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集合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集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集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五、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概述《小学数学》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读写、计算、几何图形、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核心知识,包括数的读写、计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2. 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态度和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数字的认识与读写;2. 数的运算及其应用;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学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包括:-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 实践探究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互动。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知识点:了解整数的概念,认识整数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整数的理解,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场景认识整数的概念。

第二课时:数的读写- 知识点:掌握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四位数的能力,掌握数字大小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活动:利用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数字读写能力。

第三课时:数的比较- 知识点: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认识不等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数字大小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教学法;- 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数字大小的判断。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篇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拓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的认识和掌握数的拓展,培养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2. 理解数的比较大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3. 学会使用进位和退位进行数的拓展。

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数的读法与写法(15分钟)- 通过举例与学生一起读写各种位数的数;- 引导学生发现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位置关系。

2. 数的比较与运算(20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比较大小;- 练使用不等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数的拓展与进位退位(25分钟)- 讨论数的拓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练拓展数的方法,如十位拓展到百位、百位拓展到千位等;- 介绍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的认识与比较;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认识与拓展,培养了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提高了他们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与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篇二: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式,并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与用途;2. 掌握常见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3. 学会使用分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分数的认识与表示(15分钟)-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分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举例说明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分数的读法和意义(20分钟)- 引导学生读写不同分数,并解释其意义;- 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描述和计算。

【精品】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全册)

【精品】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全册)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2)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4)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6)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6)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7)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9)1 图形的变换 (11)1 图形的变换教案 (11)1 图形的变换:教案二 (17)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 (22)1 图形的变换:旋转说课稿 (25)1 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 (31)1 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二 (33)1 图形的变换:设计镶嵌图案说课教案 (34)2 因数与倍数 (39)2 因数与倍数教案 (39)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48)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二 (50)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三 (51)2 因数与倍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说课稿 (52)2 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55)2 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57)2 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60)2 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二 (67)2 因数与倍数:复习说课稿 (70)3 长方体和正方体 (74)3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74)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83)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84)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86)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88)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90)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92)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二 (95)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99)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100)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 (101)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二 (106)3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110)3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二 (111)粉刷围墙教案 (113)粉刷围墙说课 (116)粉刷围墙说课稿二 (118)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1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1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41)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二 (142)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14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二 (148)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 (14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二 (151)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 (152)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二 (153)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54)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二 (15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158)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说课稿 (160)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162)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二 (164)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说课稿 (16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说课稿二 (16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171)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二 (172)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75)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75)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183)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184)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186)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188)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189)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191)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二 (193)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说课稿 (197)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教学设计 (200)6 统计 (202)6 统计教案 (202)六、统计: 众数说课稿 (209)六、统计: 众数说课稿二 (212)六、统计: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213)六、统计: 打电话. 说课稿 (215)六、统计: 打电话. 说课稿二 (217)7 数学广角 (220)7 数学广角教案 (220)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 (223)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二 (226)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三 (228)总复习教案 (232)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237)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238)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238)说课的程序 (238)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240)试讲十要点 (241)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242)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242)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243)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244)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246)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24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248)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能够找出一定的范围内的所有质数和合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自然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学习质数和合数时,学生可能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和判断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理解质数和合数之间的关系和判断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展示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具体的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发现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3.讲解:教师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例题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3)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研究态度。

三、说课时序本课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部分: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如何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第三部分: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2.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3.分数相等的分数,可以互换使用。

4.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同乘或同除。

五、说教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色笔等。

六、说反思本课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的研究态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节课旨在通过让学生找到与"1/2"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和提高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采用"创设情境,复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创设情境,复迁移"的环节中,老师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并让学生折叠纸条,涂出纸条一半的颜色,用分数表示。

这一环节旨在复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为引入新知识做好铺垫。

接下来,在"设疑激思,获取新知"的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逐一讨论问题,如与"1/2"和"2/3"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是什么,以及从"1/2=2/4=4/8"中发现了什么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精选3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精选3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一、教材分析: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倍数和因数”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五年级数学水平比较好,在教学中我争取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自主探索。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指导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

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多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六、说教学过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上课开始,就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合作交流,认识倍数和因数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观察拼成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3)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5)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8)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9)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1)1 图形的变换 (14)1 图形的变换教案 (14)1 图形的变换:教案二 (22)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 (27)1 图形的变换:旋转说课稿 (31)1 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 (39)1 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二 (41)1 图形的变换:设计镶嵌图案说课教案 (42)2 因数与倍数 (47)2 因数与倍数教案 (47)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61)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二 (63)2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三 (64)2 因数与倍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说课稿 (66)2 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69)2 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73)2 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78)2 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二 (85)2 因数与倍数:复习说课稿 (88)3 长方体和正方体 (94)3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94)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109)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110)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113)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114)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117)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119)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二 (125)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130)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131)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 (134)3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二 (140)3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145)3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二 (147)粉刷围墙教案 (150)粉刷围墙说课 (153)粉刷围墙说课稿二 (15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5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5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92)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二 (193)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19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二 (200)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 (202)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二 (204)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 (206)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二 (20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209)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二 (213)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215)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说课稿 (217)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221)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二 (225)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说课稿 (228)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说课稿二 (230)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234)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二 (236)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39)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239)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52)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253)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56)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58)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261)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62)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二 (264)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说课稿 (271)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教学设计 (274)6 统计 (277)6 统计教案 (277)六、统计: 众数说课稿 (287)六、统计: 众数说课稿二 (291)六、统计: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293)六、统计: 打电话. 说课稿 (295)六、统计: 打电话. 说课稿二 (297)7 数学广角 (302)7 数学广角教案 (302)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 (306)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二 (310)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三 (313)总复习教案 (319)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326)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32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27)说课的程序 (328)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329)试讲十要点 (331)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32)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332)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333)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335)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33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39)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339)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

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 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4.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例题。

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是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它是()的继续,同时对后续()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理解(),掌握()2、能运用()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经历()的学习过程,体验()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初步具有敢于尝试、乐于交流、善欲反思的学习习惯。

依据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我拟定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构建;提供有效材料,鼓励探究发现;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思维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适时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渗透:依托经验,自主建构;尝试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根据教材特点、目标的定位、教法、学法的要求,本课教学程序我打算分()个部分,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知识应用);四、(解决问题);五、全课总结--------------------一、情境引入以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学习历程的体验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经验起着引领作用,本着这个想法我决定创设()的情境,具体通过以下()个环节完成:1、2、3、4、----------------------情境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敲门砖”,而且还要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