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照图的解读》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 王秋梅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光照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其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就不同,因此光照图可以分为俯视图、侧视图、局部图、展开图、复合图等。
总之光照图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往往是高考学生能力考察的重要切入点。
一.细细体会光照图的三个要点: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直射点、交点、切点。
这几个点往往隐藏了经度、纬度、地方时等重要条件或特征,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是解题的关键点。
因此读光照图时,要紧抓这几个要点,挖掘隐藏条件或信息。
1.直射点(A):即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该点通常有以下特征:(1)A点在昼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或物体的影长为一点);(2)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3)A点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2.交点(D、B):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该点有以下特征。
(1)交点(D):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2)交点(B):即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3.切点(E、F):即晨昏线与纬线圈两个切点(E、F)。
(1)切点(E、F)所在纬线圈以内的地区为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2)切点(E):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日期变更的自然界线);E点有极昼现象;太阳高度为零;(3)点(F): F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F点有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为零;4.三个要点的位置关系: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因此直射点与交点、切点的存在以下关系:(1)交点B、D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均在赤道。
(2)切点E、F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位于异侧。
(3)直射点(A)与地方时为12时(或有极夜现象)的切点(F)经度相同。
(4)直射点(A)与两个交点(B、D)在经度上相隔900(5)直射点(A)与两个切点(E、F)在纬度上是相隔900,且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A)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太阳光照图知识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太阳光照图知识摘要〕近几年地理高考几乎是题题必有图,新颖的图形成了考题的亮点,解读新图也就成为了解题的难点和关键。
特别是太阳光照图的变式图,由于这些图比较抽象,常常使我们考生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因而成为答题的障碍和深入分析的门槛。
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去观察图,把陌生的新图转化为熟悉和直观的图,便可以化难为易。
所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转图、识图、析图能力和对知识信息的准确提取能力。
针对这种状况,我个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光照图常规图变式图1 知识点要记牢、理解要透彻1.1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方向、周期、公转角速度、自转角速度、公转线速度、自转线速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淤昼夜更替寅晨昏线寅晨昏线的特点寅晨昏线的综合运用;于地方时寅时区、区时寅地方时的计算寅区时的计算寅日界线;盂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不同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
1.4 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地方时、判断昼夜长短、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1.5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把课本上的三个光照图反复看,注意其特征,实际上就是三条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与纬线。
纬线要侧重三条,赤道,及与晨昏线相切的两条,特别是两个切点。
经线:注意与晨昏线角度关系,及经过上边两个切点的经线———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2 掌握光照图的常规图形画法2.1 侧视图(作图要领:作大圆、赤道、地轴、晨昏线)。
如图所示:淤首先画赤道、南北回归线和极圈、地轴并在地轴上标上自转方向。
于找到直射点,然后把直射点与地心相连,并延长得到一直射光线。
太阳光照图解题思路

太阳光照图解题思路归纳学会动笔画图、分析图,是解决光照图题目的有效办法,要学会利用端点为180°,中间0°的经线轴计算时间,标出东、西经,可以减少误差和增加直观性,1、基本图中,侧视图画出晨线或者昏线,注意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表示出昼夜状况,还原到基本图,增加解题的直观性,如果叙述中提到的时间为12时之前的任一时刻,均为日出,画晨线图,叙述提及的为12点之后的时刻均为日落,画昏线图。
晨线上的点同时看见日出,昏线的点同时看日落。
2、画出晨昏线后,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图示日期定点到12时的经线上,再找出0点位置。
如果给出的是极地俯视图,首先确定准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根据上述方法确定时间和日期。
3、如果给的是局部图,首先判断是侧视图还是俯视图,侧视图基本判断方法不变,记住地球的自转方向就是自左向右。
如果是俯视图的局部,(此时找不到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就做昼夜半球的中分线,平分昼半球的是12时,平分夜半球的是0时。
4、如果给的是不同日期字样的问题,就找0时,在端点为180°的数轴上找到0时的位置,算出经度与时间差;在给定某某地日出时北京时间字样的题目,要先计算出昼长时间,再利用白昼关于12点对称的原理找到当地地方时的日出时间,然后根据北京时间与地方时的日出时间差,求出当地经度。
(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白昼长)在给出的两个不同日期分布图上,看准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倒退的分界线为180°(同时反向延长找到0°经线),日期自然递进的为0点。
5、利用昼夜长度比较纬度高低,就是与12做差,(昼夜无所谓)差值越大纬度越高(原理是赤道昼夜等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6、昼夜长短的最值出现在冬夏至,回归线以内的地点在太阳直射时也不是昼夜最长(最短)的时候。
7、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昼夜长短、季节正午太阳高度都一样,要学会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进而确定昼夜的变化。
浅谈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浅谈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作者:刘西国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09年第06期考点概述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太阳光照图形态各异,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密集,是考查地球运动及相关知识的载体。
太阳光照图学生在判读时往往感到难度较大,宜结合典型题例和变式图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树立空间思维意识,将光照平面图想象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图,再结合所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推导,就能使这类判读问题化难为易。
高考中经常考查到不同地点的节气、公转(自转)线速度大小、昼夜长短情况、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影子朝向及长短、地理方位、地方时的计算、气候特征等。
方法点拨判读时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是很必要的,以下是几个考查点的判读方法:一、南北极的判读: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从自转方向看,逆时针方向为北极,顺时针为南极。
3、从经度数排列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一致。
二、经纬度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逐渐增加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逐渐减少的为西经度;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夏至日直射的纬度是23°26ˊN,冬至日直射的纬度是23°26ˊS,春秋分日直射的纬度是0°纬线。
另外可根据时区来计算经度:中央经线的经度数是15的整数倍,即用所在的时区数乘以15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数。
三、晨昏线的判读:晨昏线又叫晨昏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基本特点是:二分日与经线重合、与纬线垂直;二至日与经纬线斜交,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即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
昏线以东为夜半球,以西为昼半球。
四、太阳直射点与节气的判读:主要靠晨昏线的位置来判断,若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点,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地方时为12时经线的交叉点上;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至北极点全在昼半球,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与地方时为12时经线的交叉点上;二是南极圈至南极点全在昼半球,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地方时为12时经线的交叉点上。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变式训练1】 (2014·雅礼中学3月质检)读下图, AC为地球表面一段圆弧,点B为弧AC的中点。据 此回答第(1)~(2)题。
(1)若B为极点,A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此时
湖南农民正在“抢早插晚”(抢收早稻、插种晚稻),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昼夜长短相同
B.A、C两点太阳所在方位相反
C.A、C两点地方时相同
D.A、C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若B点位于赤道,A、C两点都位于昏线上,则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地方时相同 B.B点地方时为6时 C.A、C两点夜长之和为24时 D.B点地方时为18时
“变形”经纬网(线)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光照图而 服务,因此,突破了光照图的变化也就掌握了“变形” 的经纬网(线)。 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光照图。
如图1所示,我们确定如下几个关键点:B点为太 阳直射点(昼半球的中心点)、N为北极点、S为南极点、 A为晨昏线与极昼的切点、C为晨昏线与极夜的切点、 D点是与B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夜半球的中心点)、晨 线和赤道交点E以及昏线和赤道交点F。
同理,我们可以逆时针旋转360角 对应一种光照图。
其中,①和⑤、②和⑥、③和⑦、④和⑧视角关 于地心相反。⑤视角与①视角相反,沿纬线平视观察 得到以夜半球为主的光照图。②视角主要顺着太阳直 射光线,是一幅顺光图,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B,视 野极限可以看到A、C、E、F,观察到的是一个完整 的昼半球;⑥视角与②视角相反,是一幅逆光图,观 察到的是完整的夜半球。③和⑦分别是从北极点和南
极点俯视观察的极视光照图。④和⑧是从极点附近顺 着晨昏圈来观察光照图,是分别以晨昏线的纬度最高 点A和C为中心的昼夜平分的光照图,视野极限可看 到B、D、E、F。
光照图公开课教案

胶州四中示范课教学案课题:光照图的判读和应用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如何识图、分析图和应用图中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图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分二至日特殊日期的光照图(包括基本的侧面图和俯视图)。
2、掌握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确定和变化规律。
3、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或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3、通过例题讲解分析,培养学生如何从图中提取隐性信息作为已知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内容分析: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难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地球运动又是难点中的重点,光照图的识别及应用又是高考考查本章内容的载体,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太阳光照图的判读1、侧视图:2、俯视图:二、太阳光照图的应用(一)主要的类型侧视图:例1:读下面的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极点上空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该图是日的光照图(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__向南北两极方向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现象,与C点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
(3)图中A、B两地中四季变化较明显的是____地,位于热带的是_____。
练一练: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__________日的光照图,(2)此时,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_ 昏线的经度是。
(3)此时,太阳直射P、Q两点中的_____点,其经纬度为______。
对几道变式太阳光照图的解析

[ 析 ]1题 : 图 中 的A 解 () 若 D为 昏线 , 明 说 此时 晨 昏线 与 经线 圈 是重 合 的 ,而一 年 中 只 有北 半球 的 春分 日(月 2 日前 后) 3 1 和秋 分 日( 9 月2 日前后 ) 3 才会 出现 这 种情 况 , 由于 此 时 但 太 阳直射 点 是 向南 运 动 的 ,其 时 间应 该 是在 夏 至 日(月2 6 2日前 后 ) 到冬 至 日(2 2 1月 2日前 后 ) 间 , 以应该 是秋 分 日。 之 所 (题 : B 2 若A 为晨线 ,t C )  ̄ A 就是 昏线 , l J 此时 A O 经 线 ) 位 于昼 半 球 的 中 央 , 分昼 D( 。 正好 平 半球 , 其时 间为 正午 l时 , o经 线 的地 方时 2 当0
() A 为 昏线 , 日太 阳 直 射 点 的地 理 3若 C 此 纬度是 ( )
A .3。 6 S 2 2 , 0。 B.3。 6 , 8 2 2 S 1 0。
C. 0。, 0 。
D.3。 0。 2 26 N,
中央 , 是太 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 所以太 阳直 射点 的坐 标就 是 ( 。 10 E), 图示 中的 2 W,6 。 0 本 半球 (8 个 经 度 ) 等 分 为 六 个 部 分 . 个 部 10 被 每 分对应 的时 间为2 , 。 点 位于 赤道 上 , d时 A 昏线
。 .
维普资讯
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操 练 为 l时 时 , 京 时 间(2 。 经 线 的地方 时) 2 北 10 E 就是2 时。 同时 , 0 由于此 时晨 昏线 与极 圈相 切, 而且北 极 圈 以北 地 区全 部 为极 夜 , 时 些 应 该是北 半球 的冬至 日( 月2 日前 后) 1 2 2 。 () : A 为 昏线 ,I 就 为晨 线 , 3题 若 C  ̄AB J 此 时晨 昏线 与极 圈 相切 ,且北 极 圈 以北 地 区 为极 夜 , 此时 应该 是 北半 球 的 冬 至 日, 阳 太 直射点 位 于南 回归线 上 。又 因为A 正好 位 D 于昼 半球 的中央 , 分昼 半 球 , 时 间为 正 平 其 午 1时 , 2 也就是 太 阳直射 点所 在 的经线 。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光照图的解读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光照图的解读(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图1为一幅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光照的立体图,是顺着太阳平行光线的一种三维空间透视图形,可以完整地呈现昼半球与夜半球、晨线与昏线、昼弧与夜弧的分布状况。
通常在这种图上,通常经线为相交于极点的弧线(除过圆心的经线为直线),纬线为一组平行的椭圆弧线。
这种透视立体光照图,可以帮助我们展开广阔的全境式的空间想象,可以呈现出各相关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线条清晰很好解决了文科学生空间立体感不强的不足,从而也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难度。
【原理剖析】透视光照图中(如图1)的线、点、面、角等内容较多:①特殊点:四至点A、B、C、D,是太阳光线照射范围的边界点;南北极点N、S;太阳直射点M。
②线:平行的太阳光线及照射至四至点A、B、C、D的照射覆盖范围。
③面及面与面相互关系:赤道面、晨昏圈、经线圈、纬线圈,晨昏圈与赤道面相交于C、D两点;晨昏圈与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纬线圈相切,其切点为A、B两点。
④角:A、B两点所在的纬线圈的纬度值与直射纬线圈的纬度值互余;C、D两点所在经线与直射经线的经度差为900。
⑤方向: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通过上述原理剖析,让学生清楚要素之间内在相互关系,很容易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面、角、方向”等这些关键,借此这些关键,可以把立体图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常规图,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也可以为解决相关题型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教材,固化自己的基础,而且还要通过基础活化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思维。
从而才能优化知识迁移衍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深度链接】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来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时空分布状况。
其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昼半球俯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分(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00),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均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 ° 26′N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 ° 26′S),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 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
·
6月22日
首先,要识别昼夜半球与晨昏线。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受到阳光照射的 半球为昼半球,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的半球 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又称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它 是通过球心的大圆,它把地球分为两个相 等的半球。顺着地球自转由昼进入夜的线 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线是晨线。如下图 所示:
90°N
66°34′N 夜半球
晨 昏 昼半球 线
23°26′N
0° ( 晨 23 ° 26′S 线 ) 66 ° 34′S 90°S
夜 半 球
晨 昏 昼 N 线 半 球
其次,要理解晨昏线与经线圈、纬线圈的关系。 要求学生掌握好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的纬 线与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情况,并能应用到实 际学习中。
第五,要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的判定方法:
(1)经度,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根据已 知条件找出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2)纬度,找出直射几条特殊纬线的纬度, 比如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0°,冬至日时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 ° 26′S;夏至日时直射 北回归线23 ° 26′N;
第三, 要知道晨昏线上各地的的时间。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 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6点,即日出 时刻,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即 日落时刻。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该纬线上 的日出日落时刻,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 时间相同,即昼长相同。
第四,要明确昼长的计算方法。
某点所在的纬线在昼半球的经度范围,就是昼 弧长,即昼长时间;某点所在的纬线在夜半球 的经度范围,就是夜弧长,即夜长时间;某点 的日出日落时刻,就是某点所在的纬线与晨线、 昏线的交点时刻。
微视频
太阳光照图的解读
吉林省永吉县第四中学 授课教师 :王秋梅
导 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看出,对 于太阳光照图的分析判 读及其相关的题型越来 越多,但是学生对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分析却很 头疼,大多数学生看太阳光照图就像看天书, 一点儿思路都没有,干脆就放弃了。为此我结 合我的教学实际,简单解读一下太阳光照图。 新 授: 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更准 确地分析太阳光照图,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90°N
66°34′N 北极圈出现极昼 23°26′N
夜半球
晨 昏 昼半球 线
0° ( 晨 23 ° 26′S 线 ) 66 ° 34′S 90°S
夜 半 球Leabharlann 晨 昏 昼 N 线 半 球
北极圈极夜
12月22日
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3°26′N,150°E) 30° A 0° A点日出时刻2时 30° 60° A点昼长为 90 ° 0 2 120° 20 时 150 ° 4 6 8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