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信方式比较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物联网通信方式是指在物联网中,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的方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不同的通信方式被应用于不同的物联网场景。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ZigBee和LTE等。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
这些节点能够感知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网络中心或其他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农业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二、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等特点。
蓝牙通信方式常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智能手机与智能音箱之间的音频传输、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数据同步等。
三、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中对数据传输要求不高的场景。
ZigBee通信方式常用于家庭自动化、智能电网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通过ZigBee技术,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四、LTE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网络。
LTE通信方式在物联网中被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等领域。
LTE提供了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设备对于大数据传输和实时性的需求。
综上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ZigBee和LTE是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每种通信方式在不同的物联网场景中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期会有更多的通信方式被应用于物联网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联网需求。
物联网产品中常见的接口类型和通信方式

USB协议规范1.1——支持USB低速和全速规范(12Mbps) USB协议规范2.0——支持USB高速协议规范(480Mbps) USB协议规范3.0——支持USB超高速协议规范(5Gbps) USB协议规范3.1——支持USB超高速协议规范(10Gbps)
USB设备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 1.可以热插拔。就是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关机再开机等动作,而是 在电脑工作时,直接将USB插上使用。 [1] 2.携带方便。USB设备大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随身携带大 量数据时,很方便。当然USB硬盘是首要之选了。 [1] 3.标准统一。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 扫描仪,可是有了USB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个人电脑 连接,这时就有了USB硬盘、USB鼠标、USB打印机等等。 [1] 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电平信号:逻辑1(MARK)=-3V~-15V,逻辑0(SPACE)=+3~ +15V
TTL电平, 0V / 5V
传输距离: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 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 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 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 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两条传输线上 的信号同时变大或变小)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 信。
异步通信同步通信区别

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如果接收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么发送端发送字符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
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
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因为开始位和停止位的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为发送的单位。
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准备。
这是,帧的首部必须设有一些特殊的比特组合,使得接收端能够找出一帧的开始。
这也称为帧定界。
帧定界还包含确定帧的结束位置。
这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帧的尾部设有某种特殊的比特组合来标志帧的结束。
或者在帧首部中设有帧长度的字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异步发送帧时,并不是说发送端对帧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必须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后再发送出去,而是说,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间发送一个帧,而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是任意的。
在一帧中的所有比特是连续发送的。
发送端不需要在发送一帧之前和接收端进行协调(不需要先进行比特同步)。
每个字符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t0 0 1 1 0 1 1 0起始位结束位t每个帧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以字符为单位发送以帧为单位发送帧开始帧结束“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
收发双方不停地发送和接收连续的同步比特流。
但这时还有两种不同的同步方式。
一种是使用全网同步,用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对全网所有结点上的时钟进行同步。
另一种是使用准同步,各结点的时钟之间允许有微小的误差,然后采用其他措施实现同步传输。
同步方式是在传送一组字符前加入1个或2个同步字符SYN。
同步字符后可以连续改善任意多个字符,每个字符间不需要附加位。
故此传输方法效率较高,但双方要事先约定同步的字符个数及同步字符代码,且中间传输有停顿时会失去同步,造成传输错误。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比较

计 之 间的通 信连 接 。高压 电力 用 户在 受 电侧安 装
专 变 采集终 端 与就 近计 量表 计通 信 , 采用 R 一 8 S45 方 式 连接 : 而在低 压 电力 用户 中 , 一个公 用 配变 下 有大 量 电力 用户 , 电容量 小 , 量点 分散 。 用 计 在低成 本解 决方 案 中 ,采用 一个 资金 投 入较
输, 数据 物理层 传输 速率 最高 可达 2 0Mbt 。 0 is / 电力线 宽带 通信 调制 技术将 可 用信 道带 宽分
为多个 正交 的子 信道 , 由于子信 道 的窄带 特性 , 各 个 子信 道呈现 相对 线性 和 平坦 特性 ,可 以认 为在 每 个子 信道 内 的衰减 和群 时延是 常 数 ,可 以看作
总 表
无 线集 中器
线 网络传输数 据至配 电台区的无 线集 中器 ,集 中
器通 过远程通信 网络传输 数据 至主站后 台系统 。
134 数 据 通 信 流 程 ..
是最 理想 的途径 。
宽带通 信技 术 ,主要 由包 含 电力线 宽带 通信 模块 的集 中器 、 集 器及低 压 电力线信 道构成 。 采 另外 根据现 场情 况 ,在 集 中器与 采集器 间可
能需要 加装 专用 电力 线宽 带信号 中继设 备 。
低压 电力 载波信 道 还具 有实 施 简单 、普 及方 便、 投资节 约 、 护容 易 、 维 不存 在 运行 成本 问题 、 实
.6 . 1
低压 电力用户 用 电信 息采集本地通信 方式 比较
李 靖 波 , 晓 忠 刘
( 中卫 供 电局 , 夏 中卫 7 5 0 宁 5 0 0)
摘要 :文章 对低 压 电力用 户用 电信 息采 集三 种 常用 的本 地通信 方 式—— 低 压宽 带 电力线 载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也不断更新换代,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也就成为了人们熟知的两种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指的是通过电信号在有线线路中进行通信的方式,而无线通信则是通过无线电波和网络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
针对这两种通信方式,下面将详细分析它们的优劣。
一、有线通信的优势1.稳定性好。
有线通信不会受到天气、电磁波和别的外部因素的干扰,通信信号比较稳定,这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而在网络时代,数据的稳定传输显得尤为重要。
2.传输速度快。
相对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传输速度更快且更加稳定,无需担心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
它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更快地传输大量的数据,尤其是在高密度的用户环境下。
3.便于维护。
有线通信的维护相对简单,如果出现故障和问题,只需要定位问题所在的线路即可,而通过更换配件或修补线路就能够解决问题。
而且在管理和监控方面,有线通信非常方便,可以对线路的使用进行精确控制和管理。
二、有线通信的劣势1.布线麻烦。
有线通信需要大量的布线工作,需要将有线网络布置在整个建筑或者区域中,这需要大量的使用材料和人力,配置前期工作量也比较大。
2.灵活性差。
有线通信的布线位置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位置,使用灵活性不够。
3.难以跨越障碍。
由于有线通信必须在线路中传输信号,所以不能在障碍物中穿过,比如建筑物、道路、山脉等,而且还有长度限制,不能超过一定距离。
三、无线通信的优势1.使用灵活性好。
与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使用更加灵活,可随时随地进行通信,无需担心线路限制。
可以随意切换到任意的位置,不受任何限制。
2.覆盖广泛。
无线技术信号可以在空气中自由传播,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覆盖无线网络使用者,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山地都可以使用。
3.成本低。
无线通信相对于有线通信,无需进行大量的布线,减少了很多的前期人力和材料费用,并且使用和优化的成本也比较低,操作也相对简便。
同步,异步,全双工,半双工区别!

同步,异步,全双工,半双工区别!资料一:在串行通信中,由于是一位一位地进行数据传送。
为了把每个字节区别开来,需要收发双方在传送数据的串行信息流中,加入一些标记信号位。
根据所添加的标记信号位的不同方式,分成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
异步通信在添加标记信号位时,把所传送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
每个字节前加上一位起始位,每个字节的后面加上停止位,停止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
有时,还要加上一位奇偶检验位。
1(起始位)+2(停止位)+1(奇偶校验位)Κ4位标记信号位。
这样,异步通信方式的效率就比较低。
同步通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以多个字节(100字节以上)为单位,在其前后添加标志。
资料二: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如果接收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么发送端发送字符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
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
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因为开始位和停止位的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为发送的单位。
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准备。
这是,帧的首部必须设有一些特殊的比特组合,使得接收端能够找出一帧的开始。
这也称为帧定界。
帧定界还包含确定帧的结束位置。
这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帧的尾部设有某种特殊的比特组合来标志帧的结束。
或者在帧首部中设有帧长度的字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异步发送帧时,并不是说发送端对帧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必须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后再发送出去,而是说,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间发送一个帧,而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是任意的。
在一帧中的所有比特是连续发送的。
发送端不需要在发送一帧之前和接收端进行协调(不需要先进行比特同步)。
每个字符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t0 0 1 1 0 1 1 0起始位结束位t每个帧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以字符为单位发送以帧为单位发送帧开始帧结束“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比较

由于低 压电力线 ( 配 电线 )主要用于传输 5 0 H z大功率 电力 , 因此 ,电力 线介质上连接的各种 电力和 电器设备对于在 电力线介质 中传输 的通信 信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国 内对 电器上网 的电磁兼 容性控制 的不严格 , 造 成了电力网的衰减和干扰也相对要严重得多 , 加剧 了信道 的不稳定性。低压 电力线传输信道特性主要表现为信号 衰减严 重、噪声显著、阻抗不稳定 ,这三者随着频率 、时 间和所处 位置 的不 同而 变 化 。 窄带载波的通信模式特点在于传输效率低 ,但仍 能实现双 向传 输 。无 需铺 设相关通信设备,经济实惠 ,节约成本 ,便于安装且安 装后无 需维 护。把通信网络连接到低压 的用户 中,实现数据采集 , 监测 , 防止 窃 电 行为 , 具有 很 强大 的适 应 性 。 但是其中还有一些难 以避免 的缺 陷。其信号受来 自各方面 电器 产生的谐波 干扰严重,衰减程度大 ,在传输过程 中噪声较大 ,对信 号的干 扰强,影响传输效率和负载额的稳定 。这一技术障碍 的存在 使得这 种通 信方式在当前面临着难 以突破的本身技术瓶颈 ,需要一 系列软硬件 系统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优化管理 。这项通信方式现普及 于大部分的城 市小区,抄表效果尚可 。 2 . 4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 微功率无线通信这个概念 同无线路 由同时 出现 ,主要通过 W S N ( w i r e 1 e s s S e n s o r N e t w o r k s ,无线传感器 网络 )技术来 实现无线通 信,由北京 电网主推 ,组 网模式仍然是在 电表箱安装采集器或集 中 器,利 用微 功率无线与采集器通信 ,或直接采用全载波方 式与集 中 器实现通 信。 其中c F D A 无线 自组织网络在微功率 无线通信技 术中最具有代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无线电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无需线缆、传输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中,通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电通信方法。
1. AM调幅AM调幅是一种经典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它是利用无线电波的振幅调制信息的一种方法。
AM调幅的原理简单,就是将声音信号的振幅变化转换成无线电波的振幅变化,从而实现信息传输。
这种通信方法适用于长距离通信,但是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衰减,因此不太适用于高质量的通信。
2. FM调频FM调频是一种常用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它是利用无线电波的频率调制信息的一种方法。
FM调频的原理也比较简单,就是将声音信号的频率变化转换成无线电波的频率变化,从而实现信息传输。
这种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的特点,适用于音乐、广播、电视等领域。
3. PM调相PM调相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它是利用无线电波的相位调制信息的一种方法。
PM调相的原理也比较简单,就是将声音信号的相位变化转换成无线电波的相位变化,从而实现信息传输。
这种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高品质通信。
4. DSB双边带调制DSB双边带调制是一种基础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它是利用无线电波同时传输两端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DSB双边带调制的原理是将两端的信号进行混合,从而在无线电波中同时传输两端的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频谱带宽较大的通信,但是存在占用频谱宽度大的缺点。
总结来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通信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通信方法非常重要。
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优化,未来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通信方式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通信方式比较
■窄带载波机
近些年,供电公司一直试图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来建设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的基础网络,但由于技术的局限,一直停留在低频窄带(几千比特率)的通信水平上,通信速率有限、通信信道不稳定,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对配网智能化的通信需求。
■光纤
采用全光纤网络的建设方案,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都很大,且在城市实施的难度大、周期长。
对于分支多、节点数多的配电网接入层,更非好的选择。
■公网无线
外租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公网(CDMA、GPRS等)受制于电信运营商的租用信道方式,存在着配网自动化数据的安全隐患和配电网自动控制的安全隐患,以及通信费用的长期大量支出等问题。
具体比较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