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文档资料
第二章__国际货币制度 2.1

汇率制度
第二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System)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 率的确定、变动等问题做出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2
主要的汇率制度分类
金本位制下的 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的固定汇率制 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浮动汇率制 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3
(一)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23
3、钉住汇率制
国家将其货币以一个固定的汇率钉住某一外币或一篮子外币,汇
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1%
4、平行钉住
汇率在固定汇率带内波动,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1%
24
5、爬行钉住 (91-95波兰) 汇率固定,定期微调
6、爬行带内浮动 (智利80-99年)
中心汇率定期调整
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
10
假设1:美A企业欠英B企业100英镑
1英镑=4.8665美元
假设现行汇率:1英镑=5美元
美A企业需支付500美元来购买100英镑偿还欠款
如果按照基本汇率来进行,则只需要支付:
4.8665×100+100×0.03=489.65美元 美A企业会选择把黄金从美国运到伦敦偿还欠款
11
假设2:英C企业欠美D企业470美元
缺点
不利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的发展 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
22
1999年IMF汇率制度分类
1、无独立的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一国采用另一国货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或隶属于某一货币联
盟,共同使用同一法定货币
2、货币发行局制度
规定本币与某一外币保持固定的交换比率,并对本币的发行作 特殊限制,以保证该法定义务的履行。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圣才出品】

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2.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一国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货币在国际交往之中,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必须有双边的国际安排才能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过金汇兑本位。
金汇兑本位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各国货币依然维持金平价,即规定有含金量。
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度,即与某一特定强国的货币挂钩;一国政府当局或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与之挂钩的强国货币,以保证本币可以通过兑换为外汇来保持稳定。
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突破黄金结束的开端。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其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黄金官价为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可随时按此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率,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1971年12月后调整为±2.25%)。
这个体系是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衰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取消固定汇率的决议,并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布雷顿制度的彻底崩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元的中心地位已被否定,因为对于世界各国的货币来说,其汇率浮动的主要依据依然是美元。
(3)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牙买加协议》,宣布废除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货币组织和交易网络,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运行。
而汇率则是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国际货币体系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而建立的机制。
它包括了国际货币、国际支付方式和相关的法律制度等。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著名的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泛洲际计算机通信网络和现在的浮动汇率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其核心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目标是稳定汇率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但由于美国经济的霸权地位和其他国家的金融问题,导致了体系的崩溃。
泛洲际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出现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更加高效和便捷。
通过计算机网络,各国可以实时进行货币兑换和支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浮动汇率为基础的,各国的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
这种体系使得货币的价值更加灵活,但也存在着汇率风险和不稳定性。
二、汇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它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货币供求关系: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增加,其价值就会上升,汇率会升值;反之,需求减少,则其价值下降,汇率会贬值。
2.利率差异:利率的差异也会影响汇率。
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较高,那么该国货币将更具吸引力,引起投资者的购买需求增加,从而使该国货币升值。
3.经济政策: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汇率。
例如,一国采取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导致该国货币升值,而扩张性政策则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4.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因素和国际关系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政治稳定和良好的国际关系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吸引力,提高其货币的价值。
三、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

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金币的重量、成色。 (2)自由铸造
(3)自由兑换
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211
金币本位制的作用
对国际收支有自动 调节作用
○ 价格—铸币流动 机制对国际收支 有自动调节作用。
○ 英国经济学家休 谟 ( D. H u m e ) 见下页
225
不仅要恢复危机国的对外偿付能力,还应帮助危机国走出经济衰退。
投票权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
加强风险监控 不但要监控债务人的对外债务状况,还要监控债权人的对外放贷情况。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控,避免新的危机。
防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中国主张:超主权储备货币
04
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 型金本位时期。
05
布雷顿森林体系
06
1945年底—20世纪70年代初。
07
牙买加体系
08
1976年1月至今。
一、国际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颁布了《铸币条例》,首先在国内实行了金本 位制度,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铸造金币流通。 其后,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实行金本位制度,至1880年西方 主要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
管理的复杂性; 3.多种储备货币未从本质上解决“特里芬难题”。 (三)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1.汇率的过度浮动增加了市场不稳定性,甚至恶化了各国的
国际收支。 2.IMF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3.国际收支调节任务仍然大部分落在逆差国家身上,牙买加
体系没有建立制度来约束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4.由于储备货币多样化和汇率安排多样化,货币危机和国际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内容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内容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涵盖了货币金融学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主题和概念,以帮助读者对该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章介绍了货币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供应、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学科,它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市场的结构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讨论了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的,而货币需求则受到经济主体的收入、利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关系对于理解货币市场的运作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
第三章介绍了货币市场的机制和运作。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它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通过买卖短期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来满足资金需求和管理流动性风险。
第四章讨论了利率的决定因素和利率市场的运作。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它由货币供求关系、经济政策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决定。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理解利率市场的运作和利率的决定因素是货币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五章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
本章还介绍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策略。
第六章讨论了金融中介和金融体系的角色和功能。
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在金融体系中起到了资金融通和风险分散的作用。
了解金融中介的运作原理和金融体系的结构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第七章介绍了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资产的定价。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资产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收益和风险。
《金融学》目录

《金融学》目录第一章金融概述11 金融的定义与范畴12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3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22 货币的职能23 货币的形态演变24 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构成要素25 国际货币体系第三章信用与利息31 信用的含义与形式32 信用工具33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3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与作用35 利率的计算方法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42 货币市场43 资本市场44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45 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五章金融机构5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52 商业银行53 中央银行54 政策性银行55 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业务61 负债业务62 资产业务63 中间业务6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地位72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第八章国际金融81 外汇与汇率82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83 国际收支84 国际储备85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金融风险管理9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特征92 金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93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94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含义与动力102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影响103 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与科技111 科技对金融的影响112 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113 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二章行为金融学121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122 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偏差123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131 金融伦理的内涵与原则132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133 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
2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二章第三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2. 外国把人民币的汇率归之为固定钉住(美元)汇 率制; IMF 则特别把中国的汇率安排划入该组织 “其他常规的固定钉住汇率安排” 项目之下。
(5)26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四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5)27
第二章第四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5)8
第二章第二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
外汇界说再释
3. 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外汇并不限于外币资产, 而且还延伸到专用于国际结算的本币资产。我国 曾存在过“外汇人民币”;欧洲金融市场上的 “欧洲美元”和 “欧洲英镑”,对英美来说也 是外汇。 4. 金的集中储备也视为外汇。
(5)9
第二章第二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
(5)16
第二章第二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
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
3.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境内所有企业事业 单位、机关团体的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调回国内,结 售给外汇指定银行;经常项下对外支付所需的外汇, 只要持有效证件,即可用人民币购汇。 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 ⑵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地提高了供 汇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 ⑶建立了全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以市场供求 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6. 汇率作用于进出口,是规律;但如果不具备必要的 条件,作用并不会实现。
(5)34
第二章第四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汇率与物价
1. 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本币 对外升值,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 2. 本币对外贬值,刺激出口,出口品有可能涨价; 本币对外升值,有可能获得较廉价的进口品。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

内; ③特殊情况下可以重新调整平价。 3、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护汇兑平价体
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缺陷:
1、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即作为汇兑平 价体系中心货币的美元必须保持币值坚挺,从 而必须长期维持国际收支顺差;而作为国际储 备货币的美元必须为世界各国提供充足的清偿 手段,从而只能长期维持国际收支逆差,使美 元面临极大的贬值压力。美元的这种两难处境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1)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 汇率是按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
(2)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 中心汇率在很小的限度内波动。
☆两者的不同点:
(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则是通过国际 间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建立起来的。
二、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 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不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 也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中央银行没有 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外汇 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而波动。
(1)按政府是否干预划分: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 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是指一国政府对
(一)牙买加体系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币化。 增加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份
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 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加了33.6%。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1、汇率安排多元化: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2、国际储备多元化: (1) 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美元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资本 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 制。但所恢复的不是原来的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 制,如英国等,或金汇兑本位制,如德国等。国际金本 位制在此基础上恢复运转,但是恢复运转的已经是被削 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即使如此,这种削弱了的国际金 本位制也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它的基础不稳,一出现就 遭到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 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
2019/3/9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 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 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 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 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 黄金输出入,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 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2019/3/9
4
二、金块本位制 (Gold Bullion Standard)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 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 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 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 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 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英国以银 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 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 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中央银行 掌管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中央银行保持 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2019/3/9
5
三、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 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 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同另一 个实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 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的 依附关系。通过无限制买卖外汇维持与金块本位国家货币的 联系,即“钉住”后者的货币。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 金的输出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 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世纪 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均实行过这种制 度。
2019/3/9
2
一、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 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 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 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 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 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 这一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 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 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 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 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 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 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金币本 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 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 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 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基本责任有两点: 1. 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 美元的信心 2. 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2019/3/9
7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 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 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 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 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 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 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 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 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 2019/3/9 8 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一、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
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 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
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
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 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 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 制和金汇兑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