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重金属离子污染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引言重金属污染是指由含有高含量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和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可行的措施,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监测和评估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控制和防治,需要首先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可以通过采集环境样品,如土壤、水和空气等,来测定重金属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评估则可以定量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确定关键的污染源,并提供合理的治理措施。

土壤修复土壤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环境介质之一。

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复:1.土壤物理修复: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促进污染物的迁移和降解。

常用的方法包括耕作、破碎和翻耕等。

2.土壤化学修复:利用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溶解度,减少其毒性和生物利用度。

例如,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从而促进重金属的沉淀和络合。

3.土壤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来降解和吸附重金属污染物。

例如,选用具有吸金属能力的植物进行植物修复,或者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来降解重金属。

水体净化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体净化措施:1.物理净化:通过机械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固体沉淀物,如沉淀池和过滤器等。

2.化学净化: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添加化学沉淀剂或吸附剂来捕获重金属。

3.生物净化:利用生物体,如藻类和细菌等,来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处理废水。

降低排放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源的排放,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1.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污染物监控和报告制度,加强对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和控制。

2.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重金属的使用量和排放。

例如,采用低铅或无铅的替代材料,选择环保的生产工艺等。

3.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 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 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 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 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 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 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 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 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 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 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而 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化时, 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化时, 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染。 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染。重金属 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性, 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性,可以直接威胁高等 生物包括人类,有关专家指出, 生物包括人类,有关专家指出,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具有 不可逆转性,已受污染土壤没有治理价值, 不可逆转性,已受污染土壤没有治理价值,只能调整种植 品种来加以回避。因此, 品种来加以回避。因此,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 们的重视。 们的重视。
镉污染
• 不是人体的必要元素。镉的毒性很大, 不是人体的必要元素。镉的毒性很大,可在人体内积 主要积蓄在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 蓄,主要积蓄在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镉主要 来源有电镀、采矿、冶炼、燃料、 来源有电镀、采矿、冶炼、燃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 的废水;废旧电池中镉含量较高、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的废水;废旧电池中镉含量较高、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尤其是蘑菇,在奶制品和谷物中也有少量存在, 尤其是蘑菇,在奶制品和谷物中也有少量存在,镉能够取 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 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会引起胃脏功能 失调,干扰人体和生物体内锌的酶系统, 失调,干扰人体和生物体内锌的酶系统,导致高血压症上 易受害的人群是矿业工作者、免疫力低下人群。 升。易受害的人群是矿业工作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水中 含镉0.1mg/L 0.1mg/L时 可轻度抑制地面水的自净作用, 含镉0.1mg/L时,可轻度抑制地面水的自净作用,镉对白 鲢鱼的安全浓度为0.014mg/L,用含镉0.04Mg/L 0.014mg/L,用含镉0.04Mg/L的水进行灌 鲢鱼的安全浓度为0.014mg/L,用含镉0.04Mg/L的水进行灌 溉时,土壤和稻米受到明显污染, 溉时,土壤和稻米受到明显污染,农灌水中含镉 0.007mg/L时 即可造成污染。 0.007mg/L时,即可造成污染。

重金属离子的环境毒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离子的环境毒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离子的环境毒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重金属污染被广泛关注,因为重金属离子具有高度的环境毒性,能够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离子的环境毒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一、重金属离子的环境毒性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密度较大、化学惰性和稳定性较强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和铜等。

这些元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离子化,形成溶解的离子形式,进而产生环境污染。

重金属离子具有强大的环境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物的毒性。

重金属离子能够对生物体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细胞毒性、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基因突变等。

2、土壤污染。

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在环境中累积。

当重金属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就会对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3、水体污染。

重金属离子能够被溶解在水中,进而污染水体。

这种污染形式在工业污染和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养分吸收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还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

4、大气污染。

工业污染和车辆燃烧等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大气中。

这些重金属进一步降落在土壤和水体中,污染环境。

二、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生态系统。

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毒性非常强,能够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的指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重金属污染能够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从而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水生生态系统。

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例如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水质等指标。

重金属离子能够破坏水体中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进一步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重金属是指比重(密度)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镉、汞、金、银等。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是由于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

日常生活中,重金属多通过大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的慢性中毒,所以大多数重金属污染事件多是通过血检后才发现的。

危害重大的重金属污染事件日益频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地方环保部门是承担地方环境管理和执法职责的行政机构,由于环保部门并不属于中央垂直管理模式,因此,地方环保部门又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且其部门排列序位并不靠前。

长期以来,地方环保部门的人财物都在当地政府,地方政府在相当长的GDP和财政数字作为指挥棒的政绩考核年代,环保被视为一个次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谈的话题,地方政府的盲目招商引资导致一些工业园区成为企业污染的乐土。

地方环保部门为兼顾自身受制于地方政府的“人财物”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地方政府领导则要求环保部门“最好把两只眼都闭上”。

正是由于环保部门长期被冷遇,人财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长期游离于各种决策性会议甚至地方人大会议之外,环保部门自身往往处于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因而有了环保部门一边看着企业排污,一边向污染企业收取排污费并讨价还价的两难局面。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考核的硬指标。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的GDP考核的惯性驱使和地方政府短视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都让环境成了牺牲品,一时间积重难返,重金属污染等潜在的环境威胁和突发、易发的环境事件有随时爆发的危险。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危害及卫生防护科普知识重金属概念:一般密度在5g/cm3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及类金属砷等45种。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目前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铅、砷、汞、镉、铬等。

重金属随废水排出时,即使浓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

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水体中的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其中典型例子;(2)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3)在天然水体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毒性较强的金属如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0l—0.001mg/L之间。

重金属的污染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所以.应严格防止重金属污染。

铅污染: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其中铅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例如,超标农药的运用,加重了土壤对农作物、植物中铅污染;含铅汽油燃烧后,有85%的铅排放入大气中;房间内墙壁、家具、玩具上的油漆可散发出含铅气体;一些化妆品、染发剂、电池、釉彩碗碟、含铅铝煲等日用品也含铅;家庭烧火用的燃煤可产生铅;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容器、管道都含铅,典型的如含铅生铁铸成的炉膛制作爆米花,含铅原料制成的皮蛋;自来水管有些用铅制成,水中的铅含量虽然不高,但其生物利用度往往较高。

热水龙头放出的水,较冷水龙头含铅量高。

这些铅毒,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对神经、血液、消化、心脑血管、泌尿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体内新陈代谢。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治理措施摘要: 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是我国环境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以成为了国家环境保护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针对重金属污染对城镇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农业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

供业界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来源;特点及危害;修复;治理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重金属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但重金属行业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一些铅、汞、镉、钴、砷等重金属通过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来污染环境,且具有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高、难以被降解等特点,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恶化的趋势,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寻找合理有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和修复措施来解决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保证重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

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各相关行业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最大的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占总产生量的60.3%,其次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占总产生量的28.4%。

铅、镉、铬、汞、砷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其重点防控行业有:①有色金属冶炼和含铅蓄电池制造业是主要的涉铅行业。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铅尘产生量占铅尘产生总量的36.6%,电池制造铅尘产生量占总产生量的63.4%;②废气中的镉主要由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生;③皮革鞣制加工行业是废水中总铬产生及排放的主要行业,金属表面处理业是废水中六价铬产生及排放的主要行业。

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铬产生量占67.9%,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铬产生量占32.1%;④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是废水中汞和砷产生及排放的主要行业。

2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危害重金属污染是通过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来污染环境的,其主要特点为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高、难以被降解。

随着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金属通过污水灌溉、大气烟尘沉降、垃圾填埋处理等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因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

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进入生态系统,进而对暴露人群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概述,明确我国环境中这些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系统分析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损伤和引发的各种疾病。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重金属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机制,包括重金属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在综述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时,本文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二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三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本文将总结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分析,能够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镉污染现状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电池制造、电镀、冶炼、涂料、农药和磷肥生产等工业过程。

我国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湖南、广东、四川等地,由于长期的镉排放和积累,土壤和水体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形成了大面积的镉污染区域。

浅谈铅酸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

浅谈铅酸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

浅谈铅酸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在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环境背景下,铅酸蓄电池行业逐步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策略,以期推动行业的良好发展。

标签:铅酸蓄电池;重金属污染;环境管理策略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铅污染事件,不仅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的逆损害,也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一)极板生产与电池组装分离,延伸环境污染在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仅15%是采用内化成工艺,其余均为外化成工艺。

外化成工艺产出的熟极板是重要的中间产品,可以满足电池组装的基本需求。

尽管这种生产模式实现了中间产品的合理利用,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

外化成需要在电解液中使生极板通过充电转变为荷电状态。

与内化成工艺相比,需要增设极板清洗环节,且铅废水排放量是内化成工艺的十倍以上。

一旦铅废水处理不到位,极易造成严重的铅污染。

再者,由于极板与电池是独立组装的,且小微化、单一化组装企业泛滥,此类组装企业约占整个铅蓄电池企业的60%以上,这就导致特定产品供过于求,出现供需关系失衡。

同时,部分小微化、单一化组装企业专业资质不完备,甚至以小作坊生产形式为主,这使得污染防治处理不达标,增加了生态环境污染隐患。

由此可知,铅蓄电池行业应当推行极板生产与电池组装一体化模式,限制小微化、单一化组装企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整个铅蓄电池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生产设备与环保设备不完善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铅蓄电池企业环保合格率仅为15.67%。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铅蓄电池行业仍处于人工干预到半自动生产的过渡阶段。

绝大多数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不完善,生产工艺水平偏低,仍沿用传统的开口式填料装置和人工投粉装饰,原料利用效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是指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含有铬、镉、铜、汞、镍、锌等重金属离子)是对水体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

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水处理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状态。

因此,重金属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

如果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泥和废水作为肥料和灌溉农田,会使土壤受污染,造成农作物中及进入水体后造成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富集,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镉:自1995年起,居住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下游地区的一些农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得病初期,患者只感到腰、背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发展为神经痛。

患者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晚上睡在床上经常痛得直喊“痛……”因此这种病被称为“痛痛病”,又称为“骨痛病”。

得了这种病,人的身高缩短,骨骼变形、易折,轻微活动,甚至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

一些人痛不欲生,自杀身亡。

经过调查,造成这种骨痛病的原因是神通川上游的炼锌厂长年累月排放含镉的废水,当地农民长期饮用受到镉污染的河水,并且食用此水灌溉生长的稻米,于是镉便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聚,引起镉中毒,造成“骨痛病。

汞: 五十年代初期,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由于人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导致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症状:口齿不清、步履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身体弯曲至死亡。

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氯化汞、硫酸、催化剂,把含有机汞的废水、废渣排入水俣湾,使鱼、贝壳类受污染。

锰: 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

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而下肢发硬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

这起集体“发疯”事件经多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

原来这是水井的水受干电池中某些有害成份污染而造成的。

据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废旧干电池中的锌、二氧化锰等成分长期埋在地下,会与土壤中化学物质发生作用,生成锌锰酸式盐。

它渗入地下,极易污染饮用水,而这一群村民正是长期饮用这种水,造成蓄积性中毒,才有上述“发疯”症状。

干电也在制造过程中还使用一定量的汞,其中含汞最多的锌汞电池约占电池重量的20% 30%,碱性干电池约为1 3%,普通锌锰电池含汞较少。

汞对人体是一种有害蓄积性中毒物质,极易污染环境,特别是水质,造成种种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干电池50亿只,其中锌汞电池和碱性电池1亿只,每年电池用汞100吨。

由于人们用完电池随意乱丢,时间一长,日晒雨淋或埋入往往污染环境,造成不幸事件,所以废旧电池不可乱丢。

下面就简要介绍铬、镉、锰、汞的主要危害。

铬的危害:铬元素经呼吸道侵入时,会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鼻中隔穿孔;长期作用,还会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硬化及肺癌等。

铬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可引起口角糜烂、恶心、呕吐、腹泻、腹疼和溃疡等病变。

人口服重铬酸盐的致死剂量约为3克。

铬经皮肤侵入,可使人发生皮炎,湿疹及“铬疮”。

短时间接触,会使人得各种过敏症;长期接触,亦可引起全身性中毒。

有人用家兔进行试验,每天在其皮肤上涂擦1%的铬酸溶液可观察到体重显著降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增多,经1——1.5个月后,死于肝、肾病变。

镉的危害: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但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

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

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锰的危害:锰对线粒体有特殊亲和力,锰在富有线粒体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突触中,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

此外,锰能引起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减少。

此二者均具有抑制突触递质,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因此锰中毒时脑基底节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降解产物减少,可部分地解释锰的神经毒作用。

锰又是一种拟胆碱样物质,可影响胆碱酯酶的合成,使乙酰胆碱蓄积,此与慢性锰中毒时出现震颤麻痹有关。

汞的危害:金属汞中毒常以汞蒸气的形式引起。

由于汞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

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被氧化成汞离子,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

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

砷的危害: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化学法;(2)物理处理法;(3)生物处理法。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主要适用于含较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化学法是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方法。

2.1.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分离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

由于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沉淀法往往出水浓度达不到要求,需作进一步处理,产生的沉淀物必须很好地处理与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2.1.2电解法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金属离子在电解时能够从相对高浓度的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加以利用。

电解法主要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不能降的很低。

所以,电解法不适于处理较低浓度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包含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技术及吸附法。

2.2.1溶剂萃取分离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

由于液液接触,可连续操作,分离效果较好。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选择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废水中重金属一般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与萃取剂发生络合反应,从水相被萃取到有机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使溶剂再生以循环利用。

这就要求在萃取操作时注意选择水相酸度。

尽管萃取法有较大优越性,然而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2.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达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等。

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离子交换剂的研制开发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随着离子交换剂的不断涌现,在电镀废水深度处理、高价金属盐类的回收等方面,离子交换法越来越展现出其优势。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重要的电镀废水治理方法,处理容量大,出水水质好,可回收重金属资源,对环境无二次污染,但离子交换剂易氧化失效,再生频繁,操作费用高。

2.2.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不改变溶液中化学形态的基础上,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分离或浓缩的方法,包括电渗析和隔膜电解。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阴阳离子选择透过性使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隔膜电解是以膜隔开电解装置的阳极和阴极而进行电解的方法,实际上是把电渗析与电解组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上述方法在运行中都遇到了电极极化、结垢和腐蚀等问题。

2.2.4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态物质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

吸附法的关键技术是吸附剂的选择,传统吸附剂是活性炭。

活性炭有很强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处理水质很难达到回用要求,价格贵,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逐渐开发出有吸附能力的多种吸附材料。

有相关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剂,壳聚糖树脂交联后,可重复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

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属废水对Pb2+、Hg2+、Cd2+ 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另有文献报道蒙脱石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粘土矿物吸附剂,铝锆柱撑蒙脱石在酸性条件下对Cr 6+的去除率达到99%,出水中Cr 6+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借助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富集等作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絮凝、植物修复等方法。

2.3.1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法是指生物体借助化学作用吸附金属离子的方法。

藻类和微生物菌体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并且具有成本低、选择性好、吸附量大、浓度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吸附剂。

用生物吸附法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研究,美国等国家已初见成效。

有研究者预处理假单胞菌的菌胶团后,将其固定在细粒磁铁矿上来吸附工业废水中Cu,发现当浓度高至100 mg/L时,除去率可达96%,用酸解吸,可以回收95%铜,预处理可以增加吸附容量。

但生物吸附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吸附容量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具有选择性,而重金属废水常含有多种有害重金属,影响微生物的作用,应用上受限制等,所以还需再进行进一步研究。

2.3.2生物絮凝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生物絮凝法的开发虽然不到20年,却已经发现有17种以上的微生物具有较好的絮凝功能,如霉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并且大多数微生物可以用来处理重金属。

生物絮凝法具有安全无毒、絮凝效率高、絮凝物易于分离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3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

利用植物处理重金属,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从废水中吸取、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属:(2)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属活性,从而可减少重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3)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输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