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毕业论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在不断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历史回顾、当前形势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历史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起初,中国汽车产业以国有化为主导,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逐步发展壮大。
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量迅速增长。
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汽车消费、引进外资等,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当前形势1、中国汽车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均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国际竞争格局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来自跨国汽车公司的激烈竞争。
这些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品牌影响力和全球销售网络,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车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3、技术进步与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车企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未来展望1、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例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补贴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监管,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技术创新与转型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车企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同时,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环保理念和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逐年提高。
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前列,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明显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愈发明显。
中国汽车企业正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以抢占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四、品牌竞争格局多样化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多样化,既有国际知名品牌,也有众多本土品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愈发明显,各品牌都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五、出口市场表现强劲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出口市场表现强劲。
中国汽车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产业链整合加速为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汽车产业链整合加速,各环节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产业链的优化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环保政策影响深远政府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以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
这些政策对于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绿色转型力度。
八、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需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九、跨界合作成为新常态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跨界合作成为汽车产业的新常态。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然而,中国的汽车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本文将从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市场需求不足: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接近饱和,导致国内汽车厂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中国汽车厂商面临着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扩大出口的压力。
2.技术含量不高:中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和品质方面与国际领先汽车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这使得中国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与其他品牌竞争,限制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潜力。
3.国际标准认证问题:中国汽车出口还面临国际标准认证的问题。
许多国家对汽车产品有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标准,中国汽车厂商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以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对策研究:1.拓展新兴市场:中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拓展新兴市场来寻找更多的出口机会。
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汽车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合理的售后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来开拓这些市场。
2.提升技术水平:中国汽车制造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增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企业可以与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加强国际标准认证:中国汽车厂商应积极与国际标准认证机构合作,争取通过各国的安全和环保标准认证。
中国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中国汽车出口的质量提升和标准认证。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出口在市场需求、技术含量和国际标准认证等方面面临挑战,但也有一定的发展机会。
中国汽车厂商需要通过拓展新兴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强国际标准认证等对策来推动汽车出口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为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紧迫,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包括出口规模、主要出口市场、出口车型等方面;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如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等;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品牌认知度等。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出口量逐年攀升。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舞台,其出色的性能、创新的科技和环保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过去的五年里以年均超过%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欧洲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然而,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无疑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构成一定压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充电设施等存在差异,这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不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概述中国汽车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但在出口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本文将就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们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还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在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一些先进的汽车制造商仍有差距。
2. 品牌知名度不够: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中国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疑虑。
对策建议为了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以下对策可以被考虑:1. 技术研发: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这将有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汽车制造商的差距。
2. 提升品牌形象: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来实现。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可以寻找与国外汽车厂商的合作机会,共享技术和资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标准。
4. 对外市场拓展: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应积极寻找外部市场,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推动汽车出口。
这可以通过与国外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来实现。
总结提高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等对策,中国汽车行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为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的内容。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现状探究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现状探究1. 引言1.1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重要性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重要性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出口认证是我国汽车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
通过认证,我国汽车可以获得国际认可,打开国际市场,提升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汽车出口认证可以提升我国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认证标准的严格要求,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汽车出口认证还可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认证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可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现状我国汽车出口认证是指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一系列程序和标准要求,获得国际认可,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的过程。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现状也日益重要。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汽车企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认证申报和审核,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政府还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提高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程序流程严谨规范。
从申请到审核再到颁发证书,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确保认证过程公正透明。
各个环节的配合紧密,大大提高了认证效率和准确性。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
国际市场对汽车产品质量、环保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适应国际标准,才能获得认证并顺利出口。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现状呈现出政策法规完善、程序流程规范、标准要求严格的特点。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汽车出口认证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政策法规1. 法律依据:我国汽车出口认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中国汽车市场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和快速发展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1.1 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庞大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在全球居于前列,年销量持续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和参与。
1.2 不同细分市场的发展态势乘用车市场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SUV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渐增加。
商用车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物流和运输领域的需求持续增加。
1.3 二手车市场的崛起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二手车市场逐渐兴起。
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发展和政策支持促进了二手车市场的繁荣。
二、市场竞争2.1 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中国汽车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汽车品牌的竞争,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市场份额中逐渐增加,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2.2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核心智能化、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各大汽车品牌的竞争焦点。
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2.3 服务和体验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汽车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服务和用户体验也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方面。
提供个性化、便捷的服务和购车体验将带来市场竞争优势。
三、政策环境3.1 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和减税等。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受到政策扶持,发展势头良好。
3.2 减排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提出了减排目标,汽车行业也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影响。
传统燃油车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3 进口汽车政策的调整中国汽车市场对进口汽车的政策逐渐放宽,吸引了更多国际品牌进入市场。
进口汽车市场的开放将带来更多选择和竞争,促进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四、消费趋势4.1 消费升级带动高端汽车市场增长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高端汽车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发力,汽车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中国汽车出口现状1.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汽车出口规模较小,主要以中低端轿车和商用车为主。
2.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代初至2024年代初,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鼓励汽车制造商拓展国际市场,汽车出口规模逐年增加。
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汽车关税逐渐降低,为汽车出口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中国汽车出口产品也逐渐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3.提质升级阶段:2024年代至今,中国汽车出口进入提质升级阶段。
中国汽车制造商逐渐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力度。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进行品牌全球化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仍然较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约为69.8万辆,同比增长6.9%。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出口汽车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二、中国汽车出口发展趋势1.品牌建设:中国汽车制造商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全球化战略。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借助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智能化水平,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
3.开拓新兴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应积极拓展亚洲、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
这些市场对汽车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中国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具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4.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中国汽车制造商应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供更多环保型汽车产品,满足国际市场对低碳环保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Automobile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院系: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中国·**年月摘要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I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Abstract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I -Key words: Automobile Exports Countermeasures Development Trends- III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前言.. (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2.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4)2.2 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7)3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10)3.1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 (10)3.2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劣势分析 (15)3.3 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势分析 (18)4 中国汽车出口策略研究 (20)4.1 借鉴国外经验 (20)4.2 中国企业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 (22)4.3 中国政府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 (25)- IV -5 中国汽车贸易的发展趋势 (26)5.1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呈现的新特点 (26)5.2 中国汽车贸易的发展趋势 (31)6 结论 (33)参考文献 (35)致谢 (37)- V -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汽车出口作为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汽车企业自身资金链的流畅、进行有效的市场拓展以及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鼓励企业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国际汽车市场对产品技术及规格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保险业,远洋运输业等,这为我国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各大汽车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积极的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对我国汽车工的发展也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此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道路上,没有哪个汽车大国不将发展汽车出口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的,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若要发展成为汽车工业强国也不可忽视汽车出口产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当今世界汽车大国的出口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总结了近年来呈现的新特点。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发展汽车产品出口具有性价比高、国际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出口市场相对狭隘、质量水平低、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劣势。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在参照国外- 1-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发展汽车产品出口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1841年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保护幼稚工业论(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
该理论认为:按照比较成本理论进行对外贸易,表面上本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损害了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使国家永远处于落后和从属的地位。
因此,必须放弃不顾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行保护。
该理论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不少世界汽车生产国的政府正是依据这理论这理论对汽车产业采取了各种保护政策。
本文中我国的汽车产业,尽管存在一些优势,但相对国外的汽车产业仍属幼稚工业,因此我国政府在对其加以保护时仍要借鉴该理论。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A。
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提出“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
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现新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后才逐步消失。
而创新国又会不断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可见,因新技术引起的技术差距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国际贸易的流向。
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差距实际上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
汽车企业为了得到技术的比较优势,投入巨大的资金研发高性能,高燃比,高安全性的汽车。
世- 2-界大规模的汽车生产企业优越的技术先导世界汽车市场。
本文关注的是我国汽车研发技术差距带来的汽车贸易问题。
幼稚工业理论和技术差距论是本文探讨汽车出口问题的基础理论。
国内外学者也在汽车行业的研究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韩国学者Lee Young Joo(2004)提出中国汽车生产规模大,但出口比重很低,同时说明了中国汽车出口具有强大的潜力。
管学军(2003)提出出口是中国汽车政策发展的基石。
杨晓方(2003)指出借鉴韩国汽车发展的经验,后期的汽车生产国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邱国栋和李作奎(2004)指出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太少。
钱振为(2004)提出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不是对立的。
徐圃青(2005)指出了汽车排放问题将主导汽车研发,对汽车贸易影响会很大。
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研究分析和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很多,针对中国汽车的出口问题的具体研究不多,本文就是在对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汽车出口提出一点建议。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汽车产品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汽车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出口种类日益多样化,出口市场逐渐拓宽,出口方式多种多样,并呈现出了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规模迅速壮大、整车及零部件均实现了净出口的新特点。
此外,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可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寻找新- 3-的途径,还可以带动钢铁、纺织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带来巨大的动力。
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热点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汽车出口业务发展仍然较慢,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加快发展我国汽车的出口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挖掘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结合国际著名汽车厂商扩大出口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对策。
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