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课件:18第十四章~十六章3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PPT 第十八章 艾青与七月诗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PPT 第十八章  艾青与七月诗派

三、对“五四”人的主题的主动回应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如此长久又如此 执著地关切农民命运的诗人,大概要数艾 青了。他同时也是把最多的农民形象列入 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一位诗人。
第三节 艾青诗学的意义
一、把新诗推进到新的阶段
艾青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新诗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他的诗歌主张极大地开阔和 拓展了处于历史演变之中的现代诗学。艾 青的诗学贡献摄其要者,主要集中在富有 张力的意象创造、立体化和散文化的形式 构筑、确立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相共振的 新型关系等方面。
第十八章 艾青与七月诗派
第一节 艾青诗歌的发展
一、从“叛逆者”到“吹号者”的心路历程 艾青(1910—1996)生于浙江金华,早年在
金华、杭州读书,1929年赴法留学,后参加左翼 文艺活动。抗战爆发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湖 南、广西等地,1941年由重庆转赴延安。艾青是 由画家成为诗人的,在精神历程上,则从时代的 “叛逆者”变成了“吹号者”。
第四节 田间和七月派诗人
一、田间诗作在抗战前后的变化
田间是3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在抗 战的烽火中形成鲜明艺术风格的另一位代 表性诗人。
二、七月派诗人的思想特色
七月诗派是抗战中期出现的影响较大 的诗歌流派。他们以新诗现实主义的传统 为旗帜,以战斗的、火热的人生为底色, 直接用诗投入实际的斗争,在国统区广大 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绿原、阿垅等
绿原的诗之所以在40年代产生了难以 想象的震撼力,他作品中繁复的意象与政 治尖锐性的复沓、共振,在朗诵中产生的 力与美的强烈号召力,不能说不是一个重 要因素。
思考题
1、请举例分析艾青诗歌中的“人民性”内涵。 2、七月派诗歌创作的特色和不足。
三、胡风理论和艾青诗歌的影响

《现代文学史》课件

《现代文学史》课件

三、新文化运动的客观条件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 社会转型成为可能。 2、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同时新式学堂、新式 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一大批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者群体 (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成为新文化 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 3、现代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晚清报业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 加之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 证。 4、科举制度废止后,终止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途,一大批读书 人被抛进了自由知识分子的境地。此时出现了以“思想”和 “写作”作为的谋生手段、体现其自身独立价值的新的途径, 他们有了新的活动空间。 5、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契机。
胡适
1891-1962,原名胡洪騂(xing),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七、文学革命与旧文学势力的斗争 1、林、蔡之争
林琴南写了《致蔡鹤卿书》,指责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覆孔孟、铲常 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鹤卿)在《答林琴南书》中,义正词严地予以 驳斥,并宣称:“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林纾在上海《新申 报》上抛出了两篇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的文言小说《荆生》《妖梦》。 新化阵营进行了反击,李大钊、鲁迅等人都发表文章谴责所谓“国粹家” 的历史倒退行为。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 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 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 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 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 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 “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 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 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 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 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 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四章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上课用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四章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上课用课件

在前期,诗人在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的基础上以及新月 诗派的影响下,汲取了法国象征派诗的艺术形式,该时期又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旧锦囊”阶段 《旧锦囊》中许多诗注重辞藻的色彩美,注重诗行的匀称和 诗的韵律,具有明显的格律诗倾向。语言上受到古典诗词的 影响,又运用现代的口语,清新纯净。 • 2、“雨巷”阶段 汲取西方象征派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借鲜明意象来表达 个人隐秘的内心情绪,注重诗歌的音乐美。 • 3、“我的记忆”阶段 西方象征派勇于反抗传统的形式以及敢于标新立异的革新精神 给了他极大的启示,他毅然抛弃了诗歌表面的韵律和格律, 而是去追求内在的诗情、内在的节奏和神韵,创造了具有散 文美特征的自由诗体。他开始认识到"诗不能借重音乐",因 为"韵和整齐的字句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杜 衡《望舒草·序》)。于是,他一反过去对音乐美的追求, 在《雨巷》写成数月以后,创作了与以前作品风格迥异的 《我的记忆》。
第十四章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第一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1905~1950)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他曾 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 名,原名戴朝寀cǎi,又名戴梦鸥。笔 名艾昂甫、江思等。 他的笔名出自屈 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 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 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 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 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 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1946年3月,望舒回到上海,任教于师范专 科学校。1948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1949年 3月中旬,他毅然离开香港,冒着风险来到 北平。1949年6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 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调至新闻总 署从事编译工作。

现代文学史课件:18第十四章~十六章3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现代文学史课件:18第十四章~十六章3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Your company slogan
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30年代最 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曹禺 30年代戏剧——《日出》
30年代戏剧——《原野》 30年代戏剧——《北京人》
代表作品:《雷雨》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中国诗歌会
《血字》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后期新月诗派
《新月诗选》序:
“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差 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
“我们也始终忠实于自己,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 一掬情感,不做夸大的梦”
“只为着诗才写诗”,“原不计较这诗所给与人 的究竟是什么”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现代诗派
是指在3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30年代中期形成声势 ,以《现代》杂志为中心,以”纯诗“为追求目的的 一个诗歌创作派别。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 蛰存、何其芳、李广田、林庚、废名、辛笛、徐迟、 路易士、金克木、番草等。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戏剧——《北京人》
“他整个是力量,野的可怕的力量,充沛丰满的生命 和人类日后无穷的希望都似在这个人身内蕴蓄着”
北京人
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 死,也不怕生。他们整年尽着自己的性情,自由地 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 伪,没有欺诈,没有……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吃人的 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
Your company slogan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当代女性文学
探索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揭示她们对社会经济、 文化和性别议题的关注。

第四部分:新文学风潮
1 元末明初派
介绍元末明初派作家代表性作品的特点和风 格,挖掘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乡土文学
探究乡土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揭示其承载的 地方特色与情感。
3 后现代文学
解读后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内涵,探讨其反思 与超越传统文学的意义。
抗战文学
揭示抗日战争期间文学创作的精神与主 题,并探讨对后期文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当代文学
80年代文学
着眼于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介绍该时期出现的 代表性作品和主题。
90年代文学
探究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重点关注文学作 品中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2 1 世纪文学
展望2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作品中反映的当 代社会问题。
审视小说和杂文在前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揭示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
1
文艺复兴运动
2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变革。
3
文化大革命文学
4
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的特点和 表现形式,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
响。
五四文学运动
回顾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对现代文学的 推动作用,重点介绍鲁迅等代表作家。
4 纪实文学
分析纪实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了解纪实文学 对真实世界的揭示与批判。
结语
当代文学的特点
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展示其与前现代文学的比较与对比。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探讨文学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
文学和文化传承
强调文学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现代文学史课件

现代文学史课件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 “海派” 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
沿海城市的文学流派。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享受着现代 都市文明,又感染了都市“文明病”,是东南沿海城市商 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产物。正是对都市文明的留恋与幻灭, 使他们更接近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 识。张资平、叶灵凤是第一代,刘呐鸥等是第二代。 (160\248)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鲁迅)杂文的意义:1、与现代传播媒介、现代
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是富有现代性的文体;2、没 有固定的样式,是具有先锋性的文体。(290)
• 鲁迅杂文的特点:1、内容的批判性;2、剖析的
深刻性;3、分类的概括性;4、言说的主观性;5、 语言的创造性。(291-298)
• 《野草》诗化写作 生命体验,开创了独语体; •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开创了闭话风。
•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他们留学日本接受了欧洲19世纪浪 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学习了日本当时流行的“私小说” 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技巧。他们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 心境。主要的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庐隐、淦女士。 (56)
•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沉
•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由九书网__提供下载

现代文学史课件:16巴金

现代文学史课件:16巴金

巴金——《憩园》
《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青春型 ”的热情倾泻的创作风格,开始朝比较深蕴 细腻的方向转变,到《寒夜》更是达到圆熟 的艺术境界。
巴金——《寒夜》
Your company slogan
巴金——《家》
主题
“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 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 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 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 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 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来一点新鲜空气。”
巴金——《家》人物形象
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觉新
懦弱顺从 善良的弱者
“不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的人生哲学
Your company slogan
巴金——《家》人物形象
聪明美丽、纯洁善良 屈辱的奴隶生活 对自由、幸福的朦胧向往 不愿承受非人的生活,投湖自尽
Your company slogan
巴金——《家》人物形象
名门闺秀 欲爱不能,欲断不能 忧愁寂寞吞噬生命 心力憔悴而夭折
Your company slogan
巴金——《家》人物形象
贤妻良母 心地善良 封建迷信的牺牲品
Your company slogan
二、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
后期作品内容
《春》、《秋》、《憩园》 《第四病室》、《憩园》、《寒夜》
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
Your company slogan
巴金——《憩园》 主题
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寄生生活对人的腐蚀,批 判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思想。
Your company slog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散文——鲁迅杂文
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质
1. 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2.“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
毒。
3.鲁迅杂文的“个”与“类
”。
You代散文——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文 《人间世》--
“不能兴邦,亦不能亡国,只想办一好好的杂 志而已,最多也只是提倡一种散文笔调而已”。
30年代戏剧——《北京人》
“他整个是力量,野的可怕的力量,充沛丰满的生命 和人类日后无穷的希望都似在这个人身内蕴蓄着”
北京人
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 死,也不怕生。他们整年尽着自己的性情,自由地 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 伪,没有欺诈,没有……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吃人的 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
第十四章-十六章
30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概述
殷夫、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歌 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浪漫主义诗歌 戴望舒、“汉园三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由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在上海成立 “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积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诗歌,自觉表现大时代的急风狂雨 要求诗歌形式上“大众化”,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其成立标志着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已成为一个自觉的运动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中国诗歌会
《血字》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后期新月诗派
《新月诗选》序:
“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差 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
“我们也始终忠实于自己,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 一掬情感,不做夸大的梦”
“只为着诗才写诗”,“原不计较这诗所给与人 的究竟是什么”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散文——“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Your company slogan
报告文学
1930年 柔石《一个伟大的印象》 30年代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
1932年,阿英主编《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 冠以“报告文学”名称的作品集。 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以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发生在全国 的事件为题,从征求的三千多篇稿件中选编500篇文章出版。这 一年形成报告文学的热流,并引发40年代报告文学创作高潮。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诗歌——现代诗派
是指在3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30年代中期形成声势 ,以《现代》杂志为中心,以”纯诗“为追求目的的 一个诗歌创作派别。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 蛰存、何其芳、李广田、林庚、废名、辛笛、徐迟、 路易士、金克木、番草等。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30年代最 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曹禺 30年代戏剧——《日出》
30年代戏剧——《原野》 30年代戏剧——《北京人》
代表作品:《雷雨》
Your company slog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