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enwrq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专家解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浅析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浅析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摘要: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
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政策、调分配、拉两头、优中间、扩内需、促出口”为导向的18字宏观综合治理方针。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预测,治理建议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根据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预测2010年度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并提出宏观调控政策。
一、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具体考察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四个远高于”的现象。
一是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居民收入。
我国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上依然处于恶化状态。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9627.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85.02亿元,同比增长34%。
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4元,同比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可以看出,国民财富分配体系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让老百姓更多地从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是重工业增加值增幅远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
我国在经济结构上有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
一季度,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1%、14.1%和10.2%,重工业与后二者之间的增幅差距达8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相适应,同期我国生产钢材 1.86亿吨,增长28.55%;生产粗钢1.58万吨,增长24.52%;生产生铁1.50万吨,增长21.67%;生产水泥3.36亿吨,增长20.25%。
从行业投资来看,煤炭投资增长29.9%,有色金属增长34.5%,非金属矿增长37.2%。
2010年我国热点经济问题解析介绍

2010年我国热点经济问题解析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在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近期高点之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呈现W型的走势。
(一)下行压力因素1. 财政支出紧缩力度过大今年财政支出预算增长11.4%,比2009年财政支出的增速下降9.8个百分点,比2005~2008年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速下降10.4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之后,2010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可能不足7%,仅相当于2009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24.1%)的30%左右,为2005~2008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均值(14.4%)的50%左右。
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将对2010年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紧缩效应。
2. 投资增长大幅度回落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比2009年全年增速(30.5%)下降3.9个百分点。
扣除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因素后,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仅为19.33%,比2009年全年实际增速(40.45%)下降21.1个百分点。
投资增长大幅度回落,主要表现为政府投资和国有单位投资增速的下降。
财政、货币政策扩张力度明显收缩,是政府投资及国有单位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3. 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缩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反弹,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增长达到31.4%。
受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和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共同影响,前两个月进口增长达63.6%。
1~2月份,总进口数量、初级产品进口数量和工业品进口数量分别增长42.9%、43.6%和41.4%。
同时,在国内外经济企稳回升、需求恢复较快增长的刺激下,总进口、初级产品和工业品进口价格分别上涨了14.4%、37.5%和4.7%。
由于我国进、出口价格存在巨大反差,1~2月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50.4%,降幅比上年进一步扩大。
1~2月份,我国出口数量增长38.8%,仅比进口数量增速低4.1个百分点,但出口价格下降5.4个百分点,比进口价格低19.8个百分点。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遏制了经济快速下滑,稳定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
1、内需回升明显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内需共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内需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平均9.8%的增长速度。
投资高速增长。
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3%,比上年同期加快了5.6个百分点。
政府主导的投资成为本轮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名义增长38.8%,高于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增长82.7%,高于平均水平43.6个百分点。
同时,农业、铁路、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与民生领域投资大幅提高,投资结构得到优化。
消费稳步提高。
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0%,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
住房、汽车等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回升至42.9%,汽车销售增长29.2%,家电、建材、家具等相关产品消费形势良好。
2、工业生产加快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幅达到12.3%。
发电量呈逐月回升态势,1-9月份,发电量累计增长1.9%,特别是8、9月份发电增速回升至9%以上。
自5月份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速稳步回升,1-9月份货运周转量由1-5月的增长1.8%回升到5%。
3、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受上年翘尾因素和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走势,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

• 收入分配与消费呈现反方向变化。
收入分配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 向明显低于低收入群体。
• 贫富收入差距加大 贫富差距:12.66:1 城乡收入差距: 3.31:1 行业收入差距:10:1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收入差距
1、 广东 0.65 2、 福建 0.61 3、 上海 0.57 4、 浙江 0.54 5、 江苏 0.53 6、 湖南 0.52 7、 海南 0.49 8、 广西 0.49 9、 新疆 0.49 10、 江西 0.47 11、 山西 0.47 12、 辽宁 0.46 13、 重庆 0.46 14、 四川 0.45 15、 湖北 0.4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内蒙古 0.44 河南 0.44 云南 0.44 北京 0.43 黑龙江 0.41 安徽 0.4 河北 0.38 天津 0.36 山东 0.35 吉林 0.35 贵州 0.34 陕西 0.34 甘肃 0.33 宁夏 0.33 青海 0.3 西藏 0.28
其他行业
• 2009年,我国水泥有近16.5亿吨产量,过剩近5亿吨, 还有418条生产线在建,产能预计是6.2亿吨。
• 2009年,铝业的产能利用率预计为67%;风力发电业为 70%;炼钢业为72%;水泥业为78%;化工业为80%;炼 油业为85%。平均下来,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仅为 72%,有28%闲臵。
• 欧盟27国的失业率为9.6%,欧元区失业率为10.1%,其 中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0.5%,为欧盟中失业率最高的 国家。
• 日本2010年10月的失业率为5%。
• 超人出世
• 由于美国第三季度GDP增 长率仅为2%,如果美国 不实施新一轮经济刺激 政策,失业率很可能达 到12-13%。
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2010年7月27日)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CPI同比上涨2.9%,人民币贷款新增2.03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基本面进一步回升向好。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仍持谨慎乐观看法。
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今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等国公共债务风险持续加大,引发全球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计算,2009年欧洲各国负债率平均为84.0%,财政赤字占GDP比值平均为6.3%,均远超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①的规定,其中希腊债务是其GDP的1.25倍、赤字占GDP的比值为13.6%(参见图1和图2)。
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直接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使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5%,IMF预计今年欧元区GDP增速为1.0%,低于发达经济体总体2.6%的增长水平。
二是造成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的剧烈波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下滑。
道琼斯欧洲50价格指数在6月末比年初下①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应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跌8.73%,截至7月9日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比年初下跌5.17%,6月末欧元兑美元汇率比年初贬值15.11%,CRB 现货价格指数5月份环比下降4.8%,6月份环比略上涨0.3%。
三是冲击市场信心,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对主权风险的担忧扩散至欧洲的银行部门,融资压力再次出现并通过银行间市场传播。
欧央行预测今年和明年欧元区银行将面临1950亿欧元的资产减记。
201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中国随着经济近30年的告诉腾飞以及政治崛起后,在07年底到08年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虽然在过去中国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08年问题的多重性与复杂性给政府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考验与抉择.但中国作为外汇储备最为雄厚的发展中国家,问题最终得以解决,2009年,我国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巨大冲击,经济增长达到8.7%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年初制定的保8%的预期目标。
我们步入2010年,我们将在“双宽松”政策的基调子下进行宏观调控,因此今年国内经济基本上仍将处在“保八”局面。
对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1)全球经济中存在十大不利因素,将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
主要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乏力、各国救市政策效应递减、金融系统可能出现二次风险、各国政府债务风险日益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上推通胀压力、失业率上升、再储蓄化和再产能化道路漫长、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热钱可能回流新兴市场。
(2)主要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低位反弹。
联合国:去年全球GDP减2.5%,今年正增长1.6%以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全球经济增幅可能略低于3%。
(3)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突出,贸易环境在恶化。
截至2009年8月份,去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79起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进入9月份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扩展态势,自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实行特保引发中美贸易摩擦,10月初欧盟和美国相继对中国出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4)受世界经济技术性回升带动,今年我国出口将间歇性复苏。
再对国内环境进行分析:(1)投资方面。
政府投资效应将衰退。
原因在于,政府越来越担心经济过热,投资的手在犹豫,刺激投资的手更在悄悄收起。
民间投资启动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对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也会抑制投资增长。
(2)消费方面。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和值得关注的问题◆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
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
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达81.1%,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元之中仍有2000亿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增速会进一步加快2010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3、出口有望转负为正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
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
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
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我们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11月12日(周四)上午9:00,在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举行“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为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郑新立:同志们早上好!今天是入冬以来第三场大雪,路上泥泞,很不好走,与会的同志这么踊跃地参加经济每月谈,使我们会议组织者非常感动。
今天的话题是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和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围绕这个议题,我们请来了三位长期跟踪经济形势,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同志,而且他们三个人年富力强,现在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三位同志现在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位是姚景源同志,大家都很熟悉,经常在媒体上与大家见面,掌握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在掌握经济信息上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
第二位是信息中心的范剑平同志,也是长期跟踪经济形势,特别是在消费经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位是魏加宁同志,在发展中心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经常有非常重要的观点提出来。
所以我相信这三位同志今天的演讲以及演讲之后与大家的交流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请三位系统地讲讲自己的观点,剩下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充分交流,大家听完之后认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同志发表演讲,大家欢迎!2009-11-12 09:00:37.姚景源:郑主任是我的首长、学长、兄长,他是我的老领导。
昨天上午我们已经把10月份的基本数据做了发布,大家都知道了,工业16.1%的增长速度,投资是33.1%,消费如果扣掉价格因素是17.7%,总体状况包括物价CPI同比是负0.5%,唯一没有猜到的是环比负0.1%。
在理解、解读这些数据时,我着重谈两点。
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价格。
2009-11-12 09:00:51.姚景源:为什么要谈工业?我曾经讲过,中国经济关键要看工业,因为工业左右全局。
工业往上走,整个经济往上走,工业往下走,整个经济就往下走。
大家更多的应该看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
什么是规模以上?现在划线到产值500万以上,这个数据主要囊括了中国最主要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
从工业的情况来看,大家知道这场危机冲击我们的出口,导致出口受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首先表现为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去年第一季度16.4%,二季度15.9%,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当月是8.2%,去年11月份5.4%,今年1、2月份3.8%,这是多年来的最低点。
2009-11-12 09:03:50.姚景源:正是在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而且去年下半年开始,应该说国务院每个星期都有政策出台。
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的判断形势,果断采取措施之后,中国体现在工业上方面,今年1、2月份是3.8%,3月份是8.3%,4月份7.3%,5月—10月的状况,8月份12.3%,9月份13.9%,10月份16.1%。
我为什么今天要讲16.1%,你要把它划一条横线拉过去,相当于去年一季度16.4%的水平。
看中国工业发展的曲线,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是4个月,就是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2月。
从中国工业的走势来看整个中国经济。
大家都还记得年初经济学家们曾经争论,说中国经济今年究竟是V型走势、U型走势,还是W型走势,还有人提出L型走势。
到现在,我们只剩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全年的数据,中国经济实现的还是V型的反转,这应该是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应该归功于一揽子方针,归功于我们万众一心所战胜的困难。
从整个工业的走势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继续的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基本阶段。
而且还要看到,回升向好的基础在进一步巩固。
这是一个基本面。
2009-11-12 09:05:10.姚景源:另一方面,我看到16.1%的时候,我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事情要跟大家讲清楚,16.1%已经相当于去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说中国经济现在又过快了?这是一个问题。
看16.1%应该这么看?第一,16.1%这一点没有问题。
我们可以从日均水平看,比如现在是39个大类,全面增长,整个工业是39个大类,其中大行业是全面增长,10月份比9月份加速增长的有28类。
从产品产量上看,现在重点监控494种重要产品,其中80%的产品产量都在加快增长。
比如大家很关心的钢铁、原煤、汽车、发电量、用电量,这些都有数据支撑,整个16.1%的增长的数据是匹配的。
从地区来看,我们在31个省市区当中,26个地区的工业增速在加快。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速10月比9月份明显加快。
山东10月比9月工业增长速度加快了4.0%,上海工业增速今年10月比9月加快了3.1个百分点,浙江加快了2.5个百分点,江苏加快了1.9个百分点,福建加快了1.6个百分点,广东加快了0.7个百分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从行业上还是产品产量,还是区域上,都支撑和表明整个工业状况现在正处在企稳回升、企稳向好、增速加快的阶段。
2009-11-12 09:06:16.姚景源:那么我要讲一个问题。
16.1%的速度虽然和去年一季度大体相当,但是问题一定要看到,现在10月份的速度是在去年低基数状态下,去年10月份是8.2%,因为这是同比数字,所以我的统计难度在于社会上不太理解同比的意义。
我要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清楚,现在是16.1%的增速,之所以这么高是和去年10月份比。
而去年10月份正是我们遭受金融危机比较大的时候,当月是8.2%。
我今天讲这个事的意义在于,恐怕明年后两个月,包括明年上半年的情况都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去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半年经济在持续下行,到年底下行更厉害,四季度又是谷底,所以同比数据会高。
一方面要看到整个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的基数低。
16.1%且不可盲目乐观。
2009-11-12 09:07:18.姚景源:还有一个好消息。
从企业的利润角度上,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受冲击很大的,今年一、二月份时,全国企业利润是负37.3%,现在从7月份开始出现转折,7—9月现在都是由负转正。
前9个月,我们在39个大行业当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长,其中9月份当月有34个行业利润在增长。
目前企业利润的状况是9月当月全国22个地区是24.8%。
从现在来看,整个工业是最值得我们加以把握的,因为工业统筹全局,而工业能够在10月份达到16.1%,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于去年1季度,所以应当说它标明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过去了,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在进一步得到巩固,它也表明明年整个经济增长的走向。
当然,你一定还要看到整个数是同比,由于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10月份仅仅是8.2%,我们现在在一个低基数上有的这样的成绩,所以且不可盲目乐观。
这是我要谈的第一点。
2009-11-12 09:10:10.姚景源:第二点,我来谈物价。
物价主要谈CPI,社会上普遍预计,包括各位在内,大家都预计CPI10月份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我看到各单位的预测,大概10月份的CPI是负0.3%—0.7%之间,但是实际是负0.5%,应当说和社会预计是一致的。
CPI一方面看它是负值,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
第二,大家没预测到的就是环比是负0.1%,因为8月份比7月份的环比是正0.5%,9月比8月环比是正0.4%,连续两个月的环比CPI出现正值,是我们很多人对通货膨胀预期,对物价走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析依据。
但是10月份是环比负0.1%,多数人没有预测到,多数人认为还是正的,环比进一步出现正值。
2009-11-12 09:11:17.姚景源:为什么环比出现负0.1,也就是10月份比9月份的物价水平下降0.1%,下降的主要原因集中在食品,肉禽蛋菜,包括鲜果。
这两天的大雪一下,恐怕鲜菜的价格又要上来了,但这是短期波动。
我在思索10月份的价格,按道理来讲,10月份有两个节日,一个国庆,一个中秋,这个月份由于两个节日会使大家的消费量增加,从而还会拉动价格,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
但是现在来看,10月份的食品、肉、禽、蛋、菜、果的价格是在回落的。
什么原因?一是这两年由于猪肉涨价,农产品涨价,导致经济波动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所以今年粮食还是一个好收成。
夏天丰收成定局,早稻丰收成定局,秋粮也基本是好收成。
前段时间我到黑龙江去看,田间地头看到水稻没有问题,但是大豆减产,大豆现在不计算到粮食中。
这样的话,粮价稳定就为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的肉禽蛋的价格还是在回落。
2009-11-12 09:12:28.姚景源:关于价格走势,我们还剩两个月时间,年底整个同比有可能走到正数,因为基数在逐步降低,到年底可能会转正。
但是,整个物价是低位。
2009-11-12 09:13:59.姚景源:我现在就谈谈关于通胀预期问题,我始终是一个观点,我认为目前无通胀。
现在CPI10月份当月负0.5%,1—10月还是负0.1%,全年就剩两个月,这种状态怎么能叫通胀呢?我说过,从CPI 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在回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回落,电视机价格在下降。
一说电视机,我们两口子就上火,原来的电视是29寸,就能看20几个台,这是十年前的事。
后来我爱人买了一个增频器,结果一年不到就坏了,就这样一直换,一致买。
后来我们说买一个好电视吧,买一个液晶等离子。
最开始我清楚的记得,8年以前我们两个人看等离子是10万块钱,42寸。
那个时候买不起,后来等到5年前,我们家买了42寸等离子,3万元。
现在一进商场就上火,才几千块钱。
电视机降,汽车价格也在降。
CPI当中就是服装涨,原来都认为服装降,这个行业受冲击大,但是10月份服装涨了,可能和换季有关系。
2009-11-12 09:14:42.姚景源:关于通胀问题,我认为2009年没有通胀,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但是现在确实有预期,现在的预期还弄得挺强烈。
我觉得分析通胀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任何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货币原因,就从货币当中推导出通胀预期、通胀风险。
我主张认真把它摆出来,摆出有哪些因素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有哪些因素导致通胀风险,然后再进行分析。
2009-11-12 09:17:54.姚景源:我认为现在抑制通胀的因素,第一就是农业的稳定,粮食生产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