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图纸认识

合集下载

机械图纸的认识

机械图纸的认识

机械图纸标注知识1.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1. 机械制图常识

1. 机械制图常识

如何看图
第一投影:从哪边投影 得到的图放在对面(左 边投影得到的图放置在 右边)
第三投影:从哪边投影 得到的图放在哪边(左 边投影得到的图放置在 左边)
7
• 分辨下图采用了什么投影法?
如何看图
第一投影:从哪边投影 得到的图放在对面(左 边投影得到的图放置在 右边)
第三投影:从哪边投影 得到的图放在哪边(左 边投影得到的图放置在 左边)
4
斜视图、局部视图
• 视图中看不见的部分用虚线表示 • 切边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高亮部分)
如何看图
没有显示切边
5
• 第一投影法与第三投影法
如何看图
第一投影:从哪边投影得到的图 放在对面(左边投影得到的图放 置在右边)
6
第三投影:从哪边投影得到的 图放在哪边(左边投影得到的 图放置在左边)
• 分辨下图采用了什么投影法?
如何看图
14
• 显示了不可见的部分(虚线)
如何看图
15
• 实际的形状
如何看图
16
想 象 一 下 这 个 图 所 对 应 的 形 状
17
18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 所用的材料 • 标注理解 • 未注公差 • 表面粗糙度
19
• 标注理解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20
• 标注理解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21
打断线
由于图纸空间的缘故,要表达的 物体过长常会做打断处理。
打断线
范例
剖视图、打断线、循环
• 未注公差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22
• 未注公差 尺寸的定义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23
• 未注公差 线性公差表 认识图纸表达的要求 24

第一章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第一章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第一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有关规定和制图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为了便于技术管理和交流,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它对图样的内容、格式、尺寸注法和表达方法等都作了统一规定,使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有章可循。

这个标准称制图标准。

我国于1959年颁布实施了第一个《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于1974年、1984年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

近年来,为了与国际技术接轨,参照国际标准(ISO)再次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合理和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及贸易往来。

本节摘要介绍制图标准中的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有关规定。

其他内容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叙述。

―国家标准‖简称―国标‖。

国标代号的含义以―GB/T14689—1993‖为例予以说明,其中:―GB‖是国家标准的缩写(拼音字头),―T‖是推行的缩写,―14689‖是该标准的编号,―1993‖表示该标准于1993年颁布。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机件的图样应画在具有一定格式和幅面的图纸上。

1、幅面图纸的幅面优先选用表1-1中规定的基本幅面。

表1—1及周边尺寸单位:(㎜)由表1-1可知,图纸幅面大小有五种,A0~A4为其代号。

其中A0幅面的图纸最大,其宽(B)×长(L)为841×1189,即幅面面积1㎡。

A1幅面为A0幅面大小的一半(以长边对折裁开);其余都是后一号为前一号的一半。

各种幅面的相互关系,如图1—1中实线部分。

必要时允许对基本幅面加长、加宽,其加长、加宽量均按A4幅面尺寸的倍数增加,如图1-1中虚线部分。

图1-12、图框格式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表示图幅大小的纸边界用细实线绘制,图框线与纸边界之间的区域称为周边。

图框的格式分为有装订边和无装订边两种格式。

需要装订的图样,其图框格式如图1-2、图1-3所示。

装订边宽度a和周边c可以由表1-1中查出。

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局部视图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斜视图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剖视图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断面图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八、培训总结
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将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 综合归纳,深刻理解零件图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从而将图看懂看透。
称为最小极限尺寸(φ49.977)。
(5)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 尺寸所得的
六、公差与配合
2.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孔与轴之间的配合有松有紧,配合有三类:
(a)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b)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c)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七、图纸视图的基本认识
两投影面体系将空间分成I,II,III,IV四个分角。 第三角投影法是将物体放在III分角进行投影的方法。
四、识图的基本知识
图框
标题栏
四、识图的基本知识
2、图线
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八种图线型式, 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及用途见表1-2。
图线名称 粗实线 细实线
波浪线 双折线
虚线 粗点画线 细点画线 双点画线
图线型式
图线用途 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
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螺纹的 牙底线
V II
I
III
IV
第三角投影法与第 一角投影法比较: V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1)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1)

※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尽可能配置在主视图上,只是 表示后视投射方向的箭头才配置在其它视图上。
四、
剖 视 图
问题: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将 出现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概念
⒈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 剖切面将机件 剖开,移去剖 切面和观察者 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投射, 并在剖面区域 内画上剖面符 号。
R10 R10 ×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第三章: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一、形位公差定义: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 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 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 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 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形 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两类; 二、形状公差: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 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7、实例说明
8、尺寸公差
1、定义: 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 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公差愈小, 则尺寸精度愈高。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 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
交线
平面
三、基本视图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 射所得的视图。 ⒈ 形成
V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
如图中的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凸台与圆筒相交会在内外表面上 产生相贯线,支承板与圆筒外表面相切, 肋板则与圆筒外表面相交。
§5 — 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2.选择主视图 为方便看图,应选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 关系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比较下图中的A、B、C和D四个方向,沿B向观察所得视图 较好。
掌握各视图的方位关系可以 帮助我们确定视图中物体各部 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1.作图分析 求作平面立体的截交线首先应掌握在立体 表面上找点的方法,并能根据所给出的视图 确定要找的点。 平面立体截交线上的点可以分为: 1.棱线的断点,如图中的1、2、3、4点, 作图时此类点比较容易确定
§3 — 1 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
三、三视图的形成
1.三投影面体系 ⑴三个投影面
①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物体在V面上的正投 影图称为主视图。
②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物体在H面上的 正投影图称为俯视图。
③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物体在W面上的 正投影图称为左视图。
1.三投影面体系 ⑵三根投影轴
2.截平面与立体表面交线的两个 端点,如图中的5、6点。作图时一般 要根据视图确定点的位置。
3.两截平面交线在立体表面上的 两个端点,如三棱锥上的A、B点。
§5 — 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即分析该组合 体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 置,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工程上为了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采用的是多面正投影图, 三视图则是准确表达形体的一种基本方法。

机械识图培训《》

机械识图培训《》

机械识图培训《》1. 引言机械识图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在机械设计、生产以及维护方面,识图能力对于确保工作的准确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机械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机械识图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识图能力。

2. 机械识图基础2.1 机械识图的定义机械识图是指通过图纸和技术文件,了解机械产品的结构、尺寸、材料以及加工要求的过程。

它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2 常用机械识图符号介绍在机械识图中,使用了许多标准化的符号和标记,以传达具体的信息。

本章将介绍机械识图中常用的符号和标记,包括线型符号、尺寸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等。

2.3 视图的种类和使用在机械图纸中,常用的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

本章将介绍各种视图的定义和使用,以及视图之间的关系。

3. 三维建模与图纸生成3.1 三维建模软件介绍在现代机械设计中,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已成为普遍的做法。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包括SolidWorks、Creo等,帮助学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3.2 三维模型转二维图纸三维模型转二维图纸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机械识图的基础。

本章将介绍如何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并给出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尺寸与标注4.1 尺寸的定义和分类尺寸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章将介绍尺寸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尺寸的基本概念。

4.2 标注的要求和规范标注是将尺寸信息传达给读者的方式之一。

本章将介绍标注的要求和规范,包括标注的位置、文字大小、字体等,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标注方法。

5. 表面精度与公差5.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表示表面粗糙度是衡量机械制品表面平整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章将介绍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它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5.2 公差的定义和计算在机械设计中,公差是确保零部件之间互换性和装配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章将介绍公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公差分配方法。

课题1机械图样基本知识

课题1机械图样基本知识
主视图:将物体由前向后向正投影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将物体由上向下向水平投影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将物体由左向右向侧投影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一、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三个投影面: 正投影面V 水平投影面H 侧投影面W 三根投影轴: 两个投影面 的交线OX、OY、 OZ 轴。 三视图的放置: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
一、圆柱与圆柱正交
4.内外圆柱表面相交的情况
圆柱孔与圆 柱表面相交,在 孔口会形成相贯 线。两圆柱孔相 交时,表面也会 形成相贯线。这 两种情况相贯线 的画法,与两圆 柱相交时相同。
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
二、圆柱与圆锥正交
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 线为封闭的空间曲线,且前 后、左右对称。 相贯线的侧投影在圆柱 有积聚性的圆周上。需求出 相贯线的正面投影、水平投 影。 作图方法: 1.求相贯线的最低点正面投 影和侧面投影。 2.求相贯线的最高点正面投 影和侧面投影。 3.光滑连接各点,即得相贯 线的正面、侧面投影。
1. 透视图 用中心投影法将物体投射到单一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 特点:形象逼真,立体感强,但作图麻烦,度量性差。
二、投影的方法和分类
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 平行投影法:投影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方法。 平行投影法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正投影: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 斜投影: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
图样
一、图样的基本内容
图样:在工程界,准确地表达物体形状、尺寸及技术要求 的图称为图样。图样是工程界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 想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机械图样: 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图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第一角画法的说明符号见下图: (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
注:左侧视图排在右边, 右视图放左边, 上视图放下面。
图表5:
11
2.2.第三角投影法
2.2.1.凡将物体置于第三象限内,以 「视点 ( 观察者 ) 」→「投影面」 →「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 法,即称为第三角法。亦称第三 象限法。
12
如图示:
图表6
13
2.2.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 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2.2.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 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于前视图之右侧,而俯 视图则位于前视图之正上方。
14
各视图之间的配置关系见下图:
图表7
15
第三角画法的说明符号见图: (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
21
2.2.3.倾斜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 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 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 角度(除90°外)。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22
2.3 定位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 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 位置度。
歡迎進入 图纸认识 培 训 課 堂
恒韵品保部QE:高叙斌
1
一. 机械识图基本知识
1.投影法
1.1向, 相应的六个基本投影平面分别垂直于六个基本投影方向, 通过投影所得的视图及名称见表1,物体在基本投影面上 的投影称为基本视图.
2
图表1
19
2.1.5.线轮廓度 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 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2.1.6.面轮廓度 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 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20
2.2
定向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 许的变动全量。 2.2.1.平行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 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 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 距 2.2.2.垂直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 )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 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
29
4.图纸的产品名称,料号等是否正确, 是否含有客户料号。 5.图纸的视角法是第一视角法还是第三 角法。 6.图纸的说明内容是否清晰可读,产品 的要求是否被完全了解及掌握。
30
7.图纸的尺寸公差有无特别要求,公差
是否明确。 8.图纸要求物料是否有环保要求。 9.图纸产品物料的特殊要求(性能)。 如胶的粘力,钢材的硬度等。
17
2.形位公差项目符号 2.1 形状公差:
2.1.1 直线度 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 的一项指标。
2.1.2.平面度 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 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 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 的要求。
18
2.1.3.圆度 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 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 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 的圆形轮廓要求。 2.1.4.圆柱度 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 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 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 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 差的综合指标。
24
2.4.测量仪器
2.4.1 直线度,粗糙度可以用轮廓仪测 量,例如泰勒,三丰,马尔,东京精密的都 行。
2.4.2 粗糙度,平面度还可以用白光干 涉仪测量,比如Zigo的。 2.4.3 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 同轴度,跳动等,都可以用圆度仪测量,例 如泰勒,三丰,马尔的,都不错。
25
3.公差
31
谢谢
32
2.2.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 以常用之三视图 ( 前视、俯视、右侧视图 ) 而言, 其右侧视图位于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图则位于前视 图之正下方。
8
也就是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即物体处 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影,然后按照规 定展开投影面。如图:
图表3
9
各视图之间的配置关系如图:
图表4
4
如图示:
图表2
6
2. 三视图的第三角法 和第一角法划分: 2.1 第一角投影法
2.1.1. 凡将物体置于第一象限内,以「视点 ( 观察 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 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亦称第一象限法。 ,
7
2.2.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 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2.3.1.同轴度 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 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23
2.3.2.对称度 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 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 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 度。 2.3.3.位置度 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 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 尺寸确定。
3
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 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 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 还有其它三个视图不是很常用。三视 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 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
注: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右视图放右边, 上视图放上面。
图表8
16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 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 称呼。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 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 式投影制」之称呼。除美国(ANSI)外, 尚盛行於美洲地区。而中华民国(CNS)、 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 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图表9
26
3.1 国家标准公差表
3.1.1 线性尺寸包括: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 寸,直径,半径,距离,倒角半径和倒角高度。
图表10
27
3.1.2 角度尺寸:通常不标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 例如直角(90度)。
图表11
28
二.图纸内容
1.图纸的有效性:是否转换为公司内部 文件且盖有“文件受控”印章。 2.图纸如是外来文件,是否有效且盖有 “外来文件”印章。 3.图纸的版本:是否为更新后最新的有 效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