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考点习题解析经行浮肿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A1型题(本大题33小题.每题1.0分,共33.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下列哪项不属西医疾病产后风的范畴 ( )A 产后坐骨神经痛B 产后多发性肌炎C 产后风湿D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E 产后痛风【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产后风即指产后身痛。
西医学产褥期中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类似症状者,可与本病互参。
而痛风病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不属产后身痛的范畴。
第2题产后“宫缩痛”持续几日自然消失( )A 1~2日B 2~3日C 3~4日D 4~5日E 5~6日【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l~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西医学称“宫缩痛”、“产后痛”,属生理现象。
第3题III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颈( )A 下垂平坐骨棘B 下垂到坐骨棘以下未越阴道口C 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D 宫体全部脱垂出阴道口以外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子宫脱垂的情况,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划分为3度。
I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越阴道口。
Ⅱ度:轻型宫颈已脱出阴道口;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己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第4题子宫内膜增生早期是在月经周期的第 ( )A 1~4日B 5~7日C 8~10日D 11~14日E 15~19日【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子宫内膜增生早期约在月经周期的5~7日,此期内膜较薄,约1mm。
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即已开始。
第5题治疗产后血晕,主张虚者以人参急煎浓汤的医著是( )A 《妇人大全良方》B 《傅青主女科》C 《经效产宝》D 《诸病源候论》E 《景岳全书》【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明代《景岳全书》从辨证施治的角度指出,产后血晕有虚、实两端,治疗主张虚者以人参急煎浓汤;实者宜失笑散治之。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考点及答案解析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考点及答案解析1、单选证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腰酸头晕,便坚尿黄,舌红,脉细略数,治以()A.清热凉血B.滋阴清热C.滋阴止血D.凉血止血E.滋阴养血正确答案:Q2、羲女性青春期(江南博哥)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月经来潮B.内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C.外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D.体形已渐发育为女性特有的体形E.第二性征发育正确答案:A3、单选女患者,结婚2年未孕,形体肥胖,月经2~6月一行,面色觥白,头晕心悸,胸闷泛恶。
苔白腻,脉滑。
首选OA.启宫丸B.六味地黄丸C.开郁种玉汤D.二妙丸E.毓麟珠正确答案:A4、单选脾胃虚弱型恶阻的治法是OA.健脾和胃,降逆止呕B.健脾豁痰,降逆止呕C.抑肝和胃,降逆止呕D.益气养阴,和胃止呕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5、问答题何谓产后“三病”、“三冲”、“三急”?正确答案:“三病”:病痉、病郁冒、病大便难。
“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6、单选妊娠后期,面浮肢肿,胸闷心烦,头晕目眩,倦怠嗜卧。
治宜()A.育阴潜阳,平肝熄风B.健脾理气,温中行水C.健脾利湿,平肝潜阳D.理气行滞,健脾化湿E.疏肝扶脾,理气行滞正确答案:C7、单选下列关于肝与月经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OA.肝血下注冲脉B.司血海之定期蓄溢C.肝为气血之根D.参与月经周期的调节E.参与经量的调节正确答案:C8、单选下列各项,不属温经散寒法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是OA.月经先期B.月经后期C.痛经D.闭经E.不孕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寒邪客于冲任、胞络,影响血气运行,致瘀血形成或不通则痛,诱发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恶露不下、««等病证,应以温经散寒法主之。
A选项不属于温经散寒法常治的妇科疾病。
9、单选对继发性痛经的患者,应注意询问的是OA.有无家族遗传史B.有无盆腔炎史C.居住环境D.饮食嗜好E.有无结核病史正确答案:B10、单症恶露量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的辨证是OA.血热证B.血瘀证C.血虚证D.气虚证E.血寒证正确答案:B11、单选女患者,26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四诊问诊十问歌:-------------张景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妇科问诊:经带胎产的情况望诊:中医诊断学共性的内容(妇科辨证容易,有两层信息供诊断,一是全身证候,二是妇科特有的诊断要点)妇科特点的望诊:下列各项,属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主症的是A.经色暗淡,质清稀B.经色淡红,质清稀C.经色深红,质粘稠D.经色暗红,有血块E.经色淡红,质粘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热:色红、质稠。
闻诊:切诊:包括切脉、按肌肤和扪腹部三部分切临产脉:即离经脉。
孕妇双手中指两旁从中节至末节,均可扪辨证要点月经病的辨证要点: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舌脉气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虚血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伴头晕眼花虚血月经量多,或日久不止,色深红,质黏稠热血月经延后,量少,色黯,喜温畏寒(拒按)寒血月经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瘀肾气未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月经初潮年龄过迟,周期不定,量少色淡肝郁月经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气滞致血瘀),伴胸胁作胀肾虚月经提前或延后,经量少,色淡黯,质稀,伴腰酸-----(更多的是肾阳虚,肾气虚)实寒月经延后,经行下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虚寒经行或经后下腹冷痛,形寒畏冷,喜按,得热则减-----把握虚证的特点:经后,喜按血瘀经行下腹刺痛,经量多,色紫红,有块,块下痛减带下病的辨证依据: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舌脉虚证带下量多,色淡,质稀,无臭味实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秽臭味道阳虚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如水阴虚带下量多或不多,色黄,或赤白带下,质稠夹湿脾虚带下量多,色淡黄或白,质稀,无气味,伴神疲乏力湿热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赤白带下,质稠,或带下如脓,有臭味或腐臭难闻--(有毒,湿毒往往是带下五色夹杂)肾精亏虚,天癸早衰,任带虚损------------带下量明显较少,甚至无带下妊娠病:涉及孕妇、胎儿两方面。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题库考点(题库版)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题库考点(题库版)1、单选治疗经间期出血脾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八珍汤B.归脾汤C.大补元煎D.举元煎E.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B2、单选下列各项,属闭经痰湿阻滞证临床表现的是()(江南博哥)A.月经停闭,肢倦神疲,食欲不振B.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闷痰多C.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头晕耳鸣D.月经停闭,气短懒言,神疲肢软E.月经停闭,小腹冷痛,形寒肢冷正确答案:B3、单选患者49岁,月经紊乱,提前量少,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疼,足跟疼痛,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月经先期B.经行情志异常C.绝经前后诸证D.月经量少E.崩漏正确答案:C4、单选患者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补中益气汤B.逍遥散C.清经散D.加味逍遥散E.两地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这两题首先得根据主要证候辨别出证候,然后选出适应的方剂。
以上分别是阳盛血热证和阴虚血热证,故应分别选择清经散和两地汤。
5、单选患者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黏稠,渐至月经停闭;伴神疲倦怠,纳少痰多;苔腻,脉滑。
其证候是()A.气血虚弱证B.肾气虚证C.阳盛血热证D.痰湿阻滞证E.阴虚血热证正确答案:D6、单选治疗经行发热血气虚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八珍汤B.补中益气汤C.蒿芩地丹四物汤D.血府逐瘀汤E.举元煎正确答案:B7、单选二仙汤合二至丸治疗经行前后诸证,适应的证候是()A.肾阴虚证B.肾阳虚证C.肾气亏损证D.肾阴阳俱虚证E.气滞血瘀证正确答案:D8、单选经行头痛肝火证的治法是()A.清热平肝息风B.疏肝理气止痛C.滋阴平肝息风D.滋阴清热止痛E.滋阴柔肝息风正确答案:A9、单选患者月经停闭半年,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及解析-妇科学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及解析-妇科学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及解析-妇科学[A2型题]1.患者,女,45岁,已婚。
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纳少便溏,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
其治法是A 健脾和胃B 补气摄血调经C 养血调经D 益气活血E 补血止血考题解析:选择治法,首先要作出疾病和证候的诊断。
本题诊断是月经先期气虚证,月经提前、量多是由气虚不摄血所致,故应选B.A 虽能补气,但不能止血;C、E不能补气;患者无血瘀证,故也不是D.2.患者,女,19岁。
月经不调,周期45~50天,经血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紧。
其诊断是A 虚寒型月经后期B 血寒型月经后期C 血寒型痛经D 虚寒型痛经E 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考题解析: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称为月经后期,本病例符合月经后期的诊断,腹痛、月经量少为其伴随症状,不作单独诊断,故C、D、E可排除;根据经血色黯有块、小腹冷痛、脉沉紧为实寒之证,故可排除A,标准答案为B.3.患者,女,18岁。
14岁月经初潮,自15岁起每于月经来潮出现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淡,腰腿痠软,舌苔白润,脉沉迟。
其治法是A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B 益肾养肝止痛C 益气养血止痛D 行气活血止痛E 温经暖宫止痛考题解析:本题诊断是阳虚内寒型痛经,故治法当选E.A、D是针对实性痛经寒凝血瘀型和气滞血瘀型而言的;B、C分别用于肝肾虚损型和气血虚弱型痛经,与本病例证型不符,均非正确选项。
4.患者,女,20岁。
末次月经如期来潮,5天干净,7天后阴道再次出血,开始5天量极多,色深红,质稠,今日量稍减,口渴烦热,纳少,大便干,舌苔黄,脉滑数。
其治法是A 滋阴清热,止血调经B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C 滋水益阴,止血调经D 凉血化瘀,止血调经E 清热固冲,止血调经考题解析:本题诊断为实热证崩漏。
A、C是针对虚热证而言,D 是针对瘀而化热证而言,均可排除。
B、E有相似之处,但E对虚热证、实热证均可使用,不确切,唯B最为恰当。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五)一、A11、带下色黄,量多,质黏稠,其辨证是A、血热证B、热毒证C、脾虚证D、肾虚证E、湿热证2、产后乳汁甚少,质稀薄,食少神疲、面色无华,其辨证是A、血虚证B、脾虚证C、肾虚证D、肝肾亏虚证E、气血虚弱证3、经行后期,量少、色淡红、质稀,多属于A、血虚B、气虚C、血寒D、气血两虚E、以上都不是4、着重了解量、色、质、气味的病证是A、前阴病B、妊娠病C、带下病D、临产病E、妇科杂病5、月经将至,或正值月经期A、脉细数B、脉细弦C、脉多显滑象D、脉滑数有力E、脉沉细6、若妊娠晚期,孕妇脉弦滑劲急,当警惕发生A、子晕、子痫B、子烦C、胎死不下D、难产E、子悬7、闻气味,若月经、带下、恶露秽臭,多为A、热毒B、湿热C、气滞血瘀D、气阴两虚E、肝肾不足8、望阴户、阴道若见肌肤色白,或灰白粗糙增厚或皲裂,多为A、肾精亏损,肝血不足B、肝经湿热C、虫蚀D、气血亏损E、寒湿凝滞9、问产后史应询问A、产后大便通与不通B、分娩情况C、乳汁多少D、小腹痛与不痛E、带下情况10、问带下史应了解带下的A、量、色、质、味B、初潮年龄C、就诊时年龄D、期、量、色、质E、绝经年龄11、对继发性痛经的患者,应注意询问的是A、有无家族遗传史B、有无盆腔炎史C、居住环境。
【妇科】经行浮肿

【妇科】经行浮肿【妇科】经行浮肿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称为“经行浮肿”,亦称“经来遍身浮肿”或“经来浮肿”。
一、诊断要点1.主要特征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面四肢浮肿;2.可伴倦怠乏力、纳呆、腹胀,经量多、色淡质稀,大便溏薄,腰膝酸软,或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二、辨病简析本证以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面四肢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因病机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肾益虚,脾失健运,肾失温化,水湿不运,泛溢肌肤而成。
《金匮要略》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之说,故临床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温阳利水,以治疗阳虚型经行浮肿。
三、经方辨证论治苓桂术甘汤组成与用法: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用与主治: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化气,温化水饮,并降冲逆之气,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共奏通阳化气,健脾利水之功。
临证化裁:(1)脾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健脾补气;(2)肾阳虚者加制附子6克、巴戟天9克温肾助阳;(3)肝郁气滞者加青皮9克、陈皮9克、柴胡9克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4)血瘀者加益母草15克、当归12克以活血化瘀;(5)血虚者加熟地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以养血柔肝;(6)水湿较重、水肿明显者加猪苓9克、泽泻9克利水消肿。
四、医案选录验案一王某,女性,29岁。
孕4产1,人流3次。
患者14岁初潮,平素月经周期34~37日,每次持续4~6天。
自诉于3次人流后感精神日差,平素肢倦神疲,畏寒肢冷,食欲欠佳,食少,饮食稍有不慎即腹泻便溏,经期推迟,经量中等,色淡。
近1年来且在经期中出现面部浮肿,晨起加重,遂于2000年4月26日来诊。
诊见患者面白,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双睑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中医临床妇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临床妇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 阴户、玉门属女性外生殖器。
()是否2. 子肿的治疗大法是峻下利水。
()是否3. 现存古典著作《易经·爻辞》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等记载,最早提出了有关不孕症的为题。
()答案在文末是否4. 经行情志异常属痰火上扰者,首选启宫丸。
()是否5. 产后腹痛的发生特点是新产后1~2天最多见,持续2~3天自然消失,位置在小腹,疼痛为阵发性。
()是否6. 经行泄泻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脾胃虚弱。
()答案在文末是否7. 子晕的主要体征为:血压明显升高,或水肿,或检查小便有蛋白。
()是否8. 一般而言,崩漏热者多而寒者少。
()是否9. 月经期前后3天内不宜施用外治法,妊娠期、新产后禁用外治法。
()答案在文末是否10. 阴挺肾虚型的治疗首选肾气丸。
()是否11. 阴户、玉门属女性外生殖器。
()是否12. 子肿的治疗大法是峻下利水。
()是否13. 现存古典著作《易经·爻辞》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等记载,最早提出了有关不孕症的为题。
()答案在文末否4. 经行情志异常属痰火上扰者,首选启宫丸。
()是否15. 产后腹痛的发生特点是新产后1~2天最多见,持续2~3天自然消失,位置在小腹,疼痛为阵发性。
()是否16. 经行泄泻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脾胃虚弱。
()答案在文末是否17. 子晕的主要体征为:血压明显升高,或水肿,或检查小便有蛋白。
()否18. 一般而言,崩漏热者多而寒者少。
()是否19. 月经期前后3天内不宜施用外治法,妊娠期、新产后禁用外治法。
()答案在文末是否20. 阴挺肾虚型的治疗首选肾气丸。
()是否参考答案:1 是2 是3 是4 否5 是6 否7 是8 是9 否10 否11 是12 是13 是14 否15 是16 否17 是18 是19 否20 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考点习题解析:经行浮肿辨证论治
下列方剂用于治疗经行浮肿的是
A.柴胡疏肝散
B.逍遥丸
C.健脾丸
D.乌药散
E.八物汤
『正确答案』E
考点:经行浮肿的代表方剂。
患者,女32 岁,已婚。
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经色暗红有块,伴脘闷胁胀,善叹息,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治疗应首选
A.苓桂术甘汤
B.参苓白术散
C.八物汤
D.肾气丸
E.丹栀逍遥丸
『正确答案』C 考点:经行浮肿的辨证论治。
辨证为气滞证。
患者女,20 岁,未婚。
每于经期鼻衄,量多,色深红,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近3月个月来,月经提前7天,量少色红,舌红苔黄。
脉弦数。
其诊断是
A.逆经肺肾阴虚证
B.月经先期血热证
C.逆经肝经郁火证
D.月经先期肝郁化热证
E.月经过少血虚证
『正确答案』C
考点:经行吐衄的诊断
1.先断病:经行吐衄又叫倒经,逆经。
而月经提前7 天不是主诉,
而且月经先期病是提前7 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
关于量少不是主诉。
2.辨证为肝经郁火证,用清肝引经汤。
患者女,35 岁,月经周期正常,唯月经量少,色红、质稠,经期鼻衄,量不多,色暗红。
伴手足心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
A.肝经郁火
B.阴虚内热
C.心肝火旺
D.阴虚阳亢
E.肺肾阴虚
『正确答案』E 考点:经行吐衄的辨证。
题干:经期鼻衄,量不多,色暗红。
伴手足心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为阴虚之象。
为何不选
B阴虚内热,D阴虚阳亢?
吐血出于胃,咯血出于肺,鼻衄也是出于肺,所以定位在肺肾之阴虚更精准!
患者女,36岁,已婚,近3个月来,月经提前6〜7天量少色红,每于经期鼻衄,血量少色红,潮热咳嗽,两颧潮红,咽干口渴,舌红苔花剥,脉细数。
应引血下行,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
B.清热凉血
C.疏肝清热
D.滋肾平肝
E.滋肾润肺
『正确答案』E 考点:经行吐衄的治法『答案解析』辨证属经行吐衄之肺肾阴虚证。
治以滋肾润肺。
故本题选E。
患者女,20 岁,未婚。
经行鼻衄3 年,量较多色红,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偏少,经行第2 天鼻衄,情绪波动影响出血量,舌质红,脉细弦。
治疗应首选
A.丹栀逍遥散
B.清肝引经汤
C.清热固经汤
D.清肝止淋汤
E.顺经汤加牛膝
正确答案』B。
考点:经行吐衄的辨证论治。
辨证为肝经郁火证。
绝经前后诸证的产生机理主要是
A.肝血不足,冲任亏虚
B.脾气虚弱,冲任失养
C.肾气虚衰,天癸渐竭
D.心肾不交,冲任失调
E.心脾血虚,冲任俱虚
『正确答案』G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原则是
A.疏肝解郁
B.调节阴阳平衡
C.补益气血
D.健脾补肾
E.活血化瘀
『正确答案』Bo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原则
患者,女,51 岁,月经不规律。
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腰痛如
折,腹冷阴坠,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其冶法是
A.滋肾益阴
B.滋阴潜阳
C .益肾清肝
D.温肾扶阳
E.温肾养血
『正确答案』D。
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
注意年龄!!绝经前后诸证之肾阳虚证,用右归丸。
患者,女,49 岁。
月经或前或后,烘热出汗,五心烦热,头晕耳
鸣,腰酸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
A.左归丸
B.内补丸
C.肾气丸
D.两地汤合二至丸
E.二仙汤合二至丸
『正确答案』A。
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论治。
注意年龄因素!!
■ ■ 绝经前后诸证之肾阴虚证,用左归丸合二至丸。
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断复来肾阴虚证的症状
A.五心烦热
B.皮肤或外阴瘙痒
C.潮热盗汗
D.量少色红
E.腰膝酸软
『正确答案』B考点:经断复来的辩证
经断复来之肾阴虚证: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
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 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B 皮肤或外阴瘙痒是湿热下注证
治疗经断复来湿热下注证,应首选
A.安老汤
B.知柏地黄丸
C.易黄汤
D.萆薢胜湿汤
E.龙胆泻肝丸
『正确答案』G考点经断复来的代表方剂
下列哪项是带下病湿毒蕴结证的特有症状
A.口苦咽干
B.阴部干涩不适
C.带下量多
D.小腹疼痛
E.五色带下
『正确答案』E。
考点:带下过多的辩证带下物色杂陈,或色如
败酱,是热毒证的典型表现。
止带方适用于带下病的哪种证候
A.肾阳虚
B.肾阴虚
C.脾虚
D.湿热
E.湿毒
『正确答案』D 。
考点:带下过多的代表方剂刘氏妇科证治歌诀:带下过多证型多,脾虚完带病可瘥。
肾阳亏虚内补丸,阴虚夹湿知柏托。
湿热止带方正用,热毒五味消毒活。
用方独家趣记:(花)五万治内脂(脂肪多,导致带下
五--- 五味消毒饮,万--- 完带汤,治--- 知柏地黄丸内--- 内补丸,脂--- 止带方完带汤适用于带下病的哪种证候
A.脾虚
B.肾阴虚
C.肾阳虚
D.湿热
E.热毒
『正确答案』A。
考点:带下过多的代表方剂
刘氏妇科证治歌诀:带下过多证型多,脾虚完带病可瘥。
肾阳亏虚内补丸,阴虚夹湿知柏托。
湿热止带方正用,热毒五味消毒活。
用方独家趣记:(花)五万治内脂。
(脂肪多导致带下多)五--- 五味消毒饮,万--- 完带汤,治--- 知柏地黄丸内--- 内补丸,脂--- 止带方湿热下注,带下量多,应首选
A.止带方
B.完带汤
C.温胆汤
D.清经汤
E.丹栀逍遥丸
『正确答案』A。
考点:带下过多的代表方剂
患者,女40 岁,月经规律,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有臭气,纳呆,大便黏腻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
其证候是
A.脾虚
B.肾阳虚
C.肾阴虚
D.湿热
E.热毒
『正确答案』B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
湿热证用止带方患者,女,27 岁,已婚,近几个月来带下量多、粘稠、色黄,胸闷心烦,纳少便溏,舌淡红苔黄略腻,脉细滑,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止带
B.健脾利湿止带
C.健脾益气止带
D.清热解毒止带
E.补肾健脾止带
『正确答案』A。
考点:带下过多的治法。
为湿热证,用止带方患者女,46 岁,已婚,近两周带下量多,色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瘙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其治法是
A.清热疏肝,利湿止带
B.滋肾养阴,清热利湿
C .清热解毒止带
D.健脾祛湿止带
E.清热凉血止带
『正确答案』B。
考点:带下过多的治法。
为阴虚夹湿证,用知柏地
黄丸
患者,女,40 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黏稠、有臭气,小腹作痛、外阴瘙痒,便秘溺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
A.完带汤
B.内补丸
C.知柏地黄汤
D.止带方
E.五味消毒饮
『正确答案』B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为湿热证
患者,女,48 岁,平时白带量多,终日不断,质稀清冷,腰膝酸冷,小腹发凉,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疗应首选
A.完带汤
B.金匮肾气丸
C.内补丸
D.止带方
E.易黄汤
『正确答案』G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为肾阳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