日地处于平均距离,太阳光垂直照射,并排除大气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cm2),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
4-6太阳系(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6节太阳系【知识点分析】一.太阳系的组成1.组成: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二.八大行星及其卫星行星: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体。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
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肉眼可见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水星:距太阳最近,没有空气,表面温度很高,没有卫星。
金星:也称启明星、长庚星。
有大气,表面温度超过400℃,无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有大气,可能有大量固态水存在,有卫星。
木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6颗卫星,显著特征为大红斑。
土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2颗卫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天王星和海王星三.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带(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不等,数量多。
都围绕太阳运行,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撞击。
(2)位置: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2.彗星(1)彗星概况:围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
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
彗发: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2)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撞击现象。
3.流星体(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
(2)流星现象: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
(3)陨星:没有烧尽降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体,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去年天空再次上演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据此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A.土星凌日B.木星凌日C.火星凌日D.水星凌日【答案】D【解析】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太阳系的知识

太阳系的知识什么是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系列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组成的。
它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家园。
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一颗巨大的恒星。
它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太阳的温度和能量极高,它的热能支持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
行星太阳系中共有8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为:水金火地(水金火地外有冥王星,但已不再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定为行星)。
- 水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呈现灰色的岩石表面。
- 金星:与地球相似,被称为“姊妹行星”,有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
- 地球:我们所在的行星,适宜生物生存的气候和环境。
- 火星:有类似于地球的地貌特征,又被称为“红色星球”。
- 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有明显的气体外壳。
- 土星:醒目的光环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
- 天王星:自转轴倾斜,表面呈现蓝绿色。
- 海王星:太阳系中最远离太阳的行星,有浓厚的氨冰层。
卫星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还有许多卫星围绕着行星运行。
比如,地球有一个唯一的卫星——月球。
而木星和土星分别拥有数量众多的卫星,其中一些卫星也有可能具备一定的生命存在条件。
小行星和彗星太阳系中还存在许多小行星和彗星。
小行星主要存在于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区域,而彗星则是从更远的区域飞来的冰、岩石和气体组合体。
结论太阳系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宇宙系统。
我们对太阳系的了解不断深入,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答。
通过对太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知宇宙的运行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什么是太阳系?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周围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陨石等
组成的一个行星家族。
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天体家园,也是我们认识
宇宙的起点。
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陨石等组成,按
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中心,是光和热的源头。
太阳直径约为139万千米,质量为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最重要也是最亮的星体,
它的能量支持着太阳系中的生命。
八大行星中,内侧的水星、金星、
地球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大小相对较小,密度相对较大,地表性质也相对较类似,都有气体大气层,但是不同类地行星间也有
差异。
除了八大行星,太阳系中还有矮行星和小行星。
矮行星与行星的区别
是其质量较小,且未能对周围的天体影响较大。
知名的矮行星有冥王星、赫拉、凯伊珀等。
而小行星则是太阳系中体积较小的天体。
除了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太阳系中还存在各种彗星。
彗星是一种
由冰、气和尘埃组成的天体,由于其轨道极不规则,因此它们将会以
各种方式穿越太阳系,与行星经过会产生巨大的轨道扰动。
此外,太
阳系中还有许多陨石,它们也是太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太阳系是一个由太阳及其周围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陨石等组成的行星家族。
太阳系中心是太阳,太阳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陨石等。
每个天体都有其独特的特性,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太阳系。
太阳系太阳系太阳八大行星

太阳系
3、 地球
太阳系
4.火星
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 一颗行星。火星因其一片 橙红和棕红色的戈壁景象 而得名。火星是固体星球, 表面有大气,但大气密度 只有地球的1%,主要成分 是二氧化碳。 ( CO2 体积占95.6%)
太阳系
探测表明,火星的北半球夏天白昼的温度约-10C, 夜间可降到-85C;在冬季,白昼的最高温度-85C, 夜间-125C。表面的平均温度为-55 C。季节效应和 地球一样明显。火星表面 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 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
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星球的第一站?
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表面与 地球环境最相似。现已探测证实火星上确实存在水! 人类有望走出地球!
地球生命生存的条件是什么?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的厚度和适宜呼吸 的大气。
太阳系
•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
•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2007年8月发射,于2008年5月 25日19时53分(美国东部时间)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 按计划将对火星北极地区实施为期90天的探测任务。这次 探测的主要任务是在火星地表下“探冰”,寻找火星过去, 甚至现在可能存在某些生命形式的新线索以及观测火星北 极气候循环模式等。
太阳系
小行星
质量和体积比大行星 小的多,绕太阳公转的 行星为小行星
有的石质,有的铁质, 有的主要成分是碳
太阳系
太阳系内
位于火星和木 星之间,又称
• 2008年6月15日,
• “凤凰号”探测器发
• 现了冰冻水,从而
• 证实火星上确实存
• 在水。
•
•
图4-41 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
太阳系
火星表面的地形起伏
宇宙天文学_第 2 章_太阳系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月面的照片
八. 日、月、地天文现象
➢ 日、月、地之间产生的主要天文现象有
潮汐、日食、月食
➢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可以引起海水 的潮汐现象,并通过潮汐作用使地球的 自转逐渐变慢。
➢ 地球和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在 地球和月球后面都投出长长的影子。当 月球绕地球转动 ,就发生月食;当月球 的影子投到地球上时,在月影遮蔽部分 的观测者就能看到日食。
2.3 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一. 八大行星
• 根据质量、大小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将行星分成三类:
➢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中心由铁镍核。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 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体积大、密度小,主要由氢氦等元素组成,是无固体表面的流体行星。 ➢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的体积、密度介于上诉两者之间。主要由氢、氦、甲烷、
茫茫宇宙中,月亮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几十亿年来,形影不离地伴着我们的地球转动。千百 年来,飞到月球上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大愿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月球的探测有着 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人类对月球进 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测。尤其是美国的
“阿波罗11”号登月舱顺利软着陆在月 球上,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踩在月面上,
2.2 地球和月球
太阳系中只有地球的环境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
一. 地球的基本参数
地球的主要分层
地球不完全是球形的,而是在两极方向略为扁平些,大致
为一旋转椭球体,垂直于自转轴的截面是正圆,通过两极
的截面是椭圆,其长半轴d和短半轴c分别为:
d=6 378.164千米
c=6 356.779千米 地球的其它基本参数为: ➢ 平均半径:R=6 371千米 ➢ 赤道周长:L=40 075.51千米 ➢ 最高山峰:海拔8 840米 ➢ 最深海沟:海拔-11 000米 ➢ 地面起伏:约20千米 ➢ 地球质量:M=5.976×10 24 千克 ➢ 平均密度:ρ=5.517克/厘米 3 ➢ 年龄:约46亿年
【高中地理】太阳系相关介绍

【高中地理】太阳系相关介绍太阳系(solar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
由太阳、8颗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planets)。
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planets)。
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
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
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这些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尽管它们非常接近一个圆(水星除外)。
行星轨道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称为黄道,以地球轨道平面为基础)。
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倾斜7度。
冥王星的轨道大部分偏离黄道,倾角为17度。
上图从黄道上方的特定角度显示了每个轨道的相对大小和关系(非圆形现象很明显)。
它们的轨道是同一个方向(从太阳北极逆时针),因此科学家将冥王星排除在这九颗行星之外。
除了金星和天王星,旋转方向是相同的。
太阳系(solar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边缘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
什么是太阳系,以及我们对其了解有多少?

什么是太阳系,以及我们对其了解有多少?太阳系是地球周围的那一部分宇宙,包括八大行星、五颗矮行星、一些小行星、彗星、陨石以及其他空间天体。
太阳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对太阳系的了解也是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了解的基础。
然而,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远远不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太阳系的奥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
一、什么是太阳系?太阳系由一个恒星(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陨石装置及星际物质构成。
它形状像一个扁平圆盘,通常说太阳系的半径为100兆米,而整个太阳系的直径为200万兆米。
太阳系统中有十二大区域,分别为“太阳区、水星区、金星区、地球区、火星区、小行星区、木星区、土星区、天王星区、海王星区、柯伊伯区、奥尔特云”。
二、太阳系中的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共有八颗,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
每一颗行星都各具特点。
例如,水星作为太阳系中最小的一颗行星,它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表面状况极端恶劣,最高气温可达426℃。
土星最著名的特征是其环系,它可能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天体之一。
三、太阳系中的陨石太阳系中的陨石是指,在太空中漂浮的小石头。
它们通常由彗星和小行星的碎片形成,数量极大,最小只有几微米,最大可达几十公斤。
太阳系中的陨石可以通过人类探测器收集,可以帮助科学家对太阳系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彗星与太阳系彗星是太阳系中一种常见的天体,它们通常被称为“脏雪球”。
彗星在远离太阳的区域孕育,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它们会沿着长椭圆形的轨道飞向太阳,再沿着弧形的轨道飞向远离太阳的区域。
彗星的出现意味着太阳系中放射热量的变化,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有关太阳系的重要信息。
五、小行星带的奥秘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的天体。
它们通常被聚集在小行星带中,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小行星带长达数十亿公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
它们的研究对了解太阳系的演化历程以及地球的形成过程非常有帮助。
结语了解太阳系是一项长期的探索过程,数百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探测及研究,对太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天王星
天王星的介绍
• 天王星(Uranus)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 (18.37~20.08天文单位),其体积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比海 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小于海王星),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 公转。 [1]
• 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据推测,内部可能含有 丰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组成,可能含有水。内核由 冰和岩石组成。 [2] 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 温度只有49K(-224℃)。
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 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 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 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 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79个卫星。
土星
土星的介绍
•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 (由近到远)第6位。质量,直径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同属气态巨行星。 欧洲古代(古希腊)称土星为克洛诺斯(Cronian),古代中国也叫镇星或 填星。
•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 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 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 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 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火星
火星的介绍
•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 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 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 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 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 玛尔斯星”。
• 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 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 平淡的,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特征出现。土星的风速高达1800公里/ 时,明显的比木星上的风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场强度介于地球和更强的木星 之间。
• 土星有一个显著的行星环(可以通过望远镜直接观测),主要的成分是冰的 微粒和较少数的岩石残骸以及尘土。已经确认的土星的卫星总共有62颗。其 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统中最大和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半径2575Km) (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是木星的木卫三,半径2631Km)。
太阳系
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 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 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 系小天体。
水星
水星的诞生
•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 星是 在原始太阳系星云中的高温区域, 由凝固的金 属铁及其他富含物质的材 料物质堆积而成
金星
金星的发现
• 在太空探测器探测金星以前,有的天文学家认为金 星的化学和物理状况和地球类似,在金星上发现生 命的可能性比火星还大。1950年代后期,天文学 家用射电望远镜第一次观测了金星的表面。从 1961年起,苏联和美国向金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 器,从近距离观测,到着陆探测。
地球
地球的介绍
木星
木星的解绍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 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 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 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主要由 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 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