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重点归纳 (2)

合集下载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现代史)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现代史)

C )
B.敦刻尔克大撤退 B.敦刻尔克大撤退 D.中途岛海战 D.中途岛海战
6、下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下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B .第二次也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也界大战全面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扩大 D.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观察右图,使德国的这一野心得逞 观察右图, 的国际会议是( 的国际会议是( C
A.巴黎和会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D.雅尔塔会议

3、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 、 年 月 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协定体现 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它所造成的 恶劣影响是( B ) 恶劣影响是( A.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 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 C.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D.引发了德国的反犹狂潮 .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1896年,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 年 每四年举行一届。其中第 届 每四年举行一届。其中第6届(1916年)、 年 第12届(1940年)、第13届(1944年) 届 年)、第 届 年 没有举行。1940年和 没有举行。 年和1944年中断奥运会 年中断奥运会 年和 的原因应该是( 的原因应该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C.意、德、日法西斯上台 意 D.世界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危机 )
8、世界近现代史是欧美列强奴役弱小 、 国家的历史, 国家的历史,下列国际会议中体现了大 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 会议 A、①②③ 、 C、①②④ 、 ④万隆会议 B、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1年历史中考备考复习资料

2011年历史中考备考复习资料

西藏:
吐蕃 1.唐朝时藏族的祖先是______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唐于吐蕃的关系:_____入藏嫁个吐蕃首领________, 金城公主 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来__________ 尺带珠丹 又嫁给吐蕃首领__________,唐蕃______________. “合同为一家” 其中___________的名画________反映了吐蕃首领 阎立本 <<步辇图>>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 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顺治帝 达赖 3.清朝与西藏的关系:_______册封”_______” 康熙帝 班禅 ________册封”_______” 驻藏大臣 设立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一、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 上海 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 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 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在上海创办 了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三、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 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改革开放中,中共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现已 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六、200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了 《上海共识》,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 边外交活动。
伟人故里: 中山
西安:
西安事变:

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 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为和平 解决这一事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前往协商调 停.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的 是( C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 2010•湖南岳阳) 10、(2010•湖南岳阳)三大改造的 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D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 1954年 代表, 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 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D ) A.听取毛泽东作 论联合政府》 听取毛泽东作《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 告 B.决定 义勇军进行曲》 决定《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2010•广东东莞) 16、(2010•广东东莞)在“文化大 革命”期间, 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 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C ) 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2011中考重点历史知识整理

2011中考重点历史知识整理

古代史一:对外交往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教,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

元: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行纪》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清:闭关锁国政策,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对西方殖民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

启示:开放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闭关锁国则导致国家的落后。

(言之成理即可)二:民族关系秦朝: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汉朝:设机构: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新疆开始隶属中央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战争: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北匈奴。

和亲:昭君出塞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和亲,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

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在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在西藏——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启示: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某某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周:分封制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中央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地方设郡县制汉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科举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朝:政治: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思想:八股取士军事:削藩政策清朝:政治:设军机处、思想:大兴文字狱近现代史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总结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总结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总结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大发展。

3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4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中日关系问题(1)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经济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经济上的措施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影响:①积极性: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②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2)唐朝时中日交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4)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抗战胜利对今日中国的的启示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6)二战后日本发展原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之路;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等。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战争 无产阶级的战斗》(世界近代史)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战争 无产阶级的战斗》(世界近代史)


C、它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阐述科学社擎上输入关键词,
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输入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者同盟” 两个关键词,都能找到的文献是( ) D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6、 《共产党宣言》被美国教育部门指定 为美国中学生必读的十五本书目之一。下 列关于这部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①它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②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④它是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理 论 A.②③④ B.①③④
D、十月革命的胜利
3、(2010· 广东东莞)《共产党宣
言》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主要是因为它( ) D A.是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的
B.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局面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4、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表述,错误 的是(
C )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
A )
B.独立战争 D.非洲独立年
A.三角贸易 C.南北战争
2、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父亲来自于非洲肯尼
亚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
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B )
A.美国独立战争
B.三角贸易
C.法国大革命
D.《1787年宪法》的颁布
3、读右图,这是16~19 世纪300多年间,资本主 义发家史上的“三角贸易” 示意图。其中一个环节的 贸易活动被马克思称为 “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 和良心的罪恶。”这个环 节应是图中所示的哪个环 节?( B )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考点汇编 中国古代史部分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考点汇编 中国古代史部分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考点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商、周的更替1)、大禹建夏,始有国家。

2)、盘庚迁殷,促商发展。

3)、武王分封,巩固政权。

2、西周分封制(重点)1)含义:西周时期,周王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2)目的:加强统治,巩固政权。

3)内容:A、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诸侯),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B、与此同时,他们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召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C、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3、商鞅变法由于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改革、变法图强,任用并支持商鞅变法。

1)、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

②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⑤严明法令,实行连作。

2)、评价: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②通过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使秦国发生根本性变化;③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3)、认识(启示):变法(改革)是对旧秩序、旧制度的一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新时代进步的潮流。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定都咸阳,完成并巩固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重点)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度。

自称"始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④思想上:焚书坑儒。

⑤军事上:修建长城,抗击匈奴。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归纳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归纳

俄国、苏饿、苏联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72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P83 3、列宁的探索P84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C、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斯大林执政--------斯大林模式P84 5、第二次世界大战P84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C、攻克柏林 战役 6、美苏争霸P85 1955年与东欧各国组成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7、戈尔巴乔夫改革P85 8、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苏联解体
二、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2011) 1、孙中三的主要活动P36-37 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2、国共两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 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 利。 3、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 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1、都江堰P52、 长城(秦长城P5、明长城P22) 3、大运河P21 4、赵州桥P21 5、故宫P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英国: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71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P71 3、第一次世界大战P73 A、光荣孤立政策 4、第二次世界大战P84 A、绥靖政策(张伯伦) B、不列颠空战 C、诺曼底登陆 D、 雅尔塔会议 日本 1、大化改新P69 2、明治维新P72 3、第二次世界大战P8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 投降 4、战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课本P79) B、三国协约P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重点归纳世界近现代史专题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史一、资产阶级暴力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并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王查理一世的专横使各种矛盾激化。

②时间:1640—1688年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③重大事件:a.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b.开始: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c.转折(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d.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e.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f.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④重要人物及事迹: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⑤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⑥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c.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①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②爆发:1789年7月14日(后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③高潮:雅各宾派专政④拿破仑帝国: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1814年法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滑铁卢惨败。

⑤重要文献:A、1789年,制宪会议制订《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B、拿破仑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⑥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拿破仑⑦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时间:1755—1783年③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④重要文献:A、1776年7月4日(后为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了。

B、1787年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⑤重要人物:华盛顿⑥胜利原因:a.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b.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c.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⑦历史意义:a.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四)、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①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②时间:1861——1865年③重大事件: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束: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

④重要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扭转了战局。

⑤重要人物:林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⑥胜利原因:a.先进的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b.南方的叛乱不得人心;c.北方拥有较强的经济、军事实力;d.林肯政府采取措施激发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e.林肯总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⑦历史意义:a.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b.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五)、俄国1861年改革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c.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d.这次改革也是对农奴的一次空前的剥削和掠夺。

(六)、日本明治维新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专题二:资本主义发展史一、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时间:14—16世纪2、背景:a、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各族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艺复兴,这一场伟大思想运动,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3、表现:a、社会经济方面:①商业中心和城镇兴起。

②手工工场出现。

③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b、精神文化方面:①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尊重理性与科学。

③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知识不断积累和扩大。

4、意义影响:世界历史地平线上,初现近代曙光,人类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7—18世纪2、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直接原因(导火索):①英:苏格兰人民起义。

②法:三级会议的召开。

③美:波士顿倾茶事件。

3、表现: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独立战争4、影响: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b、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了比较民主和自由的联邦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及拉美独立运动发生。

三、资产阶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时间:19世纪中期。

2、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表现:a、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防大学本主义发展道路。

b、1861年—1865年,美国爆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段革命,既维护了祖国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影响: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c、客观上冲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的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

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时间:20世纪初。

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和资本制度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

4、发展状况:a、美、德采用科技成果,发展快。

b、英法过份依赖殖民地,发展相对缓慢。

c、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

5、影响:a、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现列强争霸的局面。

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世界形势紧张。

c、1914—1918“一战”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发生。

五、一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1929—1933年经济危机。

a、背景:1924—1929年短暂的和平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和销售矛盾日益突出。

b、首发生的国家:美国。

c、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d、影响: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主要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解除危机。

b、德国纳粹党上台,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c、日本军部控制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外扩张,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d、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6—1945年挑起“一战”。

六、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一)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②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占领了广阔的市场。

2、表现:①战后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

②在亚洲支持蒋介石内战,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背景:①借助了美国的援助和大力扶持。

②创设了较为和平的政治环境,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③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2、表现:①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欧盟成立,欧洲国际地位提高。

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影响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专题三:国际格局的演变一、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a、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

凡尔赛体系形成。

b、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