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治外养,消灭呼吸道疾病
中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

中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功能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以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医理论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理论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外邪侵袭、气机失调、体质不平衡等密切相关。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可以从整体上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愈能力,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的肺主气机,与呼吸息息相关。
肺主气化,推动全身的气血运行,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
当外邪侵入人体,气机不畅,肺失宣降功能时,就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人体气机,以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1.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药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针对患者不同的病症和体质,通过配方中药调理,可以从根源上调整气机,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有黄连、板蓝根、薄荷等。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因风热、火热引起的感冒;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和支气管炎等疾病;薄荷具有解表清热、宣肺降逆的功效,适用于表寒型感冒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技术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
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穴位有肺俞、膻中、大椎等。
肺俞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膻中位于胸骨柄上端凹陷处,可用于治疗咳嗽、胸闷等症状;大椎位于颈部第7颈椎棘突下,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循环,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推拿按摩方法有捏脊、推背、搓腹等。
捏脊可刺激背部经络,促进气机畅通,有助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推背可调整背部的肌肉张力,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搓腹可促进腹部气机流通,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以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中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功能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和鼻塞,中医通常会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则会应用清热化痰的方法,如川贝枇杷膏、百部止咳糖浆等。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精确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有关,因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注重调理整体,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例如,中医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不适;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
通过整体调理,中医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调理人体阴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
例如,对于湿热咳嗽的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清热化痰的食物,如莲藕、百合、黄瓜等;对于阴虚肺燥的患者,中医则建议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
通过合理调理饮食,中医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
中医强调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注重心理调节。
中医通过调节情志,舒缓情绪,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病情。
例如,对于焦虑紧张的患者,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气血,舒缓情绪,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通过心理调节,中医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高考生家长必看:秋冬交替季 高三生饮食如何调理

高考生家长必看:秋冬交替季高三生饮食如何调理晚秋多凉燥,进入11月后寒风乍起,各种疾病也开始进入高发期。
尤其是对于高三生而言,备战高考如火如荼,脑力始终处于高强度运作中,身体极容易罹患健康问题。
因此,家有高考生的家长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健康状况,做好饮食调理。
要想知道如何根据秋冬节气给孩子安排饮食,调理身体,就要先了解秋冬季节最容易引发哪些健康疾患,防患于未然。
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搜集整理以下几个秋季最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胃肠疾病。
秋天是胃病的多发期,建议在秋天的时候,要做到饮食的合理性,健康性,卫生性。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夏季的暑湿长期停留于身体之中而造成的,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使得腹部处于内外冷热夹击状态,引发腹痛、腹泻。
天气转凉后,很多人食欲旺盛导致肠胃负担一下加重,急剧胃病复发,因此,除了给肠胃保暖外,饮食还应当定时定量,不能海喝猛吃,特别注意要少吃冷饮,空调间与室外温度不宜相差过大,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
2.皮肤疾病。
专家提醒,秋冬气候变得干燥,很多人皮肤出现瘙痒现象。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其通过宣发作用,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肤皮毛,以维护正常功能,所以皮肤的毛病还要靠养肺来调。
一到秋天,由于气温下降,加上多风,气候变得干燥,很多人都会感到皮肤变粗,甚至出现瘙痒。
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光靠外搽润肤是不够的,外病也要内治,皮肤的毛病还要靠养肺来调。
在秋天除了多喝水以外,还宜多喝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
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如果出现了皮肤瘙痒症状,可用香菜泡酒涂抹,可很快止痒。
有过敏史的人要避免摄入已明确致敏的食物,如虾、蟹、蚕蛹、牛奶等,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内病外治常见5法

龙源期刊网 内病外治常见5法作者:张冬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02期医书记载“脏器在内,经络连皮在表”,可见很多疾病可以通过内病外治而获得满意疗效。
内病外治法具有简、验、便、廉,毒副作用小之优势,尤其适合老年朋友选用。
擦浴法是用中药液按大血管走向、穴位擦浴体表治疗疾病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小儿。
药液透皮吸收或通过对穴位的刺激,由经络传输,药力直达病所,使腠理疏通,气机调和,从而起到发汗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
常用的擦浴方法有中药擦浴法、酒精擦浴法、温水擦浴法或冰敷法。
其中中药擦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局部擦浴后前30分钟的降温效果优于酒精擦浴法、温水擦浴法或冰敷法。
禁擦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及足底。
擦浴顺序依次为:额部、颈部、掌心、腋下、腹股沟等处,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边擦拭边按摩,擦拭大血管经过浅表的部位时(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延长擦拭时间。
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以减轻脑组织充血、增加舒适度。
中药熏洗法是根据具体的疾病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将这些药物煎制成汤剂,用这些汤剂来熏洗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法不仅有中药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具有温热效应,能够促进药物吸收,通过加速血液循环,使局部病灶及早康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
近期研究发现,本法在治疗眼睑红肿、羞明涩痛、眵多如糊等眼科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穴位敷贴法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脉肉筋骨,它们之间的沟通联络,气血的运行,内外上下的贯穿,都与经络密切联系,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平衡。
而经络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在体表又有一定的穴位,通过药物敷贴人体体表的某一个穴位或多个穴位,可达到治疗某个脏腑组织器官疾病的作用。
神阙贴药法神阙穴(肚脐)是中医外治的常用穴位,因其部位特殊,外用药物贴敷神阙最容易使药物直达脏腑经络,起到既补虚,又泻实的功效,而且适应症也比较广泛。
体表药熨法该法是根据所患疾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药证相符的中草药炒热后,以布包或装入小碗内外用布包后,趁热熨体表部位,使药物透达治疗内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外治法防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外治法防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作者:薛征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20期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肺脏尤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全、功能薄弱,因此不耐寒热,容易生病,常见的疾病有感冒、扁桃体炎、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也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中医自古强调“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文中指出中医外治法是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来实现祛邪治病作用的方法。
因此,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中医外治法,积极预防、治疗和调摄呼吸系统疾病正是中医“治未病”特色思想的体现。
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有敷贴、香佩、推拿、中药灌肠、药浴、刮痧等,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法刺激穴位或经络来发挥作用,具有简便易行,痛苦少等优点。
贴敷《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
”敷贴疗法正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经络学说,将中草药研粉、调糊制成饼状后,施于局部皮肤、孔窍、腧穴,通过皮肤对药物本身的吸收以及穴位的刺激作用来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小儿肌肤嫩薄,局部贴药容易使药力直达病所,同时因为其痛苦小而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所用药物多以《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散”为基础,取白芥子30 g,细辛15 g,甘遂15 g,玄胡索30 g。
共研为细末,以生姜汁或大蒜汁调成糊状,然后选取膀胱经穴、奇经八脉穴以及奇穴,如定喘、肺俞、大椎、膈俞等进行敷贴,2~6 h/次,具体时间根据小儿年龄来调整,年龄越小,时间越短,一般1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3年。
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在传统敷贴散的基础上加用黄芩,利用其苦寒之性制约众多辛温之药的温燥之性,制成“黄芩咳喘敷贴散”,并在敷贴膏药处结合中药离子导入仪来促进药物的吸收,将每次敷贴时间缩短为20 min,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与治疗

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与治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感冒、流感、哮喘和支气管炎等。
针对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与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文将讨论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与治疗方法,以及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1. 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免疫调节是一种可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手段。
呼吸道疾病的免疫调节尤为重要,因为呼吸道是人体最容易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部位。
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保护呼吸道免受感染。
然而,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人体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免疫调节的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免疫调节方法之一。
例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或直接杀死病原体,从而减轻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和病程。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提高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从而预防感染。
(3)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兴的免疫调节方法。
通过外源性补充体液、细胞或基因等,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能力。
例如,使用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3.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除了免疫调节,治疗呼吸道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
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例如,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而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2)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中的黏液,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气管造瘘、吸氧和吸痰等。
(3)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包括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休息和饮食等。
这些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治疗呼吸道疾病,但可以提供支持和缓解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内病外治效果好

内病外治效果好
吉山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505”神功元气袋.是我国优秀医学传统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一个大创举。
从我的实践中体验到,它确实具有滋养元气.平衡阴阳、祛病扶正.内病外治、增强健康长寿的奇效。
我从1986年退休以来,先后得过冠心病、十二指肠憩室、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疾病,
【总页数】1页(P110-110)
【作者】吉山
【作者单位】陕西省长安县马王镇西安造纸网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自我保健:“内病外治” [J], 何兆奇
2.古理今说内病外治老法新用——吴震西先生新著《中医内病外治》读后 [J], 高树中;刘兵
3.论吴师机的内病外治 [J], 练文华
4.内病外治,还看针灸 [J], 韩素梅
5.内病外治——男康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好 [J], 卢存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仲景养慎观 内养正气 外慎风寒

龙源期刊网 张仲景养慎观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作者:杨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3期医圣张仲景不仅创作出《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专著,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奠定了临床理论基础,更在养生方面体现出卓越的中医学术思想。
他在理解和继承《内经》“治未病”学术思想并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充分加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养生观点:“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
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此段话包含了注重精神的保养调摄;规避不良环境和反常气候的侵害;生活有节,起居有常及适当适度的体育锻炼;注意饮食的科学合理性;防止意外伤害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容,是张仲景“养慎”思想的高度概括。
内养正气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之盈亏,决定人的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乃至寿命长短。
保养肾的精气在整体养生中是较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因此张仲景提出“房室勿令竭乏”,节制房室,即房室不可无亦不可过,不可禁欲,也不可纵欲,以免损坏机体自身正气,造成虚劳,并引起痰饮、水气、消渴等病证。
饮食不但是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而且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
与药物一样,食物也有四气五味的偏性,对人体也有类似药物的影响,所以张仲景提出饮食应注意节制,“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根据食物本身的寒热辛甘等偏性与人的体质偏颇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并对自己身体有调摄作用的食物。
例如,阳虚之人可多食性甘温的羊肉、牛肉,而阴虚之人可多食性偏凉的银耳、甲鱼以滋阴。
外慎风寒“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便指养生应做到外避邪气,避免外感六淫的侵袭,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做出调整。
例如,春天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温差幅度较大,因此着装应宽松舒展、柔软保暖,同时还应注意随气温变化而增减,切忌减衣过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治外养,消灭呼吸道疾病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工业污染正由煤油型向燃油混合型转变,首要污染物已经由烟尘转为氮氧化合物,增大了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
要消灭呼吸系统疾病,只针对病症本身意义不大。
只有从治理空气污染与疾病两方面入手,才能彻底消灭呼吸道疾病。
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负离子理疗仪来帮忙,它所生成的负离子与呼吸道健康的关系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负离子与呼吸道健康之内治疾病
负离子理疗仪所生成负离子吸入人体后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机体抗病能为,加速支气管纤毛运动,利干痰液排出,同时能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肺换气功能。
此外,负离子能促进鼻腔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形成,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加速,促进水肿消退,改善肺泡的换气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
临床结果表明,吸入具有治疗浓度的负离子30分钟后,肺吸收氧气增加20%,排出二氧化碳增加14.5%,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促使哮喘患者等的肺功能及肺泡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临床实验证明,负离子可有效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维护呼吸道健康。
负离子与呼吸道健康之外净空气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患者并不能高枕无忧,在这么恶劣的空气质量下,极有可能复发、恶化。
人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室内,做好室内空气的净化可确保呼吸道持久健康。
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求助于负离子理疗仪。
负离子理疗仪所生成负离子除了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改善效果,对于空气净化也大有用处。
负离子已被当作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自然环境中空气质量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
而空气环境变差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比失衡,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烟雾、灰尘、病毒、细菌等。
而负离子一方面可以调节正、负离子浓度比,另一方面又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负离子能使空气中微米级肉眼看不见的漂尘,通过正负离子吸引、碰撞形成分子团下沉落地面,且负离子能使细菌蛋白质两级性颠倒,而使细菌生存能力下降或致死。
负离子净化空气的特点为灭活速度快,灭活率高,对空气、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如此从内、外两方面着手,负离子理疗仪可确保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长久的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