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3篇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3篇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3篇4篇我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成功和失败。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生的领导者和老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我想用一个学生的转变过程来说明我的班主任工作。

这个学生名叫___,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做生意,他的奶奶和爷爷照顾他。

他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零花钱也比较多,因此养成了一些不良惯,如吃零食、买玩具等。

他的行为惯很差,上课动作多,影响了别人的研究,对研究也没有兴趣。

下课时,他喜欢追逐打闹,动手动脚。

他不爱做作业,即使做了,也不认真,书写也很乱。

每天,要么科任老师向我告状,要么是其他学生。

我找他谈话,鼓励他把聪明用在研究上,成为一个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的好孩子。

但他并没有改变。

我感到很沮丧,但作为班主任,我不能退缩。

我决定去家访,了解他的情况。

只要他取得了一点进步,我就会鼓励他,让他产生自信和信任感。

这样,他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一次考试,他竟然考了90分,我表扬了他。

下课时,他从我手中接过成绩单,笑了。

他还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不再打人。

我很欣慰地看到了他的变化。

作为班主任,我改变了教育方式,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哪怕是对学生很少的一点关注、一点赏识,也会让学生刮目相看,成为进步的动力。

抬起小腿狠狠踢了我一脚,然后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的小眼睛盯着地面,小脖子歪着,眼里充满了仇恨。

我被他的举动吓呆了,腿上的疼痛让我整个人都开始发抖。

虽然周围还有其他家长,但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妈妈气急败坏地拎起孩子让他向我道歉,我试图平息妈妈的愤怒,说:“他毕竟是个孩子,没关系,明天再说。

”虽然我嘴上说着没关系,虽然他还是个小孩子,但当着众人的面挨了一脚,我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作为一名老师,我已经教了五年,但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

幸好我也是一名母亲,我的女儿每天都在我的脸上做文章,所以我可以接受。

但是这个不懂让步、不懂宽容、遇事急躁的孩子,他的心里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我要改变他!这是我内心的呼声!于是我开始分析这件事情。

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案例第1篇某小学为方便统一管理学生上下学,与家长协商后每天用校车在约定的站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去年元旦前夕,学校决定12月31日下午2点半放学(比平时提前一小时),12月28日,学校将临时变动放学时间的通知提前两天写在教室的黑板上,让学生们向家长转告。

当天下午2点半,校车把孩子们送到指定接送点,家长们一一将自己的孩子领走了。

但7岁的陈某忘记将学校提前放学的通知告诉父母,家长不知变故,没有按照变动后的时间提前到接车点来接孩子。

陈从校车中跑出来后,没有看到家长来接,就急急忙忙跑向马路,准备自己回家。

在路中央时,被一辆急速驶来的大货车撞倒,当场死亡。

有关部门做出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要求车辆肇事者承担主要责任(70%),死者本人承担次要责任(30%),家长无法接受。

他们认为,这30%的责任应当由陈某所在学校承担。

但校方认为,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没有关系,因为学校早就将孩子安全送达到父母的接送点,关于提前放学的决定也在黑板上写了书面通知,孩子们应当告诉家长提前来接。

【分析】1、本案例的焦点在于学校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

因为学校是用校车每天接送学生到固定的接送点上下学,学校变更放学时间,关系到家长能否与学校履行交接孩子的大事,应当及时通知到家长,以便学校和家长双方尽到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

通知和联系的方式应当考虑到它的有效性,学校给家长发通知,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准确无误地及时让家长接到。

本案例中,学校将提前放学的通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转告家长,这是不适当的方式。

因为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不集中。

学校写在黑板上的“重要”通知,这些学生可能看过后很快就忘在脑后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准确无误地转告家长了。

学校本应当以书面形式写了通知由学生们交给家长,或者通过电话联系,让每一个家长都知道提前放学的事,但学校由于过于自信,轻信学校的通知可以以写在黑板上的方式让孩子们带回家。

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第1篇我班有个学生叫黄鹏。

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

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

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周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案例(3篇)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六年级学生。

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在班级中,小明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他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小明的情况后,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他走出困境。

二、案例过程1. 了解学生,建立信任李老师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困扰。

在交流过程中,李老师耐心倾听,给予小明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这次交流,小明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开始对李老师产生了信任。

2. 发现优点,树立自信李老师发现小明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中,小明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同时,李老师还关注小明的学习成绩,发现他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3.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李老师与小明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家庭中,父母也开始尝试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

家校共育,共同为小明的成长助力。

4. 丰富活动,拓展视野为了帮助小明拓展视野,李老师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户外拓展等。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

同时,他还通过参加活动,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5. 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李老师发现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便建议他参加学校的心理辅导。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焦虑情绪。

同时,李老师也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班级中,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小明的父母也对李老师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案例反思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精选小学教师我的教育故事(通用6篇)

精选小学教师我的教育故事(通用6篇)

经过多年的为人师表, 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 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 默默耕耘, 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 静静地躺在泥土里,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 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平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

我的平凡而简单的故事还是从两件小事说起吧!故事一: 因势利导在我任三年级班主任时,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名叫高冰钰, 聪明伶俐、活泼可爱, 成绩还可以, 而且小嘴巴挺能说会道的, 好像一只小“百灵”。

由于她父母经商没时间管她, 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她, 她自己由于年龄还太小, 虽有几分聪明, 但自制能力不强, 且爱哭鼻子。

有一次, 她因一道数学作业不懂做不出来而急得大哭。

从此, 我就留心地观察她课堂内外的举动。

还有一次, 她和马晓彤在玩踢毽子, 一连输了两局, 竟跑进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场, 哭完了又拉着踢马晓彤毽子, 直到赢了才罢手。

经过再三观察, 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 发现她爱哭正是她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

于是把她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引导发挥到朗读、讲故事上来, 同时给予她具体的方法指导。

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 这个小女孩书读得悦耳动听, 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 还报名参加学校举行的“讲故事”大赛, 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 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 心中隐秘的活动, 脸上流露的神情, 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 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 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 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

或是因势利导, 或是防微柱渐, 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 规范学生的行为。

如今, 望着跳跃在我眼前活泼开朗、学习进步的小女孩, 我心中总充满着快乐, 感觉到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 我告诉自己, 帮助孩子成长, 靠的不是力气, 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心, 用爱去叩启孩子们心灵的大门。

故事二: 源自于学生的错误学生难免不犯错, 况且是自制力较弱的学生。

最新班主任班级教育故事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师教育故事案例(优秀13篇)

最新班主任班级教育故事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师教育故事案例(优秀13篇)

最新班主任班级教育故事案例小学班主任教师教育故事案例(优秀13篇)班主任教育故事篇一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坚持不懈地去抓,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喜欢为孩子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因为,我觉得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新学期。

我们的教室调整到梅苑楼一楼,教室刚刚装修好的,地面满是装修留下水泥、石灰。

我到食堂找来水管,买来清洁球,卷起袖子,蹲下身子,一点一点地清理着地面。

整整一个下午,我冲干净了地面,擦干净了桌子。

而我的衣服却被汗水湿透,裤子被自来水浇湿。

第二天,孩子们来到教室,看到整洁的环境都十分开心。

他们也以全新的姿态进入新学期的学习。

每次打扫卫生,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干,指导他们拿扫帚、擦窗子、排桌椅的方法。

孩子们合理分工任务,总能又快又好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天气一冷,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我体谅孩子们,常常不顾自己冻伤、裂开的的手,对在打扫卫生的学生说:“天气冷,别冻着,快进教室,拖把、抹布,让老师洗吧。

”放学后,我养成了检查教室卫生的习惯。

排桌椅,扫地,拖地遍,直到教室干净整洁为止。

同事们常开玩笑地说:“x老师是劳模,天天拖地,她的班级地面可以当镜子照,进去要换鞋子。

”我很欣慰,这是对我劳动的认可,更何况,我的举动已经影响了学生。

他们珍惜我的劳动成果。

看到纸屑,他们会弯腰捡起来;看到桌椅乱,他们会及时整理;看到地面有污渍,他们会主动擦去。

学校领导在检查卫生时不止一次说:“x老师的班是免检班级,她的班级管理我们放心。

”班主任教育故事篇二记得有一年我刚接一个班,那年过元旦,因为要开联欢会,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很多人都准备了节目,其中有个同学要为大家讲个笑话。

他说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问如果运来100斤带鱼,卖出了90斤,还剩多少斤?同学们一听太简单了,都齐声回答还剩10斤。

老师刚要表扬大家,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们说的不对,应该剩下15斤”。

班主任典型教育案例小学(3篇)

班主任典型教育案例小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丽,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却因为家庭环境和性格原因,在班级中显得自卑、孤僻。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潜力。

因此,我决定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帮助小丽走出自卑的阴影,找回自信,让她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二、案例经过1. 深入了解,发现问题刚接手小丽所在的班级时,我发现她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不与同学交流,上课也不主动回答问题。

在与小丽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她。

此外,小丽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犯错。

2. 关爱心灵,建立信任为了帮助小丽建立自信,我首先从关爱她的心灵开始。

在课堂上,我总是关注她的表现,给予她鼓励和表扬。

课后,我会主动找她聊天,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关心她的生活。

渐渐地,小丽开始对我敞开心扉,信任我。

3. 发掘潜能,激发自信为了激发小丽的潜能,我尝试让她参加各种活动。

首先,我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虽然她一开始很紧张,但在我的鼓励下,她勇敢地走上了舞台。

比赛结束后,她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让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逐渐增强。

4. 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了让小丽更好地融入班级,我组织开展了“一对一”同伴互助活动。

让她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同伴的帮助下,小丽的成绩不断提高,她也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5.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为了更好地帮助小丽,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她的成长。

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介绍了小丽的变化,并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家长的支持下,小丽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她的自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

三、案例反思1. 关爱心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关爱学生心灵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2. 发掘潜能,激发学生自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第1篇日月如梭,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这十多个春秋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

我于1999年毕业,毕业后担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面对我们班那些稚嫩可爱的面孔,我信心百倍做好班主任工作。

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老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更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这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我主要是通过鼓励表扬,循循善诱的方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下面就以我班一名学生的转变过程来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本班学生刘涛,因为父母长年在外做生意,由奶奶爷爷代管。

他家境比较富裕,他的零花钱也比较多,为此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吃零食,买玩具。

他行为习惯极差,上课小动作多,还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乱……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但他比较聪明,于是,我找他谈话。

我说:“刘涛,你要把聪明放在学习上,你肯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做一个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崩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必须面对现实!后来,我决定去家访,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点滴的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自信感、信任感。

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

一次考试时,他竟然考了90分,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

下课了,他从我手中接过成绩单说:“老师我看一下。

”我说:“难道你不相信吗?”他看完后,欣慰地笑了。

还有一次,他上课玩玩具手枪,我边讲边走到他身旁,他会意的笑了,立即进入状态。

下课后,我对他一瞧。

他立刻就说:“老师,我错了!我改!我给你说我不打人了,你看我做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开学初,我们徐同学的思想再次一次松懈,人小鬼大的他除了学习其它都好,活泼开朗,有礼貌,乐于助人。

可一到上课,注意力就不集中。

做作业动作很慢,磨磨蹭蹭,别人导学案写了一大半,他只写了一两个字,而且做事懒惰不肯动脑筋。

回家作业十次九次不做,即使一次做了,也不完整,几乎全错,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告诉他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要他知错改错,争取进步,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转过身依旧我行我素,一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的样子,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学习的兴趣、动力,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了转化他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从家长入手,他的妈妈是一个不讲诚信的家长,每次和他交流孩子的问题他都答应我要如何如何做到最好,可是过后根本没有实施,只有找他沟通让他行动起来,建立家庭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孩子为孩子做榜样,杜绝疲沓的现象。

再从学生入手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

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已经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你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我相信你能说到做到!咱们先从基本的做起,他说:“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

”“我可是相信你的!”“好!”互相拉钩。

之后,只要他在纪律上,学习上,都有了点进步,我就夸大的给予表扬、激励,使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让他有改进的动力。

同时把捧作业的任务交给他,并叫他提醒那些完成作业慢的同学,一段时间坚持下,效果还真不错。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结成对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

刘同学爽快地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

有时刘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刘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徐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也表扬刘同学。

就这样在同学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徐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作业也一次比一次完成的好,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