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以长春市为例

合集下载

结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结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结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以长春市为例作者:全震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2期全震(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研究绿地系统布局的意义在于使各类城市绿地合理分布组成城市内外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发挥绿地的功能作用。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绿地发展历程及绿地系统布局的研究,分析绿地系统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指导建议,旨在使长春市绿地系统形成合理、完善的布局结构,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绿地系统布局;绿地建设;长春市1 长春市绿地发展历程第1阶段:起步阶段(1932~1948年)1932年伪满时期,由日本人统治,制定了《满洲国国都建设计划概要(1932-1952)》,提出要建设亲水公园及沿伊通河与环状道路建设绿化带等,综合运用“田园城市”、“城市美化”、“邻里单位”等思想理念,初步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雏形,奠定“森林城”基础。

第2阶段:缓慢发展阶段(1949~1989年)长春市的绿化建设在此阶段经历了两次规划,第1次:1955年《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55~1975)》,提出关于绿地建设的措施是在保护好现有绿地的基础上,在郊区兴建防护林带。

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绿地建设处于混乱状态,不但没有达到规划的目标,大量的绿地反倒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第2次:1980年《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提出从点、线、面结合的角度对长春市的绿地进行建设,在此期间绿地建设与经济建设并未同步,绿化基本上是见缝插针,没有遵循一定的秩序与原则。

第3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90~2000年)进入90年代,人们对绿地的价值有了全新认识。

1996年版的《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提出要形成了以“一环五带”为核心的大环境绿化,对较早建设的公园绿地进行改造,同时增建了部分公园绿地。

此期间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绿地建设稳步增长。

第4阶段:跨越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进入21世纪,长春市绿地建设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基于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景观现状分析

基于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景观现状分析

基于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景观现状分析【内容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首批开发建成的工业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90年代初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加之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的老化和体制性、结构性的缺陷,此时的老工业地区资源日渐枯竭,工业废弃地不断增加,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发展已经逐步走向衰落。

2009年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如何推进东北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和保护与再利用,是东北老工业地区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工业城市工业景观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首批开发建成的工业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地区就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先进的工业基地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由于原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原因,国家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都在东北建设发展。

1980年以后,一方面,由于老工业地区企业陈旧的体制性、结构性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老化;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后转型艰难,从而无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与此同时东北老工业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也受到工业化衰败的影响,城市化建设滞缓,城市发展缺乏活力,导致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东北老工业地区城市工业发展普遍陷入衰退。

从而引发所谓的“东北现象”②,即城市失业率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国家的重工业城市由原来仅有的东北工业城市发展至辽中南工业城市、京津塘工业城市、沪宁杭工业、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此时,东北老工业城市已逐步走向衰败,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转型来维持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2004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发布;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城市的举措,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长春市旧厂区改造中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优化设计——以长春市水文

长春市旧厂区改造中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优化设计——以长春市水文

研究交流长春市旧厂区改造中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优化设计——以长春市水文化生态园为例包敏辰 王伦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摘要:旧厂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更新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现有的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本文章通过对目前旧厂区的研究和分析,揭露出旧厂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在景观设计学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旧厂区改造的相关案例和理论研究,为旧厂区改造提供相关借鉴。

并以此为准,为旧厂区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提供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以达到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彰显城市魅力的旧厂区改造的目的。

关键词:旧厂区改造;环境景观;可持续;再利用价值一、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东北的资源优势、平原地势广阔平坦,交通便利为东北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城市,城市对人口承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

旧厂区所提供的旧有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因此,旧厂区改造也是当今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环节。

(二)目的、意义旧厂区之所以要改造,并非仅仅因为其原始功能的缺失,而是由于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内在需求所导致的,其中包含城市特色文化、城市记忆、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等等。

旧厂区虽然已不符合当今工业发展的潮流,但是其经过一段时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特有的人文情怀才是其真正吸引人地方。

二、长春市水文化生态园(原长春净水厂)所存在的问题(一)环境景观设计缺乏整体性旧厂区在规划时注重的是厂区的功能需和建筑空间及环境设计比较重视,对厂区缺少合理的景观规划,甚至造成部分景观空间的荒废。

甚至有些厂区将景观空间设置为垃圾场,随意搭设帐篷,使得旧厂区的空间环境,成为旧工业厂区的薄弱环节。

(二)厂区规划缺乏特色旧厂区在规划时缺少企业文化的体现,模仿的痕迹诸多,没有特色。

造成景观规划中节点多而碎,千篇一律,主题不突出。

寒地城市社区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策略——以长春市为例

寒地城市社区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策略——以长春市为例

寒地城市社区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策略——以长春市为例寒地城市社区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策略——以长春市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适老化社区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寒冷地区,如何设计适合老年人生活的景观设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长春市为例,探讨寒地城市社区适老化景观设施的设计策略。

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设计适老化社区的景观设施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并将其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建设多功能公园。

公园内可以设置园林小径、康体休闲区、花坛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散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可以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

长春市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可以将其打造成为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水景区。

在水景区设置游船码头、休闲广场、钓鱼区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提供温暖舒适的公共空间对于老年人来说,寒冷的气候是一大挑战。

因此,在设计适老化社区的景观设施时,必须考虑到老年人在寒冷天气中的需求,提供温暖舒适的公共空间。

首先,可以在公园内设置温室。

温室内可以种植各类花草,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室内暖和的场所,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观赏植物的机会。

其次,可以在公园内设置休息亭。

休息亭可以用来遮风挡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可以在休息亭内设置长椅、茶几等设施,方便老年人休息和聚会。

三、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老年人通常行动不便,因此,在设计适老化社区的景观设施时,必须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首先,要设置无障碍通道。

在公园内设置无障碍通道,确保老年人可以方便地进出公园,不受地形限制。

其次,要设置坡道和扶手。

在公园内设置坡道和扶手,方便老年人行走和爬升,减少跌倒的风险。

四、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对于社区的需求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适老化社区的景观设施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

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基于ArcGIS的地图展示功能,我们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 对地图的查询和空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掌 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3、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我们可以监测土地利 用的变化情况。ArcGIS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土地 利用变化的区域和类型。
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分析与结构优 化研究
目录
0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03 参考内容
02 结果与分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土地利 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低碳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碳排放的规模。本次演示 以长春市为例,分析其低碳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结 构优化的建议,为推动城市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
结果与分析
1、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现状与 问题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 其中,农业用地占比较大,而建设用地中住宅和商业用地占据较高比例。然而, 在低碳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碳排放的浪费。
(2)土地利用过程中碳排放强度较高,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和措施,导致 碳排放难以控制。
(3)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对低碳土地利用的有效引导和支持,限制了低 碳发展的潜力。
2、影响因素分析
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技术和经济三个方面。政策 因素主要涉及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法规等;技术因素主要是指低碳技术和措施的 运用;经济因素则涉及土地利用的成本和效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低 碳土地利用的发展。

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空间总体布局研究

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空间总体布局研究

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空间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处在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而城市作为高密度人居区域,人口的增长更加放大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天气、异常的气候变化、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在空间上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给予了更大的压力,这需要在空间上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审视,提升城市的宜居性是城市的重要诉求。

长春市的生态环境拥有优势,园林绿化有着良好的基础,构建绿色城市发展路径是长春市的必然选择,宜居城市的构建更是长春市的城市理想,绿色宜居空间的布局优化对于长春市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发展手段。

本论文通过对长春市区域内生态系统本底进行数据研究和分析,对主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演变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长春市在生态安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其形成原因。

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找出对区域生态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重点。

最后研究并梳理长春市主城区绿地系统的分布与结构,针对性的提出绿地系统优化布方案,形成营造绿色宜居森林城的路径,力求长春市绿色宜居空间能够合理有序的发展,实现适宜人居的森林城市这一目标。

论文从区域、都市区、主城区三个空间层次提出了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市空间布局对策,并提出了构建城市区域生态功能区、楔形绿地生态廊道、优化生态系统连接、建设微绿地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手段,对促进长春市绿色宜居空间发展研究中相关学科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适应长春城市特点的绿色宜居空间生态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目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当前人们生存环境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得到精神环境相互结合,好的环境是一种互相交流的结果,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本文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终得出结论,园林设计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保证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对策1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环境因素的问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景观设计的制定,更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设计的可行性。

其中,环境因素对园林景观设计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无论是天气因素、地势因素、交通因素、周边业态、使用人群组成,还是水源因素、循环因素、风向因素、植被因素等等,在具体的设计中,都要严谨认真的考察到,才能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

就南湖公园现状来看,现状存在生态保护不足、功能单一、服务设施缺乏等系列问题,需统筹考虑并找到相应对策。

1.2景观功能分区实际联系中的问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每个功能分区都是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并作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在建立每个景观板块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板块的独立性,而忽略了板块之间的联系。

南湖公园现状存在着此类问题,布局杂乱无章、文化氛围不浓,各功能分区相互独立,缺乏沟通与联系。

在园林景观的实际应用中,每个版块的集合体,所构成的生态坏境的稳固运行,是保障城市绿化的中流砥柱。

如果每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联系功能性就体现不出来,板块之间的独立就会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也就失去了园林景观设计最开始的意义。

2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对策2.1立足实际走调研,因地制宜提对策景观环境形象是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也就是狭义景观设计。

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调查与研究

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调查与研究

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调查与研究本文调查了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地的现状,并分析当前长春市道路绿地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长春市的实际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标签长春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长春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自1800年清嘉庆朝设治以来,只有200多年的历史,1948年长春解放后,被确定为特别市,是整个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的中心。

长春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居全国的前列,但仍有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逐步完善。

1. 长春市道路绿化现状及现状分析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等方法,调查三级以上道路120 条,取样地256 个,对样地内道路的平面结构、植物种类构成、垂直结构、应用频度、本地资源比例进行分析。

1.1 调研的120 条道路,共有乔、灌木50 种,其中树木乡土树种资源的为42 种,属于喜光—耐寒—耐旱的品种有28 种。

乔木层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树种为青杨、银中杨、旱柳、榆树,常绿乔木应用频率较高的为黑皮油松、红皮云杉、白扦云杉。

灌木层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为水蜡、绣线菊、紫丁香、暴马丁香,常绿灌木仅有一种为沙地柏。

植物种类不丰富导致配置形式重复性高。

1.2 绿篱及模纹的应用种类为4 种,以水蜡、小叶丁香、绣线菊为主,其应用频率分别为53.50%、12.50%、41.00%。

可见以绣线菊搭配水蜡的绿篱、模纹的平剪配置形式重复率高。

这对病虫害防治及养护管理工作带是极大的隐患及负担。

1.3 在调查的植物种类中,观叶类植物27 种、观花类植物8 种、观干类植物2 种、观果类植物7 种。

四季景观中以夏季、秋季效果较为优良,春季与冬季景观较为萧条。

1.4 通过AHP 评价分析,可以看出,长春市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市区车流量明显提升,所以,长春市政务正组织修建3条快车道高架桥,和一条地铁线,而高架桥与地图路段的绿道将会清除,为了打造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牺牲了我们宝贵的绿色空间。

2. 长春市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2.1 形式单一,树种单调长春市绿道景观建设偏重于几个主要树种,其中乔木大约51.7万株、花灌木大约229万株,各种绿篱长约24万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A s u fCha g hun Ca e St dy o nc
P AO Y h,L I a IYu ,
(ntu cl y J i gi l r n e i , h ncu 3 18 C i ) Istt Myo g , in r ut eU i r t C a gh n10 1 ,hn ie o l A c u v sy a
a d ra r e nln fp r h r l n u t M r awa n fr ,b t h r a o p r r e nl n n dg e a d o e i e a id sr a e s u i m o p i o u t ea e f a kg e a dWa ma1 nt en a t eae f e n ss l .I h o h, h r a o g e r s a e W ma l h r g n ain W r e o s n d t e d sr u in o a iu e n ln s o - nf r . e s g e t n p c a s l ,te fa me t t a mo e s r u ,a h it b t fv r s g e a d Wa n n u i m A fw u g si s s o s i i o o r o o wee p tfr a d i r e k r e o a l a tr fg e n l d a d b t r ge n n fe to a g h n C t .T e c rio s r u o w r n o d rt ma e mo e ra n b e p t n o e a n e t r e ig e c fCh n c u i o s e r n e y h ord r r e a d s se W e t l e h o vn f r l m f r g n a i .P a n n e in w r a re u ,a h e g e n l n y t m a s b ih d frt e s li g o e p b e o a me tt n l n i g a d d sg e e c rid o t n d t e ge n s a s o h t o f o n r
T e r s l h we h t h o s u t n a d p o e t n o a k g e n ln n te c n r r ao h n c u t s r c ,b t h e u t s o d t a ,t ec n t ci r t ci fp r r e a d i e ta a e fC a g h n Ci Wa p f t u s r o n o h l y e e h rg n ai faf i e r e a o d g e n l n a s r u . n t e oh rh te fa me tt n o f l t d g e n l d a d r a r e a d W e o s O h t e a d,te dsr u in o f l td g e n ln o i a n n s i n h it b t fa ii e e a d i o a r
老工 业 城 市 绿 地 景 观 格 局 分 析 与 优 化
— —
以长 春市 为 例
朴 燕 ,李 玉
10 1 ) 3 18
( 吉林农 业大学 茵物研 究所 ,吉林 长春 摘
要 :研 究 以 I O O K N S为主要信 息源,并利 用 G S软件 ,建立 长春 市绿地 地理信 息 系统 ,在景观 生 态学理论 的基 础 下, I
第 2 卷 第 2期 6 21 00年 5月
农 研

R E
V 0. 6. No 2 12 . M a .,2 0 y 01
S YSI EM CI S ENC S AND C E OMP EHE I T I N R NS VE S UD ES I AGRI U删 C
Ab t a t G o r p ia n o ma in S s m f a g h n C t a sa l h d b e ma n if r a in s u c f K s r c : e g a h c lIf r t y t o n c u i w s e t b i e y t i no o e Ch y s h m t o r eo ONO n S s f o I S a d GI ot - w r .On t e b i o e t e r fln s a e e oo y r e a d s se o a g h n Ci s q a t ai ey r aie y t e c mp e ae h a s ft h o y o d c p c lg ,g e n ln y t m f s h a Ch n c u t wa u i t l e l d b h o r - y n t v z h n ie a ay i o a h l n s a d x e sv n lss fe c a d c p i e . e n
利用各项景观指标全面分析 ,定量地研 究长春 市绿地 系统。结果表 明,长春 市中心 区公 园绿地 建设和保 护比较 完善 ,但 附
属 绿 地 和 道路 绿 地破 碎 化 较 严 重 ;周 边 工 业 区的 附属 绿 地 和 道 路 绿 地 分 布 均 匀 ,但 公 园绿 地 面积 较 少 ;北 部 的绿 地 面 积 较 少 、破 碎 化 较 严 重 ,各 类 绿 地 分 布 不 均 匀。 为 了长 春 市 城 市 绿 地 格 局 更 加 合 理 ,城 市 绿 化 效 果 更 好 ,提 出 以 下 几 点 建 议 :
解决破碎 化问题 ,建立绿地廊道 系统 ;针对 . _ 城 市的特 点进行 规 划设 计 ,规 定绿化 指标 ;政 府参 与 支持 和监督 。 图 6 y. -I k ,
表 l ,参 l 。 9 关键 词 : 工 业城 市 ;景 观 格 局 ;城 市绿 地 G S I
中图分类号 :Q 4 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6 (0 0 2— 1 1 0 0 1 0 8 2 1 )0 0 8 — 5
An l ss a d Optmi a i n fLa ds ap te n o e n La n Ol I du t i lCiis a y i n i z to o n c e Pa t r fGr e nd i d n sr a 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