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通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沉式避风天窗
3、避风风帽
避风风帽构造示意图
第四节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一、通风机 (一)离心式通风机
图4.35 离心风机构造示意图 1—叶轮;2—机轴;3—机壳;4—吸气口;5—排气口
机壳
离 心 式 风 机 的 基 本 结 构
叶轮
离心式风机
的基本结构
机壳
叶轮
前导器
进气箱
扩散器
(二)、轴流式通风机
(一)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分类:局部 通风系统、全面通风系统 1、局部通风系统:利用局部气流,使工作 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造成良好的空气 环境。 (1)局部排风系统 组成: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风 机。 作用:控制局部空气污染物扩散。
(2)局部送风系统
适应范围:面积很大,操作人员较少的生 产车间,只需向工作地点送风,在局部造 成良好的空气环境。 分类 系统式:由管道送风系统向局部工作地点 送风。 分散式:使用轴流风扇或喷雾风扇循环室 内空气。
第二节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为了排除通风房间的余热、余湿,或 稀释通风房间内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而使 房间工作区的空气环境达到规范允许的卫 生标准所需要的通风换气量。
L n V L n V
( 4.8) m /h /h; m
3 3
二、全面通风气流组织
图9-17 全面通风房间气流组织示意图
三、空气质量平衡和热平衡
①空气量平衡
Gz , j G j , j Gz , p G j , p Gz , j 自然进风量,kg / s;
(3.1)
G j , j 机械进风量,kg / s; Gz , p 自然排风量,kg / s; G j , p 机械排风量,kg / s。
(四)局部通风(1)局部送风
图4.28 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1—风管;2—送风口
(2)局部排风
图4.29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①局部排风罩
图4.30 密闭式排风罩示意图
图4.31 外部吸气罩示意图
图4.32 高温热源的接受式排风罩
图4.33 砂轮磨削的接受式排风罩
(三)通风方案的选择 卫生标准、 生产工艺对空气环境的要求、 有害物的性质和数量、 生产工艺条件、 室外气象条件和污染情况、 通风工程的技术经济比较。
轴流风机构造示意图
(三)通风机的选择
使用的场所,用途,
耐温风机 防爆风机 耐腐蚀风机 风量:L=nV 再乘以安全系数1.05~1.10 风压:根据风道的阻力,输送的高差,算出 需要的分压P 再乘以安全系数1.10~1.15
(四)通风机的安装
轴流式风机
一般安装在风道中间或墙洞内部。墙上支 架、柱上、梁下吊架。一般安装比较灵 活。因为噪音小,运行稳定,震动小。 离心式风机: 噪音大,运行不稳定,震动大。一般安装 在地上混凝土基础上还要做好防震。隔 振措施。
②热平衡
当通风房间在单位时间内的的热量得与失 热量时,才能使室内温度保持不变,这就是所 谓的通风房间的热平衡
Q Q Q
d d S
QS
(3.2)
通风房间的总得热量,KW; 通风房间的失得热量,KW。
第三节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以 及由室内外空气温度差和高度差产生的热压作 用驱使空气流动。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 它是一种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装置、 不消耗能量的经济通风方式。
差。普通民用建筑的居住、办公用房等, 宜采用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系统:依靠风机产生压力强制空
气流动。 机械通风的优、缺点:P168,可靠性高。 当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 风。 机械通风方式分为: (1)局部机械通风(包括局部排风和送风) (2)全面机械通风(包括全面排风和送风)
风道截面积计算:
V:干管 5~8m/s
F=L/(3600v)
支管 2~5m/s
风道加工:
一般风道 钢板 0.5~1.2mm ,
除尘风道 高温烟道 钢板1.5~3 mm 接口 : 焊接 ; 咬口 ;法兰;插条
三、进、排风装置 1、室外进风装置
(a)
(b)
室外进风装置 图8.26 室外进风装置
1 2 3 4 8
一般,由于局部排风系统的效果显著而且
风量下,比较经济,故应优先采用局部排 风系统,只是在不能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或 者单靠局部排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才 采用全面排风。 另外,由于自然通风比较经济,应尽量采 用,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时, 才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对于放散多种有害物质的车间,往往需要 综合应用各种通风方式。
送风口
孔口送风口 单层白叶风口 双层白叶风口 圆形风口 方形风口 散流器 静压箱
通风末端示例
置换通风送风器
空气型末端外形
空气型末端外形
时,室外空气的容重较大,便从房屋下部
的门、窗孔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由于容 重较小,则从上部的窗口排出。
自然通风方式分为:
(1)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图9-1、9-2、9-3 (2)管道式自然通风 图9-4 (3)渗透通风
自然通风的优、缺点:
不消耗电能,经济,管理简单;但可靠性
建筑设备工程
HUST.CESE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第九章 通风
第一节 建筑通风概述
一、建筑通风的任务和意义
任务: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 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 意义: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满足人体舒适需要 保证产品质量 促进生产发展 防止大气污染
二、通风方式
设在地下室的进 风室 1.进风装置 2.保 温阀 3.过滤器 4.空气加热器; 5.风机 6.电动 机 7.旁通阀 8. 帆布接头
2
5
7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3
1 3
A
2
A 4
1
A-A
设在平台上的进风室 1.进风室 2.空气加热器 3.风机
4.电动机
2、室外排风装置
设在屋顶上的室外进、排 风装置
(二)室内送、排风口
2、全面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即用清洁空气稀
释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把污 染空气排至室外,使之满足卫生标准的要 求。
(二)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分类:
自然通风系统:借助于自然压力(风压、 热压或风压+热压),促使空气流动。 风压:由于室外气流(风力)造成室内外 空气交换的一种作用压力。在风压作用下, 室外空气通过建筑物迎风面上的门、窗孔 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则通过背风面及侧 面上的门、窗孔口排出室外。 热压:由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不同而形成 的重力压差。当室内空气的温度高于室外
三、进风窗、避风天窗与风帽
1、进风窗的布置与选择
夏季进风窗下缘一般不高于1.2m,高温车 间可取0.6~0.8m,以便室外新鲜空气可直接进入 工作去。在冬季,进风窗的下缘距室内地坪不 宜小于4m。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这一设置上、 下两排进风窗,分别供冬、夏季使用。
2、避风天窗
矩形避风天窗 1—挡风板;2—喉口
(二)风道的布置
风道的布置应和通风系统的总体布局,并与土建、 生产工艺和给排水等各专业互相协调、配合,应使风道 少占建筑空间,风道布置应尽量缩短管线、减少转弯和 局部构件,这样可减少阻力。 风道断面积确定 。(连续性方程) 风道中风速的确定应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综合 考虑,使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总和最小。(经济流速)
1)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建筑物四周的风压分布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3)风压、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二、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 设计注意事项 ①建筑朝向应坐北朝南,体形系数不宜过大; ②建筑物的主要进风面应当与夏季主导风向成 60°~90°,且不宜小于45°; ③不宜将附属建筑物布置在迎风面一侧,建筑之间 应当留有一定的间距; ④以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建筑物迎风面和背风 面外墙上的进、排风窗口面积应占外墙总面积的25% 以上。
二、风道
风道材料选择:质轻;便于加工、安装及运输; 防火;防腐;光滑;防噪; 耐高温;防静电。
在通风空调工程中,管道及部件主要用普通薄钢 板,镀锌钢板制成,有时也用铝板、不锈钢板、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及砖、混凝土、玻璃、矿渣石 膏板等制成。 风道的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 保温材料主要有软木、泡沫塑料、玻璃纤维 板等,保温厚度应根据保温要求进行计算,或采 用带保温的通风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