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业的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摘要:本文通过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景,由汽车制造向汽车服务发展。

关键词: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发展前景一、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我国汽车行业从2002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轿车开始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量的迅速加大,推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销售市场日益扩大,到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远远超过日本、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进而取代了美国的长期统治地位,在这一年里,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300多万辆,同比增长了48.3%,汽车销量也超过了1300多万辆,同比增长了46.2%。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如需求扩大,结构调整,促进转变等措施和政策,汽车行业的结构得到调整,大大推动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大的发展,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中,自主品牌站的比例大幅度提升,这一年中,我国汽车生产了1826.47万辆,同比增长了32.4%,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增长了32.4%。

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841.9万辆,同比增长了0.8%,同比增长率比2010年下降了31.6个百分点,汽车销量为1850.5万辆,同比增长了2.5%,同比增长率比2010年下降了29.9个百分点。

我国汽车行业虽然从这一年开始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整体出现市场淡化,但是仍然保持着全球汽车行业的产销首位。

2012年,我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超过了1900万辆,增长速度超过了4%,仍然稳定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产量和销量日益提高,在世界汽车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正在由制造国向创造国稳步跨越,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我国将继续保持产销大国位置,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最主要的就是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不增反退。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毕业论文他们凭借资本、技术、渠道等等优势,将国外成熟的品牌连锁模式引入我国。

我国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而快速崛起,人们对汽车服务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个性化、人性化的阶段。

现代汽车消费者更加注重服务过程的体验,包括汽车维护、汽车装饰、汽车音响、汽车安全、汽车电子、汽车改装、汽车金融、汽车救援、二手车服务等的汽车服务市场向着一体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市场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年来汽车消费的重点从公务购车向私人购车的转变,对汽车服务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刺激作用。

有统计显示,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汽车的销售利润仅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占20,而近60的利润则来自于汽车服务业。

从目前的我国国情来看,目前车主养车费用已达到或者超过车本身的价值,以一辆20万元左右中低档车为例,在中等城市每月的养车费用1 500元左右,按照2017年报废期计算,其养车费用将达到27万元。

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业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7年我国汽车服务业的产值达1 000亿元,2017年达到2017亿元,而2017年预测将形成10 000亿元到15 000亿元的市场。

全球汽车界人士普遍看好我国汽车市场。

有人分析,2017年,我国的汽车数量预测可达到7 167万辆,其中轿车的数量可达到2 070万辆,我国正朝着世界第一大汽车服务市场迈进。

汽车后市场的界定根据美国汽车售后业协会(american automotive aftermarket industry association, aaia)的定义,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在售出之后维修和保养服务及其所需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和材料的交易市场”。

它所涵盖的行业和企业包含:汽车的维护、保养和修理服务企业,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和材料的经销商和制造商,以及相应的金融、保险等服务系统。

国内汽车后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6年,为汽车后市场的开始阶段。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刻。

一方面,汽车工业正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好的方面来看,入世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汽车需求迅速增加,汽车市场逐步扩大,单位购车、个人购车比例快速增长,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

国家对汽车企业实行扶弱抗强政策,使在较短的时间内国内出现了上百家汽车生产企业.国内城市纷纷改建道路、修建停车场、加强交通管制,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从不好的方面看,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大量居民持币待购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缺乏汽车大企业、大集团与国外汽车行业相抗衡。

国内汽车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比较薄弱,产业服务体系十分落后,汽车工业相对缺乏国际竞争力.汽车在销售过程中价格不稳定,热销车型任意涨价,汽车的维修市场比较混乱。

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

市民素质低下影响汽车行驶速度.公路乱收费增加了汽车使用成本,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就长远来看,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汽车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所带来的强大购买力,将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进步,国产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逐步增强。

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政府引导百姓汽车消费,大量汽车将进入家庭。

道路建设加速将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国道、省道、市道、城市干道等组成道路区域体系,高速路、快速路、城区道路、生活道路组成道路速度体系,地铁、高架桥、越江大桥、越江隧道等组成道路空间体系.公民素质教育将形成人、车、路和谐环境,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人民将逐步过上“轮子上的生活”。

但汽车工业在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外进口车将严重冲击国内汽车市场,考验中国汽车工业.道路面积增长速度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导致堵车现象日益严重,道路管理不善将降低道路的有效使用,城市规划不到位引发的停车难、人车争路现象等短时间也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这些都将影响汽车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空间布局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空间布局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空间布局一.汽车工业的简介1)汽车工业的特点:汽车工业为所有生产和销售轿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和。

有三大特点:关联作用大、就业容量大、外部性。

2)汽车工业的四个阶段: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车进口;第二阶段,零件组装;第三阶段,混合组装;第四阶段,全车制造。

二.我国汽车的发展状况(1)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 年到1978 年,起步建设阶段这一阶段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

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货汽车为主,在结构上缺重少轻。

全部由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销售,对企业而言不存在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

第二阶段:从1979 年到2002,发展起飞阶段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不断成长。

这一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建设改造,提高了产量和国际合作,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增强,在生产上加强了对货车轿车重型车的生产。

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突破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这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突破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2008为止,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但加入世贸无疑也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威胁,而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之前的发展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回顾50年汽车工业前进的脚步,汽车整车生产点发展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53~1956年,中央集中力量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

2)1958年大跃进开始,中央强调两条腿走路,很快形成了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4个小规模汽车生产基地。

3)成立第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公司。

公司按地域下设长春、北京、南京、重庆等4个分公司和武汉、济南2个汽车制造总厂。

谈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1953年7月15日在长春打下了第一根桩,从而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筹建工作的帷幕,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

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

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汽车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了世界汽车工业体系。

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其他领域的推动作用1.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

我国汽车制造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制造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制造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概述我国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内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本文将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呈现以下特点:- 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

- 技术水平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增强了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 企业国际化: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促进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

2. 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成为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 智能化升级: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升驾驶安全和车辆性能。

- 车联网发展:车联网将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车辆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务。

3. 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环保压力: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需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市场竞争: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适应市场需求。

- 国际: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增加。

结论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产量和市场规模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未来将面临新能源、智能化和车联网等趋势的推动,同时也需面对环保、市场竞争和等挑战。

为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资料:1. XXXX年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 XXXX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国汽车的杰出成就

中国汽车的杰出成就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趋势
2006 年-2016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6 年-2016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情况
第三部分
汽车产业趋势
3 汽车产业趋势
➢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1)汽车产业依旧发展迅猛 2)新能源汽车将是发展方向 3)汽车关键部件技术向成熟化迈进
1981年~1989年
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 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升 级换代;调整商用车产品 结构,开始改变“缺重少 轻”的生产格局;与此同 时中国汽车工业出现合资 企业;行业管理体制和企 业经营机制逐步发生变化, 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 力大幅提高。
1985年3月
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轿 车合资企业一。上海大众 成立,.上海大众的诞生, 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闭 门造车”低水平徘徊的历 史,开辟了利用外资、引 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
资料来源:车尚书 作者:马刚
起步阶段
吉利(1998年推出首款豪 情轿车)、奇瑞(1999年推 出轿车)等企业进入乘用 车领域,在合资品牌一统 天下的格局中艰难创业, 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崛起阶段
随着东风柳汽、长城汽车、 比亚迪、一汽奔腾、长安 汽车、上汽荣威、东风风 神等进入乘用车领域,自 主品牌产销量迅猛增长, 日益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不 容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
第四部分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4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分享汽车率先在电动汽车上实现 动力电池行业实现突破发展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动力电池行业实现突破发展
第五部分 自主品牌的发展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品牌的发展

论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的重要性

论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的重要性

论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的重要性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

汽车工业作为市场链中的终端产业,对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

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工业重要性发展历程发展问题发展方向- - 考试资料.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1、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

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

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 - 考试资料.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业的回顾与发展
目录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及发展阶段 现代中国汽车工业介绍
奔驰一号
世 界 第 一 部 汽 油 汽 车
世 界 第 一 辆 四 轮 汽 车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
1901年,中国开始有了进口汽车。1901年12月,匈牙利商人李恩时(Leinz) 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兹莫比尔”牌汽车从香港带入上海。
华晨汽车目前建有辽宁沈阳和四川绵阳南北两个基地,分别生产客 车、轿车和皮卡、SUV以及轻卡、面包车。 旗下品牌: 华晨金杯,金杯海狮、金杯阁瑞斯,引入的日本丰田技术。 华晨中华,中华轿车包括尊驰和骏捷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华晨宝马,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各占50%,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1956年,长春一汽制造出我国第一辆汽车,实现零的突破。 1959年,全国汽车产量突破1万辆。 1971年,全国汽车产量达11.1万辆。 1992年,全国汽车产量达106.17万辆,首次突破100万辆。 1996年,乘用车产量比例首次超过载货汽车,达到53%,被视为历史性的变化。 1998年,汽车产量为167万辆,进入世界第十位。 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06.9万辆,销售208.86万辆,产销双双突破200万辆。 2003年,全国汽车产量444.4万辆,跃居世界第四位。 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达507.11万 辆。 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汽车575.82万 2006年,我国共生产汽车727.97万辆,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 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超过美国的868.1万辆位居世界第二。 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1379.10万辆,超过了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美国的产量之和。 日本为793万辆,美国为570万辆。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奔腾汽车
家庭轿车 -欧郎
2、东风汽车集团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 政府明确重点支持的行业三大集团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 陆续建成了十堰、襄樊、武汉、广州等生产基地。2003年公司运 营中心由十堰迁至武汉。截止2004年底,公司拥有子公司42个, 员工12万余人,总资产769亿元。 合资公司有:法国标致-雪铁龙(神龙汽车)、日产汽车、本田汽 车、悦达起亚等。 自主品牌:东风汽车、东风小康、东风风神、东风风行
公司品牌: 奇瑞公司旗下现有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个子品牌。
奇瑞汽车在乘用车品牌下已有10余款车投放市场: QQ
A系列(A1、A3、A5)
瑞麒汽车
5、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全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整车和汽车 零部件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20 年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了90亿元,并迅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 车的主力品牌,连续三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 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位列国内汽车行业 十强,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主流格局。 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在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建有四个汽 车生产基地,拥有年产整车30万辆、发动机30万台、变速箱20 万台的生产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 展,截至2005年底,在海外已建有18家代理商和108个销售服务 网点,累计出口近16,000辆汽车。 旗下品牌:美日、豪情、美人豹、自由舰、金刚、吉利虎等。
3)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中国汽车 工业也随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国家确定把 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变封闭的发 展模式,引进外国技术和资本;建立起高水平、专业化、集团化 的生产体系,提高了竞争力;轿车工业迅猛发展,拉开了汽车进 入家庭的序幕。 三、现代中国汽车工业介绍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 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 1956年建成投产,制造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 出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开创了中 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当时有人做过统计:全车666种零 件中,464中自己制造,202种为进 口。民生75型载重汽车,可装载 1.8T货物。曾计划制造民生100型 货车,后因“九一八”事变爆发东 北沦陷,刚刚萌芽的中国民族汽车 制造工业就这样被扼杀了。 虽然,山西、天津都曾又创办汽车 厂的举措,但由于存在资金、技术 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是日本对华侵 略战争的影响,使当时的中国从根 本上丧失了建立汽车工业、生产汽 车的条件。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只有 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变成了现实。
( FC-E、CE、熊猫)
吉利汽车
2010年8月2日,吉利宣布,以15亿美元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 尔沃轿车公司的100%股权收购,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收购海 外豪华汽车品牌第一宗。
6、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汽车隶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由王传福于1995年2月成 立,现拥有IT、汽车以及新能源三大产业,作为全球第一大充电 电池生产商,比亚迪镍电池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手机用锂电池 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铁电池技术全球领先。被誉为“制造业基 因携带者”,“国际OEM皇帝”和“世界OEM隐形冠军”。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汽车制 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 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产业 格局日渐完善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吉利以“6个6”为主题的老车标已经伴随吉利走过了十载,强烈地 表达了吉利“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民族情节,但吉利 等同于“低价车”而被人所诟病。
(自由舰、金刚、 远景、 FC-1) 2007年11月6日,吉利花费360万元征集的新车标诞生。新标以东 方神鸟朱雀为主题,寓意“雀起东方、雄视寰宇”。
风神汽车
3、上海汽车集团(SAIC)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上汽集团 拥有上海、柳州、重庆、烟台、沈阳、青岛、仪征、南京等生产 基地,并持有“上海汽车”83.83%的股份。2007年,上汽集团整 车销售超过169万辆,在国内汽车集团排名第一。2008年,上汽 集团以226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373名。 上汽集团通过与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通 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的发展,取 得了卓越成效。今年集成世界资源、加快技术更新,全力推进自 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经实现荣威、名爵产品的成 功上市,初步树立了品牌形象。 旗下品牌: 1)荣威 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罗孚品牌 于2006年成功被上汽收购,重新命名为 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国际化品牌--荣威ROEWE.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一汽”的任务列入“一五”计划。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举行。
1959年正式量产CA7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崭新的道路。经过半个多世 纪的艰苦努力,逐步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齐全、生产能力较强的 汽车工业体系。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初创、成长、全 面发展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49——1965) 初创阶段的特征: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零的突破,首先建成了中 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了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 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形成了五个汽车生产基地。 2)成长阶段(1966——1980) 成长阶段的特征:先后兴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 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三个主要生产军用汽车的制造厂,初步克服了 结构性缺陷,“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矛盾得到缓解,但地方 厂群起,汽车生产的分散局面已经形成。 (198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22万辆,汽车制造厂56家,汽车企业总数2379家,汽车工业总产值88亿)
7、华晨汽车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rilliance Auto),是2002年经辽 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是中国第一家海外 上市的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 美国上市)、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三 个上市公司,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 币,员工3.5万人。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列118位。 仰融是华晨系的创始人,1991年7月,沈阳金杯 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仰融占股25%。1992年 7月,沈阳金杯汽车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2年5月,仰融精心策划了“中国金融教育基 金会”,着力国际资本运作,以金杯客车为实体, 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BA)和华晨中国 (HK1114)先后在美国纽约和香港证交所上市。
一汽现有全资子公司28个、控股子公司18个,其中上市公司4个, 员工13.2万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 南三大基地,改造并建设了一汽解放、一汽轿车、一汽大众、天 津一汽丰田等工厂,形成了轿车、轻微型车、卡车、客车多品种、 宽系列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 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品牌。2004年,企业年销 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07年,列世界500强第303位。 旗下品牌: 一汽奔腾、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一汽金杯、一汽红塔 一汽欧郎
为建立民族汽车工业,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要制造汽车。 1928年,张学良在沈阳先后给民生工厂拨款80万元试制汽车。1923年3月, 民生工厂进口了一辆美国瑞雪牌汽车。后对该车进行拆卸研究并另行设计制 造。历时两年,于1931年5月试制成功,定名民生75型汽车。这是中国生产的 第一辆汽车,它开辟了中国人自己制造汽车的先河。
荣威车型
4、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8日成立,注册 资本32亿元,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 下线。以2007年8月22日第100万辆下线为标志, 奇瑞进入了全面国际化的新时期。目前,奇瑞公 司已经具备年产整车65万辆、发动机65万台、变 速箱40万套的生产能力。在芜湖有四个整车生产 基地。 2009年9月奇瑞汽车大连整车生产基地在大连保税 区大窑湾填海区开工,投资额47亿元。项目计划 2011年底建成,2015年达产,年产能将达到20万 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