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概括内容方法

合集下载

三年级四年级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微型讲座)

三年级四年级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微型讲座)
.
五、体裁归纳法
叙事为主的文章: 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人为主的文章: 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
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写景的文章: 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
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
状物的文章:抓点住 ?写怎的样是写什的么?事然物后?进从行几概个括方。面如写《了鲸它》的一特文
能抓住要点,了 解文章的基本说 明方法。
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 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建议
1、教学要准确的把握课标,准确定位“了解、初步把握、把握、理解” 课文主要内容,这些教学的层次和难易,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设计教学。
2、准确把握教材,要根据具体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从而将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或主要人物是谁”十分必要。
.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 二、摘句归纳法 三、文题扩展法 四、要素串联法 五、抓体裁归纳 六、问题概括法
.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
一、段意综合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
1、说说课文每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2、合并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
四、要素串联法
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 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 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 的话。
.
《狼牙山五壮士》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狼牙山 人物:八路军的五位战士 起因: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经过: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结果: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1、全文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事件+结果+主旨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在放羊时偷了一颗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的故事。

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认为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在故事中,作者在XXX偷了一个大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

尽管老人腿脚不太利索,但作者还是感到害怕。

然而,当他开始跑时,他充满了自信,认为老人追不上他。

在奔跑中,作者感到了生命中的喜悦和兴奋,他甚至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孩在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并强调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

②他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同桌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③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努力和行动的结果。

④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有一个孩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同桌能轻松考第一,而自己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他向母亲请教,母亲告诉他,同桌之所以能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行动得来的。

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去旅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有人把旅行当作是奖励自己的方式,有人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哪种情况,攒钱去旅行都需要一定的计划和耐心。

B在攒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旅行的目的地和时间,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节省更多的钱。

比如,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购买实惠的衣物和日用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C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工作或者副业。

四年级阅读理解-运用串联法概括文章内容

四年级阅读理解-运用串联法概括文章内容

运用串联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阅读技巧1.所谓串联法,就是抓住句段中的重点词句,把它们串联起来概括段意的方法。

2.适用范围:只写一件事的文章;有明显主人公的叙事文章;一段讲述一方面内容的文章;以题目为写作线索的文章。

二、例题读一读,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早晨的田野①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②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

就像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③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

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儿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④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的。

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

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

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声。

⑤太阳出来了。

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

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⑥瞬间,阳光穿过树丝,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

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

⑦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思路导引文章以一个疑问句开篇,接着依次描述了早晨的雾气、空气、太阳未升起、太阳出来时和阳光洒满大地的情景,最后以仙境一词作为总结,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通读全文我们便知道,整篇文章没有总结性的段落和句子,它们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总结主要内容时,我们需要用到串联法。

首先概括每段段意:1.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2.早晨的田野雾气弥漫,仿佛幻觉。

3.新鲜的空气让人感觉轻松、兴奋,甚至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4.太阳还没有起来时,天和云的颜色变化。

5.太阳慢慢升起时的样子。

6.阳光撒满了大地,拖拉机也下地了。

7.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其次,抓重点词句串联在一起即本文主要内容。

[答案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描述了早晨田野上雾气弥漫时、空气清新时、太阳未升时、太阳出来时以及阳光洒满大地时的美妙景象。

四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四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四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四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示例如下: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概括内容。

2. 让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概括内容。

3. 让学生掌握使用概括内容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编写概括内容。

3. 教师准备一些测试题来检查学生对概括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的评估:
1. 理解概括内容的概念。

2. 能够根据教师的课件和教学资源来编写概括内容。

3. 能够使用概括内容来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

4. 能够通过测试题来评估学生对概括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
1. 引入:
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
教师讲解概括内容的概念和如何编写概括内容。

3. 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编写概括内容。

4.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使用概括内容来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

5. 测试:
教师提供一些测试题来检查学生对概括内容的理解。

6. 作业:
让学生带回家,使用概括内容来总结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教学策略:
1. 采用案例分析法。

教师提供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编写概括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这些例子来说明概括内容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编写概括内容,并互相评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来帮助学生合作。

四年级上册概括一件事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概括一件事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概括一件事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需要掌握概括一件事的方法。

概括一件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理解主题,首先要理解所要概括的事情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要内容。

2. 挑选关键信息,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挑选出事情中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事情的主题和要点。

3. 归纳总结,根据挑选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事情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注意突出重点,避免涉及次要信息。

4. 逻辑清晰,概括一件事的方法要求逻辑清晰,表达连贯,避免信息混乱或者跳跃,让读者能够明白清晰地理解所概括的事情。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讲解范文、布置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概括一件事的方法。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大
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例如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四年级上册熟练掌握概括一件事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实用篇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实用篇
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 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 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 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水葫芦的名称、产地、外表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
“信任”试验
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理专业,教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 的周严教授。
一次上课时,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 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 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 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后仰面倒去,由后面 的同学接住。
听了周教授的话,前后两排的同学互相望着,都心照不宣 地“哈哈”笑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同学之间,私下曾经玩 过多次,每次都是在前排的同学向后倒去的瞬间,站在后面的 那位同学便快速抽出身来,这样,前面的同学由于失去重心, “砰”的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所以后来再有同学说玩这样 的游戏,前面的同学再也不肯真的向后倒去了。
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 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 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 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 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 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 个追赶者。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信任,希望别人 信任自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人付出信任呢?在我们 要求别人信任自己的时候,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说到这里, 教授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一个人值得别人信任是幸福的, 而一个人信任他人则是高尚的。同学们,让我们先试着做高 尚的人,再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可以是1、抓重点句:需要注意重点句可能在文章的开头,可能在结尾,可能在中间部分。

2、串连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先读懂每一部分,再把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二、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1、本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优美精彩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它们吗?(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我们现在比一比,谁对课文内容记得最清楚。

(1)桂林山水A 文章先介绍了什么?(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再介绍了什么?(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奇、秀、险)B 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我们将两方面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就可以了。

(2)记金华的双龙洞A 这是一篇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先后介绍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洞口,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昏暗,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形态万千B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我们按照游览顺序,将每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就可以了。

(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A 这篇文章写的是谁的事情?你还记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深思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B 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对于写事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可以了。

3、梳理方法。

我们看,这几篇文章的类型不同,有的写景,有的写事,有的则是游记,但是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在阅读练习中,我们要使用这种好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时应注意:1、抓重点句,但不要引用人物的语言,可以概括出主要意思。

(清楚明白)2、串连各部分的主要意思,不需要细致的描写,语言尽可能简练。

(简练)怎样缩句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观潮》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我们”登上海塘大堤,观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爬天都峰》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假日,地点是天都峰,人物有“我”和“不相识的老爷爷”,事件是: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意思分别是∶(1)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2)猎狗想要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

(3)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根据各部分意思可以归纳为: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并想要伤害它,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保护小麻雀,我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陀螺》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5.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女娲补天》写了天塌了、女娲补天、五彩云霞。

从文章看,“天塌了”和“五彩云霞”写得简略,是次要的;"补天"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6.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概括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如何概括段落大意2、学会找中心句、用重点语句概括大意。

3、能读懂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点如何概括段落大意课堂导入:老朋友:昨天我看见你扛着自行车从街上跑过,到底出什么事了?教授:那是因为上课的时间到了,所以我没有时间骑车,只好跑步去学院。

教授:今天几号?妻子:看看你手上的报纸就知道了。

教授:那是昨天的报纸,看也没用。

教授:我的鞋呢?学生:在您脚上呢?教授:幸亏你看见了,要不我就得光着脚回家。

教授生病了,被送到医院住院。

护士:教授,大夫来了。

教授:我现在不能见他,我病得太厉害了。

教授:为了更确切地讲解青蛙的解剖,我给你们看两只解剖好的青蛙,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教授!这是一个三明治和一只鸡蛋!教授(惊讶地):我可以肯定已经吃过午餐了,但是那两只解剖好的青蛙呢?朋友:您好,教授,你旅游回来了?教授:是的,昨天才回来。

朋友:您是坐船还是乘飞机回来的?概括教授身上的几件小事课程内容: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意应该是一段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而不应该是思想内容的概括。

第二,段意一般我们用陈述句表达。

每段段意连起来应当反映出全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认真读懂段的主要内容,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才能抓住段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概括出段落大意。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tíng)里做糖货的师傅(fù)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后来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yāo)请父亲去他们柜上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走街串巷强多了。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zhuàn)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

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

老板嫌(xi án)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chān)点假,他不听。

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

他常说:“还不如我闺(guī)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

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中心段: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段意: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做糖葫芦首页、工艺者,缺能真诚待人、做事的感人故事,(二)用文章重点段落概括段落大意随着年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嘲笑,讽刺我。

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因此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或许我就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孩儿。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

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

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

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

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

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

”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

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文章的重点段落是文章最后两段。

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前面的一部分主要是讲解作者因为裂唇而自卑,后文侧重讲解作者在老师的话语中,走出了阴影。

重获生活的信心。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1. 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 可以分为几层意思4. 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 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我们缺了什么一天,查电表的来了,一算电费,120度!妈妈皱眉头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付不起呀!”吃晚饭时,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议论开了。

妈的意思是把电冰箱卖了,买别的东西,爸可不同意。

他问妈:“你想买什么呢?”妈说:“买洗衣机。

”一家四口的衣服要她一个人洗,是够吃力了。

爸说,买要紧的。

弟弟说:“买彩电,黑白电视机看厌了。

”爸说:“过一阵子准去买。

”我说:“买录音机,等我读中学,好学英语。

”爸爸点了点头。

妈说:“这也买,那也买,真是发财了!”爸爸说:“今年,实行责任制,鱼塘承包,到年底一个男劳力,光奖金就有500元。

这不是发了大财了?”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议论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慢慢买。

“再过几年,你们要的东西办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电冰箱有了,自来水装进家里了,一家四口,一只吊扇,四只台扇。

家具是成套的。

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我家还缺啥呢?弟眨巴着眼睛,看看我,我看看妈妈,说不出什么来。

爸爸态度变得严肃了,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字不识,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想学也赶不上了。

渔业要现代化,没有知识可不行呀!”爸爸说着说着却停住了,他那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说:“你说,我家到底还缺啥呢?”我忽然心里一动:缺少文化知识呀!我脱口而出:“缺少一名大学生!我要成为我们渔村的第一名大学生!”本文讲述了:我们家在买了一台冰箱引起轰动后,讨论家里缺少文化,告诉大家应该重视知识的事件。

(四)结合文章题目爸爸和书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

爸爸天天带着我,他干活,我就在一边玩。

有一天下班回家,经过一家旧书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听了高兴极了。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

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好,咱们走回去!”我说。

爸爸走进旧书店,从一堆书里给我挑了这本《皇帝的悲哀》。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

路真远啊!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

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

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我紧紧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爸爸点了点头,用他的上衣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

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那时我还没上学,老缠着爸爸,让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这本薄薄的童话集。

大概念了好几十遍吧,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地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后来,爸爸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

可是,爸爸的精神一直很好,只要有点儿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

每次买了书回来,他总要对我们说:“从明天起,咱们又得节衣缩食啦!”说着笑了起来。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

他一心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讲了爸爸在破产之际,总是缩衣少食,缺拿出钱让我买书,教我读书,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的故事。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分)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答:不要找一些不开心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换一扇窗户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鼓起了勇气,增强了信心,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3分)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个美国小男孩,由于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受到嘲笑,因此性格孤僻,玛丽娅老师通过他看到窗外的悲伤景物,引导他换一扇窗户,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使他走向了成功。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换一扇窗户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对事物就有多方面的了解,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答:当遇到问题是时,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聪明善良教导有方7.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