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1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理教案篇一:人体的神经调理人体的神经调理教案一、教学目的1、描绘神经元的构造、功能和分布。
2、描绘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构造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理的根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4、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提高自学才能和分析、综合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神经调理的根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构造特征以及反射弧的构造。
三、教学过程123篇二:3.3(1) 神经调理(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3.3(1) 神经调理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理解神经调理的根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人脑的构造与功能3、理解脊髓的构造与功能4、理解反射与反射弧(二)才能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才能2、培养学生读图才能(三)情感目的:进一步学会搜集材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构造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神经系统的构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预备模型投影片六、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学了激素对生物体的调理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而生命活动调理包括体液调理和神经调理,同时以神经系统的调理为主。
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理是如何样呢?引出课题:第3节神经调理出示图片1、人的手碰到火,手会立即缩回去。
2、用树枝触乌龟头,头和四肢都缩进龟甲。
说明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理是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本人;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响。
.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有反响?每个人的反响速度都一样吗?板书:一、对刺激的反响【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考虑,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
学生动手测你反响的快慢。
1、测试者松开直尺,被测试者将尺抓住(0刻度朝下)。
2、测试5次,记录直尺该度,求平均值。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第16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介绍了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神经元的装片,结合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了解神经元的各部分结构、功能和分布。
教材这样编排体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说出脑、脊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3.学会用科学态度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4.认同科学知识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脑模型、显微镜等。
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1接人体的神经调节
一神经元
神经元细胞体
突起树突
轴突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脊神经
七、教学反思
神经系统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抽象的概念较多,在活动的组织上,主要指导学生对照教材中人体神经系统组成模式图以及脑和脊髓的模型以及图片,在活动的形式上,通过开展游戏、小组自主质疑、分组探究和交流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生物上册16.1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1苏科版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难点)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难点:。
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
1.脊髓模型、脑的模型。
.2.视频:(1)大脑的立体结构;(2)大脑皮质;(3)大脑的主要功能区域四、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引言]:想一想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讲述]:神经系统为什么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自学]:书P83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并能用大括号的形认同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式进行概括。
[板书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提问]: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讲述]:小小的神经元很神奇,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比电脑复杂得多.[观察与自学]: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玻片标本,并对照神经元的模式图,自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完成《评价手册》P49第2题。
[板书总结]:细胞体突起树突(传入兴奋)轴突(传出兴奋)[出示]:神经纤维、神经图片。
读图、自学书上相关段落,进行概括。
能说出是神经细胞。
对照书上的神经元模式图,通过显微镜观察熟悉神经元的结构,特别是辨认轴突和树突,通过自学阅读了解神经元的功能,并完成练习。
[讲述]:轴突和树突称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初步了解神经纤维、神经末稍、神经的概念。
脊髓[播放视频]:神经元及其功能。
[出示]:脊髓模型。
[讲述]:脊髓存在于脊柱的椎管内,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观察]: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
[讲解]:灰质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白亮。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 (1)

【教学后记】
4.说出反射的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反射、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
反射弧的结构。
教法设计及
学法指导
讲授讨论交流探讨法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记忆的方法。
是细胞体汇集的地方。
是神经纤维汇集的地方。
(以上的得出,应提醒学生看大脑的白质、灰质色泽的原因。)
【教学后记】
课题
第15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概念并举例。
3.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统脊髓
的脑神经——
组周围神经系统
成脊神经——
灰质(大脑皮层)——大脑半
大脑
白质——大脑皮层的内部,许
6.大脑皮层功能区: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语言中枢
嗅觉中枢
运动中枢
感觉中枢
7.小脑的功能:
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8.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都在脑干里,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9.灰质——在脊髓中央,呈蝶形,
脊髓
白质——分布在灰质的周围,
神经元的分布(这时不对学生讲,因为还没讲什么是白质和灰质):
在中枢部分,细胞体构成灰质,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在周围部分,细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八年级生物上册16_1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3新版苏科版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2.能力目标(1).通过膝跳反射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2).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反射,特别是复杂反射的学习,理解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并用此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有了反射,机体方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由此形成机体与环境和协统一的观点,进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教学难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准备更多的有关反射的例子供上课时选用。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言:活动引起学生的思考。
配合老师完成活动:一名学生把以活动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
手伸进纸盒后,马上大叫一声,把手缩回来。
思考:你认为这个活动主要在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总结反射的定义。
两个同学一组,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思考:你能归纳出反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反应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以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思考题的同时总结出反射的定义。
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思考膝跳反射中小腿前伸是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列举生活中简单反射的事例,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的不同。
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吗?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思考本堂课开头的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同学是不是感觉到疼了才把手缩回来的。
阅读教材中反射弧示意图,归纳出反射的组成。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设计

上课时间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三
维
目
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通过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结构提高观察能力。
3.在观察神经元实验中提高科学素养及对生物学兴趣。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
4.描述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5.以小组和个人形式让学生对照图说出神经系统组成和结构来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述力。
2.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对信息的传递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神经元通过树突和细胞体表面接受外界的刺激,再通过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可以传递给多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利用其特殊的结构也可以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冲动,数量庞大的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构成了神经系统。
6.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7.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方法及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脑、脊髓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大脑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
2显微镜、神经元装片、神经元结构挂图。
髓鞘
另一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表面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位置
功能
大脑
占脑的3/4
运动、感觉语言视觉
小脑
大脑后下方
协调全身肌肉活动、平衡
脑干
大脑下方
呼吸、血液循环
脊髓
脊柱的椎管,上连脑,下至腰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学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学案1(新版)苏科版一、三维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分布。
了解层次2、培养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模仿水平)二、学习重点;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三、学习难点: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自主学习1、神经元又称,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且能把兴奋到其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
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部分。
合作探究1、下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②③①(1)神经元结构包括;② 。
③ 。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3)在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成,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4)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5)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相比较,神经元细胞由和两部分组成,突起包括和,轴突和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了。
神经元的这种结构特点能使神经元在刺激、兴奋的同时,将兴奋给其他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6)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对信息的传递有什么意义? 神经系统是通过数量庞大的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而构成的,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可以给多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也可以多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
2、完成概念图功能神经元结构功能达标检测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B细胞体C反射弧D神经元2、神经纤维是指()A神经元的长突起B神经元的短突起C神经元的突起及套在表面的一层鞘D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套在表面的一层鞘3、神经的构成是()A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B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有膜C许多条神经纤维集结成束D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A胞体→树突→轴突 B树突→胞体→轴突C轴突→胞体→树突 D轴突→树突→胞体二、请你判断:1、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多个神经元集合成束,在其外面都有一层鞘,就组成了神经纤维。
( )3、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就是靠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相互连接,将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案)

衔接2:一个神经元还无法承担调节的重任,人的神经系统中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它们是如何连接,从而传递信息的呢?
活动三: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2人一组,尝试将神经元模具在底纸上拼接起来。组间交流,全班展示。
2、PPT展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动画及图片。
展现
2、引导得出:人生活在环境中,会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这是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仅是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都会对环境变化进行感知及反应,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各种生物通过不同方式调节生命活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3、如刚才的例子,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神经调节主要依靠怎样的结构来实现呢?如图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阳光刺眼眯眼睛、放鞭炮捂耳朵赶快逃离等,都属于神经调节的结果,其实是神经系统在工作、在指挥。那么,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
尝试根据视频想像一下,神经元在脑和脊髓里的分布情况。
活动四:辨析灰质与白质
1、视频:人体的神经系统。
2、类比:豆芽盆栽,初步认识灰质和白质。
3、PPT展示大脑剖面图和脊髓横断面图,介绍灰质和白质,完成学案相应任务。
【本课小结】:完成学案上概念图。
【自我评价】
【新课】
前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可称作神经细胞。那么,它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能让我们做出对刺激的反应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真面目:
活动一:观察神经元
1、PPT展示不同视角下的神经元。
2、两人一组,用显微镜高倍镜(10×40)观察神经元的形态。
3、每人尝试在学案上对应绘出1—2个神经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出示“人的神经系统”挂图或投影。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脑、脊髓和神经都属于器官水平的结构。这些器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细胞。
(一)复习神经元,引入神经系统的演化
提问: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3、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教师:在人的神经系统组成中,除了脑和脊髓以外,还有许多它们发出的神经。神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神经是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肉眼看上去呈亮白色的结构
教师: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来做实验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神经系统挂图、人脑剖面图、脊髓结构模式图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前提测评
1.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脑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所发出的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2.脑由、和脑干3部分组成。
3.大脑由左右两个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做,又称大脑皮质。
(此时学生会感到茫然。)
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有关植物性神经的内容或可让学生自学完成)。强调植物性神经的活动不受人的意志的控制。
资料分析: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小伙子久坐后站起来感觉右下肢麻木和疼痛?妇女脑颅内的肿瘤,导致失明?
提问:如果你是位神经科的医生,这四位患者找你看病,请你为他们诊断一下病情。
教师:那么三者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
大脑:高级中枢,分管人体的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活动。
小脑: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这里,有“生命中枢”的称号。
脊髓:低级部位,人体排尿,排便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同时受大脑的控制。
教师:(示人神经系统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神经)
2、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科学态度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
教学重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突破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突破方法:举例、实验
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归纳
学生: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
教师:脑、神经可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它们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前面的活动你对神经系统还有什么了解?
学生:神经系统可以协调人体的运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神经遍布在全身各处。
教师: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与内脏之间,脊髓和四肢之间都具有神经联系,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什么是神经纤维?
(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神经系统挂图和神经元挂图进行补充说明。
教师:我们来看看人的神经系统有何特点?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枢神经系统”部分
(学生自学并回答后,教师示脑的模型和脊髓模型,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介绍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小结: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管是脑还是脊髓,其神经元细胞体都高度集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做灰质,包括脑的皮层和脊髓的内层;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叫做白质,包括脑的内层和脊髓的内层。
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属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合称周围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有神经元的细胞体吗?
学生:有,每一条脊神经在靠近脊髓处都有一个神经节,叫脊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教师: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了人的神经系统,在它的控制下,人才能完成种种生理活动。如我们想抬手臂,神经系统就发出神经冲动,支配手臂肌肉收缩或舒张,完成抬臂动作。现在就让我们来完成一个动作:让我们的心脏暂时停一下,或者让我们的胃肠暂时休息一会儿。
平罗七中教案
课题:§16—2人体的神经调节
授课类型:新课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阐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小脑位于的后下方,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作用在于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身体的。
5.脑干位于大脑的,下端与相连。
教学亿计的神经元组成,各个神经元通过突起互相连接,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形成神经,分布在人体各处,构成了人体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接受来自体外和体内的各种信息,并指导身体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
学生:(观察屏幕,思考后)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是由脑血栓引起的;
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是由于腰部脊髓受到损伤引起的;
小伙子由于右侧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右下肢麻木和疼痛;
妇女失明是由于脑颅内的肿瘤压迫了大脑的原因。
教师:肢体不能运动,问题出在脑部;右下肢麻木、疼痛病因在坐骨神经,你认为脑、神经在身体内起什么作用?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又如何呢?
学生(根据录像):总结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课堂小结
1、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