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导读课

合集下载

2024年《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2024年《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2024年《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青铜葵花》,围绕小说的第一至第三章进行深入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大麦地”,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第二章“青铜”,探讨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第三章“葵花”,分析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及相互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青铜葵花》第一至第三章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人性、成长等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理解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葵花》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麦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至第三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关系及性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间的友谊。

4.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情节,探讨青铜与葵花之间的友谊。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背景:大麦地2. 主要人物:青铜、葵花3. 友谊主题:青铜与葵花的成长历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以“友谊”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剩余章节,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成长。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理解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间的友谊。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PPT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PPT

186
第九章 大草垛
220
美丽的痛苦(代后记)
243
6
故事发生在60、70年代的大麦 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 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 苇荡。
秋后的芦苇
7
五、读故事
(一)走近青铜
第一章 小木船
001
第二章 葵花田
020
第三章 老槐树
042
第四章 芦花鞋
061
第五章 金茅草
087
苦难——大苦难
美——大美
爱——至爱
12
五、读故事
(一)走近葵花
第一章 小木船
001
第二章 葵花田
020
第三章 老槐树
042
第四章 芦花鞋
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 青铜在妈妈的怀抱里先是发冷, 等大火熄灭之后,就开始发热发烧。 此后,高烧一直持续了五天。等体 温恢复正常,青铜看上去,除了瘦 了许多,本来就大的眼睛显得更大 外,其他倒也一切正常。但家人很 快发现,这个本来说话流利的孩子 却已成了一个哑巴。
9
五、读故事
(一)走近青铜
第一章 小木船
4
三、读内容提要
苦难——大苦难 美——大美 爱——至爱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 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 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 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 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 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 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 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铜葵花》 整本书导读课
永昌中心学校 邵陶香
1
2
一、读封面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2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2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青铜葵花》整本书进行导读。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一至六章,详细内容为:第一章《青铜与葵花》,第二章《大麦地》,第三章《干校》,第四章《芦花鞋》,第五章《冰项链》,第六章《青铜葵花》。

通过导读,使学生了解小说背景、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小说所表达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背景、情节及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作者及小说背景。

2. 情节梗概: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青铜、葵花、奶奶等,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如何面对困境,培养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2. 内容:① 故事背景② 人物关系③ 主要情节④ 人物形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小说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成长题材的小说,如《草房子》、《夏洛的网》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

《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

《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家庭背景及性格特点;第二章描绘青铜与葵花的相遇及彼此间的互动;第三章阐述青铜与葵花共同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勇敢面对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掌握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重点:掌握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学会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重点分析等。

2. 学生用书:《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

3. 阅读笔记:用于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引发学生对本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解读故事背景。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青铜或葵花,面对困境时会怎么做。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阅读理解题,教授解题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七、板书设计1. 主线: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内容。

2. 人物:青铜、葵花性格特点。

3. 难点:分析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章内容,以“青铜与葵花的友谊”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后续章节,了解青铜与葵花的成长历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同理心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质性。

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解读需要深入挖掘,特别是对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详细剖析。

《青铜葵花》导读课

《青铜葵花》导读课
晚上,葵花不用再去翠 环家或秋妮家了。
这是大麦地最亮最美丽 的灯。
.
目录
第一章 小木船
第二章 葵花田
第三章 老槐树
。。。第。四。章。 芦花鞋
跳读
第五章 金茅草
第六章 冰项链
第七章 三月蝗
第八章 纸灯笼
第九章 大草垛
美丽的痛苦(. 代后记)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 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
太阳像一只金色的轮子。阳光哗啦啦 泻向了葵花田。那葵花顿时变得金光灿烂。 天上有轮大太阳,地上有无数的小太阳— —一圈飘动着花瓣的小太阳。这大太阳与 小太阳一俯一仰,虽是无声,但却是情深 意长。那葵花,一副天真、一副稚气,又 是一副固执、坚贞不二的样子。
阳光变得越来越热烈,葵花也变得越 来越热烈。太阳在燃烧,葵花的花瓣,则 开始像火苗一样在跳动。
阳光变得越来越热烈,葵花也变得 越来越热烈。太阳在燃烧,葵花的花瓣, 则开始像火苗一样在跳动。
爸爸在画布上涂抹着。他会不时地 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而一时忘记涂抹。
.
环境描写
葵花田(节选)
在所有的植物中,爸爸最喜欢的就是 向日葵。他非常熟悉葵花的气味。这种气 味是任何一种花卉都不具备的。这种含着 阳光气息的香味,使人感到温暖,使人陶 醉,并使人精神振奋。
《红瓦黑瓦》 《根鸟》…..
.
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 程”奖; 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第七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 学奖
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 获得强烈反响
封面、封底、目录、内容提要
略读
.
.
解读封面
青铜将绳子的两头分 别系在窝棚里的两根柱子 上,然后朝他们笑:灯! 这是灯!

《青铜葵花》导读ppt课件

《青铜葵花》导读ppt课件
特点
善于运用儿童视角和乡村背景,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 凑,引人入胜
02 故事梗概与主要 人物
《青铜葵花》故事梗概
葵花父亲的离世
葵花的父亲是一位雕塑家,他热爱艺 术但命运多舛。在一次意外中离世, 留下年幼的葵花孤苦铜和葵花共同面 对挑战,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他们 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生 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根鸟》
一部充满梦幻色彩的小说 ,展现了一个少年对梦想 的执着追求。
《细米》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 乡村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 。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 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青铜葵花》的主题是什么?
问题三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问题二
青铜和葵花分别代表了什么?
问题四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应用一
学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提 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用二
应用三
通过阅读《青铜葵花》,思考如何在 现实生活中践行亲情、友情等美好情 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
借鉴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技巧,将其运 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增强作文的感染 力和表现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如何有效阅读《青铜葵花》
把握故事背景
了解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和 社会环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人物和情节。
关注人物塑造
注意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刻画, 分析他们的性格、命运及相互 关系。
品味语言特色
欣赏曹文轩独特的语言风格, 体会诗意化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
深入主题思考
探讨小说所呈现的成长、家庭 、社会等主题,以及其中蕴含
关键情节剖析与讨论
分析
葵花的到来为青铜一家带来了欢乐和活力。她教青铜识字、写字,帮助青铜走出 自卑和孤独;同时,她也用自己的善良和勤劳赢得了全家人的喜爱和尊重。

2024版《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

2024版《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
16
角色代入法体验人物情感
选择主要人物
挑选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如青铜或葵花,作为代入 对象。
设身处地思考
站在选定人物的立场思考 问题,加深对人物情感的 理解和共鸣。
2024/1/26
深入人物内心
通过阅读人物的语言、动 作和心理描写,理解并体 验其情感变化。
17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应用
提出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针对 故事情节、人物行为 等方面提出问题,引 发思考。
最后的离别
葵花被召回城市,青铜从 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 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 方向。
2024/1/26
8
人物关系图谱
青铜
葵花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善良、 青铜的妹妹,一个懂事、 勇敢、聪明的乡村男孩。 乖巧、可爱的女孩。
青铜的家人
包括青铜的奶奶、爸爸、 妈妈等,他们共同组成了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2024/1/26
4
《青铜葵花》创作背景
《青铜葵花》源于曹文轩一个朋友的故事,最初的概念是一种 “城市少年——乡村少年”的关系。书的构思时间非常长,他 写起来也就是做了个笔录工作,创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脱稿 后就交给学生们进行校对。
《青铜葵花》书名的三层意思:人物名字;物品:青铜做的葵 花(葵花父亲的作品);人物品质:坚韧不拔、乐观活泼。
2024/1/26
26
2024/1/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分析矛盾
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 突,分析产生矛盾的 原因及解决方案。
评价作者观点
对作者的表达方式和 观点进行评价,提出 个人见解和看法。
联系实际
将阅读所得与现实生 活相联系,思考故事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 意义。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青铜葵花》整本书进行导读,选取教材中第一章“大麦地”和第二章“青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大麦地的环境描绘、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以及青铜的成长经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学会品味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3. 引导学生从青铜的成长经历中,感悟到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青铜葵花》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农村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青铜葵花》的故事情境。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大麦地”和第二章“青铜”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解读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选取两个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大麦地:环境描绘、人物关系2. 青铜:成长经历、性格特点3. 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品质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青铜葵花》前三章,分析青铜的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感悟。

2. 答案:参照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学方法的改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讨论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1. 环境描绘:分析大麦地环境的特色,如何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一个大太阳。
飞鸟成群结队,
鸣啭不息。
白云朵朵,
不断变幻着形状
广阔的田野,
无数的河流。
河湾里有一大片芦苇丛,
芦苇丛里有一小片水泊,
水泊里有野菱角。
轻风吹着,
船,
慢慢飘移……
听后练读,指名读,聊聊听、读后的感受(点拨大麦地的优美、纯净)
选读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分角色读青铜、葵花的对话,感悟人物对灾难的态度:沉着,从容,乐观。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特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再读《青铜葵花》,用摘录、书评、戏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他是个全面的人,既写小说,又研究小说;他的身份多样,既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又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家乡开门见水,所以他的小说里总写水,文字就像一条自然流淌的河;他的博客名叫做:麦田,因为他在一部小说里写到“大麦地,麦田”,他自己很喜欢;他的作品获得素有“小诺贝尔”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
5、比较读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小说中还写了许许多多的苦与难,找到你印象最深的章节,比较着读一读,看看这是不是曹文轩一贯的风格呢?
学生阅读,印证感知,深化感悟,了解小说的结构模式(苦难—面对苦难—超越苦难)。
四、走出小说之外
师:我们总读了这本书的骨架,品读了这本书的血肉。快要合上这本书,你们没有觉得奇怪的地方吗?这本《青铜葵花》书写的是苦难,尽管是以唯美的方式,可这里面的苦也好、难也罢,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为什么曹文轩还要为我们写?老师还要与你们共读呢?赶紧看看“后记”与“封底”,这是每本书的脚后跟,有它,书才立得稳,扎得深!一鼓作气地读,读不懂的地方跳过去。
师:面对可怕的灾难,大麦地的人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萎靡不振,他们从容、坚韧、乐观地熬下去,活下去。带着这些感受三读《三月的大麦地》,你的感受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由忧伤到忧美,忧愁中依然美丽着)
学生读书,交流自己的感悟。老师与他们探讨属于他们自己的、现在的一些苦与难,齐读、背诵作者的话:




课上完的时候,我很轻松,我想要呈现的基本都达到了目标。从课前练习的单篇阅读推测方法到整本书的方法引入,从阅读封面推测出故事的背景,从葵花的资料出示到人物命运的推测,从老槐树片段的精读到故事情节的推测,几个环节衔接比较自然,方法使用比较恰当。孩子的兴趣不断地被激发,推测的方法也在引导中一步步得到落实。
老师将此章第三节中的环境描写重组成为诗歌的样式,范读:
2、事件
师:可在这优美、纯净的天空下发生了什么呢?再浏览“三月蝗”的情节,看看大麦地的人们正在遭遇什么?找找相关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如:阳光的大麦地下,只有一番令人悲伤的干净。
饿到最厉害的时候,想啃石头。
……
师:蝗虫咬噬掉一切,人饿得想啃石头。再读读、想想《三月的大麦地》,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呢?(由优美到忧伤)
三、走进小说之中
师:美好的书名,美丽的目录,可背后呢?藏着的是一波接一波的苦难。没钱上学,没钱治病,甚至,没钱点灯。这是苦,辛苦,艰苦;火灾,水灾,蝗灾。这是难,大难,灾难。青铜、葵花和他们的家人、乡亲们又是怎样面对呢?选择第八章“三月蝗”,我们小心地进去,细心地品读,看看作者对我们怎样讲述故事。
1、 环境
师:读经典的书,做精彩的人。我们一起读书,我们一同成长。今天,让我们继续分享快乐的阅读时光。猜猜看,他是谁,你对他还了解些什么?
他就是曹文轩,你读过他哪些作品呢?
学生猜作家,聊作品。
二、走进小说之前
师:要想透彻地读懂一本书,适当了解作者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郑渊洁是童话大王,杨红樱是校园小说家,那么曹文轩就是唯美小说大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再读《青铜葵花》就会知道答案。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2、读内容提要
请一生读内容提要,其余同学听读3、 读目录
(1)齐读目录
(2)研读目录:这些目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三个字;都是各种看起来很美丽的事物;但美丽的名字背后又藏着些什么呢?)
(3)比较目录:平时你们也看过各种小说的目录,一般目录会提示故事情节,为什么曹文轩不这样呢?
4、总结读法
师:我们马上要进入小说里面了,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读了哪些部分呢?为什么先要这样读呢?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先生也是这样读书的,他称这样的读书方法为总读,认为总读可以帮我们了解这本书的骨架,就像我们看电影之前总要阅读电影、剧情介绍一样。
1、读封面
师:书的封面就像人的脸面,从这张脸中你们读到些什么呢?(让学生从书名、主题图、出版社各个角度自由交流)
师:如果封面是书的脸面,那么书名就是它的眼睛,书的精彩可从中发现一二。
师:一个好书名能让人回味无穷,其实作者替书取名时也是煞费苦心。曹文轩为他的另一本书《天瓢》定名之前,曾经在自己带的博士生中悬赏:谁给我的书取个好名,我发他奖金。可见好名得来不容易。
教 案
总第页
课题
《青铜葵花》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
课型
阅读
第1课时(共4课时、通过读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等来了解小说的骨架,掌握进入正文之前的总读方式;
2、选取小说“三月蝗”情节,从环境、事件、人物三个角度品读此书的风格、主题;类推其它情节,感知小说的结构艺术;
3、跳读后记、封底,把握作者创作意图,推人及己,实现书读人的阅读目标。
3、人物
师:我们替大麦地的人们担忧,着急,害怕,可大麦地的人呢?他们对这场无法逃避的灾难,是如何面对的呢?默读小说第三节内容,边读边画出或写出那些关键词。

4、回读
请学生完整默读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曹文轩的文笔始终是 ,哪怕是面对无法回避的 ;大麦地的人们始终是 ,哪怕是面对无处可逃的 !
教学
重点
通过读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等来了解小说的骨架,掌握进入正文之前的总读方式;
教学
难点
选取小说“三月蝗”情节,从环境、事件、人物三个角度品读此书的风格、主题;类推其它情节,感知小说的结构艺术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




《青铜葵花》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时间分配)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从作者开始
联系小说谈谈,作者为什么采用这个题目呢?(引导学生从主人公、雕塑、属性、色彩等细细玩味书名,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思考:你从中获得那些信息?其中又省略了哪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如何补充?
比较目录:平时你们也看过各种小说的目录,一般目录会提示故事情节,为什么曹文轩不这样呢?
听范读:
三月的大麦地
天气,
总是特别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