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失踪以后(小学班主任故事)

合集下载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对于突发私自离校问题处理的思考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否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成才,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这与辅导员如何对待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以下是我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一、案例:李某某,男,邢台市某某县人,某学校2015级某专业学生。

2015年11月22日,学生应在当天19点前返校上课,但该生并未按时返校并打电话请假,理由为家中有事,问及请假原因时吞吞吐吐,称因自己发烧不能按时归校。

我要求他让家长跟我联系,证明他确实因发烧需要请假。

结束通话后,该生于15分钟后给我打来电话,电话另一方为一个陌生男子,普通话,称是李某某的父亲,并为其请假。

辅导员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生在撒谎,谨慎起见,我拨打了该生家长的手机,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已经返校并不知情。

随后家长再次拨打该生手机,手机整晚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我隐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于是我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学生干部、舍友、同学、朋友,询问该生是否返校,是否有同学知道他的行踪。

班里同学反映该生的QQ一直在线,于是我让学生试图和他联系,他回复说“想自己一个人静静,不想来上学,觉得学而无用,心态需要调整”,之后再次失联。

我协同该生的家人,一方面不断拨打该生的手机,一方面到该生可能去到的地方加紧寻找。

终于失联的第二天下午在网吧找到了他,并在父母的劝说下让其先回家冷静几天。

经调查,情况如下:该生从高中时期就沉迷网络不能自拔,通过网络结交了许多社会上的朋友。

来上大学之前其父母曾专门将他送到戒除网瘾的学校进行戒网,上大学后他也成功戒除网瘾,但上一次回到家中偶遇当时的游戏玩伴,网瘾再一次复发。

他感到不想被游戏控制人生,觉得这样沉迷游戏对不起父母、老师对他的期望和信任,但是又自制力差,无法控制自己,因此离家出走想要冷静一下。

笔尖上的故事优秀话题小学生优秀获奖作文范文

笔尖上的故事优秀话题小学生优秀获奖作文范文

笔尖上的故事优秀话题小学生优秀获奖作文范文笔尖上的故事优秀作文【篇一】走进姑姑出嫁前住的房间,那个木制上锁的木桌看上去十分显眼,可以看出,那是一个用红漆喷上去的,经历了很长岁月的桌子。

好奇心驱使着我想看一看里边到底藏有什么东西,于是我开始带着妹妹一起四处去寻找钥匙。

我们翻箱倒柜,楼上楼下跑了三四遍,找了十几个抽屉,也没有找到钥匙,可能是根本就没有,也可能是遗漏了哪个地方。

后来,我想起之前奶奶说她有一个盒子专门放旧钥匙,我又跑去那个放盒子的所在地。

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个白盒子静立在柜子的上面,我爬上凳子将它取了下来,又将里边的钥匙拿出来,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没有一个可以打开,我的妹妹气馁了,一下子坐在椅子上不起来了。

这时,我见姑姑回来便问道:“姑姑,您知道您卧室里那个抽屉的锁用的钥匙,在哪里?”姑姑抬了抬头想一想说:“应该是被我埋在那个种花的土里,还有,我把放到盒子里去了。

”我蹭的一声,快速的走土堆上,不管脏不脏直接用手开挖,我便从那黑黄的泥土中看到一丝白色,我看见了姑姑盒子的一角,便赶快加速挖土,一下子便见到了一有一大片一大片锈斑的铁盒。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那铁盒,里面不仅有钥匙,还有一些贴纸,不过那些贴纸已经变得十分发黄。

我赶快把东西交给姑姑,姑姑让我用钥匙打开那小抽屉,我以期待的眼神看着那抽屉打开,却只看到一本日记,里面只写了姑姑中午或一天的消费情况和支出,虽然只有这些,但是我还是很满足。

人生亦是如此,很多事情结果可能跟想像的不一样,但是过程才是最值得去回味的。

笔尖上的故事优秀作文【篇二】一阵春雨过后,清晨,漫步校园,空气是如此清新,阵阵的花香扑鼻而来,原来,丁香花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校园。

丁香花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它们一朵朵紧挨着,一团团、一簇簇向着春风微笑。

那十字小白花,星星般的缀满了枝头。

那种淡淡的优雅、淡淡的甜香怎能不令人陶醉呢?这天,正好轮到淘气包张明做值日。

他来到花园里,捡草坪上的纸屑,丁香花那浓郁的香气让他停住了脚步,他抬头一看,发现丁香花开了。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第3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第3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第3篇20xx年的金秋九月,全省开展了“教师访万家”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我得教育时机来了,于是便紧锣密鼓的制定计划,确定了第一批家访名单,其中就有这样一位特殊学生,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小小的谈话,平时耐心的付出,孩子终于开始转变,这让我们对“爱”铸就学生的未来更加坚定了信心,也使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重在方法的转变:说到这次教育实例中的特殊学生——牛彦哲,他是五年级上学期从街道口小学转来的学生,牛彦哲情况较特殊,孩子父母很小就不在他身边,一年中也难见到几次,孩子是和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生活何学习的,对于父母都不在身边,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溺爱,宠着孩子,就是想管也力不从心了,以致牛彦哲养成了:天然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随性,懒散,任性,爱动手打架、和同学关系处理较差,三天两头有同学告他的状,……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矫正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

孩子不但在行为习惯上差,而且各科的基础成绩也较差,刚开始接手时就遇到了难度,作业经常不交,欺瞒老师和家长,我们多次与年迈有病的外公沟通,老人也是力不从心,扼腕叹息。

我们也不忍心让你给老人一趟趟的赶来学校。

甚至在五年级下学期时候发生了严重的打架事件,身心受伤较严重,同时影响很坏!可以说整个五年级牛彦哲状况就是在校严而调皮,在家松而任性,家校教育一度失去了必要的效果,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对孩子失去了信心……今年在我们的强烈见建议下,孩子父母从沿海回到武汉,老师就孩子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深入交谈,确定了:以“爱”为切入点,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他做的好的,哪怕是一小点,都会及时给予鼓励。

同时对不良的习惯要做到严肃批评,注意批评的方法,戒除责骂。

说好就做,我们我发现,牛彦哲喜爱表现自己,喜爱文艺和画画,于是我让他当了美术课代表,并把这个月的板报交由他负责筹划,牛彦哲忙起来了,看他每天查资料、布置黑板、和同学一起画图写字,虽有和同学出现分歧,我会及时给予分析处理,很快新一期黑板报的大功告成,我专门辟出时间介绍了牛彦哲办报的整个过程,表扬了他和同学们通力合作,不计较得失,做出了美丽的黑板报。

他们改变了学生的一生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

他们改变了学生的一生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

他们改变了学生的一生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在许多人的一生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教导、激励和关爱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

优秀教师以他们感人的故事来展示了这种改变的力量。

下面是一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展示了这些教师是如何改变学生的一生的。

故事一:失去希望的小芳小芳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她曾经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渐渐迷失在深深的绝望中。

然而,一位优秀的教师,李老师,改变了她的生活。

李老师不仅关心小芳的学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她关心并了解小芳的家庭背景和困境。

李老师给予了小芳无尽的支持与鼓励,激发了她内心的力量。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小芳勇敢地面对挑战,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律师。

李老师的关爱改变了小芳的一生,使她找到了希望和新的方向。

故事二:战胜困境的小明小明生活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他的家庭条件非常贫困。

他曾经被周围的负面影响所困扰,面临着巨大的挫折和困境。

然而,一位优秀的教师,张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

张老师以她的关怀和耐心,慢慢地改变了小明的态度和行为。

她相信小明的潜力,并鼓励他相信自己。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明逐渐意识到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在学业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成功考上一所知名大学,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张老师的教导与关爱改变了小明的一生,教会了他如何克服困境,战胜自我。

故事三:重拾自信的小玲小玲是一个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

她总是害怕与他人交流,并且在学校里感到自卑。

然而,一位优秀的教师,刘老师,改变了她的一生。

刘老师以耐心和温暖的方式鼓励小玲,帮助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她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让小玲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提高了她的自信心。

渐渐地,小玲变得勇敢并敢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刘老师的影响下,小玲变得开朗、自信,并且成为了一个有领导才能的学生。

刘老师的鼓励改变了小玲的一生,使她重获自信,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这些优秀教师的故事展示了他们是如何改变学生的一生的。

他们不仅注重学术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困境。

帮助走失孩子找到家人的作文

帮助走失孩子找到家人的作文

帮助走失孩子找到家人的作文英文回答:In the labyrinthine tapestry of life, the loss of a child strikes a cord that reverberates through the hearts of every parent and concerned citizen. When a child goes missing, every second counts, and the weight of responsibility to reunite them with their family rests heavily upon the shoulders of those who seek to aid in their safe return.As a community, we have a collective moral imperative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search for lost children. By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offering support, and coordinating efforts, we can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a successful resoluti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an serve as invaluable tools for spreading the word about missing children, reaching out to a wider audience and casting a wider net in the search.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coordinating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 utiliz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to locate missing children. They work tirelessly, leaving no stone unturned in their pursuit of bringing lost children back home.Organizations dedicated to finding missing children provide invaluable support to families and law enforcement alike. These organizations offer resources such as crisis counsel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advocacy for families, while also collaborating with law enforcement to enhance search efforts.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remain vigilant in protecting our children and safeguarding their well-being. Byeducating children about safety protocols, fostering asense of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nd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 dedicated to finding missing children, we can create a society where every child has a safe and loving home.Every child deserves to be reunited with their family, and it is our duty as a society to do everything in our power to make that happen. By working together, we can create a world where lost children are found and families are made whole again.中文回答:在人生迷宫般的画卷中,孩子走失,犹如一声惊雷,敲响在我们每个父母和热心市民的心中。

失踪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失踪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失踪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星期五晚上,儿子没有回家。

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说,把几个好点的学生留下双休日补习一下。

随即,班主任在电话里数落起儿子来了:“你家小宝成绩很好,但近段时间经常迟到,找他谈话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你要配合我们好好管教管教他。

”星期一我去了学校。

班主任的话却令我脑袋一嗡:“小宝星期六没参加补习,他请假说病了,要回家休息两天。

现在还没到校呢。

”我快速赶去家中说了妻子,并和妻子连夜找寻,把平时儿子快乐回去的几个同学家和他爱玩的几个地方跑遍了也从来没儿子的身影。

妻子嘤嘤地一路大哭至家中。

我大喊:“大哭什么大哭,回去,把电话本当作,问问几个亲戚家,看看儿子回去了没。

”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没见小宝来家。

”妻子号啕大哭:“儿子确实就是遇难了,赶快报警啊……”我拨通了。

一上午过去了,没儿子的任何消息。

中午警员踢去电话说道,在城南的护城河边辨认出了一具少年的尸体,使我们赶快过去看一看。

妻子一听到当场昏倒,就是我又摸人中又喂食热水才叫住的。

我和妻子跌跌撞撞,一路大哭着赶着了过去。

经过认真辨识,不是我儿子,悬着心才稍稍卸下了一些。

晚上警员来家使我提供更多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我说道:“亲戚朋友家我都打电话反问了一遍,没结果。

”警察问:“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遗漏的。

”妻子想要了半天说道:“只有乡下的老家记不得。

”老家离此地多公里,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坚决不愿离开故土来城里和我们居住,她独自一人生活在乡下。

我和妻子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除了春节带小宝回去看看外,很少回家。

我想,儿子才13岁,他是不可能一个人奔波多公里回老家的。

警员问:“你母亲那里恩了电话吗?”我笑了笑。

警察说:“报上你老家的详细地址,我们马上联系当地派出所,看孩子回去了没有。

”半个多小时后警员的手机作响了,警员激动地说道:“找出了,找出了,你儿子就在他奶奶家。

”我和妻子连夜租车赶往乡下的老家。

夜深人静。

呼救。

失踪人读后感6篇

失踪人读后感6篇

失踪人读后感6篇失踪人读后感篇1在寒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我早就梦寐以求的书―《寻找失踪的女孩》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马上就被那活灵活现的文字吸引住了,进入了书中惊心动魄的情节。

这本书讲述了拐弯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学生们都开始疯狂的复习,寻找补习班,郭果也不例外,他的父母给他请了一个古怪的“严老师”。

虽然同学们都对自己参加补习班的事守口如瓶,但郭果还是那么开朗的为自己的好朋友,好哥们——朱小末抄写严老师让他做的卷子上的题。

但是偶然一次,郭果发现了朱小末瞒着他上补习班。

这件事让郭果心灰意冷,在于小于老师的劝解下果果发现了他误解了朱小末,他们的友谊又失而复得。

可是怪异的事件又出现了,郭果发现尖子生们竟然在吃书,还在念一个奇怪的咒语,甚至朱小末也跟他们一样撕书,吃书,离家出走。

随着一点,一点的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这一切都是身为邪恶黑魔的严老师搞的鬼。

在这次事件之后,同学们都开始向往一个没有考试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也不由的担心起来,难道我们班这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也会这样吗?不,我们一定不会明知故犯。

我自己也不会像飞蛾扑火一样,到处去找补习班。

相反,我会坦然面对考试,因为我相信我自己的实力一定会使我,向阳光大道迈去!让我们一起进步,面对充满阳光的前程,不再被考试难倒。

失踪人读后感篇2莉拉对埃莱娜的影响贯穿一生,不爱自己以及莉拉的天赋是让她自卑的根源。

她自卑且虚荣,没有思想主见,讨好型人格。

看书很多时候她的想法让我生气。

我虽然理解她但始终共情不了。

上学确实给她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也最终走出那不勒斯了,但读过的书始终没有教会她独立思考。

我看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拉她出来问一问她到底在想什么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抛弃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因为她爱了他二十年。

尼诺一直在肯定她,赞美她。

这就是她需要的。

而且此时的婚姻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魅力,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

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

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

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精选9篇)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篇1我曾在<<青年教师导报>>上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

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杨金军.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

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杨金军,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

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

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

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

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

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

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

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失踪以后(小学班主任故事)星期六上午八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传来,“喂,是肖老师吗家吗,卧室鲍旭红他爸,。

”“是我,有事吧,你说。

”“鲍旭红昨晚一宿没回家,我想打听……”“啥,一宿没回家?”我竖起耳朵确信没有听错!再也矜持不住,不禁喊了起来:“一宿没回家,咋现在才打电话?”这个电话像一声炸雷,炸得我浑身乱颤,一夜未归这可不是小事啊!绑架,青少年斗殴仇杀,交通事故,……一个个惊险害怕的镜头浮过眼前,我开始心神不定了。

家长还说麻烦我打听打听是不是去哪个同学家了。

天哪,这可不是麻烦我的事啊,真要是出了事,我这个班主任能逃脱干系吗。

我告诉家长我马上去学校找家庭联系卡,找同学调查。

我迈着筛糠一样的步子,披上一件衣服下楼,打车就往学校跑。

路上我稍稍冷静下来,使劲回想着鲍旭红近几天在学校的表现,和我们之间的交流,我确定我们有批评过他,也没有委屈他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我在推卸责任,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有什么不幸的话,我真的不希望,不忍心,更无法承受这个重大事故的责任是我,那会让我内疚后悔一辈子,这样的感情折磨会把我摧毁,因为我是一个教师,不能因为我的疏忽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同时我还是孩子的母亲!在学校里,虽然他们活泼顽皮,但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想着这些,鲍旭红矮小瘦弱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他不是个惹是生非的孩子,但说实话,也是让老师头痛的孩子,各科作业他都不写,上课也听不进去老师讲课,他性格很孤僻,很少和其他孩子玩耍,他每天临近下课才到校,经常出入网吧,这种情况我们也进行过调查:他家住东留村,父母离婚,爸爸开出租很晚回家,没空儿管他,他一直是爷爷照顾着,家里还有一个瘫在床上的奶奶,爷爷既要照顾奶奶还要伺候鲍旭红生活,和他们反应情况时,家长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

阿弥陀佛,保佑这个孩子没事吧,他到底在哪儿呢?到了学校我追问家长,为什么现在才打电话找,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没回家的,鲍红旭的爸爸反映:他夜里一点才回家,他也打电话问过孩子的妈妈,孩子不在那里,但在这之前鲍红旭爷爷也到网吧好多地方都找过,我听了邮寄有不满:孩子一夜未归,做家长的后半夜回家难道就睡的着觉吗?他爸爸显然有些坐不住了,他突然问我一句话:“鲍红旭这三四天都来上学来吗?”我一愣,心想:家长怎么会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知道?原来鲍红旭已经连续三天中午都不回家吃饭了,我肯定地告诉他:“在学校,如果鲍红旭迟到了,学校电话肯定在就给你们打过去询问了,不可能现在还不告诉你”。

我刚说完,脑子突然就感觉像重锤砸了一样:不对,不会是周五下午他根本就没来上学吧!要是那样,有那么大的疏漏我都没察觉,没上报,我岂不成了一个罪人,我怎么向家长怎么向学校交待,怎么向自己良心交,我还有什么理由去解释,我还去解释什么呢?不会的,应该不会的,每天早午,我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室等着三级报告人数:同桌报、组长报、最后一遍是我亲自查空桌儿询问谁没到。

如果鲍红旭没来我怎么从前转到后都没发现呢?不行,那为什么此时我突然不自信起来呢?仅仅因为要出大事儿仅仅是因为要出大事了吗?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周五中午我一进教室就忙着查看同学们搜集的队会材料,当时教室的玻璃打了,还把我吓了一大跳,难道是我疏漏了?即便是这样,班长组长也会告诉我谁没到校啊!我稍稍平静的心又开始哆嗦起来来,我拿起联系卡打电话,开始有目的地询问同桌和前后桌,路队中前后挨着的同学,在调查中,我确认他周五确实在校,并且安全离开路队,此时心里总算少了一点愧疚和恐惧,可是他究竟去哪里了呢?九点多了,已经下落不明十几个小时了,冒雨给我送办公室钥匙的秋丽,提醒鲍旭红的家长再去找找,或者用喇叭广播广播,我也继续打电话,并且跟家长说要保持联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还没有消息。

慌乱、害怕,我快挺不住了,也许没有想象那么糟糕吧,我一边为自己打气,一边和班上的同学联系,盼望着在下一分一秒好消息传来。

九点四十分,我的手机响了,鲍旭红有消息了!原来他周五就去姥姥家了。

天啊,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可我又喜又气,真恨不得把他从电话里拽过来,揍他一顿:难道放学以后不回家的厉害少讲了吗?不回家,不会打个电话吗?把我折腾的浑身酸软,心惊胆寒。

冷静下来再想想,他不打电话回家,与他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有很大原因。

星期一早上,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我就找到了鲍旭红,没等我开口,他先交上了一份检讨书让老师家长操心了,看到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没有再批评他,就这件事我又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课,让他们懂得学校老师都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不能及时回家和父母打声招呼不仅仅是礼貌问题,也是安全意识问题。

事情过去了,留给我的除了惊吓,更多的是思考。

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单亲孩子真的不容忽视,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想鲍旭红这样的缺少爱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孤僻,思想容易走极端,就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惯,就这件事的调查中,才发现:鲍旭红经常打闹滋事,有时还会偷拿别人的钱财,他爸爸为此给人家赔了几千块钱了,他爸爸也经常因为这些事情打他揍他,如此恶性循环,孩子与家人的沟通越来越少。

他经常借同学的电话告诉他爸爸:说他妈妈接他去姥姥家了,不回家吃饭了,其实他就在网吧玩游戏。

这些事情在以前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不爱学习、不写作业,偶尔去过网吧。

曾经我也充满热情地去鼓励他教育他,教室里也不只一次为他响起鼓励的掌声,可是他总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却没有三分钟热度,没有多少起色和进步。

我也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现在想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内心的阴影和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彻底改掉呢?他需要温暖、需要耐心、需要宽容,他需要与人沟通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需要转变的过程啊!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八十多人的班集体里,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冷落,这些或多或少有些畸形心理的孩子,正是蕴含极大危险系数的群体,他们表面安静,内心却很有爆发力,常常会“一鸣惊人”,让家长老师措手不及,难以招架。

这些学生值得我们重视,也应该被我们重视,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帮助,或许能减少一些意外的发生,至少会多一份对他们的把握。

这件事还让我深刻认识到::制度如山、责任如山都是因为生命无价啊!学校三令五申强调晨检午检制度,虽然我也明白这其中的意义,经历了今天这件事更让我刻骨铭心,真是教育无小,事事实是教育,细节决定成败,假如那天鲍旭红真的没来上学,我又真的没查出来,那结果该是多么不堪设想啊!看来我们就得把晨检和午检提高到生命的高度看待,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老师自己负责,记实我们不能左右恶性事件的发生,但至少不会在发生意外时,突然就没了自信,没了承担和面对和勇气!说实话,这件事发生时,我当时就在想:“班主任费我不要了,各种名利和荣誉我都不要了,只要孩子不出事就是我的福气!”在此,我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所警示,谢谢!如果你是教师,一定要熟识魏老师;如果你爱读书,一定要读魏老师的书;如果你看视频,一定要看魏老师的讲座。

魏老师做事讲究效率,工作管理精细,语言幽默生动,但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魏老师民主化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典范表率,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一个民主型的班主任。

那么,如何做一个民主型的班主任呢?魏老师的精辟见解为我指明了方向,使我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如鱼得水,现在就与大家会一起分享我的感受:一、改变师生角色,建立平等关系。

很羡慕魏老师能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天使,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相比之下,觉得自惭形秽。

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听话”:上课不能自由谈话,下课不能大声讲话,课间不能追逐跑闹等。

我的三令五申,遏制了学生天性的发展,也疏远了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时候觉得班主任像警察,严格监管着学生的行为,不容许学生反抗自己的安排。

有时候又觉得班主任像保姆,时刻注意着学生的变化,不允许学生出现异常的情况。

无论是警察还是保姆,都没法达到师生平等共处的和谐画面,只会让班主任身心疲惫,让学生们精神紧张。

我想根本原因就是师生角色没改变,教师仍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而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就显得无足轻重。

就像魏老师说的,管理好班级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全班共同努力的结果。

于是,我就尽量避免包办或过多地干预学生,不失时机地留给学生更广阔的自由发展和调节空间,把对班级高度集中管理改为宏观调控和指导。

同时,平等地尊重学生,遇事公正,不带偏见,对自己的失误甘愿接受学生的惩罚,以此来唤起学生的信赖和自信。

这样就能在班级中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民主竞选干部,分层管理班级。

魏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普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

通过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但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做事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刚上任的时候总是被一大堆班级琐事而头疼,觉得班主任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绪,难以胜任。

现在想想也很在理,学生们都能认真主动地做好份内事了,反倒没有心思和精力去调皮捣蛋了,做班主任的不也省了一份闲心吗?于是我一改过去专制任命的方式,开始民主竞选班干部,分层管理班级。

班干部公开确立后,我明确了每个班干部的分工,了解了各自的权限和职责,掌握各项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还鼓励他们公开“招聘”小助手,协助自己做好日常的工作。

在一支日渐精良的班干部队伍的领导下,每位学生都有了班级小主人的满足感,集体荣誉感强了,责任意识强了,渐渐达到了“没有没人干的事,没有没事干的人”的理想境界了。

三、集体商量对策,共同处理事务。

班主任一直处于强势的地位,学生也习惯了班级中的所有事务都等班主任来“发号施令”。

久而久之,助长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惰性,对班主任的依赖性日渐增大。

这种专制管理的根源就是班主任总认为学生年龄尚小,遇到问题缺乏理智的思考,做起事来还不成熟,倒不如直接做决策省心。

但如果任由学生去干,班主任置之不理,又会陷入放任型管理的泥潭。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师生集体商量对策,先由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分析利弊,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一起商讨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确定一套方案去实施。

作为班主任,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去执行,不随意剥夺学生的民主权利。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商讨出来的对策肯定会更合情合理、切实可行。

魏老师教两个班的语文,做两个班的班主任,还有行政工作,又经常出差去演讲,他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靠的就是民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管理好自己的基础上再管好别人。

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真让人惊叹魏老师教书育人的过人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