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基础教资)

合集下载

2011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2011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对于问题一,首先采用克里格插值法根据附件中给的采样点的浓度数据对城区内每种重金属浓度值进行插值,进而绘制每种重金属的浓度的空间分布图,对此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借助于Surfer软件进行绘图,然后我们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功能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但是这两种方法无法从自然异常中分离出人为异常,为了弥补其不足,采用地累积指数法[1]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做进一步评价,继而得到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对于问题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一般步骤,首先对附件中给出的重金属浓度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得到各金属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求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向量值,再得到因子的成分矩阵,确定出主成分的个数,计算出各因子的成分得分矩阵,最后通过算综合主成分中各个因子的权重系数得到污染性较大的因子,最后分析该污染主要原因。

结果如表14和评价结果。

问题三我们用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来进行描述,对流扩散方程是描述粘性流体运动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模型,我们将对流扩散方程进行简化,即变为二阶椭圆形偏微分方程,利用有限插值数值法估计出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并与实际检测值相比较,偏差较小的即为污染源的位置及源强,即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结果如表所示。

对于问题四在分析问题三模型的优缺点基础上,为更好的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将问题三的模型中二维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扩展到三维,这样就可以全面考虑影响模型准确性的各相关参数,通过收集不同的地理,天气条件下地质元素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息,建立优化模型,即三维方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进行分析。

关键字: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偏微分模型一问题重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A题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A题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A 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本文针对重金属对城市土壤的污染问题,将题目给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并对该城市的地质环境质量作出准确评估,建立以下模型。

针对问题一重金属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问题,用MATLAB 绘制了该城区的地形曲面图及各种金属元素在各个测量点浓度的三维曲面图及各功能区分布图。

引入单因子污染指数,用来评价土壤中某一种金属元素富集度和污染等级。

计算公式为:i i i S V P /=,根据i P 的范围确定各种重金属在此区域污染等级,再引入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土壤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状况,计算公式为:P=2)][max()/1(122∑=+ni i i P P n ,求的五个区的综合污染指数,用Excel 绘出柱状图观察五个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五个取得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如下:山区、公园绿地区、生活区、主干道区、工业区。

对于问题二,通过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把各种重金属污染的等级所占区域的比例制成表格,结合查询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出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问题三中,重金属污染物不可降解,其传播特征为:可通过河流、自然沉降、雨水渗漏、大气进行传播,具有富集性。

为确定污染源的问题,用重心法建立模型,公式如下:∑∑=iiix x VV D C ,∑∑=iiiy VV D Cy ,通过整理表格中的数据得到各个重金属污染物的的污染源。

结果如下:As ()7954,12442 ,Cd ()7723,11788,Cr ()7595,11522,Cu ()6831,9004,Hg ()5377,8887,Ni ()8063,12885,Pb ()7558,1181,Zn ()7065,10250。

关键词:地形曲面图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重心法一、问题的重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以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推荐)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中国人民大学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于焕杰2. 陈姝含3. 毕雅枫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1 年 9 月 12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重金属污染是破坏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本文以给定的城市为例,对土壤中的Hg、Pb、Cd、As、Zn、Cr、Ni和Cu 这8种重金属进行分析,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Muller地积累指数法、因子分析法、数据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相应的污染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污染因素的定量分析,分析污染源并确定其位置,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插值和拟合,以直观的分布图配合地积累指数评价得出8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对其污染程度做出评价。

结果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生活区,工业区和交通区的交叉地段。

2011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2011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 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重庆交通大学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陈训教2. 范雷3. 陈芮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胡小虎日期:2011 年 9 月 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对于本题中所提出的问题一,我们利用 MATLAB 软件对所给的数值进行空间作图,然后分别作出了八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然后, 我们利用综合指数(内梅罗指数评价的方法, 对五个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 得出结果令人满意。

对于问题二, 我们根据第一问和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交通区含铅为主的大量排放, 和工业区污水的大量排放等等。

对于问题三, 我们通过对问题一中的八张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图可以看出, 发现大多数金属都呈中心发散性传播, 同时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 如果考虑大气传播和固态传播, 很难得出结论, 在交通区, 由于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传播, 发现重金属的传播无规律可循等,所以,我们考虑液态形式的传播,以针对地表水污染物的物理运动过程, 以偏微分方程为建模基础, 通过和假设和模型参数的估计, 得出了可能污染源位置, 最后, 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即灵敏性分析和拟合检验, 发现在参数变化在 10%左右,模型的稳定性良好。

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关键词:Krging 插值、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浓度场
1
一、 问题重述与分析
1.1 问题重述 土地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由 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对土壤系统的改造在范围、规模和强度上均日益增大和 加强,城市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人为扰动特征。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密集的工业、交通 运输的影响,使城市土壤受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受到 广泛关注。 因此,分析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和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在城市不同功能区污染程度的 差异性和相关性,通过数学模型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进而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可以为改造和提高城市环境质 量,更好地保护和修复城市土壤生态系统,保障人类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1.2 问题分析 土壤是一个开放体系,尤其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更为广泛,目前关于污染
C jQ (i) :重金属 j 在第 i 年由于吸收引起的重金属浓度减少量
F (Pi ) :第 i 年规划排放量相对于当前排放量的变化量为 P 时金属浓度的增加值 G(Qi ) :第 i 年规划吸收量相对于当前吸收量的变化量为 Qi 时金属浓度的减少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针对题目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模型Ⅰ中,我们运用 Matlab 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并引入了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 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模型Ⅱ在模型Ⅰ的基础上将该城区划分为 5 个污染区, 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求解主要 污染原因。 模型Ⅲ中我们类比电场的特征,提出浓度场的概念分析重金属的传播扩散特征。 最后,模型Ⅳ在分析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动态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模型。 4.1 模型Ⅰ的建立与求解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城区内各个采样点上重金属污染物浓度,但为 了分析各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需要更为详细的浓度数据。因此我们考虑引入插值 方法,获取空间浓度分布情况。 Kriging 内插是最常用的地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在估计土壤污染物浓度的计算中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可将城市划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和公园绿地区等,不同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对于问题一,利用附件中所给数据,通过MATLAB插值法建立城市地形的三维模型,以及八种重金属元素空间浓度分布图(共8幅),通过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元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分析不同地区污染程度时我们采用了Muller指数将污染情况分成0—6共7个等级,并列表统计不同功能区不同金属元素的污染等级。

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城区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按严重程度依次为工业区主干道路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对于问题二,通过问题一我们发现工业区、主干道路区和生活区是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

由于目前我国在重金属冶炼、开采、加工等领域生产方式粗放,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Pb、Hg、Cu等进入空气、水体以及土壤,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人类生活中日常使用的一些物品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如电池中含有大量Hg、Zn、Ni等重金属元素,他们通过自然和生物降解,随雨水进入水体和土壤中。

对于问题三,我们通过分析前两问得出的结论,即重金属元素从高海拔向低海拔,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我们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函数极值,可确定污染源位置。

对于问题四,我们仔细分析了上述数学模型的优缺点,为了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该城市盛行风风向、水流流向、人类活动、土壤中生物活动情况、土壤本身的性质情况以及各污染源污染强度、持续时间、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等信息。

综合各因子的作用效果,通过回归分析解决新模型。

关键词:插值法;Muller;扩散模型;回归分析1一、问题重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011 A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011 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数据,选取采集样本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综合评价城区污染状况,分析确立重金属污染源及其污染的传播方式。

模型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各重金属浓度的隶属度函数进而求出模糊关系矩阵和模糊权重矩阵,最后求出模糊评价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计算得出各区污染程度的等级,其中生活区、山区、公园绿地属于一级污染,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属于二级污染。

模型二:采用改进单因子污染指数模型计算各种重金属污染指数,再根据标准确定各区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污染程度。

本文得到山区和公园绿地区各种金属污染程度都较低。

生活区主要污染因子Cd和Zn,工业区主要污染因子Cd、Cu、Hg、、Zn,主干道路区主要污染因子Cd和Zn,最后由这些不同区域的不同属性判断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模型三:利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公式描述八种重金属元素分布在整个城市区域上的浓度变化,分析出这八个变量的空间变异方式,即确定变量的传播方式。

利用克里克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插值,模拟出各种重金属的分布扩散区域图,其中As,Cd,Hg 在东北部的污染源全都为点状以小范围的方式向周围辐射,Cd,Cr,Cu,Hg,Ni,Pb,Zn等元素都城市东南部以大范围的方式向四周面状和带状扩散。

污染源中心为22号、8号、20号等许多采样点所处区域。

最后再收集数据,对模型三进行改进,重金属元素通过大气、河流和沉降进入土壤,但都需要经过植物根系主导的土壤水循环,以此建立微分方程模型研究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分析地质环境演变。

关键字模糊综合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半方差函数微分方程1 问题重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弃物排放、农业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计量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或土壤环境背景值,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国赛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国赛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4)重金属浓度和客观因素优化模型
在研究污染物传播的过程中,本题只给出了一个时间点上的数据,信息量明显不足,应搜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由此建立模型可推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污染物的浓度。为确保模型的准确性,还需考虑到土壤浓度的PH值、地下水重金属的浓度、植物中重金属浓度等环境信息,以建立更真实的模型,对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做更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根据题中所给采样点的坐标和各重金属的浓度,可用散乱数据插值的方法获得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再用MATLAB软件绘制出重金属在该区的空间分布图及8种重金属的浓度等高线在该地区三维地形图曲面的投影图。可以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互验证,得出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表1-4土壤污染等级划分
等级
P
污染程度
污染水平
1
≤0.7
安全
清洁
2
0.7~1.0
警戒线
尚清洁
3
1.0~2.0
轻污染
超过背景值,视轻污染
4
2.0~3.0
中污染
土壤开始受中度污染
5
≥3.0
重污染
污染已相当严重
由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三、模型假设
1)取样点的数据较好的反映了该地区的污染物浓度。
2)重金属元素在无穷空间扩散,不计风力影响。
3)重金属元素的扩散符合扩散定律,即单位时间通过单法相面积的流量与它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4)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水中化学反应均匀。
5)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6)不考虑不同区域内大气、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交通大学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陈训教
2. 范雷
3. 陈芮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胡小虎
日期:2011 年9 月 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对于本题中所提出的问题一,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对所给的数值进行空间作图,然后分别作出了八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我们利用综合指数(内梅罗指数)评价的方法,对五个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结果令人满意。

对于问题二,我们根据第一问和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交通区含铅为主的大量排放,和工业区污水的大量排放等等。

对于问题三,我们通过对问题一中的八张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图可以看出,发现大多数金属都呈中心发散性传播,同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如果考虑大气传播和固态传播,很难得出结论,在交通区,由于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传播,发现重金属的传播无规律可循等,所以,我们考虑液态形式的传播,以针对地表水污染物的物理运动过程,以偏微分方程为建模基础,通过和假设和模型参数的估计,得出了可能污染源位置,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即灵敏性分析和拟合检验,发现在参数变化在10%左右,模型的稳定性良好。

最后我们全面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可以用MATLAB软件得出相应的结果。

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测定污染源范围还应收集该地区的每年生活、工业等重要污染源的垃圾排放量,地下水流动方向以及每年的生物降解量,降雨量对重金属元素扩散的影响。

一但有污染证据,我们可以在该污染源附近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设定更多采样点,由此,我们可以构造一个三维公式来计算污染物质浓度的浮动就可以模拟三维空间内的重金属分布影响。

关键字: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 MATLAB 内梅罗指数偏微分方程稳定性检验灵敏性分析地质演变生物降解量
一、问题重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城区重金属污染分析以及传播越来越有其必要性。

对于本题中所提出的问题一,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对所给的数值进行空间作图,分别作出了八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图,然后,我们运用综合指数(内梅罗指数)评价的方法,对五个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结果令人满意。

对于问题二,我们根据第一问和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交通区大量排放的含铅为主污染物,和工业区污水的大量排放等等。

对问题三,通过分析第一问中所给定各种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和查阅大量资料,我们发现,如果考虑大气传播和固态传播,很难得出结论,在交通区,由于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传播,发现重金属的传播无规律可循等,所以,我们考虑液态形式的传播,以针对地表水污染物的物理运动过程,以偏微分方程为建模基础,通过和假设和模型参数的估计,得出了可能污染源位置,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即灵敏性分析,发现在参数变化在10%左右,模型的稳定性良好。

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测定污染源范围还应收集该地区的每年生活、工业等重要污染源的垃圾排放量,地下水流动方向以及每年的生物降解量,降雨量对重金属元素扩散的影响。

一旦有污染证据,我们可以在该污染源附近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设定更多采样点,由此,我们可以构造一个三维公式来计算污染物质浓度的浮动就可以模拟三维空间内的重金属分布影响。

二、问题分析
针对本题所提出的问题一,我们利用题给的数据运用MATLAB软件作出相应的八中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同时考虑到分析和评价城区累不同金属的污染度,我们根据数据应用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城区内不同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度。

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

针对问题二,通过对第一问和原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交通区汽车含铅气体的大量排放,工业区不达标的污水大量排放等等。

对问题三,通过分析第一问中所给定各种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和查阅大量资料,我们发现,如果考虑大气传播和固态传播,很难得出结论,在交通区,由于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传播,发现重金属的传播无规律可循等,所以,我们考虑液态形式的传播,以针对地表水污染物的物理运动过程,以偏微分方程为建模基础,通过和假设和模型参数的估计,得出了可能污染源位置,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即灵敏性分析,发现在参数变化在10%左右,模型的稳定性良好。

证明了我们模型的正确性。

对于问题四,
三、模型假设
假设一:问题中附件给出的原始数据真实,有效。

假设二:(0~10cm)的地表是由土和沙砾所构成。

假设三:所有的土和蓄水层的性质在浸透到水层和未浸透水层都是均匀的。

假设四:稳定、均匀内的水流只发生在整个未浸透水层的垂直方向,以及在浸透水层水平(纵向)平面中。

沿地表水流动方向。

假设五:物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在此模型中只考虑物理过程(扩散),不考虑在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假设六:所有的污染源均为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