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4页)化学试卷 第2页(共10页)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化 学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65分,考试时间6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 Zn-6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第1~11题每小题1分,第12、13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汽水B .液氧C .干冰D .甲烷2.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 ) A .黄瓜B .鸡蛋C .奶油D .面包3.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 ) A .除去异味B .杀菌消毒C .吸附沉降D .降低硬度4.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 )A .白色固体B .微溶于水C .溶液有滑腻感D .能与2CO 反应5.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 .用水浇灭B .剪掉烛芯C .吹灭蜡烛D .罩上烧杯6.乙烯()24C H 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 .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C .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D .乙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7.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种类B .原子种类C .元素种类D .物质总质量8.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 .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 .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 .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D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9.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盐水100 g ,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9 g NaClB .用烧杯量取99.1 mL 水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 .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10.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血液显酸性B.用NaOH 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 .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 .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t ℃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 gB .2t ℃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 g 甲C .将1t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将1t ℃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试卷 第3页(共24页)化学试卷 第4页(共24页)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14.(8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化学试卷 第2页(共10页)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化 学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65分,考试时间6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 Zn-6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第1~11题每小题1分,第12、13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汽水B .液氧C .干冰D .甲烷2.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 ) A .黄瓜B .鸡蛋C .奶油D .面包3.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 ) A .除去异味B .杀菌消毒C .吸附沉降D .降低硬度4.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 )A .白色固体B .微溶于水C .溶液有滑腻感D .能与2CO 反应5.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 .用水浇灭B .剪掉烛芯C .吹灭蜡烛D .罩上烧杯6.乙烯()24C H 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 .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C .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D .乙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7.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种类B .原子种类C .元素种类D .物质总质量8.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 .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 .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 .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D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9.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盐水100 g ,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9 g NaClB .用烧杯量取99.1 mL 水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 .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10.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血液显酸性B.用NaOH 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 .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 .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t ℃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 gB .2t ℃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 g 甲C .将1t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将1t ℃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化学试卷 第4页(共18页)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14.(8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分.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B.液氧C.干冰D.甲烷2.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B.鸡蛋C.奶油D.面包3.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吸附沉降D.降低硬度4.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能与CO2反应5.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6.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D.乙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7.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8.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9.(1分)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B.用烧杯量取99.1mL水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10.(1分)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0.8﹣157.35﹣7.4510.2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1.(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B .t 2℃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 甲C .将t 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将t 1℃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12.(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 .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 .AB .BC .CD .D13.(2分)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验 现象解释原因A 红磷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B 酒精与水混合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 A .A B .BC .CD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4.(8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一、选择题(共15分.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B.液氧C.干冰D.甲烷【答案】A【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甲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2.(1分)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B.鸡蛋C.奶油D.面包【答案】D【解析】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1分)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吸附沉降D.降低硬度【答案】C【解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
故选:C。
4.(1分)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能与CO2反应【答案】D【解析】A、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微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溶液有滑腻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D。
5.(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答案】B【解析】A、用水浇灭蜡烛,是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B、剪掉烛芯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故正确;C、吹灭蜡烛属于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D、当蜡烛把玻璃罩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故错误。
故选:B。
6.(1分)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新整理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分.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B.液氧C.干冰D.甲烷2.(1分)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B.鸡蛋C.奶油D.面包3.(1分)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吸附沉降D.降低硬度4.(1分)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能与CO2反应5.(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6.(1分)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D.乙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7.(1分)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8.(1分)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9.(1分)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B.用烧杯量取99.1mL水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10.(1分)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0.8﹣157.35﹣7.4510.2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1.(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甲C.将t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将t1℃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12.(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2分)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实验现象解释原因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B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4.(8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分.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B.液氧C.干冰D.甲烷【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甲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B.鸡蛋C.奶油D.面包【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1分)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吸附沉降D.降低硬度【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沉降能除去不溶性固体大颗粒;【解答】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中各步骤的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1分)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能与CO2反应【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年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附详解)

2018年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附详解)
w
11题每题1分;12、13题每题2分,共15分。
)
1.(1分)(2018 沈阳)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A.N2B.HC.Na+D.Cl﹣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N2表示1个氮分子或氮气,故A不符合题意;
B、H表示1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Na2+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C符合题意;
D、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2.(1分)(2018 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试管破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最新(清晰版)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Fe -56 Cu -64 Zn -65 C -12 N -14一、选择题(共15分。
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B.液氧C.干冰D.甲烷2.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B.鸡蛋C.奶油D.面包3.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吸附沉降D.降低硬度4.下列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溶液有滑腻感D.能与CO2反应5.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6.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D.乙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组成7.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8.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9.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B.用烧杯量取99.1mL水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10.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 0.8﹣15 7.35﹣7.45 10.2 12.2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甲C.将t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将t1℃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实验现象解释原因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B 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C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二、非选择题(共50分)14.(8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甲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2.【答案】D【解析】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3.【答案】C【解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
故选:C。
【考点】水的净化。
4.【答案】D【解析】A、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微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溶液有滑腻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5.【答案】B【解析】A、用水浇灭蜡烛,是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B、剪掉烛芯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故正确;C、吹灭蜡烛属于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D、当蜡烛把玻璃罩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故错误。
故选:B。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6.【答案】B【解析】A、乙烯中不含有两个氢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1 / 15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6:1=24:4D、乙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7.【答案】A【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气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而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及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8.【答案】C【解析】A、注意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一般高温不能将其杀死,故A错。
B、注意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活性,所以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对人体有害,故B错。
C、碳酸氢钠可以做发酵粉,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对人体无害,故C正确。
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对人体有害,故D错。
故选:C。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9.【答案】D100g 0.9%=0.9g,故A【解析】A、在实验室配制的氯化钠溶液100 g需氯化钠:0.9%100g﹣0.9g =99.1g,合99.1 mL,用量筒量取99.1 mL水,错误;B、需水:故B错误;C、溶液配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C错误;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故D正确;故选:D。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0.【答案】CpHNaOH碱性太强,不能B,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人体血液的、大于7【解析】ApHpH 越大,碱性7C、当溶液的时,呈碱性,且大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pHpH大,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越强,洗涤剂的、比肥皂水的pH为10.2,大于7,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红,肥皂水的纸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pH值的关系。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11.【答案】At℃t℃、A故正确;B,乙的溶解度是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解析】、时,甲、40 g122 / 15t℃、将C甲,故B错误;80 g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 g,所以18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1t℃、将D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1甲的溶液降温,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能析出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12.【答案】B【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食用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用于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3.【答案】D【解析】A、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乙酸铅中含有重金属铅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14.【答案】(1)24.31(2)2;3 / 15)质子数或核电荷数;(3;)AB(4 )氧化物(54?;)置换反应(6?Na24.3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解析】(12;(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元素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HHe A.H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4)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由N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B.MgMg的化学性质不相似,2,易失去电子,属于稳定结构,C.和最外层电子数为HeHe故错误;4?2﹣SiO为价,则5)是一种氧化物,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Si2价;)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6(?Na溶液中钠离子的符号是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NaOH 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其他合(115.【答案】理答案均可)产生粉尘(可吸入粒物)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可再生(2点燃2CO?OH?3O3HOHC。
22252(3)化学;开发新能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AC【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柴油比汽油燃烧时更容易产生黑烟,原因是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产生4 / 15粉尘(可吸入粒物)污染;)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点燃O?3H2COCHOH?3O。
25222)氢气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从长远观点看,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3(源;、羊绒围B4)A、塑料水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橡胶足球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巾是用羊毛制成的,、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D故选项正确。
AC【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能源的分常见能源的种类、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1)除去水中的氧气;16.【答案】(2)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石灰的量不足(或生石灰已失效,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高温3COO?3CO?2FeFe);(3232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几分钟后)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解析】(1再放入铁钉。
镁能与水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带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实验三中铁钉生锈,)2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说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能与氧气、明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产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合或者是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生石灰的量不足,生石灰已失效;理即可)。
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高温2Fe?FeO3CO?3CO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5 / 15。
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铁的冶炼,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SOH ;(1)17.【答案】42 ZnSOZn?CuSO?Cu;(2)44ZnSOFeSOZn??Fe;44)用磁铁吸引;(3 )相同;(4。
(5)6.5 gSOH;X是【解析】(1)由于三氧化硫能与水化和生成了硫酸,所以废气处理后得到的产品42)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所以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ZnSOFe?FeSO?CuSO??CuZnSOZnZn。
、4444的操作是用磁铁吸引。
3()由于铁能被磁铁吸引,能将铁与铜分离,所以步骤②是由过量的锌与硫酸亚铁、硫酸铜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a(4)由实验的过程可知,滤液是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溶质是硫酸锌,所以溶质的成分相同。
溶质是硫酸锌,滤液b,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和3.2 g D)若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失忽略不计,要生成(52.8 g B、FeZnZn~Cu~56 65 65 64Zn6.5 g可知,则加入。
的质量应至少大于【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答案】(118.△KMnO?MnO?O?2KMnO;22442(2)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浪费资源;(3)酒精灯;(4)DE;DG;6 / 15。
)C(5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底部向下弯曲,可以防止草酸熔化后流到试管口处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NaOHO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实验室制取【解析】(2共同点是: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KMnO?MnO?2KMnOO?;化学方程式为:24224(2)通过分析生成的气体是否纯净、反应条件可知,不选择①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不选择③的理由是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