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发病率

合集下载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一、引言骨科是医学中研究和治疗骨骼系统疾病的专科,涵盖了多种疾病和病症。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和效果,本文对骨科单病种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和相关的临床数据库。

数据的采集时间跨度为2022年至2022年,涵盖了五年的病例信息。

三、数据汇总与分析1. 骨科单病种分类根据国际通用的骨科疾病分类标准,本文将骨科单病种分为以下几类:- 骨折类:包括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等。

- 关节疾病类:包括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 脊柱疾病类: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等。

- 骨肿瘤类:包括骨肉瘤、骨转移瘤等。

- 其他类:包括骨髓炎、骨质疏松等。

2. 发病情况统计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如下:- 骨折类疾病是最常见的骨科单病种,占总病例数的40%。

- 关节疾病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30%。

- 脊柱疾病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15%。

- 骨肿瘤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10%。

- 其他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5%。

3. 治疗方法与效果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如下:- 骨折类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90%。

- 关节疾病类疾病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治愈率为70%。

- 脊柱疾病类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治愈率为80%。

- 骨肿瘤类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治愈率为60%。

- 其他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因病种而异。

4. 年龄与性别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存在差异:- 骨折类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

- 关节疾病类疾病在中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

- 脊柱疾病类疾病在中年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

- 骨肿瘤类疾病在所有年龄段均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 其他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因病种而异。

5. 治疗费用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治疗费用如下:- 骨折类疾病的治疗费用平均为5000元。

骨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癌症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年新发癌症病例1,444,920人,死亡人数559,650。

在国内,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国人第一杀手。

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国人中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女性则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的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平均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的15%、87%、95%和64%。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远处转移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骨骼是恶性肿瘤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

尸检结果显示总体发病率为32.5%,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五种肿瘤类型。

骨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因此骨肿瘤医生面临着艰巨的诊治任务。

临床特点如果没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熟悉骨转移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生理学特点,随时警惕中老年骨科病人中的骨转移癌病例,缩短骨转移癌由怀疑到明确的时间。

同时应认真鉴别除外肉瘤、骨髓瘤、淋巴瘤、老年性骨质疏松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骨转移癌好发于中老年,40岁以上发病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原发灶常在骨转移癌被诊断以后查出,部分患者早年有肿瘤手术病史。

有时原发肿瘤非常隐蔽,骨转移癌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应用现代仪器仍无法发现原发肿瘤。

骨转移癌一般是由血行播散而来,多见于扁骨,因为成年后仍保留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能够提供肿瘤栓子生长的适当条件。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1. 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占不同类型骨肿瘤的总数的60-80%。

它们的特征是形成一种由混乱的骨骼和肌肉组织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在骨骼受伤处形成。

骨肉瘤又可以分为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
纤维肉瘤。

2. 骨软骨肿瘤:骨软骨肿瘤包括骨髓和骨髓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它
们在儿童患者中更为常见。

骨髓和骨髓囊肿多发生在脊柱、骨盆和上
肢骨骼,会对骨头和组织造成压迫,软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椎间盘处,症状则包括局部的活动不便和疼痛。

3. 骨多形瘤:骨多形瘤也是一类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占不同骨肿瘤的
总数的5-10%。

它们的特征复杂,细胞形态和分布不同。

它们常见于
细胞学上,包括骨髓血管瘤、骨膜瘤和支气管肉瘤等。

4. 骨髓型肿瘤:这一类肿瘤是在骨髓和骨周组织发现的,包括骨髓肾
上腺瘤、大B细胞淋巴瘤和血管内皮肿瘤等,病变细胞可以伴随脂肪
混合在骨髓内或周围骨骼。

5. 细胞性骨肿瘤:这类肿瘤是由细胞增殖再加上对软骨和骨组织的损
伤所导致的,包括骨细胞瘤、套毛细胞瘤和椎体细胞瘤等。

细胞瘤多
发生在骨盆、脊柱、上肢骨骼,受累部位多影响脊椎尾部。

6. 骨质粗糙病:这种疾病是由于骨质细胞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其
临床表现为骨质骨折、外观改变和疼痛等。

受累体部有头骨、面颊骨、颌骨、肩胛、锁骨、跖骨和髋骨等。

骨肿瘤的治疗与护理

骨肿瘤的治疗与护理
日光放射状及Codman三角示意图
第一节骨肿瘤分期与检查
(二)临床实验室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 (三)病理学检查 1、活体组织检查
确诊骨肿瘤的唯一可靠检查。活检组织可以通过切开 或穿刺针吸获得。
2、骨肿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 、放疗、免疫和中医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
❖ 发病部位:长骨干骺端,股骨 远端、胫骨和肱骨近端,约 50%-60%的患者发生在膝关节 周围
第三节 骨肉瘤
临床表现
• 疼痛
• 肿块 • 静脉怒张 • 关节功能障碍 • 病理骨折
第三节 骨肉瘤
❖ 3、X线表现 .成骨或溶骨性破坏 .骨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 或呈“日光射线” .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2、疼痛护理:指导病人避免诱发或加重疼痛。协助病人 采取适当体位,如肿瘤局部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进行 护理操作时避免碰触肿瘤部位,尽量减少诱发或加重疼痛 的护理操作。与病人讨论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如缓慢地 翻身和改变体位,转移注意力等。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痛。
骨肿瘤的治疗与护理
授课次序
授课课时
1
授课章节名称
第八章:骨肿瘤的治疗与护理
1.骨肿瘤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3、骨肿瘤化疗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简答题:骨恶性肿瘤治疗原则?
主要内容
学习章节
概述 骨肿瘤的分期与检查
骨肿瘤的治疗 骨肉瘤
骨肿瘤的护理
概述
❖ 骨与软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 ▪ 原发骨肿瘤发病率为2~3例/10万人 ▪ 男性稍多于女性 ( 1.7 : 1 ) ▪ 不同种族的人群的骨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1% 骨肉瘤约占35% 软骨肉瘤约占25% 尤文肉瘤约占16%

创伤骨科骨原发恶性肿瘤疾病的诊疗

创伤骨科骨原发恶性肿瘤疾病的诊疗

创伤骨科骨原发恶性肿瘤疾病的诊疗一、骨肉瘤骨肉瘤一般指经典型骨肉瘤,是原发髓内高度恶性的肿瘤,由增殖肿瘤细胞直接产生骨或骨样组织为特点的恶性肿瘤。

(一)诊断1.流行病学(1)年龄:最常发生在10~20岁,60%发生在25岁以下。

(2)性别:男性好发,男女发病比率为3:2。

(3)部位:好发在四肢长骨上,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这种肿瘤好发于干骺段(91%)或骨干(9%)。

尽管长骨是原发传统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但是非长骨(如下颌骨、盆骨、脊柱和颅骨等)的病变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可能增高,可以出现多中心的或跳跃性的病灶。

(4)发病率:4~5/1000000。

2.临床表现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肿块,症状基本上持续超过几周或几个月。

疼痛可放射至邻近关节,初期疼痛多为间歇性隐痛,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休息、制动或者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

随后疼痛部位可以触及到肿块,可伴有关节活动受限,但关节积液并不常见。

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局限肿块,有疼痛和压痛。

运动受限,局部发热和毛细血管扩张。

在病情进展期,常见到局部炎症表现和静脉曲张。

病理性骨折发生在5%~10%的患者中,多见于以溶骨性病变为主的骨肉瘤。

尽管转移瘤可发生在许多部位,但是肺转移瘤还是最为常见。

骨骼是其次好发的转移部位。

约80%的患者在肿瘤发现前肺内可能就已经存在微小转移灶。

3.实验室检查血浆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中度至大幅度升高,大多数病例可以观察到AKP的升高,且与肿瘤细胞的成骨活动有关,但是肿瘤组织中AKP水平和血浆中AKP水平没有确切的数量关系。

较AKP的诊断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该指标对于预后的意义,如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AKP可以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果术后该指标没有下降到正常水平,或仍处于较高水平则多提示存在肿瘤转移或肿瘤有残留。

4.X线表现一些骨肉瘤成骨明显(“成骨型”),另一些则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可见呈蜂窝状、退行性变或呈毛细血管扩张样改变的肿瘤。

骨转移癌的诊疗和治疗

骨转移癌的诊疗和治疗

(四)诊疗
❖ 当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患者出现骨破坏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瘤 可能,但有22.6%-30%旳病例缺乏恶性肿瘤病史,应对这些 未知起源转移瘤病人进行原发肿瘤旳诊疗。
❖ 1. 年龄、病史及发病部位:在40岁以上旳病例中,骨转移瘤旳发 生率远高于原发骨肿瘤。骨转移瘤一般位于四肢骨旳近端或脊柱。 未知起源骨转移瘤,多数来自肺或肾,所以经过对胸腹腔脏器旳 检验,可能发觉多数旳原发肿瘤。
微创治疗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骨转移瘤旳治疗中逐 渐发展起来。微创手术常可在局麻下进行,和 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 费用低旳优点,对于多处转移、一般情况比较 差旳患者尤其合用。
放疗
局部放疗是治疗骨转移非常有效旳措施, 对于80 %~90 %旳患者具有明显旳止痛效 果。其作用机理是放射线克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阻止对骨旳侵袭破坏,提升成骨细胞活性,增 长胶原蛋白合成形成新骨。放疗常需要配合手 术等其他治疗,单独应用多见于:①无法耐受 手术,预期生存期短于6个月;②病理骨折风险 较低;③脊柱病变无明显脊柱不稳和神经症状; ④骨盆肿瘤未累及髋臼,无明显功能障碍者; ⑤对放疗反应敏感旳肿瘤。
❖ 5. 病理诊疗:除以上检验外,还经常需要经过病理检验明确诊疗, 结合免疫组化可取得更多原发瘤信息。与临床病史及其他检验结 合可在高达72%旳病例中辨别肿瘤细胞旳起源。
(五)治疗
对骨转移瘤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涉及手术、 放疗、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对原发病旳系统 治疗(全身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疼痛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等。
疼痛治疗原则
❖ 一、口服用药 ❖ 二、按阶梯用药 ❖ 三、按时用药 ❖ 四、个体化给药 ❖ 五、注意详细细节
谢谢!
❖ 2. 体格检验:仅有约8%旳病例经过体检能够发觉原发肿瘤。体 检旳要点应放在前列腺、乳腺、甲状腺和腹部,这么有可能取得 较多提醒。

怎样分析骨肿瘤-曹来宾教授 文档

怎样分析骨肿瘤-曹来宾教授 文档

怎样分析骨肿瘤片---分享曹来宾教授论著X线诊断的原则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通过透视或照片的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或/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再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诊断。

正确的诊断,除了遵循上述的基本原则外,还需有一个正确的读片步骤,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学会科学地分析方法。

这样就会尽可能的减少差错,使诊断最大限度的接近客观实际,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组织学诊断水平。

兹以骨肿瘤为例,谈一谈分析骨片的方法。

一、临床科和放射的读片法临床科和放射科的读片方法是不同的。

临床读片是以临床表现和检查为基础,期望从X线片上找出符合临床诊断的线索或依据。

这种读片法是以临床为主,X线居于符合或支持地位。

放射科读片法是以X线改变为基础,分清正常与异常,通过病变分析,大体上粗略的考虑病变的所属类型,再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有关各种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比较切合病理实质的诊断。

X线征象是病变的客观反映,也是疾病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

但是,疾病本质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还是隐蔽的。

即使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表现也可有所不同。

因此,对X线的征象需有全面系统的慎密观察,既要注意疾病的主要征象,又要不放过细微或次要,但却是重要的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将观察到的X 线征象(直接的或间接的)通过分析,去伪存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此,放射科医师在进行X线诊断时,应避免两个极端:1、只描写X线所见,哪是增生?哪是破坏?不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其病理意义。

这样既不能满足临床要求,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X线检查只能起到“照相馆”的作用。

放射科医师要从现象探索疾病的本质,努力做出具有病理意义的诊断。

2、不结合临床,单纯依靠X线影像直接作出诊断。

在某些疾病,现象可直接显示本质,如骨折、脱臼、金属异物、骨坏死、结石、某些骨肿瘤、骨发育畸形(石骨症、骨斑点症、致密性骨发育不全、蜡油骨病等)等。

而在临床上,大多数病例,其表现多种多样,且往往不是本质的直接反映。

医学知识之骨肉瘤

医学知识之骨肉瘤

骨肉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指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类骨组织或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骨肉瘤是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骨恶性肿瘤的1/3。

骨肉瘤的发病率在男性略高,可发生于各级年龄,但最多见于11~20岁,其次为21~30岁,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骨肉瘤多发生在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恶性程度又较高,因此是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并危及生命的重要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病因骨肉瘤病因不明,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骨骼的活跃生长。

②放射线:实验证明凡能在骨骼内积存的放射性物质均可诱发骨肉瘤;某些骨疾患如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性骨囊肿或骨外肿瘤如乳腺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局部放射线照射治疗,偶尔可引起继发性骨肉瘤。

③遗传: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目前已知它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肉瘤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

近年发现一些骨肉瘤患者也有Rb基因的突变。

④病毒:实验证明,动物的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对人类骨肉瘤尚未有确切的材料说明与病毒的关系。

⑤良性骨疾患的恶变:如多发性骨软骨瘤、骨Paget病、骨纤维结构不良等可恶变而发生骨肉瘤,亦称为继发性骨肉瘤。

病理变化骨肉瘤可发生于任何骨,最常见于四肢长骨,半数以上发生于股骨的下端及胫骨或腓骨的上端,其次为肱骨上端。

颌骨、脊椎骨、肩胛骨和髂骨等较少见。

长骨的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小,发生于扁骨者年龄较大。

大多数骨肉瘤发生于骨的内部或中央,在长骨位于干骺端,肿瘤在骨髓腔内及向周围骨皮质浸润形成肿块。

因骨骺软骨对骨肉瘤的浸润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骨骺板闭合骨化之前(约17~20岁),一般不侵及骨骺端。

少数骨肉瘤发生于骨表面,称为皮质旁骨肉瘤,其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均与一般骨肉瘤不同。

肉眼观,长骨肿瘤位于干骺端的骨髓腔中央或为偏心性。

一侧或四周的骨皮质被浸润和破坏,其表面的骨外膜常被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40成人(3/4),10岁以下儿童罕见 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及挠骨下端, 三处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60—70% 病灶位于骨端,邻关节面(不累及骼后的骨的巨 细胞瘤诊断基本不存立)。 病灶延伸至骨突内 。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皂性改变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
在X片上表现为葱皮样改变。
骨肿瘤发病率
外科G T M分期
G 表示骨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 发生方式及X片表现。 T 表示骨肿瘤侵袭范,以肿瘤囊室和间 室为分界。 M 表示骨肿瘤有无转移。
骨肿瘤发病率
外科GTM分期的意义
建立一个肿瘤分期体系以利于判断预后 根据不同分期合理选择外科手术方案 提出辅助性治疗意建
疗,Paget氏病,甚至个别经久不愈的慢性骨 髓炎引起骨肉瘤。
骨肿瘤发病率
3 好发部位 股骨、胫骨和肱骨近端是最常 见发病部位,大约有50 %-70%骨肉瘤发生 在膝关节周围
4 在组织学上可以很大的变异,表现为肿瘤不 仅可产生大量肿瘤性骨或瘤性类骨,还或产生软骨, 纤维组织,粘液样组织。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依靠
临床、X线片、病理三相结合
生化检查
血常规 血钙 血磷 碱性磷酸酶 酸性能磷酸酶 总蛋白浓度
活组织检查
穿针活检 切开活检
骨肿瘤发病率
实验室检查
1 HB下降 2 血沉加快 3 碱性磷酸酶增高 4 酸性磷酸酶 5 血清总蛋白增加
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可作为 观察骨肿瘤疗效的动态指标
骨肿瘤发病率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无痛性肿胀,常并有病理性骨折, 发生在躯干部的软骨瘤有恶变倾向。
骨肿瘤发病率
X线特征
局限的、边界整齐,呈分叶外形 的椭圆透明阴影,周围有一薄层的 增生硬化层,其中可见散在的沙粒 样致密点
骨肿瘤发病率
内生软骨瘤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
它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来源 不明,现在多认为主要为基质细胞、可能来自 末分化结缔组织细胞。
病理学检查
1 常规组织学切片 2 组织化学检查 3 免疫组织化学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与X线病理
骨肿瘤发病率
有些肿瘤产生类骨或肿瘤骨称为反应骨, 在X线片上表现为高密度区。
骨肿瘤发病率
有些骨肿瘤破骨或使骨吸收, 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区
骨肿瘤发病率
骨膨胀性改变
骨肿瘤发病率
葱皮样改变
骨肿瘤刺激骨膜是阶段性,使骨 膜阶段性形成板层状新骨,
连症(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4 半肢骨骺发育不良(Trevor病)
骨肿瘤发病率
好发部位 临床特点 合并症
1股骨 2肱骨 3胫骨 无压痛并逐渐长大包块 1骨折 2骨畸形 3血管和神经损伤 4滑囊肿形成
5恶变(1%)
骨肿瘤发病率
骨软骨瘤的组织学切片
骨肿瘤发病率
骨软骨瘤的大体外观
骨肿瘤发病率
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骨肿瘤发病率
既往史
骨结核------骨转移、骨肉瘤 急性骨髓炎-----尤文氏肉瘤 Brodis骨脓肿-----软骨肉瘤 其它部位原发性肿瘤-----骨转移
骨肿瘤发病率
局部检查
1 骨肿瘤边界、质地、活动度和光滑程度 2 疼痛、压痛和肿胀程度 3 表面皮肤发红发热、浅表静脉怒张、
动脉博动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目前存在的问题
肿瘤分级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骨巨细胞瘤放疗后是否导致恶变?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肉瘤
1 骨肉瘤起发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 骨细胞类,故名成骨肉瘤,恶性程度非 常高。其特征为从肿瘤细胞直接形成 骨和类骨. 2 多见于10—20岁,在成人也可因放射治
骨肿瘤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的发病率
38959例骨肿瘤发病率及性质
原发良性骨肿瘤 原发恶性骨肿瘤 瘤 样病变
转移癌
21691 10791 4369
2108
55.7% 43.69% 11.3%
5.4%
骨肿瘤发病率
原发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 (38。5%)
骨巨细胞瘤 (18。4%)
软骨瘤
(14。6%)
骨肿瘤发病率
原发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 软骨肉瘤 纤维肉瘤 骨髓瘤 尤文肉瘤
44.6% 14.2% 6.6% % 4.6%
恶性骨巨细胞瘤 4%
骨肿瘤发病率
发病年龄
幼儿 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少年 骨肉瘤、骨软骨瘤 成人 骨巨细胞瘤 老年 转移性骨肿瘤
骨肿瘤发病率
部位
1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 2 脊柱、骨盆、肩胛骨(转移性骨肿瘤) 3 膝关节和肘关节以远骨骼(良性)
骨肉瘤
临床症状 最早的为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 以夜间痛为重,患部包块并进行
X线表现
性增大,表面皮肤发热,静脉怒张。
有溶骨性破坏和成骨性破坏 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征
实验室检查 血沉 碱性磷酸酶 微量元素分析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 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 属于临界性肿瘤。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的分级
Jaffe于1940年提出的分级主要 依据巨细胞的数量多少和基质细胞 的分化程度。
Jaffe分级的临床意义和存在的问 题最新的研究进展
骨肿瘤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征象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疼痛
1 良性肿瘤一般无痛或轻度。 2 疼痛是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进持性加重。 3 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考虑恶性病损。 4 夜间疼痛是骨肿瘤的重要特征。
骨肿瘤发病率
肿胀
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不同, 骨肿瘤的肿胀程度不同。
损伤
损伤可诱发骨肿瘤症状的出现 或加重骨肿瘤症状。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发病率
骨肿瘤治疗
1 手术切除辅助化学灭活、冷冻处理、 甲 烯酸甲酯处理、热疗。
2 联联合化 3 放射治疗 4 免疫治疗 5 中医中药治疗
骨肿瘤发病率
范外 围科
手 术 切 除
骨肿瘤发病率
骨软骨瘤
1 最常见的软骨性病变骨骼中的软骨
未分化发生错误,而不是真正肿瘤
2 外生骨疣(骨软骨瘤) 3 多发性骨软骨病,也称干骺端续
骨肿瘤发病率
内生软骨瘤
它是骨骺软骨部分未骨化,在髓腔内始终 保持软骨状态,形成内生软骨瘤病的组织学 基础。
1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干称Ollier病。
2 伴有血管畸形者称为Maffucci综合征。
骨肿瘤发病率
好发部位
软骨瘤 40%--65%发生手部,特别是 近节指骨最为多见
好发年龄
软骨瘤30--40岁为好发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