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品中痕量荧光物质的萃取检测
纸巾荧光剂的最简单检测方法

纸巾荧光剂的最简单检测方法纸巾荧光剂是一种可以使纸巾在黑暗环境下发出荧光的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纸巾荧光剂来简单检测纸巾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检测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纸巾样品,可以是同一品牌的不同规格纸巾,也可以是不同品牌的纸巾。
然后,我们需要准备一种荧光剂,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
第一步,将一小部分荧光剂倒入一个小容器中,然后用滴管或者小勺子将荧光剂滴在纸巾上。
要注意的是,滴在纸巾上的荧光剂应该均匀分布,以免出现局部荧光现象。
第二步,将滴有荧光剂的纸巾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纸巾是否发出荧光。
如果纸巾发出荧光,说明纸巾中含有荧光剂,而且是均匀分布的。
这样的纸巾质量较好,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纸巾没有发出荧光,说明纸巾中没有添加荧光剂。
这样的纸巾质量较差,不建议使用。
通过这种简单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判断纸巾的质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质量较差的纸巾,使用后容易碎裂或者不吸水。
而质量较好的纸巾则会更加柔软、吸水性强。
除了纸巾的质量,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测纸巾中是否添加了其他有害物质。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纸巾中添加一些有害物质,这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通过观察纸巾是否发出荧光,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纸巾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当然,这种简单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的化学分析。
如果我们对纸巾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怀疑纸巾中存在有害物质,建议寻求专业机构进行更加准确的检测。
纸巾荧光剂是一种可以用来检测纸巾质量的简单方法。
通过观察纸巾是否发出荧光,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纸巾的质量和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如果对纸巾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建议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纸张微量检材的仪器分析方法浅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纸张微量检材的仪器分析方法浅谈在涉及字迹材料的各种犯罪活动中,都与纸张有密切的关系。
在侦查这类犯罪活动中,对纸张进行检验,有着重要的作用。
法庭科学中对纸张的检验或鉴定,与造纸工业部门对成品纸的检验,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原因在于最终的着眼点不同。
由于案件是形形色色的,不同案件的性质要求不同层次的检验或鉴定。
法庭科学中检验纸张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侦查范围,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的依据。
由于案件所提供的纸张检材是有限的,因而在检验方法上要求非常规的微量分析法。
目前已发展了许多适合法庭科学技术要求的仪器分析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等。
薄层色谱法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纸浆,还有少量的胶料、色料和填料等。
对于纸张中的胶料、色料和填料等成分,由于各厂家使用的原料来源不同,配方和生产工艺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纸,其有机成分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是我们利用薄层色谱法检验纸张物证的理论依据。
用薄层色谱法检验纸张时,一般用硅胶GF254荧光薄层板,选择适当的提取剂提取(通常用乙醇),提取液浓缩后进行薄层色谱分析。
常用的展开剂为:V苯:V甲醇=95:51或V苯:V甲醇=90:5如果两个纸样的薄层色谱不同,在样品无污染的情况下,可确定两个纸样是不同种类的纸或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纸。
若两个纸样的薄层色谱相同,一般是同种纸,是否是同一厂家生产的纸,还需要利用薄层扫描仪。
测定纸样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或用其它方法作进一步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部分不同产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纸,不仅外观、物理性能和纤维成分相同,而且其它有机成分也基本相同,用一般的薄层色谱法难以区分鉴定。
但这些纸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液质联用法测定纸质包装容器中6种荧光增白剂

表1 质谱参数王振国 曾云想 汤明河 刘小平 苍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液质联用法测定纸质包装容器中6种荧光增白剂在生产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种类繁多。
因此,建立一种更准确、更高效、更便捷的,定性及定量检测纸制包装容器中荧光增白剂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已势在必行。
本实验主要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同时测定6种荧光增白剂,可以为纸质包装容器中荧光增白剂的监管和分析提供一种较为准确、高效和便捷的方法。
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
Agilent1290-6460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MTN-2800W氮吹浓缩仪;KH3200B型台式超声波清洗器; TDL-80-2B低速台式离心机;梅特勒LE204E/02型分析天平;Direct-Pure UP 型纯水机。
FWAs标准储备溶液:1mg/mL, 分别称取6种FWAs标准品各0.1000g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通过三氯甲烷来对其进行溶解,定容,并置于-20℃的冰箱之中对其进行保存,待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出并使用甲醇稀释。
其中,甲醇与甲酸均为色谱纯,三氯甲烷为分析纯,实验时的用水为三级水。
仪器工作条件。
(1)色谱条件:E c l i p s e P l u s C 18(2.1mm×10mm,3.5um);柱温40℃;流速0.4mL/min;进样量5μL。
流动相:A为0.1%(V/V)甲酸溶液,B为0.1%(V/V)甲酸甲醇溶液。
梯度洗脱程序:0-4.0min时,A:B 由40:60至0:100,保持3min;7.0-7.7min 时,A:B由0:100至40:60。
食品直接接触的纸制包装容器已经成为食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几年,由纸制包装容器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担忧,纸制包装容器接触用的塑料制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FWAs)是一种荧光染料,其在增白和增艳上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因此在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行业大量使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试验探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试验探讨本文主要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试验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试验的部分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系统分析和讨论了试验所得的结果,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制品;荧光增白剂所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而在纸制品的荧光增白剂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能否为试验带来帮助,则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基于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试验进行了探讨。
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Dionex 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ZF-6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254nm,365nm,可见光),KQ5200DV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对照品溶液:100mg·L-1,称取一定量荧光增白剂VBL、23号、CXT、CBS351、CBS127和KCB,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配制对照品溶液。
使用时稀释成1~20mg·L-1对照品工作溶液,贮存在密封棕色瓶中,冷藏避光保存。
荧光增白剂VBL、23号、CXT、CBS351、CBS127均为化工级;荧光增白剂KCB(纯度98%),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为分析纯。
1.2色谱条件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0℃,流量1.0mL·min-1,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60nm。
流动相A为20mmoL·L-1乙酸铵-0.01%(体积分数)三乙胺水溶液,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2.0min,B由10%线性升至40%;2.0~12.0min,B由40%线性升至95%;12.0~20.0min,B由95%线性升至100%,保持5min;25.0~26.0min,B由100%线性降至10%,保持5min。
GDX501—TBP萃取色谱富集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

3 . 1 0 样品分析与加标回收率试验
取 锌 冶炼 渣或 电解锌 阳极 泥样 品2 . 0 0 0 g于 5 0 mL小烧 杯 中 , 用少 量 水 润 湿 后加 1 0 mI 王 水 , 在 电热 板上 加 热至 近 干 , 取 下冷 却 后用 少 量( 1 +1 ) Hc 1 溶解残 渣 并 用 ( 1 十5 ) HC I 定容至 5 0 mI 进 行样品分 析与 加标 回收 率 试验 。其 结果 见表 2和 表3 。
2 实验 部 分
2 . 1 仪 器和试 剂 日立 z 1 8 0 — 7 0型 原于 吸收 分 光光度 计及 金 空心 阴极 灯 ; 7 2 2型 光栅 分光 光度 计 ( 上 海 第三分 仪器 厂 ) ; C S 5 0 1型超级 恒 温器 ( 重 庆实 验设备 厂 ) ; 萃取 色谱 分离柱 ( 自制 ) 。 金 标 准贮 备 液 : 将0 . 1 0 0 0 g高纯 金 溶解 于约 1 0 mL王 水 中 , 加 热 蒸发 至近 干 。冷 却 后 用 t o al t , ( 1 +I ) HC I 溶解, 转入 1 0 0 mL容 量瓶 中 , 用 l mo l / I HC 1 定容 后储 存于 棕色玻 璃 瓶 中 。此溶 液每 升 台金 1 . 0毫 克 ; 金 标 准工 作液 : 取 一定 量的 金贮 备 液用 ( 1 +5 ) HC 1 配 制成 所 需 的 浓度 ; 硫脲( 0 . = oo t l ・ L - 1 ) ; T B P( A R ) ; 石 油醚 ( A R) ; 二 次 蒸馏 水 。 2 . 2 仪 器工作 条件 仪器 工作条 件 见表 1 。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 第 2期
2 0 0 2年 3 月
光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痕量铅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痕量铅李友恒(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测试中心,安徽黄山 245000) 摘 要:本文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痕量铅的分析方法。
方法优化了硼氢化钾浓度,载流酸度,干扰元素等实验条件,测定了常用化妆品中铅的含量。
方法线性范围0~100 g/ 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检出限为1.32 g/L,样品回收率在88.88%~98.45%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原子荧光;化妆品;铅 中图分类号:O657.31∶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05—0005—01 化妆品中铅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当人体摄入过量时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长期接触含铅量高的化妆品会引起慢性铅中毒[1]。
因此,化妆品中的铅等是必检物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铅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40m g/kg[2]。
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4]等。
本文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铅的方法研究,建立了痕量铅的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原子荧光光谱仪AFS230E(北京海光分析仪器公司)铅空心阴极灯仪器最佳工作条件:负高压280V灯电流80mA 辅助阴极电流30mA载气流量600mL/min读数时间22s延迟时间2s铅标准储备液(100 g/mL):准确称取0.16gPb (NO3)2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HNO3(1∶9)10m L 溶液溶解,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硼氢化钾溶液(20g/L):准确称取硼氢化钾10g 溶解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入2g氢氧化钠(AR),定容,现配现用。
铁氰化钾溶液(200g/L)草酸溶液(10g/L)盐酸(AR)硝酸(AR)高氯酸(AR)1.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准确称取样品1g于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静置过夜。
纸巾纸的检测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纸巾纸的检测性能及其检测方法纸巾纸是一种用于清洁、擦拭和吸湿等用途的纸制品,通常具有柔嫩、吸水、透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餐厅、办公室等场所。
检测性能纸巾纸的性能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方面:厚度和重量:使用厚度计和电子天公正仪器测量纸巾纸的厚度和重量,以评估其质量和强度。
吸水性能:使用吸水速度测试仪、湿度测试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吸水性能和透气性能,以确定其能否有效吸取水分和排出水气。
撕裂强度:使用撕裂试验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撕裂强度,以评估其耐用性和牢靠性。
抗拉强度:使用抗拉试验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抗拉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承受拉力和张力。
白度和亮度:使用白度测试仪、亮度测试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白度和亮度,以评估其外观和视觉效果。
包装和印刷质量:检查纸巾纸的包装和印刷质量,以确保其外观和印刷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化学成分:使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化学成分,以确认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同时评估其环境友好程度。
残留物检测:使用残留物检测仪器,检测纸巾纸中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例如残留的荧光增白剂、重金属等,以确保其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微生物检测:使用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纸巾纸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
食品接触安全性:使用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仪器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食品接触安全性,以确保其对人体健康无害。
检测方法和仪器纸巾纸的性能检测可以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厚度和重量:使用厚度计、电子天公正仪器测量纸巾纸的厚度和重量。
测量时需要保证样品完全打开并平整摊开。
吸水性能:使用吸水速度测试仪、湿度测试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吸水性能和透气性能。
测试时需要将纸巾纸放在容器中,注入确定量的水,测量吸水的速度和量,并评估其透气性能。
撕裂强度:使用撕裂试验仪等仪器,检测纸巾纸的撕裂强度。
测试时需要将样品纵向或横向放置在撕裂试验仪上,进行撕裂测试,以评估其耐用性和牢靠性。
痕量维生素B3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

痕量维生素B3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本文分析了聚乙二醇6000-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维生素B3的最佳萃取条件,并结合荧光法对其进行测定。
且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进行荧光扫描确定最佳激发/发射峰为λex /em=319.0nm/392.0nm。
聚乙二醇6000-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维生素B3的一次性萃取率在91%~93%之间,线性范围8.0×10-6~2.0×10-4g/L,检出限为1.3×10-7g/L。
该方法萃取率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可维生素B3的分析测定。
标签:双水相萃取;荧光法;维生素【Abstract】维生素B3又称尼克酸、烟酰胺、烟酸。
维生素B3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轻胃肠障碍.减轻美尼尔综合症的症状等。
在动物肝脏、肾脏、瘦肉、鱼卵、麦芽、全麦制品、花生、无花果等中富含维生素B3。
在维生素B3含量测定的方法中,采用双水相萃取、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3的所占比例很小。
本文选用聚乙二醇6000-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3,达到提高灵敏度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维生素的分析与测定,为双水相的运用拓展了范围。
1实验1.1仪器和试剂:pHS-3C 数字型精密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厂);荧光光度计FP-8500(日本岛津);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维生素B3标准溶液6.0×10-4g/L(避光保存),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磷酸二氢钠;硫酸铵;磷酸。
聚乙二醇为化学纯,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实验与方法:在60.0mL 的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聚乙二醇6000 溶液(30%)6.0mL、磷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0mL、维生素B3标准溶液、硫酸铵1.0g、振荡1.5min、静置8.0min,分离上下相,在λex/λem=319.0nm/392.0nm 处测量上层水相中维生素B3的荧光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品中痕量荧光物质的检测摘要荧光增白剂常添加于纸浆中用于纸品的增白,其中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应用最为广泛。
荧光增白剂易被人体吸入,加重肝脏负担;进入伤口中,会与蛋白质反应,从而影响伤口愈合速度;若长期大量接触荧光增白剂,会成为潜在致癌因素。
现行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方法少,操作复杂,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方法。
通过以以VBL作为标准物质,测定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强度以建立标准曲线,对比不同pH条件下常温提取、不同温度加热提取、不同时间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的效果,最终确立以微波处理120s的方式提取纸样中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来检测各种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检测方法。
该标准物质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分别为435nm、335nm;在0.01µg/ml-2.00µg/ml范围内建立定量检测标准曲线为y(a.u)=45.53681x-0.60702,线性相关性R²=0.9998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77%,满足定量检测需求。
通过对18种不同实际样进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对部分纸样中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VBL的含量有了一定了解。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操作简便,检测限低,为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VBl,微波消解,超声处理,生活用纸Pur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race fluorescent substances in paper productsABSTRACT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is added to bleaching of pulp used in paper products, with stilbene type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most widely used. Fluorescent brightener is easy to be inhaled, and add to the burden of liver; enter the wound will react with proteins, thus affecting the wound to heal ;if long-term exposure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could be a potential cancer-causing factors. Fewer existing quantitative method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operating complex, no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 methods.By using VBL as the standard substance,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different p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temperature extraction, different temperature, different extracting time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 extraction effect, finally established 120s in microwave method extraction method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pattern to detect fluorescent brightener agent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various living paper.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and excitation wavelength of the standard material is 435nm and 335nm respectively;in the range from 0.01µg/ml to 2.00µg/ml establish quantitative detection standard curve for y(a.u.) = 45.53681 x - 0.60702 ,with the linear correlation R squared = 0.99982 and the average spiking rate of 94.577%, which meet the quantitative testing needs.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18 actual samples of differen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content,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part of pattern of two styrene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VBL.The method is sensitive, simple operation, low detection limit,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KEY WORDS:fluorescent brightener —VBL,purification,microwave,ultrasound,Household paper目录前言 (1)第1章荧光增白剂以及国内外检测方法简介 (2)1.1 荧光增白剂的性质种类 (2)1.2荧光增白剂—VBL的性质及增白原理 (3)1.3 现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简介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5)2.2 实验步骤 (5)2.2.1 荧光增白剂的提纯 (5)2.2.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5)2.2.3 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的测定 (6)2.2.4 提纯与未提纯样品的光谱扫描 (6)2.2.5 标准曲线 (6)2.2.6 不同温度下荧光增白剂的提取效果 (6)2.2.7 微波消解提取效果 (6)2.2.8 不同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7)2.2.9超声处理提取效果 (7)2.2.10 纸样荧光增白剂的提取 (7)第三章结果讨论 (9)3.1 荧光增白剂提纯结果 (9)3.2 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 (9)3.3提纯和未提纯样品光谱 (10)3.4提纯后样品标准曲线 (11)3.5 检测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的测定 (12)3.6 最适温度的优化结果 (12)3.7 微波消解处理时间的优化结果 (14)3.8 最适pH的测定结果 (16)3.9 超声处理结果 (17)3.10 平均加标回收率 (19)第四章实际样的荧光增白剂提取结果 (20)结论 (29)谢辞 (30)参考文献 (31)外文资料翻译 (33)前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用纸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不仅看中纸张的材质质量,也要求其外观美洁。
而白色纸质给人以无暇洁白的印象,从而在食品、生活、包装等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方面得到大量应用,而一些造纸厂家为了迎合这种大众心理,在纸张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以提高其白度[1-3]。
其中应用较广泛的荧光增白剂主要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这是一种阴离子荧光增白剂[4]。
VBL同时具有二苯乙烯和苯胺基三嗪两个共轭体系,其中作为亲水基团的磺酸基是吸电子基,所以VBL的荧光光谱受环境的影响较大[5-6]。
荧光增白剂—VBL被普遍应用于造纸、涂料的生产中,其中纸张中的荧光增白剂主要为在生产纸张时在纸浆中直接加入的和回收废纸中原有的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其极易被人体口鼻黏膜吸收从而进入人体,从而增加肝脏负担;如果有伤口,荧光增白剂还会与伤口处的凝血蛋白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伤口的愈合[7];且有学者认为长期过量与荧光增白剂接触,可能会形成潜在的致癌因素[8]。
所以,有必要对人体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做定量检测,从而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做出一定指导。
现今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定性检测方法为通过检验员直接观察,并进行评价[9];而国内外快速检测与定量检测方法各异,没有统一、标准、准确的检测方法[10-11],所以通过大量准确的实验来确定定量检测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第1章荧光增白剂以及国内外检测方法简介1.1 荧光增白剂的性质种类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含芳环的连续共轭体系和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基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
按结构划分,荧光增白剂包括二苯乙烯类、香豆满酮类、萘二甲酰亚胺类等。
其中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应用最广泛,种类品种也最多,占荧光增白剂种类的60%左右,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占到80%以上,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图1-1、图1-2、图1-3),而本次试验选择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VBL为标准物质来检测各种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
图1-1 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CXT图1-2 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BA图1-3 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VBL1.2荧光增白剂—VBL的性质及增白原理荧光增白剂VBl是双(三嗪氨基)型荧光增白剂的典型代表,其分子式为:C36H34N12O8S2N2,分子量为:872.84,可溶于80倍的软水中,呈阴离子性质。
主要用于棉和黏胶、维纶、锦纶等产品和造纸行业、涂料的增白。
它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1.3 现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简介定性的检测方法是将随机抽取5张100cm²纸样分别放置在波长254nm 和356nm紫外灯下由检测人员肉眼观察,进行等级划分,但该方法易受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无法形成统一的检测结果,现实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