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教程
合集下载
心电图培训PPT课件

右心房肥大 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一)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心脏解剖及生理功能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
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SAAN VN
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 P waves signal depolarization of the atria QRS 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极化 QRS complexes signal depolarization of the ventricle T和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 T and U waves arise form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心电图学教程
Electrocardiogram teaching course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心电图应用
黄宛
方圻
黄宛1918年生于北京, 17岁考取清华大学。 20岁考取协和医学院 。194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赴美学习。 1950年回国,和方圻教授 一起,开始了心电图的研究应用。
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F、 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 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9. U波(U wave):由心室复极化形成, T波后 0.02~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心电图学教学-电解质和心电图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窦房
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速和室颤。
高钾血症 hyperkalaemia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血钾进一步升高,S-T段与T波融合,T波 增宽,与QRS波形正弦波。最后出现心室纤颤。
低钾血症 hypokalaemia
Ⅰ
Ⅱ
Ⅲ
aVR
aVL
高钾血症 hyperkalaemia
Ⅰ aVR V1 V3 V5
Ⅱ
aVL V2 V4
Ⅲ
aVF
V6
血钾>5.5mmol/L时,T波高 耸而尖,基底较窄。
高钾血症 hyperkalaemia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血钾>7.5-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 变形;血钾达10mmol/L时,QRS波增宽。
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 hyperkalaemia and hypokalaemia 体液的钾浓度与心肌的应激性呈负相关。 血钾浓度增高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心律缓慢, 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于舒张期。血钾浓度 过低亦可产生心律失常,早期出现心率增快, 房性或室性早搏,以后出现多源性或室心动 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以 至心搏骤停于收缩期。
(七)洋地黄与心电图 digitalis and the ECG
洋地黄作用 digitalis effects
V5
在R波直立的导联可见T波倒置,ST段斜行 压低呈鱼钩状,QT间期缩短,PR段可延长至 0.25sec。
洋地黄中毒 digitalis intoxication
心电图操作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心 电图检查和诊断,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 机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多学科融合
个性化服务
心电图检查将与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多 学科紧密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心血管诊疗 体系。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类型,提供个性化的心 电图检查方案和服务,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波形识别
P波、QRS波群、T波等各 波形的特点及意义。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
确保室内环境安静,温 度适宜,避免电磁干扰
。
患者准备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
动等。
设备检查
检查心电图机电源、电 极、导联线等是否完好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
操作前核对患者信息,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 配合事项,取得患者合
感谢您的观看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电位变化,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 一致。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 的1/10。
U波
代表心室后继电位,U波出现提示存在低血钾或心肌缺血 等情况。
02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结构与功能介绍
主要结构
包括记录器、放大器、滤 波器、电源等部分。
功能特点
能够捕捉心脏电活动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 波形图,用于评估心脏功 能。
量、更换药物种类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监测药物副作用
03
某些药物可能对心脏电生理产生影响,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06 心电图操作培训总结与展 望
本次培训成果回顾与总结
培训目标达成
心电图学教程(完整版)

第一部分 临床心电图教程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teaching course
一、心电图学基础 Fundament of the ECG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CG
一、心电图学基础 Fundament of the ECG
自律细胞
(复极化状态repolarization status)
自律细胞 autorhythmic cell
收缩 细胞 contractile
cell
除极化过程 in process of depolarization
自律细胞 收缩细胞
心 肌
闰 盘
细
胞
受
刺
激
单击上图浏览除极化过程
于对向细胞除极方向的电 极处,可测得正电位而描出向 上的波;
包括V1、V2、V3、V4、V5、V6导联
胸前导联(precordial leads)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fourth intercostal spac at the right sternal border
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 程度的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 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膜内、 外正、负离子的流动(主要是钠离子的 内流),使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分 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
除极化(depolarization),使膜外侧具
负电荷而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
电位(dipole)。
单击左图窦房结(S-AN)
(四)心电图导联 leads of the ECG
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 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 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 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teaching course
一、心电图学基础 Fundament of the ECG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CG
一、心电图学基础 Fundament of the ECG
自律细胞
(复极化状态repolarization status)
自律细胞 autorhythmic cell
收缩 细胞 contractile
cell
除极化过程 in process of depolarization
自律细胞 收缩细胞
心 肌
闰 盘
细
胞
受
刺
激
单击上图浏览除极化过程
于对向细胞除极方向的电 极处,可测得正电位而描出向 上的波;
包括V1、V2、V3、V4、V5、V6导联
胸前导联(precordial leads)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fourth intercostal spac at the right sternal border
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 程度的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 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膜内、 外正、负离子的流动(主要是钠离子的 内流),使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分 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
除极化(depolarization),使膜外侧具
负电荷而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
电位(dipole)。
单击左图窦房结(S-AN)
(四)心电图导联 leads of the ECG
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 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 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 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
《心电图操作技术》PPT课件

心脏电传导系统
心脏电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 间束、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负 责将心电信号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电图波形组成与意义
01
02
03
04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通常为钝圆形,有时可有轻
微切迹。
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和时程因导联不同而异。
实践操作环节设置和评分标准
实践操作环节
包括心电图机操作、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测量和心电图分析等步骤。
评分标准
根据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考虑学员在操作中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
考核形式选择和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形式
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的方式,全面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胸导联
包括V1-V6导联,主要反映心脏横 轴方向的电位变化,对诊断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有重要价值。
02
心电图机操作方法与步骤
心电图机结构功能介绍
输入部分
包括电极、导联线等, 用于采集心电信号。
放大器
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 行放大处理,以便于观
察和记录。
滤波器
滤除干扰信号,提高心 电图的清晰度。
记录速度
选择适当的记录速度,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处于平静状态,避免肌肉颤抖等干 扰因素。
标记信息
在记录纸上标记患者信息、导联名称和记录 时间等。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无信号或信号质量差
检查电极接触是否良好、导联线是否 断裂或老化等。
基线漂移
调整放大器零点或检查电极是否松动 。
干扰现象
排除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器等。
心脏电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 间束、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负 责将心电信号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电图波形组成与意义
01
02
03
04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通常为钝圆形,有时可有轻
微切迹。
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和时程因导联不同而异。
实践操作环节设置和评分标准
实践操作环节
包括心电图机操作、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测量和心电图分析等步骤。
评分标准
根据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考虑学员在操作中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
考核形式选择和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形式
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的方式,全面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胸导联
包括V1-V6导联,主要反映心脏横 轴方向的电位变化,对诊断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有重要价值。
02
心电图机操作方法与步骤
心电图机结构功能介绍
输入部分
包括电极、导联线等, 用于采集心电信号。
放大器
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 行放大处理,以便于观
察和记录。
滤波器
滤除干扰信号,提高心 电图的清晰度。
记录速度
选择适当的记录速度,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处于平静状态,避免肌肉颤抖等干 扰因素。
标记信息
在记录纸上标记患者信息、导联名称和记录 时间等。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无信号或信号质量差
检查电极接触是否良好、导联线是否 断裂或老化等。
基线漂移
调整放大器零点或检查电极是否松动 。
干扰现象
排除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器等。
临床心电图学教程课件

冠心病时,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 变化。常见的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
总结词
心肌梗死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 要依据,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可以 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
详细描述
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大量坏死,心 脏电活动失去正常节律,心电图表现 为异常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等 。这些变化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可能导致心 悸、气促等症状。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脏提前收缩,可能出现心悸、 胸闷等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室收缩功能 丧失,可能导致心悸、气促等症状。
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负荷增加心脏负 担,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从而检测心 脏疾病的一种方法。
应用
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预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等。
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比较与选择
比较
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都是重要的心 脏疾病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动态心电 图可以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捕捉偶发的心 律失常,但无法诱发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 试验可以诱发心肌缺血,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但受试者耐受性和安全性需要考虑。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使用会影响心脏的电 活动,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变化。了解这 些影响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有重要意 义。
VS
详细描述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电图的 异常变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也会 影响心脏电活动,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 有重要意义。
心肌梗死心电图
总结词
心肌梗死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 要依据,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可以 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
详细描述
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大量坏死,心 脏电活动失去正常节律,心电图表现 为异常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等 。这些变化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可能导致心 悸、气促等症状。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脏提前收缩,可能出现心悸、 胸闷等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肌细胞快速、不规则的电信号传导导致的心室收缩功能 丧失,可能导致心悸、气促等症状。
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负荷增加心脏负 担,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从而检测心 脏疾病的一种方法。
应用
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预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等。
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比较与选择
比较
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都是重要的心 脏疾病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动态心电 图可以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捕捉偶发的心 律失常,但无法诱发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 试验可以诱发心肌缺血,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但受试者耐受性和安全性需要考虑。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使用会影响心脏的电 活动,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变化。了解这 些影响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有重要意 义。
VS
详细描述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电图的 异常变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也会 影响心脏电活动,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具 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入门讲解ppt课件

• 特点:
•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
QRS时限>0.12s(3小格)
•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
在 整堂课 的教学 中,刘 教师总 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在 整堂课 的教学 中,刘 教师总 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同样道理,房室结、心室也存在异位起博 点,在血液(氧)供应不好或者紧急情况 下,异位起博点能以150~250次/min极快 速率激动!
• 复习:
• 1、窦房结是正常起博点,它决定了心博速率。这 样的心电图叫“窦性心电图”
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
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 aVL、aVF。
.
在 整堂课 的教学 中,刘 教师总 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在 整堂课 的教学 中,刘 教师总 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在 整堂课 的教学 中,刘 教师总 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心房内有潜在的异位起博点,任何一个都能以75 次/min的速率接任“代理市长”(起博活动)
• 但在紧急或病理情况下,一个异位心房起博点能 突然以150~250次/min的极快速率激动!
心电图学教程

逸搏连续 逸搏连续3个以上者称逸搏心律 连续3
8:20AM
Ⅱ
11:10AM
Ⅱ
(5)异位性心动过速 ectopic tachycardia 异位性心动过速是异位节律点自动性 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异位心律, 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异位心律,其中最常 见 的 是 阵 发 性 心 动 过 速 ( paroxysmal tachycardia)。
交界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junctional & atrial premature beat
Ⅱ
P
P
P’
P P’
P
房性早搏 其后无完 全性代偿 性间歇, 性间歇, P’波直立 P’波直立
交界性早搏 其后有完全 性代偿间歇, 性代偿间歇, P’波倒置 P’波倒置
(4)逸搏与逸搏心律 escape and escape rhythms 当上位节律发生病损或受到抑制而出现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或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 ,(如病窦综合征) 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Ⅲ度房室 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 ,( 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 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 ), (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 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 ), 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 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仅1- 2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逸搏。
P
P
P
心电图特征 1. 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 提早出现的QRS 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 0.12sec, 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 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 间隔的二倍); 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3. 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P波,而窦性P波可巧合 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 波前无P 而窦性P 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
心电图特征 1. 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 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2. 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min
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
目前多数人认为心室扑动是心室肌产生环 形激动的结果。其发生一般具有两个条件:一 是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二是异位 激动落在易颤期。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P-R interval
3. P-R间期(P-R interval):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正常为0.12~0.20sec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Ⅰ
aVF
V1
V4
Ⅱ
aVL
V2
V5
Ⅲ
aVR
V3
V6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心电图特征 1. QRS时限增宽; 2. Ⅰ、V5、V6导联Q波减少或消失,S波常消失,V1、 V2导联常呈QS形,或有一极小R波,主波(R或S 波)增宽,其顶峰粗钝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为 迟缓; 3. 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 4. ST-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3.0sec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早搏之P波引起的QRS波有时也可增宽变形, 形成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称房性早搏伴室内差 异传导(aberrant conduction)。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F、 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 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心律失常
窦性静止 sinus arrest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30° 0°
右束支传导正常
左束支传导阻 滞,左心室除 极化障碍
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 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 所致。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心电图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 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 规则的P-P间隔中P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 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Preexcitation syndrome, Wolff 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 syndrome
“Δ”(delta)波
J
心电图特征 1. 在QRS波之前出现“Δ”(delta)波; 2. P-R间期缩短(<0.12sec),但P-j间期正常; 3. QRS波增宽; 4. 常有继发性ST-T波改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 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 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
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应 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orsiv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Ⅱ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 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 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 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 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 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 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心室除极化障碍
+110°
右束支细而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 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故传导阻滞多见。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心电图特征 1. QRS波群时限增宽; 2. QRS波的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 如Ⅰ、Ⅱ、aVL、aVF、V4、V5、V6等表现为 具有宽而有切迹的S波,其时限≥0.04sec; 3. V1导联的综合波呈RSR'型的m形波,其VAT时 限≥0.06sec;aVR导联则常呈QR型,其R波宽 而有切迹; 4. 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臵; 5. 单纯右束支阻滞时,QRS电轴在+110°至 30°范围内。
QRS波群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RV1<1.0mV。V5、 V6 导 联 可 呈 qR 、 qRs 、 Rs 或 R 型 , R 波 不 超 过 2.5mV。在 V3、 V4导联, 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 似, V1 ~ V6R 波逐渐增高, S 波逐渐变小, V1 的 R/S<1 , V5 的 R/S>1 。 aVR 导联的 QRS 主波向下, 可呈 QS 、 rS 、 rSr’ 或 Qr , RaVR<0.5mV 。 aVL 与 aVF 的 QRS波群可呈 qR 、 Rs或 R 型,也可呈 rS型。 RaVL<1.2mv 、 RaVF<2.0mV 。标准肢体导联的 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 向上,RⅠ<1.5mV。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
交界性逸搏 心电图特征 1. 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 律;e branch block (BBB) and fasciular block
窦房结 房室结
右束支
左前分支 左束支 左后分支
激动经房室结下传,沿房室束进入心室后, 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右束支和左束支,分别支配 右室和左室。左束支又分为左前分支、左后分 支以及中隔支。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左束支传导正常 左心室除极化正常 -30° 0°
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
3. QRS波的时限一般不增宽。此图可见每6个F波后 出现一个QRS波;如F波的大小和间距存有差异, 且频率>300次/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1. 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的f波(纤颤波),尤以V1导联为最明显,心房f 波的频率为350-600次/min; 2.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 3. QRS波一般不增宽;
临床常见心电图危急表现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窦房结 SA node
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
房室结 AV node
希氏束 AV bundle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2. 心脏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arrhythmias involving abnormal cardiac conduction (1)房室传导阻滞 A-V block (2)束支传导阻滞与分束支传导阻滞 bundle branch block (BBB) and fasciular block (3)预激综合征 Preexcitation syndrome, Wolff -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 syndrome
Ⅰ
V1
V4
Ⅱ
V3
V5
V2
Ⅲ
V6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ILBBB CLBBB
QRS<0.12sec
QRS≥0.12sec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 导阻滞两者QRS波的形态相似,但前者QRS波时 限≥0.12sec,后者<0.12sec。
Ⅰ Ⅱ
发 作 前
V1
V6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VT
发 作 前 发 作 中 发 作 后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VT 心电图特征 1. 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而变形,QRS时限 >0.12S; 2. 常有继发性ST-T波改变; 3. 心室频率为140 -200次/min,基本匀齐; 4. 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 的不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