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废物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23年综合利用废矿物油3万吨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3年综合利用废矿物油3万吨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废矿物油是指已经使用过的机械润滑油、工业润滑油和燃料油等,由于使用后含有杂质、污染物等,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对原油等资源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意义。

二、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建设年处理废矿物油3万吨的综合利用工厂。

2.项目规模:建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年处理3万吨废矿物油的处理设备。

3.项目周期:预计项目周期为1年。

4.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为1000万元。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在当今社会非常具有前景,对燃油、润滑油的需求量较大,废矿物油的再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这些资源的需求。

2.市场竞争:由于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竞争对手可能会增加。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原料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综合处理技术对废矿物油进行处理,包括脱水、脱杂质、脱硫等步骤。

2.产品加工技术:通过沉淀、分离、气浮等技术将废矿物油转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包括生物柴油、工业用润滑油、燃料油等。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估算:预计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00万元,流动资金为200万元。

2.收益预测:根据废矿物油再利用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预计,项目年总收入为2000万元,年净利润为500万元。

3.投资回收期: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为2年。

六、风险评估1.政策风险:政府环保政策的变化可能对项目造成一定影响。

2.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销售情况。

3.技术风险:处理废矿物油的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

4.环境风险:废矿物油的处理过程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加强项目的环保措施和监管。

七、可行性结论综合考虑了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风险评估等因素,认为2024年综合利用废矿物油3万吨扩产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废矿物油再生工程规划与设计

废矿物油再生工程规划与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2021年第6期220陈金思,周基建,邓文展,陈 勇安徽华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61摘 要:废矿物油再生工厂包括危险废物的运输、贮存、加工、外售、利用等全部单元,因而再生工厂设计除了执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还需执行石化行业安全、防火、防爆的设计规范要求,导致废矿物油再生工程设计的难点、疑点较多。

文章以3万~9万t/a废矿物油再生利用工程设计为例,对照现行设计规范、标准,逐一分析了工艺技术、规划选址、总图布置及节能环保等设计不足和难点,提出了产品方案、质量标准、工艺设计、二次污染控制等优化设计方法,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废矿物油再生工程设计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为类似工程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废矿物油再生技术;规划选址;总图布置;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E626;X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789(2021)06-0220-03废矿物油是因受污染、氧化、光和热等外在因素作用导致改变了原有的理化性能,不能继续使用的矿物油。

废矿物油或含矿物油废物含有重金属、苯系物、多环芳烃等,都具有毒性,部分废矿物油还具有易燃性[1]。

我国将废矿物油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其废物类别为HW08。

废矿物油再生工程与一般炼化项目相比,二者在规划设计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点。

目前废矿物油行业标准、规范对再生利用环节缺乏明确的技术规定,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难点较多。

文章以处理规模为3万~9万t/a 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工厂的设计、验收及运行管理为例,总结了废矿物油再生工程规划与设计要点,供行业相关人员参考。

1 废矿物油再生技术及行业现状1.1 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现状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源于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及非特定行业。

根据废矿物油来源,可将废矿物油分为废车用润滑油、废工业润滑油及其他类型废矿物油,废车用润滑油和废工业润滑油占比超过80%[2]。

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指对各样工矿机械、车辆、船舶和航空运输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功能降低或失掉功能的废矿物油,经过采纳各样分别工序,获取达到或靠近工业用油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柴油等油品。

一、生产公司的建立和布局(一)新建、改扩建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应该切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例,采纳切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生产装备。

(二)应该依据废矿物油产生的数目、种类、散布、转移等要素合理布局,鼓舞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无害化处理、规模化生产、资源化利用。

(三)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厂区一定为集中、独立的一整块场所,场所面积不低于 2 万平方米,而且需要进行必需的防渗办理,生产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划分开。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景色名胜区、丛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以及大中城市、居民区、休养地、旅行景点等地址不得成立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在上述地址已建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要依据该地区规划要求,在一按限期内,经过“搬家、转产”等方式逐渐退出。

二、生产经营规模(一)已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单个建设项目的废矿物油年处理能力不得低于 1 万吨 ( 已审批的地方危废中心除外 ) 。

新建、改扩建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单个建设项目的年处理能力不得低于 3 万吨。

年处理能力依照该项目环境评论报告书和相应环评批文上同意的数目。

(二)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公司应该具备与处理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实验设备、公用工程设备及生产辅助设备。

(三)鼓舞对废矿物油进行集中处理和利用,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污染控制水平。

对达不到年处理能力规模要求的公司,指引其归并、转产。

三、资源回收利用在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过程中,应付其有利组分进行充足利用,如蒸馏后的重质油。

对废矿物油重生提炼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应该进行无害化办理;不具备办理条件的公司,应拜托其余拥有有关资质的公司进行办理,不得私自抛弃、倾倒、燃烧和填埋。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可行性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可行性

就业机会创造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需要人力资 源进行操作和管理,可以创造
就业机会。
产业链带动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可以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过废矿物油再生,可以循环 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开采,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资源优化配置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 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认识和接受度。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建议
开展深入研究
进一步开展废矿物油再生的深入研究,探索 更加先进的再生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探索市场应用
积极探索废矿物油再生的市场应用,开发新的产品 和应用领域,推动废油再生利用的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 进废矿物油再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评估
市场风险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需 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在评估市场风险时 ,需要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应 对策略。
政策风险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的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政府法 规的变化和环保政策的调整。在评估政策风险时 ,需要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趋势和环保要求,制 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03
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项目投资和成本估算
投资估算
废矿物油再生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厂房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根据项目规模和工艺要求, 投资估算可能在数百万至数千万美元之间。
成本估算
项目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维护成本等。在考虑成本估算时,需要充分了解原材料的供 应情况、劳动力的技能和工资水平以及设备维护的要求。
生物再生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油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再利 用的物质。优点是处理效果好、环保,缺点是处理时间 较长。

废油回收再生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废油回收再生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废油回收再生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尊敬的领导:为了解决城市日益增加的废油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们提出“废油回收再生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议。

1. 项目概述:该项目是针对市场上产生的废油进行回收、再生和综合利用,旨在实现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目的。

项目包括废油收集、精细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三个环节。

2. 项目背景:城市废油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目前在废油的回收利用上,国内技术还待提高,市场需求也较大,因此这个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

3. 项目目标:建设先进的废油处理设施,实现废油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开发高技术含量的废油处理技术,提高废油回收利用的效率以及产品加工的质量水平。

4. 项目方案:(1) 废油收集:建立收集站并与商家合作,将产生的废油回收到加工场一并处理。

(2) 精细化处理:实施生物发酵、物理化学处理、热解、再生等细分流程,以达到废油的有效处理。

(3) 资源化综合利用: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润滑油再生、柴油生产、化肥生产等方式,实现废油的全面多元化利用。

5. 项目优势与盈利模式:该项目采用的多步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废油的回收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

同时,市场需求也非常大,支撑起了本项目的发展。

我们提出三种盈利模式:废油制柴油、润滑油再生和化肥生产,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实现项目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既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又解决了城市废油难题,同时利用了资源。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该项目将被尽快启动,实现资源环保的理念。

此致敬礼!项目建议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危险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项目概况 (3)1.2编制依据及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5)1.3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7)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第二章城市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2)2.1建设项目地域概况 (12)2.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危害 (20)2.3项目建设背景 (21)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2)2.5项目建设的市场分析 (24)第三章处理处置规模的确定 (27)3.1服务范围 (27)3.2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及预测 (27)3.3危险废物处置规模 (31)第四章处置中心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33)4.1选址原则及场址处的地貌特征 (33)4.2场址比选及推荐场址 (34)4.3场址的基本情况 (37)4.4工程建场条件 (39)第五章危险废物处置方案的确定 (40)5.1处理方法概述 (40)5.2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43)第六章危险废物处置场工程设计方案 (45)6.1危险废物收集运输系统设计 (45)6.2危险废物接收、贮存及物化处理工程 (53)6.3物化处理方案设计 (60)6.4焚烧工艺方案 (72)6.5稳定化/固化预处理系统设计 (104)6.6安全填埋场方案设计 (125)6.7检测、化学分析实验室 (152)第七章总图运输设计 (160)7.1设计依据 (160)7.2设计原则 (160)7.3场址概述 (160)7.4工程组成及功能分区 (161)7.5总平面布置 (161)7.6场地竖向 (163)7.7厂前区及综合生产区道路设计与运输 (163)7.8通勤车辆 (164)7.9场地排水 (164)7.10绿化 (164)7.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5)7.12道路设计方案 (166)第八章公用工程 (170)8.1建筑设计 (170)8.2结构设计 (175)8.3给排水工程与消防设计 (180)8.4污水处理系统 (188)8.5通风、空调及制冷设计 (199)8.6供热热源 (204)8.7电气设计 (205)8.8通讯系统 (216)8.9自控仪表设计 (217)8.10辅助设施设计 (222)第九章环境保护 (225)9.1概述 (225)9.2环境质量的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225)9.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226)9.4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229)9.5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 (230)9.6水土保持 (234)9.7环境管理与人员配备 (235)9.8环保投资 (237)第十章消防设计 (239)10.1概述 (239)10.2编制依据 (239)10.3爆炸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239)10.4消防设计 (240)10.5消防安全评价 (246)第十一章节能设计 (247)11.1编制依据 (247)11.2节能原则 (247)11.3能源构成及能耗计算 (247)11.4节能措施综述 (248)第十二章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及工业卫生设计 (251)12.1编制依据 (251)12.2编制原则 (251)12.3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251)12.4安全卫生机构的配置及投资 (257)第十三章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人力资源的配置 (258)13.1项目的组织实施 (258)13.2项目的运行管理及人员编制 (260)第十四章风险评估 (264)14.1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264)14.2风险程度估计 (269)14.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270)第十五章项目的实施计划 (278)15.1项目的实施原则 (278)15.2项目的实施计划 (278)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280)16.1招标方式 (280)16.2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280)16.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282)第十七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283)17.1投资估算 (283)17.2资金筹措与运用 (285)17.3经济分析 (286)第十八章综合评价、结论和建议 (294)18.1社会效益评价 (294)18.2经济效益 (294)18.3结论及建议 (294)前言XX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8°30′~28°22′,东经115°50′~120°40′), 毗邻浙江、江西、广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废物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这些废物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因此,开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废物产生量持续上升近年来,各个行业的发展导致废物的产生量逐年递增。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居民生活中的生活垃圾等。

(二)环保政策的推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强制企业进行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资源短缺的压力许多资源的储量有限,而废物中蕴含着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如金属、塑料、纸张等。

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三、项目技术方案(一)废物分类收集技术采用先进的分类设备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废物进行有效分类,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废物处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

2、物理处理技术:如破碎、压缩、筛选等,对废物进行预处理。

3、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三)资源化利用技术1、回收再利用:对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加工和再造,生产出新的产品。

2、能源转化: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能源,如生物燃料、沼气等。

四、项目实施计划(一)前期准备阶段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场地选址等工作。

(二)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安装并调试处理设备,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正式运营阶段全面开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业务,逐步提高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五、项目投资估算(一)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土地购置、厂房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费用。

(二)流动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运营费用等。

(三)投资总额综合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得出项目的总投资。

六、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收入来源1、废物处理收费2、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3、政府补贴(二)成本费用1、原材料成本2、设备折旧3、人员工资4、水电费5、其他运营费用(三)盈利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净利润、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危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和处置危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问题。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综合项目,能够有效处理各类危废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二、项目建设内容1. 建立危废分类处理中心,采用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危废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物质提取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剩余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建设危废资源化利用设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部分危废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如生物柴油、再生金属等,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

3. 建立危废处理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力量进行危废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升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

4. 建立危废回收体系,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将危废从源头进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环境管理的加大力度,危废处理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我国危废处理市场潜力巨大,未来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2. 技术可行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危废处理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当前各种成熟技术已能有效处理各类危废,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3. 经济可行性分析: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潜力,随着回收利用率的提升和技术的不断成熟,项目的经济效益将逐渐增加。

4. 社会可行性分析: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对环保和资源节约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建立危废分类处理中心:选址在工业园区附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成后设备齐全,能够有效处理各类危废,满足市场需求。

2. 建设危废资源化利用设施: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成后可实现危废资源化利用,产出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经济效益。

3. 建立危废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危废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
废物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概述 (1)
1.1项目及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1)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3)
1.3 研究范围及编制分工 (5)
1.4 项目建设理由及有利条件 (6)
1.5 主要研究结论 (11)
1.6 存在问题和建议 (15)
2 市场分析及预测 (16)
2.1 主要原料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 (16)
2.2 主要产品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 (19)
2.3 主要原料、产品价格变化趋势预测 (24)
2.4 市场分析及预测结论 (25)
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27)
3.1 建设规模 (27)
3.2 产品方案及成本估算 (27)
4 工艺技术方案 (39)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39)
4.2装置规模及组成 (46)
4.3 工艺流程说明 (47)
4.4 主要工艺特点 (58)
4.5 消耗定额 (59)
4.6 物料平衡 (62)
4.7 工艺安装方案 (63)
4.8 主要设备的选择 (65)
4.9 工艺装置“三废”排放 (74)
4.10 装置占地、建筑面积 (75)
4.11 工艺及设备风险分析 (75)
4.12 自动控制 (76)
5 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动力供应 (90)
5.1 原料供应 (90)
5.2 辅助材料供应 (92)
5.3 动力供应 (92)
5.4原辅材料及动力来源 (92)
6 厂址选择 (94)
6.1 建厂条件 (94)
6.2厂址方案 (97)
7.1 总图运输 (99)
7.2 储运 (106)
7.3 厂区管网 (110)
7.4 土建 (112)
7.5 规范与标准 (121)
8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123)
8.1 给排水 (123)
8.2 供电及电信 (130)
8.3 供热 (139)
8.4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139)
8.5 净化风、氮气及脱盐水供应 (140)
8.6 维修设施 (143)
8.7 化验 (143)
9 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以及厂外工程 (148)
9.1 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 (148)
9.2 厂外工程 (148)
10 节能 (149)
10.1 概述 (149)
10.2 能耗指标及分析 (149)
11 节水 (153)
11.1 概述 (153)
11.2 用水指标及分析 (153)
11.3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53)
11.4 主要节水措施 (154)
12 消防 (155)
12.1 编制依据 (155)
12.2 工程概述 (156)
12.3 消防设施和措施 (157)
12.4 消防设施费用 (162)
13 环境保护 (164)
13.1 执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及采用标准 (164)
13.2 建设地区环境质量 (165)
13.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65)
13.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方案 (168)
13.5 环境管理及监测 (172)
13.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75)
14 职业安全卫生 (176)
14.1 编制依据 (176)
14.3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81)
14.4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 (185)
14.5 职业安全卫生专用投资 (185)
14.6 结论 (186)
15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87)
15.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187)
15.2 生产班制及人力资源配置 (187)
15.3 装置定员 (187)
15.4 人员条件及培训 (188)
16 项目装置实施初步计划 (190)
16.1 概述 (190)
16.2 前期工作 (190)
16.3 设计及采购、施工建设 (190)
16.4 项目装置的招标方式 (190)
16.5 装置主要建设进度 (190)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93)
17.1 投资估算概况 (193)
17.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和说明 (193)
17.3 建设期利息估算 (194)
17.5 项目总资金(项目工程总投资) (194)
17.6 项目总投资(报批项目总投资) (194)
17.7 建设投资估算 (195)
17.8 资金筹措 (200)
18 财务评价 (202)
18.1 编制依据 (202)
18.2 基础数据(见后附分析表) (202)
18.3 财务评价(见后附分析表) (204)
18.4 不确定性分析 (207)
18.5 盈亏平衡分析 (208)
18.6 财务评价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208)
18.7 评价结论 (209)
19 综合结论 (210)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1项目及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1.1.1.1 项目名称
**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1.1.2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1.3 项目建设地点
****厂区内。

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1.1.
2.1 主办单位名称、性质及负责人
1)主办单位名称:**
2)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3)法人代表:
1.1.
2.2 主办单位概况
**公司于2006年3月15日正式注册,注册资金2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已建成公司主办公楼、6万吨/年高清洁燃料油项目(投资3541万元)、年产4万吨溶剂油项目及配套建构筑物达4000余平方米。

经营范围:燃料油、船舶油、重油、稠油、石脑油、甲醇、乙醇批发、零售。

石油钻采技术服务,油水井维修,油罐清污服务等。

公司依托**的开发建设为主营业务,为油田开发提供钻采工程服务(井下作业、采油工程、油建工程)及五金、交电、化工注剂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2006-12010年工程服务性业务投资1450万元,年创产值13120.0万元,利润3451万元,固定资产3800万元,形成的钻采服务,燃料油生产销售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为拉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该公司现有员工98人,董事成员5人,管理人员15人,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8人,公司内设7个部门:技术工程部,生产部、供销部、财务部、品质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公室。

现有全套的高清洁燃料油、溶剂油生产设备,包括:溶剂油生产装置、调合系统、原料罐区、成品罐区及装卸区等先进工艺设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拟建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对废矿物油进行加氢精制、改质,提高其附加值,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及润滑油基础油等。

**积极贯彻我国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政府“转方式、调结构”部署,收集信息,把握机遇,本着“拼搏、求是、开拓、进
取”的企业精神,审时度势、与时具进,立足朝阳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看准我国化工产品市场亟待发展的有力契机,利用自己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寻找新的渠道创收,计划建立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加快松原市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与**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2014年9月。

(2)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3)**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2.2 编制原则
1)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能源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和高效洁净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研、设计、生产紧密相结合的原则,对拟建装置采用国内技术成熟、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变废为宝,取得最佳预期经济效益。

降低投资、减少消耗。

3)充分吸收国内同类生产装置长期实践积累的、有利于长周期运转、降低能耗以及简化操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真正做到“设计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