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培养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是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讲解、朗读、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学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比赛,鼓励他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文学之美。
同时,我们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培养他们的文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作品的改编和演绎。
第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或者让学生进行情感投射和情感分享,引导他们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情感营养。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例如写作文、演讲等,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学中。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参观文学展览等方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评论,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专业素养不仅包括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包括教学技能、教育理念以及师德修养等方面。
只有具备了全面的专业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语言、文学、写作等多个方面。
我们需要熟悉汉字、词汇、句法、修辞等基本知识,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了解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只有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地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包括教学技能的培养。
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塑造上。
我们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使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如地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
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我们要保持高尚的师德情操,做到言传身教。
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要与同行进行良好的师德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
只有通过扎实的学科知识、优秀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随笔反思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 (3)

教学随笔反思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专业素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它不仅体现在教
师对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上,更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
首先,语文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
是基本要求。
语文老师应该精通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常识和方法技巧。
只有通过不
断深入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其次,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不仅需要教
师掌握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
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语文老师应该根
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
的学习动力。
此外,语文老师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教师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语文老师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
语文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
的全面发展,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同时,语文
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
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
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未来做出贡献。
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学修养

2 2 O O1 . 9
对 开 展 高 中语 文研 究 性学 习 的反 思
◎李 慧
传 统 的 教 学注 重 知 识 、 技 能 的 传 授 ,把 学 生 看 成 是 学 本 无 从 下 手 ,兴 趣 全 无 。 习 的 机 器 、 知 识 的 容 器 , 学 生 始 终 处 于 被 动 的 地 位 。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很 大 程 度 上扼 杀 了 学 生 的 独 立 意 识 和 个 性 思 维 。
、
现 状
( )传 统观 念 给 我 们打 下 了深 深 的烙 印 一
学跟 整个社会 一样 处于浮躁不 安之 中,过 于急功近利 ,课
古代 的封 建 教育 ,强调 “ 以载 道 ” 。近百 年 的语 文都没时 间认 真研 讨 ,即使加 上一个文 学鉴 赏考题也 改变 文
文 教 育 把 语 文 的 性 质 定 位 为 工 具 性 。现 在 站 在 讲 台 上 的语 不 了什 么 。 文 教 师 ,都 是 在 这 种 思 想 和 教育 行 为 中成 长 起 来 的 , 短 时 间 内 要 改 变 这 种 状 况 已不 是 易 事 。清 华 大 学 附 中 的 特 级 教 著名 青 年 学者 摩 罗 曾一再 呼 吁 出现 “ 学 教师 ” ,能 够 文 “ 他 的诗 性感 悟 照 彻 这 些知 识 和现 象 ” ,即 一个 合 格 的 语 用
文性 ,还在研 究探索 中。遗 憾的是人们也 多从教学 中体现
在传 统烙 印下 ,教师漠 视语文教学 的文学性 也就在情
人 文性 ,这 就有点穿新鞋走应试 教育老路 的味道 。大家没 理 之 中 了 。抛 弃 工具 性 ,注重 人 文 性 ,任 重 而 道 远 。 有看到 问题 根本的原 因在 于我们 的教师 的文学素养普遍 较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文学知识的理解、欣赏和运用能力,是文学修养的一种表现。
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拥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其对学生的文学启蒙和引领作用。
本文将就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进行探讨,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位具有高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精髓。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只有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才能够真正地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而一个对文学素养不足的教师很难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引导。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有助于提升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文学教育。
高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共鸣,而懂得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教师往往能够将这种魅力传递给学生。
通过传授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经典,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热情,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体验文学的魅力。
而一个对文学素养浅薄的教师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启蒙和引领,很难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甚至可能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厌恶情绪,这对于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感发展都是一种损失。
良好的文学素养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文学作品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材料,通过教学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高文学素养的教师往往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创作等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反,一个对文学素养匮乏的教师则往往只能采用传统的讲解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也会大打折扣。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熏陶

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熏陶摘要:作为一名教师,长期远离书本,远离文学,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只知埋怨,心灵里充斥着生活中的精神垃圾,就像堆满陈旧杂物的阳台,蛛网乱结,尘灰覆盖,如何会活得从容、快乐?我想只有经常阅读,心情感到踏实,感到宁静,就会知苦不苦,识甜愈甜,使我们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所以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一种精神与气度,有了一种大气,才会有一种超越,否则只能永远做一名期期艾艾的小教员。
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之课。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学修养重要性语文离不开文学。
虽然文学不等于语文,语文课也不是文学课,但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语文知识终究还是由一篇篇文学作品引发而获取的。
如果语文教师具备了比较强的文学艺术修养,那么他的教学就如室中养有兰花,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教学中,如果自己没一点文学素养,不懂得汉语的表达式极其灵活的和高度自由的,语意、语用远远重于语法,具有重情境、重神韵、重意会、重虚实等特性,你是触摸不到语文的真正内涵。
我曾听过两名语文老师的观摩课,都是讲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论文凭两位老师都是大专院校毕业,但讲课的效果却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一位对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读得很少,只是机械地把《我的叔叔于勒》按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拆卸一番。
而另一位则读过莫泊桑的绝大多数作品,领悟到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有了解。
教师对课文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剖析得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授课效果好。
此外他还很爱动笔,并有些短文发表,这就是文学修养的表现。
讲课的效果有高下之分,应该与他们的文学修养不无关系。
由此看来中学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学修养。
中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一、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包含的内容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包含丰富的文学知识、高尚的文学情感、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熟练的文学技能。
在文学知识方面,语文教师不仅应该熟悉中国古代文学,还应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同时要关注当代文学的成就和现状。
在文学情感方面,语文教师要具备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感悟,要懂得用心去品味文学之美,用情去理解文学之道,用情感去感受文学之意。
在文学修养方面,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学修养,要能够理性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要有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情操和境界。
在文学技能方面,语文教师要具备讲解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有撰写文学评论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要具备与学生共同欣赏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广泛阅读:语文教师要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以及当代文学。
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技巧和社会意义,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2.深入研究:语文教师要通过深入研究文学理论和批评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要了解文学批评的方法和原则,要熟悉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要关注文学批评的热点和前沿。
3.多角度思考:语文教师要通过多角度的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要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容的胸怀。
4.与学生交流:语文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要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要与学生一起讨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5.不断创新: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要研究新的文学作品和新的文学理论,要拓展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实践新的思路和方法。
1.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涵,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丰富教学内容: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更多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可以赋予教学内容更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可以提高教学的丰富度和深度。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展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修养。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阅读推广和写作训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课堂教学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条件。
通过开展有趣的朗读、背诵、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除了教授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师还应注重对文学知识的传授。
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等,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比赛、文学作品欣赏和分享会等活动。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阅读推广1. 选择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
通过选取名著、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组织阅读俱乐部和讨论会教师可以组织阅读俱乐部和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
鼓励学生分析与评价自己所读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创设阅读角落在学校图书馆、教室或者班级内,创设阅读角落,提供各类文学书籍供学生阅读。
同时,教师应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吸收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丰富文学修养。
三、写作训练1. 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例如构思、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
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写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2. 给予写作指导和反馈教师应给予学生写作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详细批改、评价和建议,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培养
发表时间:2019-08-06T13:45:07.17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9年07期作者:胡丽娜
[导读] 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一种精神与气度,有了一种大气,才会有一种超越,否则只能永远做一名期期艾艾的小教员。
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之课。
河北省张北县教师进修学校 076450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一种精神与气度,有了一种大气,才会有一种超越,否则只能永远做一名期期艾艾的小教员。
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之课。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学修养、重要性、
教学中,如果自己没一点文学素养,不懂得汉语的表达式极其灵活的和高度自由的,语意、语用远远重于语法,具有重情境、重神韵、重意会、重虚实等特性,你是触摸不到语文的真正内函。
我曾听过两名语文老师的观摩课,都是讲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论文凭两位老师都是大专院校毕业,但讲课的效果却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一位对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读得很少,只是机械地把《我的叔叔于勒》按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拆卸一番。
而另一位则读过莫泊桑的绝大多数作品,领悟到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有了解。
教师对课文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剖析得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授课效果好。
此外他还很爱动笔,并有些短文发表,这就是文学修养的表现。
讲课的效果有高下之分,应该与他们的文学修养不无关系。
由此看来中学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学修养。
中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
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就很难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语文知识,汲取文学的?液,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许多成名人士在谈到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时,常常会回忆起启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所以,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走向大语观不可少的条件。
虽然人文性是一个被频频爆炒的词语,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体现人文性,却是不容易的。
如果一个教师有较好的文学意识,那么他在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人文的东西,对学生起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文学经典是人文观念的基础,人们心灵的故乡,许多人文理论来自经典。
学生时代读过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这些,都是人经典之作。
如果自己无从知晓,人文性只能成为时髦的口号。
对于祖国灿烂的文化我们更应该多去学习,如庄子的逍遥游,孔子的颠沛流离,魏王的老骥之志,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李太白的怀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的。
这些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教师应多读些文学作品,这是提高文学修养的主要手段。
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确实紧张、辛苦,没有大块时间来读文学作品。
我们也不提倡非要闻鸡起舞、见缝插针,但要有自我提高文学修养的决心毅力。
临睡前的随意阅读,饭前饭后的浏览。
课本中作家作品要读,课本之外的名著要读,近期报刊杂志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要读,日积月累也能读不少文学作品。
另外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摘录一些名人警句,也是丰富自己的思想、增长知识、积累教学备用材料所必不可少的。
经常动动笔,写些下水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的又一途径。
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能熟练驾驭课本,还应是作文章的笔杆子。
一般来说教师写成型的文学作品有困难,教师可以多侧面练笔,初一写个小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景物;初二侧重写言简意赅的说明文;初三练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及小议论文。
可以和学生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一篇命题作文,自己先动动笔,既从中体味了写作的甘苦,也锻炼了文笔,又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供依据。
此外,假期游游名胜,闲暇接触一些有文学功底的长者欣赏电视里音乐、小品、相声、戏剧美术节目。
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更文明、更博识、更幽默、更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这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
如果一个教师的书橱里各类书籍总是装得满满的,能博览群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又喜欢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学生自然会对这个教师产生崇敬之意,无形中学生会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长期远离书本,远离文学,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只知埋怨,心灵里充斥着生活中的精神垃圾,就像堆满陈旧杂物的阳台,蛛网乱结,尘灰覆盖,如何会活得从容、快乐?我想只有经常阅读,心情感到踏实,感到宁静,就会知苦不苦,识甜愈甜,使我们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所以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一种精神与气度,有了一种大气,才会有一种超越,否则只能永远做一名期期艾艾的小教员。
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