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21_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取向膜的制备
聚酰亚胺在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权威资料]
![聚酰亚胺在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c0311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d.png)
聚酰亚胺在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聚酰亚胺具有的优异性能,以及聚酰亚胺薄膜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应用情况。
重点论述了聚酰亚胺薄膜在液晶显示器取向膜、液晶面板与驱动电路的柔性连接、驱动芯片封装、液晶面板彩色滤光片中的应用。
在不同方面的应用中,对聚酰亚胺薄膜结构、性能和工艺过程的要求有较大区别,文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聚酰亚胺;液晶显示器;取向层;模块;彩色滤光片TN141.9 A引言液晶显示器是平板显示器中最早开发并被商品化的产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因轻薄、环保、高性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显示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屏等方面[1]。
在液晶显示器中,使用了很多种类的无机和有机材料,聚酰亚胺(PI)因其突出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多次在液晶显示器件中使用。
本文将对聚酰亚胺薄膜在液晶屏取向膜、驱动模块和彩色滤光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
1 液晶屏取向层中的应用取向层是液晶盒内与液晶直接接触的薄层物质,液晶分子依赖于玻璃基板表面取向膜的各向异性处理而得到有序排列,从而实现液晶盒光通量调制。
液晶显示器的取向材料以及取向处理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使液晶分子取向排列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绒布类材料高速摩擦基板表面涂覆的有机高分子薄膜聚酰亚胺[2]。
液晶取向层用聚酰亚胺是缩合固化类型的聚酰亚胺,它通过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低温下聚合反应合成,生成聚酰胺酸(PA),在高温下溶剂挥发和脱水,发生亚胺化反应,即成为聚酰亚胺。
作为取向层的聚酰亚胺膜,是用浸泡、旋涂或印刷的方法,将PA溶液涂覆在玻璃表面,经高温固化后制得[3]。
聚酰亚胺膜用作取向层,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和较高的玻璃转化温度、可以获得比较均匀的膜层厚度、液晶分子的预倾角控制良好、取向排列性好、与ITO玻璃基板粘附牢固、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2 液晶屏模块中的应用2.1 应用于液晶显示中的连接目前,液晶显示屏与驱动模块之间的连接组装主要有带式自动组装(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技术和COG (chip on glass)组装技术。
聚酰亚胺液晶高分子及液晶取向膜

聚酰亚胺液晶高分子及液晶取向膜聚酰亚胺(Polyimi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制备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高分子的理想材料之一首先,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聚合反应。
首先,将酸酐和双胺混合,然后加入溶剂,在高温下进行缩聚反应,最终形成聚酰亚胺高分子。
这种高分子具有线性链结构,其中的酰胺键和酰亚胺键赋予了聚酰亚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取向膜是由聚酰亚胺材料制备而成。
它的作用是通过特定的取向方法,使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上排列,从而实现像素点的控制。
聚酰亚胺由于其分子链的特殊性,可以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摩擦取向、溶剂取向或磁场取向等手段,使液晶分子保持一定的方向性。
这种取向膜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响应速度和色彩饱和度,提高显示效果。
除了用于液晶取向膜的制备外,聚酰亚胺也可以作为液晶高分子来应用。
液晶高分子是指将液晶分子与高分子有机物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液晶相和高分子特性的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稳定的液晶相,因此可以作为液晶高分子的基体材料。
通过在聚酰亚胺基体中掺入液晶分子,可以改变聚酰亚胺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质,实现液晶高分子的多种应用,如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总之,聚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取向膜和液晶高分子中。
它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响应速度、色彩饱和度和显示效果,同时也为液晶高分子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基体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酰亚胺材料在液晶显示技术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展。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信息汇总

聚酰亚胺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应用------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HPI目录第一部分液晶及液晶显示材料相关知识 (3)一、液晶信息概况 (3)二、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基础知识 (5)三、聚酰亚胺取向剂国内市场需求 (10)四、LCD配向膜材料市场规膜 (10)五、聚酰亚胺取向剂各企业销售占比 (11)五、聚酰亚胺三类液晶聚向剂价格 (12)六、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主要生产企业 (12)第二部分主要企业介绍 (13)一、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13)二、日本合成橡胶株式会社(JSR) (18)三、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20)四、大立高分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4)五、厦门映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8)六、葆力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33)七、深圳道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35)第三部分投资估算与市场分析 (37)一、投资估算 (37)二、市场分析 (37)第四部分电话调研信息及个人观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电话调研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个人观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液晶及液晶显示材料相关知识一、液晶信息概况1、液晶的概念液晶是处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具有一定有序性的有机物质, 具有光电动态散射特性; 它有多种液晶相态, 例如胆甾相, 各种近晶相, 向列相等。
其中开发最成功的、市场占有量最大、发展最快的是向列相液晶显示器。
【CN109734909A】一种聚酰亚胺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多孔聚酰亚胺膜加工方法

多孔聚酰亚胺膜加工方法多孔聚酰亚胺膜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和良好渗透性能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分离、过滤和催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加工方法。
多孔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自模板法、溶液浸渍法、相转移法、相容性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自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多孔聚酰亚胺膜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添加模板剂,在聚酰亚胺溶液中形成孔道结构,然后通过热处理或溶剂蒸发等方式去除模板剂,最终得到多孔膜。
该方法制备的膜具有高孔隙率和可控的孔径大小。
制备过程中,首先将聚酰亚胺溶液与模板剂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涂覆在基材上,通过烘干或热处理使其形成膜状;最后,将膜中的模板剂去除,可以使用溶剂浸泡或高温处理等方法。
溶液浸渍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备多孔聚酰亚胺膜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聚酰亚胺溶液浸渍到多孔支撑体中,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热处理等方式使其形成膜状结构。
制备过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多孔支撑体,将其浸泡在聚酰亚胺溶液中;然后,将浸渍后的支撑体进行烘干或热处理,使其形成聚酰亚胺膜;最后,对膜进行后处理,如热处理、冷却、溶剂浸泡等,以提高膜的性能。
相转移法是一种利用胶束模板制备多孔聚酰亚胺膜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胶束模板调控聚酰亚胺聚合物的结构,从而形成多孔膜。
制备过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胶束模板,将其与聚酰亚胺单体混合,形成胶束聚合体;然后,通过聚合反应使胶束聚合体形成聚酰亚胺膜;最后,利用溶剂或热处理等方法去除胶束模板,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膜。
相转移法制备的膜具有孔径可调和孔道连通性好的特点。
相容性法是一种利用可溶性添加剂制备多孔聚酰亚胺膜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可溶性添加剂调控聚酰亚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孔结构。
制备过程中,首先将聚酰亚胺溶液与可溶性添加剂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涂覆在基材上,通过烘干或热处理使其形成膜状结构;最后,利用溶剂或热处理等方法去除可溶性添加剂,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膜。
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聚酰亚胺(Polyimide)是一种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常被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和其他工业应用。
最常用的制备聚酰亚胺的方法有两种:
1.合成法: 聚酰亚胺通常是通过采用合成法制备。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二苯酐二胺
和酸酐类高分子进行缩合反应来得到。
2.溶剂脱聚法: 溶剂脱聚法是通过在溶剂中溶解聚酰亚胺高分子,然后通过液-液分离
来提取聚酰亚胺。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制备聚酰亚胺,如:
直接聚合法: 通过聚合前驱体或单体获得聚酰亚胺。
电解聚合法: 电解聚合法是一种直接聚合单体的方法,不需要预先合成前驱体。
聚合物缩聚法: 通过缩聚聚合物单体的方法得到聚酰亚胺。
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聚酰亚胺,不同的聚酰亚胺有着不同的性质,应用不同,适用不同的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聚酰亚胺时,需要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反应进行顺利。
聚酰亚胺制备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以及对氧气进行控制,还要注意选择足够纯度的原材料.
此外,在生产聚酰亚胺时,需要满足环保标准,避免使用有毒的物质,需要在过程中进行污染物的控制,保证工人的安全,并且不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 不同的合成条件、高分子材料及不同的生产工艺会导致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酰亚胺。
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研究

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研究一、简述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精密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存在尺寸稳定性差和易损伤等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以满足日益严苛的使用要求。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和研究三个方面对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聚酰亚胺(Polyimides)的优异性能与重要性聚酰亚胺(Polyimides)是一类具有卓越性能的特种工程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都显示出极高的应用价值。
聚酰亚胺首先拥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们具有极佳的机械性能,包括高抗张强度、高弯曲模量和优异的抗冲击性;除此之外,聚酰亚胺还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包括对各种酸碱盐类物质的耐腐蚀性以及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也十分出色,可通过各种制备方法制成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种形式。
2. 超薄薄膜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聚酰亚胺超薄薄膜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新材料,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超薄薄膜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在电子领域,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可以作为柔性导电膜、柔性触摸屏、柔性显示器等关键部件的原材料。
其独特的低蠕变特性和优异的机械强度使得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电子产品带来更轻便、更便携以及更好的耐用性。
在光伏领域,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可用于生产高效且轻质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膜。
这种薄膜具备出色的透光性、耐候性以及良好的隔离性能,可以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片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光伏器件的发电效率及使用寿命。
聚酰亚胺超薄薄膜还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锂电池隔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定量称取 PMDA、 ODA 和 DMF, PMDA 与 ODA 的摩尔比 控制在 1畅1 ~1畅2 之间, 按实验设计步骤, 通入氮气, 将 ODA 加入 DMF 中搅拌 20 min, 使 ODA 全部溶解, 然后将 PMDA 缓 慢加入到烧瓶中, 搅拌均匀, 反应温度控制在 35 ~40 ℃之间,
反应 4 h 后得到聚酰胺酸(PAA) 溶液。
1畅3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将醋酸酐、 DMF 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 然后与聚酰胺酸溶 液以 100砄30 ~100砄40 的质量比混合, 在 0 ℃以下环境中搅拌 均匀, 用涂布器在离型膜上涂膜, 先后放入 120 ℃和 300 ℃烘 箱中, 脱水固化后得到聚酰亚胺薄膜。
3畅3 剥离强度分析
剥离强度是指粘贴在一起的材料, 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 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 它可以反应材料的粘接强度。 将聚酰 胺酸在低温烘箱中放置 50 s, 在高温烘箱中放置 60 s 制得聚酰亚 胺薄膜, 根据剥离强度标准, 用 涂布器调整合适厚度涂胶, 在
图 2 聚酰亚胺薄膜的 TGA Fig畅2 The TGA of polymide films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聚酰亚胺从 400 ℃的时候可以热分解, 在 450 ℃时分解速度最快, 说明该聚酰亚胺薄膜可以承受的最 高温度为 400 ℃, 可以应用在大部分高温场合。
4 结 论
(1) 凝胶膜成膜时间对聚酰亚胺薄膜的抗张强度有影响, 成膜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薄膜的抗张强度, 成膜时间为 50 s 时薄膜的抗张强度最大。
[4] 任小龙,国外聚酰亚胺 薄膜工业发展 概况[ J] .绝 缘 材 料,2012,45 (6) :34 -42.
[5] ZHANG Q Y,CHENG,ZHANG S B.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soluble polyimedis having a spirobisindane linked dianhydride unit [ J] . Polymer,2007,48:2250 -22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取向膜的制备孙振秦爱林陈滋化汪映寒*(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液晶显示器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低辐射、低能耗等独特优点,而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液晶表面取向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即取向膜是液晶显示器必要元件,它直接决定着显示器件内部液晶分子的排列状况,是影响器件诸多性能参数的重要因素[1]。
聚酰亚胺(PI)材料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如: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优异,优异介电性能,取向稳定等),是目前最广泛的取向膜材料。
为了得到性能更加优良的显示器,就要求取向膜必须具有对液晶分子产生一定的稳定的预倾角(pretilt angle);虽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取向膜的取向机理探讨,也设计了很多取向模型,但依然没搞清楚取向机理[2]。
因此,我们利用一种四胺与二酐聚合,得到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把其应用于取向膜,在此之前很少用超支化聚合物应用于液晶的取向膜以及其取向机理进行研究。
N-甲基吡咯烷酮(NMP,蒸馏,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学试剂公司),2, 2-二( 3, 5-二氨基-4-羟基苯基)丙烷(实验室自制)[3],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分析纯,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4-氰基-4’-正戊基联苯(5CB,河北鹿泉市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FA1004N分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公司),101-1烘箱(上海实验仪器厂),XP6偏光显微镜(上海米厘特公司),高压紫外汞灯(UV—A蓝天特灯发展有限公司),PAT-20预倾角测试仪(测量误差±0.1长春联诚仪器公司),KW-4A旋涂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机械摩擦机(成都天利公司),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560, 美国Nicolet公司)。
根据文献[1,4]合成,将0.072g 3,3’,5,5’——四胺基——双酚A分批加到含0.155g ODPA 的NMP中,胺与酐的摩尔比为1:3,固含量为10%,室温下密封反应48h后,加NMP稀释固含量到3%。
(Fig. 1)液晶盒的制作:将3%的聚酰胺酸溶液过滤后,旋涂于玻璃基板上,然后在热台上于温度80℃预烘30min,再在250℃高温下固化2hr,聚酰亚胺膜用摩擦机摩擦四次,用含有20μm间隔子的光固化胶将两片ITO玻璃基板按反平行摩擦方向粘结成盒,把各向同性状态的液晶利用毛细管方法灌入液晶盒中,随后用光固化胶封边,即得到液晶盒。
液晶取向性能的测试:液晶取向性的好坏能间接反映液晶盒质量的优劣,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液晶取向均匀来判断液晶盒取向的优劣。
因此,在测试液晶预倾角之前,首先应该测试液晶盒的液晶取向性。
本实验采用上海米厘特公司的正交偏光显微镜考察液晶的取向均匀性。
预倾角的测量:试验中我们采用晶体旋转法测定预倾角大小,对每个液晶盒取不少于5个位置,取它们的平均值为液晶盒的预倾角。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0773045);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通讯联系人:汪映寒,主要从事液晶取向材料、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的研究与开发。
E-mail:prof_wangpaper@HOH2N H2NNH2OH2OO OOO OO A=O+48 hFig. 1 Synthesis of polyimide聚合物的鉴定:红外光谱是检测聚酰亚胺表征的主要手段,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是亚胺环上1780 cm-1(C=O asymmetrical stretching), 1720 cm-1(C=O symmetrical stretching) ,1380 cm-1 (C-N stretching) and 725 cm-1 (C=O bending)。
在我们合成的聚酰亚胺上,可以明显看出可以明确观察到芳香酰亚胺环的特征吸收峰:1780,1720 和 1380 cm-1的存在,而聚酰胺酸的特征吸收峰2400-3200 cm-1(O-H ,COOH),3200-3400 cm-1(N-H, CONH),1669 cm-1(C=O,COOH),1640 cm-1(C=O,CONH),1540 cm-1(C-NH)基本消失,这可以说明酰亚胺化转变基本完成,在3200-3600cm-1有一个较宽较大的峰,说明酚羟基依然存在。
取向均匀性的评价:优良的显示器除了预倾角之外,还必须有好的大范围的取向均匀性,液晶取向均匀性指的是在大面积内每个液晶分子的预倾角和方位角都大致相同,这样才能使各个点上的折光效应也是大致均匀的。
因此,需要检测液晶盒的取向性能。
检测方法:将液晶盒放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液晶盒是平行取向时,在两片正交偏光片中间旋转液晶盒,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暗交替变化,液晶分子平行于偏光显微镜上的任意一个偏振轴时,透射光强度最弱,呈暗态;当液晶盒再旋转45°后,透射光强度最大,呈亮态。
继续旋转载物台,就会观察到明暗交替的图像,变化周期为90°,但当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垂直取向时,则不会改变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穿过液晶之后不能通过下面那片与其光偏振方向正交的偏光片,因而不论如何旋转液晶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始终是暗态。
如图 Fig.2所示,随着液晶盒在载物台上旋转,可以看到周期为90°的明暗交替变化的图像,测得的预倾角也基本上没发生变化,这说明由这种超支化聚酰亚胺诱导的液晶分子是平行取向。
该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取向膜制成的液晶盒的偏光照片,这说明摩擦之后PI取向膜都能使液晶在其表面发生取向,并且这个取向是极为均匀的,但上面也观察到了少数微小斑点,这可能是在摩擦痕迹或者灰尘引起的,是摩擦法制备液晶取向膜的缺点之一,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是不可能避免的。
Fig. 2 Dark and bright states of LC cel l液晶盒的预倾角:该超支化PI取向膜在摩擦后所产生的预倾角为4.2º,摩擦前预倾角为0.8º,这可能是由于摩擦之后却能使液晶分子均匀的在其表面定向排列,这说明了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沟槽能使液晶分子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取向。
根据文献[5]来看沟槽尺寸远远大于液晶分子尺寸,沟槽的物理作用显然不是决定液晶分子取向的主要因素。
但由于超支化PI高流动性好,摩擦产生的沟槽可能使支化PI分子部分链段沿摩擦方向有序排列且露出取向膜表面,该链段与液晶相互作用使液晶分子有序排列,产生很好的取向效果。
小结:我们用2, 2-二( 3, 5-二氨基-4-羟基苯基)丙烷和二酐3, 3', 4, 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成功合成了超支化聚酰亚胺,该超支化聚酰亚胺用作取向膜能使液晶分子很好地取向,这可能是有由于摩擦产生的沟槽可能使支化PI分子部分链段沿摩擦方向有序排列且露出取向膜表面,该链段与液晶相互作用使液晶分子有序排列,产生很好的取向效果。
参考文献[1] Castellano J A. Surface anchoring of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on various substrates [J]. Mol. Cryst. Liq.Cryst.,1983,94(1-2):33-41.[2] Masahito Oh-e, Seok-Cheol Hong, Y.R.Shen. Polar ordering at an interface between a liquid crystalmonlayer and rubbed [J]. J. Phys. Chem. B. 2000,104:7455-7461.[3]孙汉洲, 赵芳, 唐俊, 龙春梅, 胡云楚. 2 ,2-二(4-羟基-3 ,5-二-硝,2基苯基) 丙烷和2 ,2-二(4-羟基-3-硝基苯基) 丙烷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03,246-249.[4]Jianhua Fang, Hidetoshi Kita, Ken-ichi Okamotoanched. Gas Permeation Properties of HyperbranchedPolyimide Membranes[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1, 18245-256.[5] Suk Gyu Hahm,Seung Woo Lee,Taek Joon Lee,Seon Ah Cho,Boknam Chae,Young Mee Jung,SeungBin Kim,and Moonhor Ree.UV-Driven Switching of Chain Orientation and liqud Crystal Alignment in Nanoscale Thin Films of Novel Polyimide Bearing Stilbene Moieties in the Backbone[J].J.Phys.Chem.B.,2008,112,4900-4912.Synthesis of a novel hyperbranched polyimide for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layerSun Zhen, Qin Ai-lin, Chen ZI-hua, Wang Yi ng-ha n(College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e Key Laboruary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ou 610065, China)Abstrac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CD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obile, notebook and many other electronic appliance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is surface alignment of LCs. Polyimide is used as LC alignment layer owing to their outstanding and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resistanc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resistance to chemical attack,stabilized orientation,forming film easil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hyperbranched polyimide was synthesized from four-functional amine 2, 2-Bis(3, 5-diamino-4-hydroxyphenyl) propane and 4,4’-oxydi( phthalic anhydride) (ODPA). The polyimide with hyperbranched structure exhibited excellent alignment for nematic liquid crystal. Pretilt angles of LCs above 4.2ºwere achieved with the polyimide.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rubbing caused more out-of-plane units on the surfaces of the polyimide film. The out-of-plane units effective interaction with liquid crystals can generate a large pretilt angle.Keywords: Polyimide; Hyperbranched; Pretilt angle; Alignment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