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60分)1. (6分)(2018·温州模拟) 读某地质时期冰川分布图,完成下题。

(1)图示冰川主要分布在当前的()①高纬度地区②高海拔地区③热带草原地区④干旱地区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与图示时期相比,现代()A . 陆地海岸线变长B . 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C . 山地林线上限海拔上升D . 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低2. (4分) (2017高二下·全州期中) 读图8“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题。

(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信风带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A .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 . 河流汛期逐渐变长C . 降水量越来越大D . 白昼时间越来越长3. (4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C . 垂直分异规律D . 地方性分异规律(2)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 . 水分B . 光照C . 土壤D . 热量4. (6分) (2017高一下·嵊州期末) 读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自然带为()A . 荒漠带B . 落叶阔叶林带C . 草原带D . 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5. (4分) (2013高一上·莘县月考) 2010年11月24日,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下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 地壳上升运动B . 风力侵蚀作用C . 流水沉积作用D . 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A . ①B . ⑤C . ③D . ④6. (6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16个小题,共48分)1.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如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BA【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就地区而言,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2.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

3.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二氧化碳浓度、年平均气温,根据图中曲线变化进行判断。

【解答】A.由图知随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但是不是正比关系,故与题意不符;B.由图知随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正确;C.由图知随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与题意不符;D.由图知随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与题意不符。

图中四地温度发生波动,但是四个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32分)1. (4分) (2019高二下·伊春月考)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 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A . 南北皆旱B . 南涝北旱C . 南旱北涝D . 南北皆涝(2) 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A . 冬季风减弱B . 夏季风减弱C . 海陆热力差异减小D . 温室效应加剧2. (4分) (2019高二下·南宁期末)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支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

此海外分机构位于()A . 底特律B . 利雅得C . 东京D . 悉尼(2)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8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 . 2018年6月7日19时B . 2018年6月8日19时C . 2018年6月7日21时D . 2018年6月8日21时3. (4分) (2017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图中反映()A . 该山地位于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B . 降水差异决定了同一自然带的位置高低C . 垂直自然带的划分多以植被为主导标志D . 两侧山麓地区年降水量均小于800毫米4. (6分) (2019高一上·西湖月考) 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空间B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C . 生物圈是指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5. (4分) (2020高二下·榆树期末) 结合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9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年级开学考试地理试题政治历史地理同堂考试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一年内的日落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a日期的节日可能是A.清明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2.图中b日期过后几天A.攀枝花市昼长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D.攀枝花正午太阳高度增大下图示意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量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小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大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风的影响 B.盛行西风的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 D.副极地低压控制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5-6小题。

5.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6.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A.阿尔卑斯山脉 B.冰岛 C.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7.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8.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9.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 B.我国西北地区 C.我国黄土高原 D.我国南方地区上海市(约310N)业主李某在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月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

四川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I)卷

四川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I)卷

四川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66分)1. (4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期中)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 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②由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③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④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④(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 . 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 . 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 . 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D . 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2. (4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特点是()A . 沿岸地区渔业资源较丰富B . 进入湿季,低温少雨C . 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 . 沿岸受暖流影响,高温多雨(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A . 东北信风B . 东北季风C . 东南信风D . 西南季风3. (4分) (2017高一下·上高月考)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

回答下列各题。

(1) a、b、c、d、e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 . a、eB . c、dC . b、dD . b、c(2)图中e洋流名称为()A . 南赤道暖流B . 秘鲁寒流C . 巴西暖流D . 西澳大利亚寒流4. (2分) (2020高一下·阿勒泰期末) 下图为海水等温线图,正确表示某海域洋流分布的有(箭头表示洋流方向)()A . 甲为北半球寒流B . 乙为北半球暖流C . 丙为南半球暖流D . 丁为北半球寒流5. (2分) (2015高一上·娄底期末)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变化,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①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②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③山地针叶林带的海拔高度降低④风化导致岩崩现象加剧.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6. (2分)下列亚马孙雨林说法正确的是()A . 发达国家继续实行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政策B . 巴西政府全面禁止对亚马孙雨林进行的开发C . 开展保护性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D . 根据各国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发展当地经济7. (2分)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 . 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 .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 . 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D . 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8. (2分) (2019高一下·衢州期末) 恐龙灭绝于()A . 元古代B . 古生代C . 中生代D . 新生代9. (4分) (2017高二下·雅安月考) 读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A.劳动力成本B.自然资源C.工业基础D.技术水平
(2)在全球制造业第四次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的支持,吸引制造企业回归
B.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C.进口东南亚等国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
A
D
【考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明代有《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三伏是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原因主要是()
①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②地面辐射量达到最高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对。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A错。
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错。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错。
4.如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影响该家具企业在东莞建厂的主要因素是()
【解答】
读图可知,除政策优惠外,影响该家具企业在东莞建厂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东莞劳动力价格低,且家具制造劳动力需求大。
由材料可知,浙江嘉善位于上海港附近,相比于东莞,其交通更加便捷;东莞虽位于珠江口,但距离港口较远,故D正确。
国内市场、品牌效果相差不大,家具制造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A、B、C错误。
(1)雷阵雨的分布特点是()
A.温带多于热带B.上午多于下午
C.平原多于山地D.夏季多于秋季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44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1个小题,共44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图是日本某地地震前后的图像对比。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了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C,地理信息系统 D.人工现场统拍摄2.据图可以直观看出A.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B.海啸袭击的范围C.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总量D.地震的震级3.要想快速准确统计灾情,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可依靠A.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D.安排大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答案】1. A 2. B 3. C【解析】【1题详解】地理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遥感技术,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查询与分析,BC错;此图像的获取不可能为人工现场拍摄,D错。

故选Ao【2题详解】注意提干关键信息“直观看出”,通过对比地震前后遥感卫星影像图,可以直观看出海啸袭击的范围,B正确;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总数需要统计,A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需要统计分析,C错;地震的震级需要相关仪器的测定,不能通过该图直观看出,D错。

故选B。

【3题详解】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灾前灾后该地区的地理卫星影像图,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此次灾情的大小,并为抗震救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主要用到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C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且侧重于点的定位,排除AB;安排大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不能快速准确的统计灾情,D错。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0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三艘船航速大小依次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的比例尺叙述正确的是A.甲最小,丙最大B.甲、乙、丙三处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最小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农业面源污染或正在超过其他类别污染,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来源。

其中,畜禽养殖又是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一大源头。

读农业畜禽养殖污染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主要带来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B.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C.水污染、土壤污染、电磁污染D.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4.下列关于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形成及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畜禽粪便堆放,产生恶臭气体污染B.畜禽粪便自由排放,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C.利用污染的水体灌溉,可导致土壤污染,使农作物品质下降D.污染人畜饮用水源,影响人类健康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含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年份指标甲国乙国老年人口比重% 6.916.22000老年抚养比10.024.82010老年人口比重%8.517.0老年抚养比18.625.6老年人口比重%11.920.82020(预测)老年抚养比26.333.05.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多C.乙国老龄化程度低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6.据甲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知,甲国A.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B.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速快于老年抚养比增速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D.国际劳务输出人口比重增大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
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个小题,共48分)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图7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A. 正比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反比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2.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 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 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 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 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两者趋势相同,为正相关的关系。

正比需要呈一定的线性数量关系,而图中只能显示趋势相同。

所以
本题选择B选项。

【2题详解】
图中四地温度发生波动,但是四个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
A. ①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4. 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区域,所以全年范围内正午时太阳都在①地以南,全年影子朝北,故①错误。

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全年正午太阳在②③以南,影子朝北,故②③错误。

④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当太阳直射纬度位于该地以南时,正午影子朝北,但是当太阳直射纬度位于该地以北时,正午影子则朝南,故④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4题详解】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这就意味着北半球越往北,日出越晚,越往南,日出越早,所以在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④。

本题正确答案为D。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回答下列各题。

5.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东西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 距海洋远近不同
C. 地势高低起伏
D. 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6. 下列体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 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 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 陇海—兰新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
D. 从智利圣地亚哥到美国洛杉矶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是体现了热量由低纬度到高纬度递减的规律,是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A错。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水分逐渐减少,自然带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B对。

地势高低起伏,不能体现地形在东西方向上有规律的更替,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是平原,没有高低起伏的地势,C错。

洋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对大陆东西方向从沿海到内陆影响不大,D错。

故选B。

【6题详解】
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体现了干湿度地域分异,A错。

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出现不同的植被带,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对。

陇海—兰新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是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景观的变化,主要原因为水分条件差异,为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C错。

从智利圣地亚哥到美国洛杉矶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为南北向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D错。

故选B。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