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1-2012 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目的掌握隆安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8~2012年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各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63‰,5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多指(趾)、并指(趾),唇裂、腭裂(唇裂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足内外翻,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超过35岁产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宣教、提高婚检质量和孕期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及早明确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标签: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干预措施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出生时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存在的异常,往往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夭折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先天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据报道,每年约有80~120万新发出生缺陷病例,约占出生人口的4%~6%[1],出生缺陷已成为重要的人口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
我县(隆安县)出生缺陷监测从2003年开始进入常规工作,监测范围是全县14家医疗保健机构;为了解隆安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本文就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及县级3家医院,按月上报的住院分娩的妊娠满28w到生后7d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治疗性引产,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数据。
1.2 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畸形诊断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根据《广西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规定,每月由各医院监测人员负责统计并填写”围产儿数月报表”,发现畸形,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将表、卡上报隆安县妇幼保健院,汇总后上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作者:韦艳丽黄玲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掌握隆安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8~2012年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各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63‰,5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多指(趾)、并指(趾),唇裂、腭裂(唇裂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足内外翻,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超过35岁产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宣教、提高婚检质量和孕期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及早明确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干预措施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出生时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存在的异常,往往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夭折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先天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据报道,每年约有80~120万新发出生缺陷病例,约占出生人口的4%~6%[1],出生缺陷已成为重要的人口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
我县(隆安县)出生缺陷监测从2003年开始进入常规工作,监测范围是全县14家医疗保健机构;为了解隆安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本文就2008~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及县级3家医院,按月上报的住院分娩的妊娠满28w 到生后7d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治疗性引产,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数据。
1.2 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畸形诊断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根据《广西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规定,每月由各医院监测人员负责统计并填写"围产儿数月报表",发现畸形,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将表、卡上报隆安县妇幼保健院,汇总后上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南宁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南宁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南宁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南宁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妇幼卫生【发文字号】南妇儿工委发[2011]3号【发布部门】南宁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5.18【实施日期】2012.05.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宁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南宁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妇儿工委发〔2011〕3号)各县(区)妇儿工委、卫生局、财政局,市区医疗保健机构:为保障2012年南宁市“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和《2012年广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桂卫妇社〔2012〕6号)精神,我市制定了《2012年南宁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县(区)要组织相关人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区)“降消”项目实施方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一二年五月十八日2012年南宁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为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精神,确保我市2012年“降消”项目顺利实施,根据自治区卫生厅《2012年广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一)项目总目标1.孕产妇死亡率:全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
2.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全市新生儿破伤风平均发生率控制在0.1‰以下。
(二)支持性目标1.到2012年底全市住院分娩率平均达到99.5%以上;2.到2012年底全市产前检查覆盖率达到98%以上;3.到2012年底全市产后访视率达到98%以上;4.到2012年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以县(区)为单位达到95%以上;5.全市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5%以上;6.县(区)、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7.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评估得分要求800分以上。
广西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实现了《 广西妇女发展规划 (0 1 2 1 ) 目标, 20 — 00 》 也优 于全 国的平 均水平 的本 监测年 内 1./0万 。5 9 31 5例死
亡孕产妇 , 2 例是可以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  ̄ 4 f 大量研究也表明, 在孕产妇死亡 的原 因中, %以上通 8 0 过孕产期保健和提高产科质量可避免的 , ]所以我 区 孕产妇死亡率仍有下降的空间。 32 孕产 妇死 亡原 因 产 科 出血是 产科 严重 并 发症 . 之 一 , 我 国孕产 妇 死 亡 的主 要原 因 J也 是影 响 我 是 , 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 因素。虽然 因产科 出血引发的 孕产妇死亡构成 比较 20 年下降了 0 1% , 09 .0 但产科 出血仍是我 区孕产妇死亡 的重要 原因 ,00年产科 21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文 化、 医疗卫生、 幼保 健工作水平 的重要 指标之一。 妇 现通过对 2 1 年广西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客 00
观分 析 , 出有针 对性 的干 预措施 , 提 制定 相应 对策 , 为
2 监 测 结 果
21 孕产妇 死亡率 2 1 ( . 00年 统计 年 ) 西监 测地 区 广
孕产妇死亡的前 5 位死因依次为妊娠合并肝病 、 产科 出血、 妊娠合并脑病、 羊水栓塞、 妊娠合并心脏病。见 表 1 。
表 1 21 0 0年广西 监测地区孕产妇主 要死因构成
级医疗保健机构上报 的孕产妇 死亡报告卡、 调查 附 卷、 评审资料 、 孕产妇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和妇幼卫 生年报 。 12 方法 . 按全 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 , 孕产妇死 亡率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 因构 死
孕产妇死亡监测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
现将本年度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总结如下:二、监测工作概况1. 监测范围:本年度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
2. 监测方法:采用医院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妇幼保健机构汇总的方法进行监测。
3.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孕产妇死亡原因、孕产妇死亡时间、孕产妇年龄、孕产次、死因诊断等信息。
4. 监测时间:本年度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至2022年12月31日结束。
三、监测结果分析1. 孕产妇死亡率:本年度孕产妇死亡率为XX‰,较上年度下降XX‰,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死亡原因分析: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包括妊娠合并症、产程异常、感染、产后出血等。
其中,妊娠合并症和产程异常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3. 地域分布:孕产妇死亡率在地域上存在一定差异,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于东部地区。
4. 孕产妇年龄: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其中25-34岁年龄段死亡人数最多。
5. 孕产次:本年度孕产妇死亡中,初次生育的孕产妇死亡人数较多。
四、监测工作成效1. 提高了孕产妇健康水平:通过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时发现孕产妇死亡原因,为改进孕产妇保健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2. 促进了孕产妇保健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
3. 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本年度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我国孕产妇保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部分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仍存在漏报、迟报现象;部分孕产妇保健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2. 建议:加强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宣传,提高监测意识;加大对孕产妇保健服务机构的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孕产妇死亡监测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广西监测地区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妇 系统 管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 订 降 低 孕 产 妇 死 亡 率 的切 实 可 制 行 的措 施 , 将 我 区 2 0 ~ 2 0 现 0 1 0 5年 南 宁 市 、 州 市 、 川 县 、 柳 富 I 大新 县 、 安 县 、 呜 县 、 州 县 、 明 县 、 等 县 、 江 县 、 都 武 龙 宁 天 柳 象 州 县 、 江 县 、 丹 县 、 城 县 、 平 市 、 南 县 、 县 、 州 三 南 罗 桂 平 藤 贺 市、 溪市 、 北 区、 果县 、 思 县 、 源县 、 胜 县 、 县 、 岑 钦 平 上 资 龙 容
料 , 世界每年孕产妇死亡约为 6 全 O万 , 中 9 发 生在 发 展 其 9 中 国 家 。在 所 有 卫生 指 标 中 , 产 妇 死 亡 是 贫 富 间差 距 最 孕 大 的 指 标 : 最 不 发 达 和 工 业 化 国 家 之 间 , 不 发 达 国 家 的 在 最 表 2 20 年 ̄20 01 0 5年 广 西 监 测 地 区孕 产 妇
原因。
妇 死 亡 率 变 化 不 大 ( 一 0 8 11 . 6 ,P > 0 0 ) 0 1 2 0 . 5 。2 0 ~ 0 5
年 5年 间 广 西 监 测 地 区 的 孕 产 妇 死 亡 率 见 表 1 表 2 、 。
表 1 05 2 年广西监测地区 0 城乡孕产 妇死亡 率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变 化 , 中 产 科 出 血 下 降 4 . ( 。 高 征 其 6 O] 妊
2001~2010年某区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的结果分析及干预

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用量。每一种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与患者 d
或家属签 署抗菌药物 不 良反应知情 同意表 。每 月进行抗菌药 物消耗的 统计 ,连续3 个月 消耗 排在 前三位 的抗菌 药 ,限制每月 总量 的使 用 , 超过 当月 使用总量 ,将 停止使用 。全院有一名 临床药师查 阅病历 ,专
联 合用药指用 征和方案不妥 ,哌拉 西林钠舒 巴坦钠在 用于对哌拉西林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草 绿色链球菌 ,臭鼻克雷 伯菌 ,白色念珠 菌 ,人葡萄球 菌 ,液化沙 雷 菌群 ,表面葡萄球菌 。
2 . 4我院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的制度
遵循 抗菌药 物的分级 管理[:普 通医 师可根据诊 断和患 者病情 开 1 ] 具 非 限制 使用 抗菌药 物处 方 ,患者 需要 应用 限制使 用 抗菌药 物治 疗 时 ,应该 具有 中级 以上 专业技术任职资 格医师 同意并签名 ,患者 因病 情 需要应用特 殊使用抗 菌药物治疗 时,应具备严格 临床用药指征 或确 凿证据 ,经抗感染或有 关专家会诊 同意 ,处方需 经具有高级 专业 技术 职务任职 资格 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 下,临床 医师 可以越级使 用高 于权
转院。总之 ,抗菌药 的使用趋于合理 ,存在 不足 ,需加 大力度 完善。
参考 文献
门有一项抗生索滥用指标考核医师 ,以监督抗菌药的使用。所有的抗
菌药品均实行一 个品种两个规格 。 3分 析 论 由于 没有 开展 血药 浓度 监测 ,基 于儿 科患 者 生理 、病理 特 点 , 抗 菌药物 的 品种 ,以 p 内酰胺 类抗 生素 和 D一 - 内酰胺 类 与 D 内酰胺 一
孕产妇死亡13例原因分析

小学文化 4例 ( 3 0 . 7 7 %) ,高中文化仅 1 例 ( 7 . 6 9 %) 。
3 பைடு நூலகம்论
1 . 1 资料来源 来源于 2 0 0 9至 2 0 1 2年保 山市隆 阳区妇幼 卫生报表 、孕产妇死 亡个 案卡 、死 亡调查 报告 和区综合 评 审意见等相关资料。 1 . 2 方法 按 WH O推荐 的 “ 十二表格评 审法 ” 的要求进 行逐项整理 ,并成 立评 审专家 组 ,专家根 据个 案 资料 、调 查情况等对每例孕产妇死亡原 因进行客观 、科学的分析 。
4 干 预 措 施
2 . 3 评审结果 1 3例 中不 可避 免 死亡 7例 , 占 5 3 . 8 5 %; 可避免死亡 6例 ,占 4 6 . 1 5 %。 2 . 4 死 亡 孕 产 妇 的 特 点 1 3例 死 亡 孕 产 妇 农 村 户 口 ( 1 0 0 %) ,少 数 民 族 4例 ( 3 0 . 7 7 %) ;居 住 山 区 1 0 例
2 结 果
2 . 1 4年中孕产 妇死 亡情况
见表 1 。
表1 2 0 0 9— 2 0 1 2年 孕 产 妇 的 死 亡 情 况
2 . 2 孕产妇死亡原 因分析
见表 2 。
表 2 孕 产 妇 死 亡原 因
3 . 1 我 区随着 “ 降 消” 及 “ 新 农合 ” 等 医改 项 目的全 面 实施 ,区 、乡级顺产 、剖宫产 实行 限价 打包政 策 ,免 费住 院分娩 ,农村孕产 妇住 院分娩 的人数 已逐 步增 多 ,家庭分 娩 日趋减少 ,但是 1 3例死亡孕产 妇都是农村 妇女 ,文化水 平低 ,卫生状况差 ,经济 收入低 , 自我 保健 意识 差 ,早孕 建册率低 ,产检次 数少 ,出现轻微 异常 情况 时常 因经济拮 据而拒绝治疗 ,致 使高 危妊娠 发生率 高 ,通过 对死亡 孕产 妇各种特征死亡率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影 响孕 产妇死 亡 因素 是多方面 的,涉 及个人 、家庭 、社 会 、医疗 保健 等各 个方 面,产妇所处 的环境 和个人 条件 的优劣 决定 孕产妇 死亡 的 相对危 险度 ,产前 检查率 与孕产 妇死亡 呈负 相关 ,从 孕 产妇死亡 的地 区分 布看 ,民族地 区和农 村部分 边远 山 区孕 产妇死亡率较高 。 3 . 2 从孕产妇死 因来看 ,妊娠合并 心脏病 占首位 ,提示 在 产前检查时一定要 进行 详细 全面检 查 ,及时 发现疾 病并适 时干 预 ,对 不 宜妊 娠 的妇 女 及 早 终 止 妊 娠 ,如 果 能 做 到 “ 三早”这些死亡 8 0 %是 可以避免 的。孕产妇孕次 I >2次 的 8例 ,占6 1 . 5 4 % ,经产妇仍是人们 容易忽视 的问题 ,从 近 几年死亡 孕产 妇 生育 情况 看 ,经 产妇 所 占 比例 明 显增 多 , 产妇个人及 医生 有可 能认为 经产妇 再生 育相对 容易 ,忽 视 经产妇孕期保健 及产程 监护 。由于经产 妇生 育间 隔时 间较 长 ,再生育年龄偏 大 ,增加 了发 生产科 并发症 及 内科并 发 症 的风险 ,临床助产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群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01-2012 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
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隆安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制约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影响因素,
为政府制定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常规报表、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
和评审资料对隆安县2001 ~ 2012 年12 年间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
果隆安县2001 ~ 2012 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由30.31/10 万上升到52.11/10 万,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3.46/10 万;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
主要影响因素:①交通、经济、文化等滞后导致部分孕妇不能住院分娩;②孕妇保健意识差,存在整个孕期没有产前检查现象,医疗保健机构保健意识不够强,高危孕妇管理不到位;
③县、乡两级产科人员处理产科危急重症能力偏低。
死亡评审:由于个人及家庭知识技能及态度问题,决定就诊延误和家庭分娩是导致可避免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加大县乡产科能力建设力度,增加产科人员编制,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加强
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与转诊是进一步降低隆安县孕产
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孕产妇死因构成死亡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24-02
自2000 年以来,随着母婴安全工程的深入实施,转变村级接生员的职能,
住院分娩率极大提高,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我县地处大石山区,属于国定贫困县),交通、经济、文化落后及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着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及精神
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及医疗产科质量高低的
一项重要指标之一[1]。
为了解我县孕产妇死因构成、顺位及死因变化规律,为政
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对我县2001 ~ 2012 年14 例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孕产妇死亡监测对象为隆安县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妊娠),
不论其常住或暂住何地。
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天之内,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
括意外原因(如车祸、自杀、他杀等)所致的死亡[2]。
1.2 资料来源
2001 ~ 2012 年隆安县妇幼卫生自然年报和孕产妇死亡资料,包括孕产妇死
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县级、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孕产妇
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
1.3 方法
按《广西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要求,由各监测机构的监测人员深入死亡地
点走访医务人员和群众,查阅孕产妇保健手册及有关病历资料,上报孕产妇死亡
报告卡及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孕产妇死亡病历摘要、孕产妇死亡病历复印
件到县妇幼保健院三网监测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县级围产协作小组专家进行孕产
妇死亡评审一次,按照W H O 推荐的孕产妇死亡评审十二格表进行评审和分类,
明确诊断,找出影响死亡的主要原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 C D -10)F J 进行分类;
市级专家审核县级的评审结果,如有异议,以市级评审结果为准。
本研究的死因
分类以市级评审结果为准。
2.结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表1)
2001 ~ 2012 年隆安县活产数59667 例,孕产妇死亡14 例,平均孕产妇死亡
率为23.46/10 万,2001 ~ 2012 年孕产妇死亡率见表1,2012 年与2001 年比较,
孕产妇死亡率上升了72.95%,孕产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表1 隆安县2001 ~ 2012 年孕产妇死亡率(/10 万)
2001 ~ 2012 年隆安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构成为产科出血(21.43%)、
羊水栓塞(21.43%)、妊高症(21.43%)、妊娠合并心脏病(21.43%)。
妊高征
呈下降趋势,而羊水栓塞及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病呈上升趋势。
2.4 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
死亡孕产妇一般情况:14 例死亡孕产妇年龄22—39 岁,35 岁以下12 例,占85.71%,35 岁以上2 例,占14.29%;计划外妊娠死亡6 例、占42.86%,计划内
妊娠死亡9 例、占57.14%;初产妇5 例、占35.7%,经产妇9 例,占64.3%。
, 最
多达到孕6 产6、孕8 产4。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9 例,占64.29%;家庭人均年收
入在2000 元以下14 例,占100%,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9 例,占64.3%。
多胎多育、低文化层次、贫困、交通不便均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
2.5 保健服务情况
2.5.1 孕产妇产前检查 14 例死亡孕产妇中有2 例没有接受过产前检查,占
14.29%。
接受产前检查12 例,占85.71%;接受系统的产前检查5 例,占35.71%;高危妊娠9 例,占64.29%。
2.5.2 分娩地点 14 例死亡孕产妇中,在省级医院分娩3 例,占21.4%;在县
级医院分娩7 例,占50%;在乡镇卫生院分娩1 例,占7.1%;在家中分娩3 例,占21.4%。
2.5.3 死亡地点 14 例死亡孕产妇中,在省级医院死亡4 例,占28.65%;在市
级医院死亡1 例,占7.1%;在县级医院死亡4 例,占28.6%;在家中死亡5 例,
占35.7%。
2.5.4 分娩方式 14 例死亡孕产妇中,1 例未娩,占7.14%;7 例顺产,占50%;
6 例剖宫产,占42.9%。
2.5.5 死亡评审结果 14 例死亡孕产妇的评审结果:不可避免死亡8 例,占
57.1%;可避免死亡6 例,占42.9%,说明我县孕产妇死亡仍有下降的空间。
影响
可避免死亡的主要因素以个人家庭知识问题为主,占66.67%,医疗部门的知识
技能问题占33.33%,其中乡级医疗保健机构占50%,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占50%。
个人家庭卫生知识匮乏和某些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低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讨论与建议
3.1 孕产妇死因变化规律
2001 ~2012 年隆安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23.46/10 万,从每年的统计结果看,12 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有一定波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001-2006 年死亡原因主
要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2007-2012 年死亡原因主要以内外科合并症为主,说明
我县自2005 年实施“降消”项目后,通过项目驻县专家驻县蹲点指导、集中产科
助产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选送产科技术骨干到省市级医院临床进修,产科医护人员
的业务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对产科出血、妊高征等急救处理技术成熟,直接产科
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逐渐下降。
要将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孕产期保
健的工作重点是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孕产妇死因变化给围产保
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羊水栓塞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救治都是尚未攻克
的难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孕前和孕早期及时评估处理,适时终止妊娠。
3.2 对策建议
3.2.1 继续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3.2.1.1 对产科医生进行全科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产科与内外科等相关科室的
合作,提高抢救水平。
进一步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增添人员和设备,
做好接收下级转送的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保证中心的良好运转功能状态。
不具
备抢救能力的要及时往上转送,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
充分利用降消项目农村孕
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农合补助、南宁市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项目加大危重孕产
妇救助力度,减少因贫困放弃治疗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3.2.1.2 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和孕产期保健管理,提高产科技术服务能力,规范产检和高危妊娠的管理,乡镇卫生院应以正常接生为主,提高高危的识别、
转诊及其转诊前的急救处理能力,根据病情转诊一步到位,杜绝追求经济利益而
截留高危孕产妇,最大限度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2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保健意识,逐渐形成安全怀孕的观念,采取多
种形式普及卫生保健意识,有针对性的宣传产检的重要意义和孕期合并症、并发
症危害,让孕产妇主动产检、感觉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抢
救赢得时间。
3.2.3 加强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各医疗保健机构要与计生、民政、妇联等部门
配合,及时掌握孕情,严格按照《南宁市孕产期全程跟踪管理及责任追究制暂行
规定》及《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力度,避免家
庭分娩而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参考文献
[1] 龚华虹,韩淑芬. 唐山市2000-2009 年前后10 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63-5164.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 ssification of disease 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ICD-10).Geneva:WHO,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