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汽车的出口贸易状况及分析2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问题分析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问题分析作者:黄贤龙赵立平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07期2011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30.7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3%。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汽车产品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
汽车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从整体上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
因此,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提升汽车产品出口能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一)出口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呈快速回升趋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金额首次超过500亿美元,达到518.37亿美元,同比增长40.82%。
2011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金额持续增长,达到68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9%,相当于2001年27.12亿美元的25.47倍。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规模,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除2009年因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有所下滑外,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平均每年环比增长38.23%。
(二)出口结构以零部件为主,乘用车超过商用车成整车出口主体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首次超过500亿美元,达到521.93亿美元,占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75.71%,同比增长28.60%,顺差211.70亿美元,出口贡献度保持第一。
整车出口84.95万辆,同比增长50.03%,出口金额109.51亿美元,同比增长56.74%。
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超过2008年,创历史新高。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一直以商用车为主,2011年乘用车出口数量一举超越商用车,占到整车总出口的53.76%,连续两年增速超过80%。
(三)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非洲、俄罗斯、中东和南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11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巴西、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智利、伊朗、伊拉克、秘鲁等。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布及销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布及销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是指中国汽车制造商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的过程。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汽车企业对外市场的开拓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概述部分将介绍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汽车制造能力和丰富的汽车产业资源。
众多的汽车生产厂家和供应商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了充足的产品和支持,使中国的汽车出口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通过开拓国际市场,中国汽车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进军海外市场还能为中国汽车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技术创新。
通过与国外汽车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最后,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拓展还能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和经济发展。
汽车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分布及销量情况,可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在概述中,将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概括,为后续内容的介绍做铺垫。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主要的章节和子章节,并给出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关联关系,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在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即为读者提供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布及销量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 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摘要]我国的汽车出口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出口发展迅猛。
随着汽车出口的发展,同时暴露出我国汽车出口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汽车出口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
扩大我国汽车出口,政府要加强出口的政策引导,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加强政府间合作,争取整车认证的相互认可;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拓展适合现阶段的多元化海外市场,完善服务网络建设,以实现我国汽车出口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汽车出口现状与对策汽车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汽车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汽车出口对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及特点1.出口总量快速增长中国加入WTO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整车出口快速增长,汽车出口量从2002年的不足3万辆上升到2008年的68万辆,出口量增加了20多倍,年均增幅高达81%。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出口量大幅下降了45.7%,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汽车出口开始摆脱之前的低迷走势,整车出口量达56.62万辆,同比增长53%,尽管同比增长幅度很大,但与危机之前的2008年相比,还是有11.5万辆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汽车工业协会信息统计网:相关数据整理。
图1 2001~2010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增长情况出口规模小,出口占生产量比重低中国汽车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规模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就整体规模而言,还是非常的小。
2010年,我国整车出口仅仅占到了全国货物出口总额0.4%。
从出口量来看,中国一直以来和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相差悬殊。
汽车第一出口大国日本2010年共出口了483.84万辆汽车,作为第一汽车生产大国的中国出口量只有日本的11.7%(见表1)。
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研究

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经贸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进出口贸易形势也在逐步好转。
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不稳定的市场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就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汽车进口贸易;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现状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行业,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产品的进出口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建立和巩固我国的世界第一商品贸易强国的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额已达上千万,企业、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与产业自身实力和高质量发展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技术进步、质量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外商投资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等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汽车行业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对推动高质量贸易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发展很快,2009年在全球汽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汽车的人均消费水平依然很低,因此,汽车行业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将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支柱行业,然而我们的国家距离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我们的汽车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与世界上的汽车大国相比,所以我们的汽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显著,经济发展稳定,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严重冲击。
2000年我国整车进出口情况分析(二)

我国汽车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伊拉克、香港、朝鲜和苏丹,
其中我对伊拉克出口排在首位,出口金额达4278万美元,而出口在100万-1000万美元
的国家有20个。今年我国汽车出口新开辟的国际市场有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芬兰
、加拿大、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23个,老出口市场丢掉的有马来西亚、吉布提、南
联盟等17个。从几种主要车型出口的统计来看,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的集中度均占
70%-97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出口市场较窄,扩大我国汽车出口的途径是进一步加
大国际市场开拓,增强国际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
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从亚洲各国和地区进口29617辆,从欧洲
各国进口10632辆,各占进口量的70.1%和25.2%。
上,是影响我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2000年我国从事汽车出口的城市有 131个,比去年增加15个,其中有52个城市是
新进入汽车出口国际市场,但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城市只有长春、南京、十堰
和北京,其中长春市出口2063辆,创汇3100万美元排在全国的首位;出口创汇在 100
2000年,我国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01个,比上年增加6个,但出口在1000辆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只有孟加拉国、朝鲜、伊拉克、日本、美国、缅甸、苏丹和香港 8
个。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叙利亚、赞比亚、秘鲁、菲
律宾、英国和尼泊尔。出口数量减少幅度较大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埃及、埃塞俄比
几年,我国出口车价会继续下滑。
2001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汽车工业在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的压力
下,其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均将发生重要的变化。我们同时注意到,今年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碍。
修厂合 办售后 服务店 的方式来 对汽车 的售 后负责 ,国内也 出现 了许多 的新兴 汽车品
牌, 例如 :众泰、川汽等等国产品牌 ,由于 其市场规模小 ,定位尤其细分化 , 这就使得 其售后 网络难 以大规模铺开 ,这种现象在外 国则更加普遍 , 售后不单负责汽车的售后维 修 ,同时 ,企业兼顾找 出汽车潜在缺点并且 上报公 司改善 的责任 ,而在 国外 , 售后服务 点则更稀少 , 更谈不上调差分析产品的缺陷 与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更深层的问题 。 2 . 进 出口极不平衡 中 国的汽 车产业 已经将 自身 的发 展空 间框定在了国内,主要是追赶合资车企业 , 尽量去取代进 口车贸易 的发展 ,提升企业在 本国的销售空 间,其实这种行为是正确 的,
一
、
一
但是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定 , 这导致了企业不 能与国际企业参与最直接竞争 。 而只是 目的 性的发展 国内空间 , 国内空间实际上 只是 国 际企业行业 的尾部行业处在行业最低端 ,因 此 ,这 就导致 了我国进 出 口贸易及其 不平 衡, 低端车买国产 的,而好一些的车则必须 购买进口的, 因为国产车的技术不足 , 同时, 其定位也 只是 中低档市场 。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摘要近年来 ,突飞猛进的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冲击着世界市场,汽车出口一再创出历史新高,中国成为了世界汽车出口大国。
但是在出口额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汽车出口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结构等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将会更加的严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如何提升自身,积极应对贸易战,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该文研究了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加入WTO以及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揭示了中国汽车近几年出口受阻的成因及解决方案,最终促进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对今后其它工业产品的出口贸易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汽车贸易比较优势贸易保护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auto industry continues impacting on the world market rapidly. Auto exports hit a high record again and again.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major exporter of cars. But behind the high growth in exports, China's auto exports exists many issues restricting the structure of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stern countries will adopt more severe trade protection. Therefore, in this case, How to improve their own cars in China,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rade war, and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China's auto export trade situation , development trend, an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by China's auto exports, and reveals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China's auto exports blocking in recent year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export ‘s study, research, analysis.Key words: auto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目录引言 (3)1.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1中国汽车目前的产销概况 (3)1.2中国汽车出口的基本情况分析 (3)1.2.1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特点 (4)1.2.2金融危机对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 (5)1.3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6)1.3.1中国汽车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出口 (6)1.3.2新经济条件下的贸易保护 (7)2.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7)2.1主要内部原因 (7)2.1.1 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7)2.1.2缺少自主核心技术 (8)2.1.3低质低价竞争出口结构不良 (8)2.1.4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9)2.1.5售后服务不健全 (9)2.2主要外部原因 (9)2.2.1金融危机的影响 (9)2.2.2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影响 (10)2.2.3出口运输问题 (10)2.2.4贸易各方的利益冲突,是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 (10)3.中国的应对策略 (10)3.1调整好出口结构,规范出口秩序 (10)3.2做好防范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 (11)3.3大力发展新能源革命,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11)3.4健全售后服务体系 (12)3.5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 (12)3.6加强熟悉行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3)结论 (14)谢辞 (15)参考书目 (16)引言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工具。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SWOT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关于中国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1.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能够为汽车企业提供稳定的需求。
2.成本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
3.技术进步: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上下功夫,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4.产业链完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造车到销售服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布局。
这使得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劣势:1.品牌知名度较低:相对于国际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声誉还有待提高。
这给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尽管中国汽车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这可能影响到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
3.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汽车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压力。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的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要求。
三、机会:1.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潜力。
2.增长型经济转型: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机会,因为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创新,而不仅仅是价格。
3.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企业有机会出口汽车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并与国际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汽车的出口贸易状况及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地理》结课作业摘要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政府也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引进技术、合资经营,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汽车工业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善了汽车工业产品构成,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汽车出口的背景和国内外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阐述了奇瑞汽车出口的特点及优势,结合奇瑞汽车出口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出口竞争力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奇瑞汽车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汽车出口的贸易状况总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海关总署汽车商品出口数据显示,2013年,汽车整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智利、伊朗、秘鲁、哥伦比亚、埃及、伊拉克、乌拉圭和乌克兰,分别出口11.72万辆、9.03万辆、7.90万辆、5.17万辆、3.95万辆、3.75万辆、3.55万辆、3.35万辆、3.11万辆和3.09万辆。
与上年相比,阿尔及利亚、伊朗和伊拉克下降较快,其他国家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乌拉圭、智利和哥伦比亚增速更明显。
2013年,上述十国共出口54.62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57.61%。
南美洲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去年中国向该地区出口汽车28.65万辆,同比增长18.9%,约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30%。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出口汽车99万辆,比上年增长20.1%;价值126.7亿美元,增长27.5%。
其中,12月份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22.3%,环比微增2.7%。
2014年3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累计中国汽车出口12.3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2%。
中国汽车出口回落明显。
2014年1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为6.85万辆,比上月下降17%,比上年同期下降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10日介绍,2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为5.37万辆,比上月下降21.7%,比上年同期下降19.8%,汽车出口继续回落。
2月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出口3.06万辆,比上月下降33%,比上年同期下降24.9%;商用车出口2.31万辆,比上月出口增长0.9%,比上年同期下降12.1%。
业内专家表示,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将对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今年前两月中国汽车行业前十企业保持了较快增长水平,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41.2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3%;高于全行业增速3.6个百分点。
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9%,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二、近三年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1、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出口出现大幅减少2012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91.9万辆,增加28.4%,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86.9%提高至92.9%。
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5万辆,减少45.3%,占我国汽车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1.1%下滑至5.1%。
2、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仍是自主品牌企业近几年,在国际环境等一些因素的负面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较缓且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海外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限制减少了,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则选择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的投入。
因此,中国汽车的出口贸易,主要还是来源于中国的主品牌汽车的出口贸易。
表2.1 2011年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概况轿车出口排名生产厂商乘用车出口量(1-9月)(辆)销量(1-11月)(辆)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 奇瑞汽车92,666 349,548 3.4 -172 力帆汽车37,401 90,288 0.9 32.23 江淮汽车35,111 158,763 1.5 -144 吉利汽车23,443 336,593 3.3 -3.35 比亚迪汽车17,611 369,902 3.6 -14.46 长城汽车8,716 277,069 2.7 25.47 一汽海马4,170 110,192 1.1 5.93、非洲为出口最大市场,对巴西出口显著减少2012年,我国对非洲出口汽车25万辆,增加54%,高出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增速33.9个百分点,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9.7%提升至25.3%,为我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
其中,对阿尔及利亚出口14.9万辆,大幅增加84.8%。
同期,对伊拉克出口9万辆,增加1.4倍;对俄罗斯出口8.9万辆,增加25个百分点。
此外,对巴西出口2.1万辆,大幅减少79.6%,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2.5%回落至2.1%。
4、出口以小轿车为主,越野车出口大幅减少2012年我国出口小轿车49.5万辆,增加33.2%,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50.1%。
其中,出口排量在1升至1.5升之间的小轿车29.3万辆,增加18.2%。
同期,出口货车32.1万辆,增加10.2%,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2.4%。
此外,出口小客车7.1万辆,增加17.7%;出口越野车0.5万辆,减少80%。
5、汽车出口的产品结构目前我国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
国内企业目前正充分利用我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零部件成本优势,以低价格、高质量的汽车产品逐步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对于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而言,由于严重依赖国际巨头的技术和品牌,不少大型乘用车企业在制造自有品牌汽车方面乏善可陈,难言海外扩张,相反在商用车领域,由于在中国有比较优势的细分市场,其在海外拓展则更显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量列前三位的都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
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主要商用车制造和出口企业。
7、汽车出口的贸易方式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的贸易方式与2007年度一样,仍以“一般贸易”为绝大多数。
一般贸易出口金额66.34亿美元,占比73.7%,出口数量46.87万辆,占比71.6%。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和“进料加工贸易”两类贸易方式合计的金额占比为23.2%。
“边境小额贸易”的出口数量有所减少,出口金额也为负增长,但平均单价有所增长,说明其出口整车的车型和档次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三、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势分析1、低成本优势巨大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事实,其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几乎所有的本土企业都享用着这样的廉价资源。
据统计吉利造车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3.5美元,而如果把医疗卫生福利、退休金等考虑进去,通用汽车的平均每小时劳动成本是73.73美元。
即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吉利的每小时劳动成本也只有7美元,仍不到通用汽车的十分之一。
”在俄罗斯,长城赛弗SUV售价比同类亚洲产品要低35%左右,陆风SUV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仅为1.5万欧元,奇瑞曾宣称,其将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会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30%。
2、汽车企业产品出口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意识正在不断地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支持,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数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所以导致产品利润日益降低,而出口可以得到可观的出口退税和国家给予的出口创汇奖励,通常出口所获利润要高于国内销售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各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增添新设备、新生产线使得各生产厂家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要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就必须采取出口策略。
3、中国地理位置为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口,这使得中国海洋运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而为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中国的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千米。
中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多个,多数为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依据这一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远洋航线,包括近洋航线:中国--朝鲜航线、中国--日本航线、中国--越南航线、中国--香港航线、中国--独联体远东航线等14个;远洋航线:中国--红海航线、中国--东非航线、中国--西非航线、中国--地中海航线、中国--西欧航线等八个,另外,我国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公司已达231家,总运力达到221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第九位。
这些对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
四、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劣势及应对策略劣势分析1、国际市场萎缩(1)信贷危机愈演愈烈。
海外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依靠贷款来消费的。
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为防止其再次发生,银行提高了贷款的资格,消费者贷不到款,以至于购买力下降,尤其是汽车这类需要相当资金的产品,只有少数购买者才会选择一次性付清车款。
(2)出口商库存积压。
信贷危机致使许多国外进口商由于资金短缺而违约、撤单,汽车生产商生产的产品积压,而出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在技术和一些法规条款上又不一样,导致库存的大部分产品无法在国内销售,企业只能自行处理,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和经营的风险。
2、汇率的影响(1)人民币升值。
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在人民币的增值的情况下,出口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出口盈利减少,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产生重大影响。
(2)主要出口国货币贬值。
主要出口国家的货币贬值使得他们的经销商进口的难度加大,且进口的产品在其国家的价格优势丧失。
(3)竞争对手国货币贬值。
比如说韩国的汇率贬值达到了50%,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不复存在。
所以,在市场份额一定的情况下,汇率是一大影响因素。
3、内部原因(1)质量与品牌缺失。
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与汽车强国的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上相交甚远。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长期用国内市场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换取技术,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的病根。
同时我国汽车产品品牌单一且产品结构不合理,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竞争力的。
中国汽车出口的产品若是不能拥有自主的品牌,就难以长久的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2)自主创新力低下。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低下,最重要的原因是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