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关节损伤
人卫第九版骨科课件 第五十九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
重点难点
掌握 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 肩关节脱位分型
外科学(第9版)
一、概述
1.肱盂关节是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重要关节。将肱盂关节脱位称为肩关节脱位 2.创伤是肩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3.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跌倒或受到撞击时,暴力经过肱骨传导到肩关节,使肱骨头突破关 节囊而发生脱位。 4.若上肢处于后伸位跌倒,或肱骨后上方直接撞击在硬物上,也可发生肩关节脱位。
骨折移位明显,局部肿胀严重,有可能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在体检时应仔细检查上肢的神经功能及血供情况,以便对 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作出正确诊断。
锁骨下血管分布
外科学(第9版)
四、治疗
(一) 保守治疗
1.儿童的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可不作特殊治疗。仅 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6 周即可开始活动。 2.一般认为80%~90%锁骨中段骨折可采取非手术的方法进行 治疗,即手法复位,横形“8”字绷带固定,复位后2 周内应 经常检查固定是否可靠,及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X 线正位、侧位片及穿胸位片可确定肩关节脱位的类型、 移位方向及有无撕脱骨折 怀疑有肱骨头骨折者可行CT 扫描。
肩关节前脱位,方肩畸形
外科学(第9版)
四、治疗
对肩关节前脱位应首选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后脱位手法往往不能顺利复位,可 行切开复位加外固定方法治疗。手法复位前应准确判断是否有骨折,以防漏诊。
重点难点
掌握 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锁骨骨折常见的移位方式及机制
了解 锁骨骨折分型
外科学(第9版)
一、概述
1.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 2.锁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clavicle)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3.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5%~10%,占肩关节损伤的44%,其中男女比例约为2∶1。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
2. 掌握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能够分析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例,并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1.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2.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3.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治疗方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病例:选取典型的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病例。
3. 影像学资料:X线片、CT、MRI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病例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1. 上肢骨折的分类及特点:包括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上臂骨折、前臂骨折和手部骨折等。
2. 上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各种骨折的诊断方法,掌握各种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技巧。
3. 上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认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学会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折的分类、特点、诊断与治疗。
2.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实物演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骨折处理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模型:准备上肢骨折的模型或骨骼模型。
3. 影像学资料:收集各种上肢骨折的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
上肢骨折及关节损伤习题及答案

上肢骨折及关节损伤精选习题及答案A1型题1.锁骨中段骨折后,骨折远折端移位是由于()A.胸锁乳突肌的牵拉B.三角肌的牵拉C.上肢的重力作用及胸大肌的牵拉D.斜方肌的牵拉E.上肢的重力作用及三角肌的牵拉2.屈曲型肱骨骸上骨折断端,典型的移位方向是()A.近折断向后下移位,远折断向前移位B.近折断向后上移位,远折断向前下移位C.近折断向前下移位,远折断向后上移位D.近折断向前下移位,远折断楼侧移位E.近折断向后下移位,远折断向尺侧移位3.伸直型肱骨牌上骨折的断端,最常见的移位方向是()A.近折端向后移位B.远折端向上移位C.远折端向前移位D.近折端向楼侧移位E.近折端向尺侧移位4.肱骨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远折端移位是由于()A.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B.背阔肌、胸大肌、大圆肌牵拉C.大圆肌、喙肱肌、三角肌牵拉D.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牵拉E.肱楼肌、肱肌、三角肌、喙肱肌牵拉5.伸直型肱骨牌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是()A.急性骨萎缩第1页共21页B.右手舟骨骨折C.右Colles骨折D.尺骨茎突骨折E.右腕关节挫伤11.患者男,68岁。
外伤致右Colles骨折,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该患者的治疗宜采取()A.牵引治疗B.手法复位C.手术治疗D.局部理疗E.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12.患者男,40岁。
外伤致右肩部疼痛2小时。
查体:右肩关节呈方肩畸形,Dugas 征阳性,患肢远端感觉、血运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肩关节脱位B.肱骨外科颈骨折C.锁骨外侧段骨折D.肩锁关节脱位E.肱骨大结节骨折13.患者男,20岁。
摔伤致右肩部疼痛3小时。
查体:右肩锁关节处肿胀、压痛,未扪及弹性固定、X线摄片未见异常。
正确的处理是()A.三角巾悬吊B.8字绷带固定C.不予处理D.卧床2周E.超肩小夹板固定14.患儿男,3岁,右手被大人突然牵拉后,哭述右臂痛、活动受限。
查体:右手拒绝取物,肘略屈,前臂略旋前。
上肢损伤-V1

上肢损伤-V1
正文:
上肢损伤是指手臂、肩膀、手腕等部位的损伤,常见的上肢损伤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
一、骨折:上肢的骨折风险较高,尤其是手指、手腕等细小骨骼容易
受伤。
骨折分类包括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和微小性骨折等,治
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脱臼:脱臼是指骨头脱离关节,常见的上肢脱臼包括肱骨头脱臼、尺骨头脱臼等。
治疗方式包括关节复位和物理治疗等。
三、挫伤和扭伤:运动和意外事故容易导致上肢挫伤和扭伤,疼痛和
肿胀是常见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静息、冰敷和物理治疗等。
四、肌肉韧带拉伤:激烈的运动或突然受力容易导致上肢肌肉韧带拉伤,常见的部位包括肩部、手臂和手腕等。
治疗方式包括休息、冰敷
和物理治疗等。
五、创伤性神经损伤:上肢神经受到外力影响也容易导致上肢损伤,
常见的神经损伤包括尺神经损伤和正中神经损伤等。
治疗方式包括神
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训练等。
以上是常见的上肢损伤类型,遇到这些伤害需要及时就医。
在保护受
伤部位的同时,要注意休息和物理治疗,以促进伤口恢复。
此外,预
防措施同样重要,包括多锻炼身体、保持正确姿势和做好安全防护等。
76-34-2上肢骨、关节损伤 内容详实

1.幼儿青枝骨折:三角巾悬吊3W。 2.有移位的骨折
手法复位:横行8字绷带固定,3-4W, 注意上肢血管、神经压迫症状,随时 调整。 3.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关节脱位)
•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
• (1)不能忍受8字绷带的痛苦 • (2)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 •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 (4)开放性骨折 • (5)陈旧骨折不愈合 • (6)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第一节 锁骨骨折
Fracture of the Clavicle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关节脱位)
解剖概要 Anatomy summary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 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 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骨折好发于中1/3处或中外1/3交接处
Neer 分类
第三型 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或小结节骨 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 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
第四型 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 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常伴有肩袖损伤。
第五型 有小结节骨折伴有移位。
第六型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关节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
Clinical Findings and Diagnosis
1.伤后局部肿胀、压痛。触及骨折端。
2.患肢活动障碍。(幼儿呈不愿上肢活动,穿衣伸 手泣啼应考虑)。
3.合并刺破皮肤或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损伤,少 见。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关节脱位)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关节脱位)
上肢骨、关节损伤

(三)功能锻炼
(1)无论是外固定,还是内固定,术后均 应抬高患肢,严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感 觉、运动功能及血循情况,警惕骨筋膜室 综合征的发生。 (2)术后2周开始练习手指屈伸和腕关节 活动;4周以后开始练习肘、肩关节活动; 8~10周以后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进 行前臂旋转活动。
Monteggia Fracture (孟氏骨折) Bado 四型分类: I 型(伸直型):最多见。尺骨任何平 面骨折时,骨折向前成角畸形伴桡骨头 脱位。 II 型 (屈曲型):尺骨骨干骨折向背 侧成角伴桡骨头向后侧方脱位。常见于 成人。 III型 (内收型):尺骨近端骨折伴桡 骨头侧方脱位,多见于小儿。 Ⅳ型: 尺、桡骨骨干骨折伴桡骨头前 脱位。此型少见,多见于成人。
鉴别诊断
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肘后三角/三点关系正 常,骨擦音,反常活动,触及骨折端
治疗:
(一)手法复位+后侧石膏托固定90。120。位,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血循(疼痛、 麻木感、皮温、皮肤颜色等)。
治疗
(二)持续骨牵引(鹰嘴):伤后时久,肿 胀严重。3-5天后肿消,再手法复位,外固 定。
(三)手术治疗
6) 2 W 后改腕功能位(腕背伸)
(小夹板固定 ——二垫固定法,伸腕轻度尺偏位
治疗
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指征 1)严重的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 关节面破坏; 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 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预后
畸形愈合
1)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腕关节功能 ——背伸、掌屈与前臂旋转功能 2)影响伸指肌腱滑动——拇、手指功能障碍 3)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疼痛
3.X线表现:
桡骨远折段向桡侧及背侧移位、嵌插、 缩短移位。掌倾角减少呈负;尺偏角减少 或0。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茎突骨折或腕 关节盘撕裂
新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五型 合并小结节骨折移位。 第六型 肱骨上端骨折并肱盂关节脱位。
3、治疗:
1) 严重粉碎性骨折,三角巾悬吊。
2)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或三叶型钢板,张力 带钢丝,解剖钢板、LCP等。主意修复肩袖 ,术后4-6W功能锻炼。
2手术方法:
钢板、髓内针、记忆接骨板(环抱器)等。
三)康复治疗
抬高患肢,手指伸屈活动。2-3W腕、 肘屈伸及肩的外展、内收活动。6-8W肩关 节旋转。
第六节 肱骨髁上骨折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一、解剖概要 肱骨干和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
二、肩关节前脱位的机制
1. 间接暴力: 外展与外旋力致喙突下脱位。
2. 直接暴力: 向后跌倒时肱骨后方直接撞击于硬物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畸形、弹性固定、关节与空虚)
1. 有外伤史; 2. 肩部疼痛、肿胀; 3. “方肩”畸形; 4. 杜加氏(Dugas)征阳性; 5. X线检查主要了解有无合并骨折。
1) 手法复位 a 超肩小夹板固定 b U形石膏固定
三、内收型骨折
常为间接暴力所致。
1.临床表现和诊断 肩部疼痛、肿胀、瘀斑、活动障碍,上臂内收 畸形,肱骨近端明显压痛。X线检查远端位于 肱骨头的外侧,大结节与肩峰间隙变小。
2.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复位失败或不愈合则手 术治疗。
四、粉碎性骨折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外伤后出现上臂疼痛、肿胀、畸形、瘀斑 及上肢活动障碍。根据专有体征及X线不难诊 断,但要注意桡神经损伤的合并存在。
四、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 小夹板屈肘90°,成人6-8W或儿童46W。 2. 石膏固定U型石膏或悬垂石膏。
外科学第9版第59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T形 钢板),术后4~6周开 始肩关节活动。
第Ⅰ型:四部分之一或全部骨折,无移位或 轻度移位,稳定,软组织破坏少,愈合快, 亦称“一部分骨折”。 肱骨外科颈、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 移位<1cm,成角畸形<45°。
第Ⅱ型:某一部分骨折,移位大于lcm或成角 大于45°,又称“二部分骨折”。 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头血循环受到破坏, 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 肱骨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骨折。
骨传导音减弱
辅助检查 X线片
★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前臂 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治疗
大多数肱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 非手术方法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麻醉 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体位 在骨科牵引床上仰卧位。 3.牵引 助手握住前臂,在屈肘90度位,沿 肱骨干纵轴牵引,在同侧腋窝施力作反牵 引。 4.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肱骨头大、肩胛盂浅,占肱骨头关节面 1/3~1/4 关节囊/韧带松弛 主要靠周围肌肉维持关节稳定 活动范围大,骨性稳定差 人类直立行走后关节囊弱化
病 因
间接暴力 外展外旋伤力作用在肱骨头, 冲破关节囊前方,脱位于喙突下 直接暴力 外力冲击肱骨头后方,致前脱 位,常见 损伤病理:关节囊破裂、肱骨头移位、 肱骨大结节骨折、神经血管损伤
手法整复
治 疗
5.外固定 复位成功后,中度牵引力维持 对位,选择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1) 小夹板固定: 成人 6~8周 儿童 4~6周 (2) U形石膏固定:
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方法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1.手术指征 (1) 手法复位失败 (2)骨折分离移位,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陈旧骨折不愈合。 (5)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6)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7)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是一种特 殊类型。 又称经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脱位
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失败或固定不稳 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肢骨、关节损伤
• • • • 髋关节脱位----后脱位、前脱位、中心性脱位 1、后脱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2、前脱位----患肢外展、外旋、屈曲畸形 3 、中心性脱位 ---- 侧方暴力,直接撞击股骨 粗隆区,股骨头水平向内移位,穿过髋臼内 侧壁而进入骨盆。分第I、II、III、IV型。
肱骨髁上骨折
• 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300-500的前倾角 • 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 偶肱骨髁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 • 儿童期肱骨下端有骨骺,骨折可能影响骨 骺发育,常出现肘内、外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
分型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治疗 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失败 2)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 3)神经、血管损伤 • 康复治疗 • • • • • • •
桡骨远端骨折
• • • • 分型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屈曲型骨折(Simth骨折)又称反Colles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 治疗 • 手法复位外固定,伸直型腕屈曲尺偏固定,屈曲型 相反。 • 切开复位内固定 1)手法复位失败,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 2)严重粉碎性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孟氏(Monteggia)骨折 • 盖氏(Galeazzi)骨折
前臂双骨折
• 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 康复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定义 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 桡骨远端关节面有两个角---掌倾角(100150)、尺倾角(200-250) • 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平面1-1.5cm •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 解剖:维系肩锁关节的主要韧带肩锁韧带 和喙锁韧带。 • 病因与分类:多见于青年,直、间接暴力 • 临床表现:I型、II型、III型 • 治疗:有症状陈旧性半脱位及III型、肩锁 关节移位超过2cm。
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 解剖:肱盂、肩锁、胸锁、肩胸关节,以 肱盂关节活动为重要。肱盂关节脱位---肩 关节脱位 • 病因:多间接暴力脱位 以肱骨头方向分前、后、上、下脱位四型 临床表现和诊断 特征性体征:方肩畸形、肩盂空虚感、上肢 弹性固定,Dugas阳性征
肱骨近端骨折
• 诊断 X线 、CT(CT三维重建) •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头置换
肱骨干骨折
• 解剖 • 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的骨折 • 在肱骨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此处 骨折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 病因和分类 • 横形、粉碎、斜形、螺旋形骨折等 • 骨折的移位决定于外力作用的大小、方向、 骨折的部位和肌肉牵拉方向。
肩关节脱位
• 治疗 1、 X线、CT检查 2、手法复位 3、固定 4、康复 5、手术 • 肩袖损伤----环绕肩关节周围肌肉损伤 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三角肌、肱二头肌腱等
肩关节脱位并大结节
肩关节脱位
肱骨大结节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解剖 1、包括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外科颈、肱骨干 2、解剖颈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通过,骨折 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病因与分类 以中老年人为多 常用骨折分型是Neer分型:根据肱骨四个解剖,相互 之间移位程度区分,移位>1cm或成角畸形>一、二、三、四部分骨折
肱骨干骨折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合并桡神经损伤-----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 不能背伸,拇指不能背伸,前臂旋后障碍, 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 治疗 • 纠正重叠、成角畸形
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
• 手术指征 1、手法复位失败 2、骨折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崁入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5、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6、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 康复治疗
3、骨擦音或骨擦感(crepitus)
影像学检查
• X线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
• 根据实际情况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 • CT、MRI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和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骨痂,骨折线模糊 4、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 持续1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步行3分钟, 并不小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锁骨骨折
• 解剖: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 连接和支撑装 置,呈“S”形,远端1/3/为扁平状凸向背 侧,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有喙锁韧带固 定锁骨;近端通过坚强的韧带组织与胸骨 形成胸锁关节。 • 病因与分类:儿童、青壮年,为间接暴力。
锁骨骨折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治疗 手术指征: 1、不能忍受绷带固定 2、复位后再移位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开发性骨折 5、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6、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上下肢骨、关节损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曾勉东
骨折定义
• 定义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 成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
局部表现
• 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local tenderness) 、肿胀 (swelling)和功能障碍(loss of function)) • 骨折的特有体证 1、畸形 (deformity) 2、异常活动(deformity)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肘关节脱位
• 特点
• 肘后三角关系改变、肘线消失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尺骨鹰嘴骨折
桡骨小头半脱位
• 多见于儿童 • 有腕、手被向上牵拉受伤史 • 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 治疗 以手法为主
前臂双骨折
• • • • 病因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扭转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