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梳理知识,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课后辅导,巩固提高:课后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五、教学建议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然而,在减法运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这一概念产生混淆,导致运算错误。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定期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习题1、2、3,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1.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加法运算,引导他们发现减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2.针对学生对减法概念的混淆,设计直观、形象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实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竞赛活动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0)+(+3)-(-5)-(+7)(-7)+(+5)+(-4)-(-10)(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学生作业练习师针对学生做的方法评析,作以下说明.1.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 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 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2.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下面问题:(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把(+32)+(-54)-(+51)-(-31)-(+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解:(+32)+(-54)-(+51)-(-31)-(+1) =(+32)+(-54)-(-51)-(+31)-(+1) =32-54-51+31-1 =32+31-54-51-1 =1-1-1=-1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师:纵观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你能总结得到什么?小组同学可作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并总结.【总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例2 比谁算得对,算得快(1)(+72)+(-94)-(+95)-(-57)-(+1) (2)-7-(-8)-(-712)-(+9)+(-10)+1112 (3)-99+100-97+98-95+96+…+2(4)-1-2-3-…-100【点拨】 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答案】 (1)-1,(2)1,(3)50,(4)-5050例3 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件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了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点拨】 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则总额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1625(元)答:增加了1625元.备选例题 (2003·桂林)计算1-3+5-7+9-11+…+97-99【点拨】 抓住算式的结构规律,可以考虑两两结合.解:原式=(1-3)+(5-7)+(9-11)+…+(97-99)=-50(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说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1.若x<0,则│x-(-x )│等于 (D )A.-xB.0C.2xD.-2x2.“*”表示一种运算,规则是3*6=3-4+5-60*6=0-1+2-3+4-5+6-3*6=-3-(-2)+(-1)-0+1-2+3-4+5-63*(-6)=3-2+1-0+(-1)-(-2)+(-3)-(-4)+(-5)-(-6)0*(-6)=0-(-1)+(-2)-(-3)+(-4)-(-5)+(-6)(-3)*(-6)=(-3)-(-4)+(-5)-(-6)(1)试根据以上的运算规则,填写下列各式的运算过程和结果:①(-4)*4= -4-(-3)+(-2)-(-1)+0-1+2-3+4 = 0 ;②1*10= 1-2+3-4+5-6+7-8+9-10 = -5 ;③(-5)*(-11)= (-5)-(-6)+(-7)-(-8)+(-9)-(-10)+(-11)= -8 ;④0*(-4)= 0-(-1)+(-2)-(-3)+(-4) = -2 ;⑤4*(-5)= 4-3+2-1+0-(-1)+(-2)-(-3)+(-4)-(-5) = 5 ;(2)根据以上的运算规则,填写结果:①1*100= -50 ;②(-100)*(-1)= -50 ;③若(-1)*n=2,则n 为 C ;(在下列答案中选:A.5 B.-4 C.-4或5 D.无法确定) ④若n*(-3)=-2,则n= -1或6 ;若n*(-1)=-2,则n= -3或-4 .(六)课堂跟踪反馈1.填空题(1)式子-6-8+10+6-5读作 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 ,或读作 负6•减8•加10加6减5 .(2)把-a+(+b )-(-c )+(-d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a+b +c-d .(3)若│x-1│+│y+1│=0,则x-y= 2 .(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 -8 – 7 + 4 + 62.选择题(1)已知m 是6的相反数,n 比m 的相反数小2,则m+n 等于(D )A .4B .8C .-10D .-2(2)使等式│-5-x │=│-5│+│x │成立的x 是(D )A .任意一个数B .任意一个正数C .任意一个负数D .任意一个非负数(3)-a+b-c由交换律可得(B)A.-b+a-c B.b-a-c C.a-+c-b D.-b+a+c(4)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B)aA.M>N>H>GB.H>M>G>NC.H>M>N>GD.G>H>M>N提升能力3.计算题(1)0-(+5)-(-3.6)+(-4)+(-3)-(-7.4)(2)(+334)-(-112)+(-16)-(-58)-(+423)(3)2-(-556)-(+437)+(-216)-(+61121)(4)1-2+3-4+5…+2003-2004【答案】(1)-1 (2)2524(3)-527(4)-10024.某医院的急诊病房收治了一位非典病人,护士每隔2个小时为这位病人量一次体温(单位为℃)(正常人的体温37℃).(1)完成下表:时刻8点10点12点14点16点18点体温与正常人的正常体温差值(2)这一天的8点18点之间,这位急诊病人哪个时刻体温最高?哪个时刻的体温低?(3)这位病人的这一天的平均体温是多少?【答案】(1)略(2)14点最高(3)38.6℃开放探究5.股票交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金融活动,它可以促进投资和资金流通.•南京某证券交易所的一种股票第一天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2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3元,第二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元,第三天的最高价等于开盘价,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2元.一天中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叫做这天股票的涨幅.计算这三天的平均涨幅.【答案】 0.46.新中考题(2004·呼和浩特)选择题:计算9-(-3)= (D)A.-12 B.6 C.-6 D.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运用减法运算来计算购物金额。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外,我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与减法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体数量的减少、身高体重的比较等。通过这些情景的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索减法运算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巩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提高学习动力。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运用讲解、示例、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知识和方法。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和探索减法运算的规律。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减法运算的规则是什么?”“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性。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减法运算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减法运算的规则。我会从简单的例子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减法运算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步骤和规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教学板书。

3.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有理数的加法并复习加法的运算规则。

2. 引入新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减法,如:“小明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往学校去,先向东骑行100米,然后向南骑行80米,最后又向西骑行120米,那他距离学校的位置是多少?”让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是如何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

3. 有理数的减法概念与运算规则使用演示文稿介绍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重点强调减法运算的步骤:先取相反数,再按有理数的加法规则进行运算。

4. 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演示示例、板书和练习题等方式,教授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包括正数相减、负数相减、正数与负数相减的情况。

5. 练习与讲评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让他们通过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的疑惑。

6.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继续挑战更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题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牢固掌握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

七、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与巩固所学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可以布置一些习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

八、板书设计1.3.2 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1.3.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课题1.3.2 有理数的减法(2)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设计︵内容、方法、过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4.5+(-3.2)+1.1+(-1.4)(2)4.5-3.2+1.1-1.4提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分析问题、探究新知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以教科书23页例5计算(-20)+(+3)-(-5)一(+7)为例来说明,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

(这里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算出答案,估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3.教师引导: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有理数的程、反馈、反思︶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若学生不能进一步计算,也可以在他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提示他们使用运算律。

(-20)+(3)一(-5)一(+7)=(-20)+(+3)+(+5)+(-7)=[(-20)+(-7)]+[(+3)+(+5)]=(-27)+(+8)=-194.学生交流汇报.(发现了什么?)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勇敢交流.(如:计算结果与前面的算法是一样的;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运算律,计算会简单些等)5.归纳明确“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b+(-C).6.省略加号.教师引导:式子(-20)+(+3)十(+5)+(一7)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0+3+5-7,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鼓励学生使用第一种读法;并让学生体会两种读法的区别.再根据教科书,规范书写例6的运算过程.解决问题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引例中的间题,你对这两种算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2.计算:(1)(-7)-(+5)+(-4)-(-10);(2)练习:P24 练习课堂小结:作业:补充练习: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9)-(-10)+(-2)-(-8)+32.计算:(1)(+9)-(-5)-(+3)+(-6) -1(2)12-(-8)+(-7)-15(3)36+(-8)-(-25)-(-6)+(+25)(4)(-)-+(-)+(-)+(-)(5)3.7-(-6.9)-9.5+(-5)(6)。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第3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包括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相反数和绝对值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如整数、分数、相反数和绝对值等,也对算术运算的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然而,对于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直观的理解,如“减去一个数”在他们脑海中可能还停留在数轴上的移动,而减去一个有理数实际上是在数轴上向左移动这个数的绝对值。

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接受减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减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计算3 - 2,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本质是什么。

2.讲解与演示:讲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并通过数轴演示来说明。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例子,如5 - 3、7 - (-2)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2)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3)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难点: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教案,教学直尺。

2、学生自备:课本、练习本、笔,直尺。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23—24页。

(5分钟)(二)旧知再现(4分钟)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让学生回答]8+(-3)=58-(+3)=5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加法] a-b=a+(-b)(三)情景引入(8分钟)1.问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单位/km): 升4.5 降3.2 升1.1 降1.4记作(单位/km): +4.5 -3.2 +1.1 -1.4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4.5+(-3.2)+1.1+(-1.4)(2)4.5-3.2+1.1-1.43.引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四)活动探索(11分钟)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计算.(-22)+(+4)-(-6)一(+5)为例来说明.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要注意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算出答案,估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3.教师引导: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解:(-22)+(4)一(-6)一(+5)=(-22)+(+4)+(+6)+(-5)=[(-22)+(-5)]+[(+4)+(+6)]=(-27)+(+10)=-17问:这里使用了哪些运算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运算来简化计算.教师巡回观祭,注意作适当指导,若学生不能进一步计算,也可以在他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提示他们使用运算律.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勇敢交流.(如:计算结果与前面的算法是一样的;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运算律,计算会简单些等) 4.归纳得出:(1)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2)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b+(-C).5.省略加号的和.教师引导:式子(-22)+(+4)+(+6)+(-5)是-22,+4,+6,-5这四个数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2+4+6-5,读作: “负22正4正6负5的和”,或读作“负22加4加6减5”,鼓励学生使用第一种读法;并让学生体会两种读法的区别. 参考书本例6的规范书写运算过程.通过这两种算法,为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法运算打下伏笔.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确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先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也是为了与接下去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侠便计算作出比较.鼓励学生自己比较计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二由于采用运算律变得简单,而使用运算律的前提是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这里也让学生体会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运算的意义.这里采用加号的和的读法,旨在让学业生更好地理解加法混合运算的本质,进一步体会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加法运算律来的方便.(五)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进一步学习的知识。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2.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2.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小红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0元,书店搞活动满50元减10元,小红最后实付了20元,请问她买书实际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进行巩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
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0)+(+3)-(-5)-(+7)
(-7)+(+5)+(-4)-(-10)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
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
-20+(+3)+(+5)+(-7)
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
学生作业练习
师针对学生做的方法评析,作以下说明.
1.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
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
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
2.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下面问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把(+)+(-)-(+)-(-)-(+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解:(+)+(-)-(+)-(-)-(+1)
=(+)+(-)-(-)-(+)-(+1)
=--+-1
=+---1
=1-1-1
=-1
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师:纵观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你能总结得到什么?小组同学可作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并总结.
【总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
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例2 比谁算得对,算得快
(1)(+)+(-)-(+)-(-)-(+1)
(2)-7-(-8)-(-7)-(+9)+(-10)+11
(3)-99+100-97+98-95+96+…+2
(4)-1-2-3-…-100
【点拨】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答案】(1)-1,(2)1,(3)50,(4)-5050
例3 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件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了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
【点拨】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
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
则总额为:
-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
=1625(元)
答:增加了1625元.
备选例题(2003·桂林)计算1-3+5-7+9-11+…+97-99
【点拨】抓住算式的结构规律,可以考虑两两结合.
解:原式=(1-3)+(5-7)+(9-11)+…+(97-99)=-50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说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1.若x<0,则│x-(-x)│等于(D)
A.-x
B.0
C.2x
D.-2x
2.“*”表示一种运算,规则是
3*6=3-4+5-6
0*6=0-1+2-3+4-5+6
-3*6=-3-(-2)+(-1)-0+1-2+3-4+5-6
3*(-6)=3-2+1-0+(-1)-(-2)+(-3)-(-4)+(-5)-(-6)
0*(-6)=0-(-1)+(-2)-(-3)+(-4)-(-5)+(-6)
(-3)*(-6)=(-3)-(-4)+(-5)-(-6)
(1)试根据以上的运算规则,填写下列各式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①(-4)*4= -4-(-3)+(-2)-(-1)+0-1+2-3+4=0;
②1*10=1-2+3-4+5-6+7-8+9-10=-5;
③(-5)*(-11)=(-5)-(-6)+(-7)-(-8)+(-9)-(-10)+(-11)
=-8;
④0*(-4)=0-(-1)+(-2)-(-3)+(-4)=-2;
⑤4*(-5)=4-3+2-1+0-(-1)+(-2)-(-3)+(-4)-(-5)=5;
(2)根据以上的运算规则,填写结果:
①1*100=-50;
②(-100)*(-1)=-50;
③若(-1)*n=2,则n为C;(在下列答案中选:A.5 B.-4 C.-4或5 D.无法确定)
④若n*(-3)=-2,则n=-1或6;若n*(-1)=-2,则n=-3或-4.
(六)课堂跟踪反馈
1.填空题
(1)式子-6-8+10+6-5读作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或读作负6•减8•加10加6减5.
(2)把-a+(+b)-(-c)+(-d)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a+b+c-d.
(3)若│x-1│+│y+1│=0,则x-y=2.
(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8–7+4+6
2.选择题
(1)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n等于(D)
A.4 B.8 C.-10 D.-2
(2)使等式│-5-x│=│-5│+│x│成立的x是(D)
A.任意一个数B.任意一个正数
C.任意一个负数D.任意一个非负数
(3)-a+b-c由交换律可得(B)
A.-b+a-c B.b-a-c C.a-+c-b D.-b+a+c
(4)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B)
A.M>N>H>G
B.H>M>G>N
C.H>M>N>G
D.G>H>M>N
提升能力
3.计算题
(1)0-(+5)-(-3.6)+(-4)+(-3)-(-7.4)
(2)(+3)-(-1)+(-)-(-)-(+4)
(3)2-(-5)-(+4)+(-2)-(+6)
(4)1-2+3-4+5…+2003-2004
【答案】(1)-1 (2)(3)-5 (4)-1002
4.某医院的急诊病房收治了一位非典病人,护士每隔2个小时为这位病人量一次体温(单位为℃)(正常人的体温37℃).
(1)完成下表:
时刻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18点
体温
与正常人的正常体温差值
(2)这一天的8点18点之间,这位急诊病人哪个时刻体温最高?哪个时刻的体温低?
(3)这位病人的这一天的平均体温是多少?
【答案】(1)略(2)14点最高(3)38.6℃
开放探究
5.股票交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金融活动,它可以促进投资和资金流通.•南京某证券交易所的一种股票第一天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2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3元,第二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元,第三天的最高价等于开盘价,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2元.一天中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叫做这天股票的涨幅.计算这三天的平均涨幅.
【答案】0.4
6.新中考题
选择题:计算9-(-3)= (D)
A.-12 B.6 C.-6 D.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